|
|
姓。 |
|
皇甫姓源出有二:
1、出自西周。西周太師(高級武官)皇甫的後代以"皇甫"為姓,稱皇甫氏。
2、出自子姓,是春秋時宋國公族的後代。西周後期宋戴公有個兒子叫公子充石,字皇父,宋武公時任司徒。當時有長狄鄋瞞部落進攻宋國,皇父領軍反擊,打退了長狄任,但皇父和兩個兒子也不幸戰死沙場。後來皇父的孫子南雍陲以祖父的字為姓氏,稱為皇父氏。其六世孫皇父孟子,生子皇父遇。秦國滅宋時,皇父遇逃至魯國。西漢中期,皇父遇嫡係子孫皇父鸞,自魯遷居陝西茂盛陵,把姓氏中的"父"字改為"甫"字(古代二字同音通用),遂成皇甫氏。 |
|
皇甫姓在大陸和臺灣沒有列入百傢姓前一百位。從《唐書·宰相世係表》的記載可知,皇甫出自子姓,宋戴公之子充石,字皇父,充石的孫子,以王父字為氏,遂姓皇父。漢朝時其後裔皇父鸞又改父為甫。這個歷程,在《通志·氏族略》也有記載。以上文獻資料說明皇甫氏的前身是皇父,是春秋時代宋國公族的後裔,大約已有2500年以上的得姓歷史。這個姓發祥於現在的河南東部,其後子孫曾遷到魯國,然後由魯國遷往茂陵,即現在陝西省興平縣東北,而在當地發展成為名門望族。頭一個把皇父改為皇甫的是漢代的皇父(甫)鸞,同時他是茂皇甫氏的開基始祖。望族居安定郡(今甘肅省固原縣一帶)。 |
|
郡 望
京兆郡:即首都長安直轄區,為漢代“三輔”之首。相當於現在陝西省西安市至華縣一帶地區。
安定郡:漢武帝置,相當於今甘肅省平涼地區及寧夏西部。
堂 號
“威遠堂”:後漢時有皇甫規,用兵很有韜略。羌人侵犯隴西,皇甫規打報告要求由自己率兵抵抗。梁冀忌妒他,他衹好藉口有病回傢,幾乎被梁冀陷害而死。他在傢中用《詩經》、《禮記》教學生,當時都稱他賢人。梁冀死後,朝廷把他召回,拜泰山太守。因為他過去徵服西羌有功,又拜他為渡遼將軍,在職數年,東北邊疆畏威服德,又升尚書,遷弘農太守,轉護羌都尉。 |
|
皇甫嵩:東漢太尉。少好詩書,習弓馬,靈帝時任北地太守,領冀州牧,拜太尉,封槐裏侯,時號名將。
皇甫謐,魏晉間醫學家,安定朝那(今甘肅省平涼西北)人。早年學儒,中年因患風痹疾,便開始鑽研醫學,寫下《甲乙經》。該書闡述經絡理論,明確穴位名稱和位置,總結了晉以前的針灸學成就。
皇甫湜:唐代文學家。字持正,新安人。元和中擢進士第,為陸渾尉,仕至工部郎中。裴度闢為判官。集三捲,今存詩三首。
皇甫冉:唐朝天寶時狀元。性聰敏,十歲即能文,張九齡呼為小友。與弟曾皆負詩名。著有《皇甫冉集》。
皇甫鬆,晚唐詩人、詞人。字子奇,自號檀欒子,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花間集》中有收錄其著作。
皇甫涍:明代詩人。好學工詩,與兄衝及弟汸、濂,皆有纔名,時稱皇甫四傑。官至浙江按察僉事。其後同裏人張鳳翼、燕翼、獻翼並負纔名,吳人因有“前有四傑,後有三張”之語。
此外,唐代有宰相皇甫鎛、文學家皇甫湜,宋代有名醫皇甫坦、馬步軍軍都頭皇甫繼明。 |
|
1.四言通用聯:
弟兄四傑;父子二忠:上聯典指明朝時期的詩人皇甫衝與其涍、汸、濂,長洲人,當時人稱“皇甫四傑”。衝字子瀎,嘉靖年間舉人,好談兵,善騎射,精通音樂、弈棋,詩風樸素,著有《皇甫華陽集》;涍字子安,嘉靖年間進士,好學而工詩,官至浙江按察僉事,著有《皇甫少元集》;汸字子循,嘉靖年間進士,以吏部郎中任大名通判,政事之餘,不廢吟詠,尤其工書法,著有《皇甫司勳集》;濂字子約,嘉靖年間進士,歷官工部都水主事、興化府同知,後辭官歸鄉,遍覽典籍,著有《逸民傳》。下聯說隋朝末期的烏氏人皇甫誕、皇甫無逸父子。皇甫誕,字元慮,歷官兵部、比部、刑部侍郎,治書侍御史。煬帝即位,漢王楊諒(文帝第五子,當時任並州總管)發兵反亂,任並州司馬的皇甫誕數次諫止,被下獄。司徒楊素率軍擊並州,他被主簿豆盧毓從獄中放出,與楊素配合,被楊諒殺害。皇甫無逸,字仁儉,歷官洧陽太守、右武衛大將軍。後歸唐高祖,官御史大夫、益州大都督。為官清廉耿介,執法嚴明。
術精占驗;書藉宸居:上聯典指明朝時期的皇甫仲和,精天文推步之學,所占多奇驗。下聯典指晉朝時期的皇甫謐,晉武帝時纍徵不起,自表就帝藉,帝送一車書與之。
東魯世澤;太師傢聲:全聯典指皇甫氏的得姓源流。上聯典指漢朝時期的皇父鸞,自魯徙居茂陵,改父為甫。下聯典指西周朝時期的太師皇甫。
度遼佩印;槐裏封侯:上聯典指東漢朝時期的皇甫規,有兵略,延熹中以降服羌人功拜度遼將軍,在事數歲,北邊威服。下聯典指東漢朝時期的皇甫嵩,以破黃巾功,領冀州牧,拜太尉,封槐裏侯。
能文小友;善喻儒醫: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的皇甫冉,十歲能屬文,張九齡呼為“小友”。下聯典指宋朝時期的皇甫坦,善醫術,宋高宗問何以治身,坦曰:“心無為則身安,人主無事則天下治。”
2.六言通用聯:
宋時軍都府第;唐代狀元人傢:上聯典指宋朝時期的有馬步軍軍都皇甫繼明。以善射聞名。下聯典指唐朝天寶中期狀地有皇甫冉,丹陽人。十歲能文,張九齡稱為“小友”。後官右補闕。
修身篤學書法;德惠敷民介節:上聯典指晉朝時期的皇甫謐傢貧,常攜書種田,通曉百傢之說。下聯典指北周朝時期的皇甫璠,為隋州刺史,政存簡惠,百姓安之。
3.七言通用聯:
草莽臣自甘隱逸;槐裏侯夙擅威名:上聯典指魏晉兩朝間的作傢、醫學家皇甫謐,字士安,號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人。曾跟從坦席學儒術,晉武帝多次下詔徵他人朝,都稱病不去,終身不做官,自稱“草莽臣”。中年患風痹,於是鑽研醫學,根據《素問》、《針經》等書,著《甲乙經》,總結了晉朝以前的針灸學成就。另著有《帝王世紀》、《玄晏春秋》等。下聯典指東漢朝時期的皇甫嵩,字義真,皇甫謐的曾祖父。漢靈帝時官北地太守,因鎮壓黃巾軍起義有功,官冀州牧,封槐裏侯,威名震天下。後歷官徵西將軍、車騎將軍、太尉。
皇甫四傑傳名久;御史二字播譽長:上聯典指明朝時期的有名人皇甫涍(詩人)與兄衝、弟汸、濂並稱“皇甫四傑”。下聯典指宋朝時期的名醫皇甫坦,高宗召見,問“何以治身?”坦曰:“心無為則身安;人主無事則天下治。”引治顯仁太後目疾立愈,帝厚賜之,一無所受。復問長生久視之術,坦曰:“先禁諸欲,勿令放逸,丹經萬卷,不如守一。”帝書“清淨”二字以名其庵。
