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 : 中草藥 > 百眼藤
目錄
No. 1
  百眼藤
  【別名】爬山虎、鹹魚頭、五眼子、泥藤草、大甘草、小葉羊角藤
  【來源】為茜草科巴戟屬植物百眼藤morinda parvifolia bartl.,以全株入藥。四季可采,鮮用或曬幹。
  【性味歸經】甘,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化痰止咳,散瘀止痛。用於感冒咳嗽,支氣管炎,百日咳,腹瀉,跌打損傷,腰肌勞損,濕疹。
  【用法用量】 0.5~1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No. 2
  百眼藤
  (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册》)
  【異名】爬山虎、五眼子、下山虎、泥藤草、雞眼藤。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小葉羊角藤的根、莖。
  【植物形態】小葉羊角藤
  藤狀灌木。莖黑褐色,嫩枝被柔毛。葉對生,紙質,橢圓狀矩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2~6釐米,寬0.8~3釐米,先端鈍或短銳尖,除背脈腋內有束毛外兩面均禿淨;托葉膜質,草黃色。頭狀花序頂生,具短柄,由2~6個合成一傘形花序;花白色或緑白色;花萼合生;花冠管極短,裂片矩圓狀披針形。果球形,熟時紅色。花期夏季。
  生於山野灌叢中。分佈我國南部。
  【採集】夏、秋季采收。
  【性味】甘,涼。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散瘀止痛,祛風化濕。治消化不良,腹瀉,大便秘結,感冒咳嗽,跌打扭傷,腰肌勞損。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2兩。
  【臨床應用】治療支氣管炎、百日咳
  用百眼藤1~2兩(百日咳用1兩,加糖少許),水煎服,每天1次。試治支氣管炎500餘例,有一定的鎮咳效果;試治百日咳6例,全部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