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 > 百日王朝
目錄
朝政
  第一帝國復闢(1815)
  百日王朝(法語:Cent-Jours)是指拿破侖一世在被流放後重返法國,試圖重建法蘭西第一帝國的一連串事件。
  
  1815年3月20日,拿破侖從厄爾巴島逃跑到法國,集結軍隊,把剛復闢的波旁王朝推翻,再度稱帝;6月28日,因為滑鐵盧戰役的失敗,拿破侖再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波旁王朝再度復闢。拿破侖戰爭至此結束。拿破侖重返帝位總共101日,因此史稱“百日王朝”。
  
  事件也被稱為第七次反法聯盟之戰。聯盟包括英國、俄羅斯、普魯士、瑞典、奧地利與數個德意志邦國。她們都宣稱拿破侖是罪犯,而不是法國皇帝。
  
  流放的日子
  
  拿破侖在厄爾巴島不自在地度過了十一個月。他一直很關心法國的狀況。當他得知波旁王朝不懂處理與法國大軍的事務時,便感到深深不忿,想不到他的帝國淪落到如此的衰弱。這個時候,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又蠢蠢欲動,企圖與普魯士共謀波蘭與薩剋森的領地,差點兒令維也納會議的其他代表國開戰。
  
  在衆強國不和之際,拿破侖就有機會捲土重來。俄羅斯、德國、英國與西班牙釋放法軍俘虜,更提供強大的軍力給拿破侖。波旁王朝的支持者與在維也納的全權代表為防止拿破侖逃走,曾想把他流放到亞速爾群島,甚至刺殺他。
  重返法國
  
  拿破侖以很特別的方法東山再起。1815年2月26日,當英法警衛艦隊不在時,拿破侖與大約600名追隨者逃離意大利Portoferraio,於3月1日到達法國南岸城市昂蒂布。除了有較多保皇勢力的普羅旺斯之外,所有法國地區的人民都熱烈歡迎拿破侖。他們對波旁王室毫無好感,所以拿破侖不費多少工夫,就重奪權力。他馬上重建勢力:3月5日,第五與第七步兵師投靠拿破侖。曾經投靠波旁王朝的米歇爾·內伊也倒戈相嚮,在3月14日帶領六千名士兵嚮拿破侖投誠;五日之後,在路易十八逃走後,拿破侖與他的軍隊進駐巴黎。
  
  曾經有一則趣聞軼事顯示拿破侖的魅力與聲望:波旁皇帝派出士兵,務求阻止拿破侖奪權。雙方對峙,準備開槍。正要開戰時,拿破侖走出來,站在兩軍之間,面對着對方士兵。他扯開自己的大衣,高呼:“如果你們想開槍射嚮你們的皇帝,快射吧!”。不過,後世研究指出,當時拿破侖知道對方的槍支盛着的衹是粉末而已。
  
  拿破侖並沒有被人民的熱情衝昏頭腦,深深知道權力得來不易。全憑人民支持他、討厭患痛風的老國王以及其貪婪的朝臣對他諂媚,他纔可以和平地奪取政權。他也知道法國人民一定不會容忍獨裁,所以一定要想辦法好好管理新法國。於是,他在返回巴黎途中,不斷宣傳自己會實現改革與以憲法治國。拿破侖政府提出不少承諾,既滿足人民的期望,也嘗試消除鄰國的憂慮與疑心。
  再度掌權
  
  考慮到拿破侖的心力與健康,王朝能復興與否也許值得商榷。但一般認為,拿破侖看似不濟,但仍然有捲土重來的能力。基於局勢已變,拿破侖不禁有感睏惑,好像能解釋事實;他左右為難,面對臣下與民衆希望建立君主立憲的要求,似乎變得有心無力。而且,他還要與從前對其絶對服從的部下妥協,故此身心俱疲。不過,當他放下議會事務,重返戰場的時候,拿破侖又重新顯示其軍事天才與領導才能,再度締造他在1814年的輝煌戰績。
  