釐內空留上方劍;壯士長歌梁父吟:此聯為明朝時期的詩人皇甫涍《雪山歌奉寄彭太守》詩句聯。
4.八言以上通用聯:
為刺史即為善人,共沾惠澤;有忠臣更有烈婦,鹹仰禮宗:上聯說南北朝時期的北周皇甫瑤,字景瑜,皇甫誕的父親。官隨州刺史,為政寬簡,百姓安居樂業,他則始終以清白自律,當時被稱為“善人”。下聯說東漢朝時期的皇甫規(皇甫嵩的叔父)及其妻子。規字威明,舉賢良方正,因得罪權臣梁冀,多次受迫害,以《詩》、《易》教授生徒,達十四年。梁冀被殺後,他歷官太山太守、度遼將軍、弘農太守。其妻能文章,善草書,皇甫規逝世後,董卓要娶她,她大駡董卓,被鞭打致死,人稱“禮宗”。 |
|
復姓的來歷有幾種情況:有的由封邑而來。如令狐氏,《百傢姓》中記述為:周朝時有個名叫魏顆的人屢立戰功,受封於令狐邑,後人遂以“令狐”為姓;又如段幹氏,老子裔孫李宗受封於段幹,其後人遂以“段幹”為姓;此外,還有梁丘、上官、羊舌、鐘離等復姓,都屬這種情況。有的因居地而來。如東郭氏,周朝時齊國公族大夫有居住在國都臨淄東郭的,後人遂以“東郭”為姓;又如閭丘氏,齊國有位名嬰的大夫居住在閭丘,時稱閭丘嬰,後人遂以“閭丘”為姓。
還有南門、西門、南宮、濮陽等復姓,也是因居地而得。還有的由官名、王父之字、爵係、族係而來。如司馬、司空、司寇、司徒、太史、即墨、亓官、巫馬、樂正、左丘等復姓由官名而來;公羊、子陽等復姓由王父之字而來;公孫、仲孫等復姓由爵係而來;叔孫等復姓由族係而來。認真揣摩這些復姓,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比如,司馬遷因為“李陵案”而受宮刑,他的2個兒子司馬臨與司馬觀怕被株連,就改名換姓,隱居鄉裏。兄弟倆各取“司馬”中的一個字,哥哥在“馬”字左邊加兩點,改姓“馮”;弟弟在“司”字左邊加一竪,改姓“同”。又如歐陽這個復姓,有的簡化為姓歐,有的簡化為姓陽。鐘離簡化為鐘,公孫簡化為孫,等等,這可能是一種復姓單音化的趨勢吧。 |
|
我國現存的復姓有81個:歐陽、太史、端木、上官、司馬、東方、獨孤、南宮、萬俟、聞人、夏侯、諸葛、尉遲、公羊、赫連、澹臺、皇甫、宗政、濮陽、公冶、太叔、申屠、公孫、慕容、仲孫、鐘離、長孫、宇文、司徒、鮮於、司空、閭丘、子車、亓官、司寇、巫馬、公西、顓孫、壤駟、公良、漆雕、樂正、宰父、𠔌梁、拓跋、夾𠔌、軒轅、令狐、段幹、百裏、呼延、東郭、南門、羊舌、微生、公戶、公玉、公儀、梁丘、公仲、公上、公門、公山、公堅、左丘、公伯、西門、公祖、第五、公乘、貫丘、公皙、南榮、東裏、東宮、仲長、子書、子桑、即墨、達奚、褚師。 |
|
- : Hwang-fu
- n.: a surname
|
|
皇甫村 皇甫鄉 皇甫社區, 皇甫居委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