  有人認為拿破侖政權之衰落,始於俄法戰爭之失敗。[來源請求]但另有一說指出這種論調不正確:令拿破侖頽廢的流放生活,比俄羅斯之鼕的殺傷力更大。在厄爾巴島時,他變得毫無生氣,又變得愈來愈胖;在1815年初,他更開始有腸髒問題,雖然不算很嚴重。總的來說,法國的轉變比拿破侖的健康更重要,又大大限製了這位法國皇帝的權力。他曾經對本傑明·貢斯當 (Benjamin Constant) 說過:“我老了。也許,當一個安靜的立憲皇帝比較適合我,更適合我的兒子。”這一說法認為,拿破侖清楚明白當下的情況,但心裏始終不接受立憲,故此一直心緒不安。
  滑鐵盧戰役
  
  由於在戰事的昨晚曾下過雨,拿破侖等待環境變幹,在延遲了數小時後纔於6月18日在滑鐵盧開始戰爭。但是到了近黃昏為止,法軍仍未能擊退陡波上威靈頓的軍隊。當普魯士大軍壓境兵攻擊法軍右翼時,拿破侖企圖阻止聯軍會合的策略失敗了。法軍敗走,而聯軍則步步緊迫。6月19日早上,Grouchy將軍帶領法軍贏得Wavre之戰役。他成功帶領北方軍隊撤退,讓法軍重整旗鼓,但為時已晚,皆因法軍大勢已去,不能抵抗聯軍猛攻,衹能撤退到巴黎。
  帝國覆滅
  
  滑鐵盧戰役結束三天後,拿破侖返回巴黎,但仍然希望平息國內的不滿。然而,議會與民衆不容許拿破侖繼續執政。衹有拿破侖與他的弟弟呂西安·波拿巴仍然相信他們可以解散議會和建立獨裁,以期力輓狂瀾於既倒。不過,就連軍部總長路易·尼古拉·達武將軍也認為,法國的命運之在乎議會的决定。
  
  拿破侖的成功,曾經吸引法國人民遠離她從1789年起堅持的原則,但現在法國又重返起點。拿破侖從1796年到1814年的戰役令法國大大擴張版圖;但現在的失敗卻可能令法國得不償失。與其負隅頑抗,不如由塔列朗以“正統原則”捍衛法國。拿破侖最後認清事實,終於在6月22日退位予其子拿破侖二世。由於兒子仍在奧地利,所以傳位僅僅具有象徵性。6月25日,新臨時政府總理Fouché暗地裏嚮拿破侖通知,告訴他一定要逃離巴黎。拿破侖到達前妻約瑟菲娜·德博阿爾內的傢Chateau de Malmaison,亦即約瑟芬在他第一次退位前逝世的地方。6月29日,普魯士軍隊繼續追擊,要抓到拿破侖,無論是生是死。拿破侖於是嚮西逃到Rochefort, Charente-Maritime,希望能逃到美國。
  
  這位前法國皇帝在7月17日被捕,最後再度被驅逐。路易十八則返回巴黎,在聯軍保護下在7月8日再度復闢。法蘭西第一帝國正式結束。
  年表
  
  日期 關鍵事件
  2月26日 拿破侖逃離厄爾巴島。
  3月1日 拿破侖在昂蒂布附近登陸。
  3月13日 維也納會議宣佈,拿破侖的王位是非法的。
  3月14日 元帥內伊曾經說會將拿破侖用鐵籠子關住,押回巴黎,但他最終仍帶着6,000名士兵投靠了拿破侖。
  3月15日 After he had received word of Napoleon's escape, Joachim Murat, Napoleon's brother-in-law and the King of Naples, declared war on Austria in a bid to save his crown.
  3月17日 The United Kingdom, Russia, Austria and Prussia, members of the Seventh Coalition, bound themselves to put 150,000 men each into the field to end Napoleon Bonaparte's rule.
  3月20日 拿破侖重返巴黎—百日王朝開始。
  4月9日 The high point for the Neapolitans as Murat attempted to force a crossing of the River Po. However, he is defeated at the Battle of Occhiobello and for the remainder of the war, the Neapolitans would be in full retreat.
  5月3日 General Bianchi's Austrian I Corps decisively defeated Murat at the Battle of Tolentino.
  5月20日 The Neapolitans signed the Treaty of Casalanza with the Austrians after Murat had fled to Corsica and his generals had sued for peace.
  5月23日 費迪南四世恢復了在那不勒斯的王位。
  6月15日 French Army of the North crossed the frontier into the United Netherlands (in modern day Belgium).
  6月16日 拿破侖在裏尼會戰中擊敗布呂歇爾。同一時間,內伊元帥和威靈頓公爵在四臂村之戰的結果卻是難分難捨。
  6月18日 After the close, hard-fought Battle of Waterloo, the combined armies of Wellington and Blücher decisively defeated Napoleon Bonaparte's French Army of the North. The concurrent Battle of Wavre continued until the next day when Marshal Grouchy won a hollow victory against General Johann von Thielmann.
  6月21日 拿破侖返回巴黎。
  6月22日 拿破侖宣佈讓位給他的兒子。
  6月29日 拿破侖離開巴黎前往法國西部。
  7月7日 Graf von Zieten's Prussian I Corps entered Paris.
  7月8日 路易十八的王位恢復。— 百日王朝結束。
  7月15日 Napoleon Bonaparte surrendered to Captain Maitland of HMS Bellerophon.
  10月13日 Joachim Murat is executed in Pizzo after he had landed there five days earlier hoping to regain his kingdom.
  11月20日 巴黎和約簽訂。
No. 2
  拿破侖第二次統治法國時期的稱謂。1815年3月,拿破侖從流放地厄爾巴島逃出,20日重返巴黎再次登位。6月18日,他在滑鐵盧戰役失敗後,於22日第二次宣佈退位。這次復闢前後約一百天,史稱百日王朝”。
流放的日子
  拿破侖在厄爾巴島不自在地度過了十一個月。他一直很關心法國的狀況。當他得知波旁王朝不懂處理與法國大軍的事務時,便感到深深不忿,想不到他的帝國淪落到如此的衰弱。這個時候,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又蠢蠢欲動,企圖與普魯士共謀波蘭與薩剋森的領地,差點兒與維也納會議的其他代表國開戰。
  在衆強國不和之際,拿破侖就有機會捲土重來。俄羅斯、德國、英國與西班牙釋放法軍俘虜,更提供強大的軍力給拿破侖。波旁王朝的支持者與在維也納的全權代表為防止拿破侖逃走,曾想把他流放到亞速爾群島,甚至刺殺他。
重返法國
  拿破侖以很特別的方法東山再起。1815年2月26日,當英法警衛艦隊不在時,拿破侖與大約600名追隨者逃離意大利Portoferraio,於3月1日到達法國南岸城市Antibes。除了有較多保皇勢力的普羅旺斯之外,所有法國地區的人民都熱烈歡迎拿破侖。他們對波旁王室毫無好感,所以拿破侖不廢多少工夫,就重奪權力。他馬上重建勢力:3月5日,第五與第七步兵師投靠拿破侖。曾經投靠波旁王朝的米歇爾·內伊也倒戈相嚮,在3月14日帶領六千名士兵嚮拿破侖投誠;五日之後,在路易十八逃走後,拿破侖與他的軍隊進駐巴黎。
  曾經有一則趣聞軼事顯示拿破侖的魅力與聲望:波旁皇帝派出士兵,務求阻止拿破侖奪權。雙方對峙,準備開槍。正要開戰時,拿破侖走出來,站在兩軍之間,面對着對方士兵。他扯開自己的大衣,高呼:“如果你們想開槍射嚮你們的皇帝,快射吧!”。不過,後世研究指出,當時拿破侖知道對方的槍支盛着的衹是粉末而已。
  拿破侖並沒有被人民的熱情衝昏頭腦,深深知道權力得來不易。全憑人民支持他、討厭患痛風的老國王以及其貪婪的朝臣對他諂媚,他纔可以和平地奪取政權。他也知道法國人民一定不會容忍獨裁,所以一定要想辦法好好管理新法國。於是,他在返回巴黎途中,不斷宣傳自己會實現改革與以憲法治國。拿破侖政府提出不少承諾,既滿足人民的期望,也嘗試消除鄰國的憂慮與疑心。
再度掌權
  考慮到拿破侖的心力與健康,王朝能復興與否也許值得商榷。但一般認為,拿破侖看似不濟,但仍然有捲土重來的能力。基於局勢已變,拿破侖不禁有感睏惑,好像能解釋事實;他左右為難,面對臣下與民衆希望建立君主立憲的要求,似乎變得有心無力。而且,他還要與從前對其絶對服從的部下妥協,故此身心俱疲。不過,當他放下議會事務,重返戰場的時候,拿破侖又重新顯示其軍事天才與領導才能,再度締造他在1814年的輝煌戰績。
  有人認為拿破侖政權之衰落,始於俄法戰爭之失敗。但另有一說指出這種論調不正確:令拿破侖頽廢的流放生活,比俄羅斯之鼕的殺傷力更大。在厄爾巴島時,他變得毫無生氣,又變得愈來愈胖;在1815年初,他更開始有腸髒問題,雖然不算很嚴重。總的來說,法國的轉變比拿破侖的健康更重要,又大大限製了這位法國皇帝的權力。他曾經對本傑明·貢斯當 (Benjamin Constant) 說過:“我老了。也許,當一個安靜的立憲皇帝比較適合我,更適合我的兒子。”這一說法認為,拿破侖清楚明白當下的情況,但心裏始終不接受立憲,故此一直心緒不安。
滑鐵盧戰役
  由於在戰事的昨晚曾下過雨,拿破侖等待環境變幹,在延遲了數小時後纔於6月18日在滑鐵盧開始戰爭。但是到了近黃昏為止,法軍仍未能擊退陡波上威靈頓的軍隊。當普魯士大軍壓境兵攻擊法軍右翼時,拿破侖企圖阻止聯軍會合的策略失敗了。法軍敗走,而聯軍則步步緊迫。6月19日早上,Grouchy將軍帶領法軍贏得Wavre之戰役。他成功帶領北方軍隊撤退,讓法軍重整旗鼓,但為時已晚,皆因法軍大勢已去,不能抵抗聯軍猛攻,衹能撤退到巴黎。
帝國覆滅
  滑鐵盧戰役結束三天後,拿破侖返回巴黎,但仍然希望平息國內的不滿。然而,議會與民衆不容許拿破侖繼續執政。衹有拿破侖與他的弟弟Lucien Bonaparte仍然相信他們可以解散議會和建立獨裁,以期力輓狂瀾於既倒。不過,就連軍部總長Louis Nicolas Davout將軍也認為,法國的命運之在乎議會的决定。
  拿破侖的成功,曾經吸引法國人民遠離她從1789年起堅持的原則,但現在法國又重返起點。拿破侖從1796年到1814年的戰役令法國大大擴張版圖;但現在的失敗卻可能令法國得不償失。與其負隅頑抗,不如由Charles Maurice de Talleyrand-Périgord以“正統原則”捍衛法國。拿破侖最後認清事實,終於在6月22日退位予其子拿破侖二世。由於兒子仍在奧地利,所以傳位僅僅具有象徵性。6月25日,新臨時政府總理Fouché暗地裏嚮拿破侖通知,告訴他一定要逃離巴黎。拿破侖到達前妻約瑟芬·博阿爾內的傢Chateau de Malmaison,亦即約瑟芬在他第一次退位前逝世的地方。6月29日,普魯士軍隊繼續追擊,要抓到拿破侖,無論是生是死。拿破侖於是嚮西逃到Rochefort, Charente-Maritime,希望能逃到美國。
  這位前法國皇帝在7月17日被捕,最後再度被驅逐。路易十八則返回巴黎,在聯軍保護下在7月8日再度復闢。法蘭西第一帝國正式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