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鯽 carassius auratus cuvieri temminck et schlegel,原名源五郎鯽或河內鯽、大孤鯽、大阪鯽、日本鯽。原産日本琵琶湖,1976年引進我國。其體色銀白,故名“白鯽”。白鯽體型大,最大可達五斤,高而側扁,其背部隆起較明顯,似駝背,頭稍小,尾柄較細長,體色銀白。鰓耙較多達102~120,腸管為體長5.6倍,雌雄比例為1:1。白鯽雜食性,主要食浮遊植物和底棲動物等。白鯽生長速度比本地鯽魚快1倍~2倍,二齡左右性成熟,産粘性卵。
白鯽屬中上層魚類,鼕季能攝食生長。由於白鯽生活於水體中上層,因而易捕撈。做搭配魚混養,每畝投放春片六十尾,當年可達0.7~1斤,可獲得單産40~50斤,單養産可獲得800多斤,是一種成長快、經濟效益高的優質魚類。
白鯽適應性強,耐寒、耐高溫、性成熟早、繁殖率高、養殖成本低,它與白鰱吃相似的餌料,但售價比白鰱高60%以上。
一、人工繁殖
1.親魚培育選擇2齡~3齡、體重0.5千克以上的雌魚和2齡、體重0.25千克以上的雄魚作親魚。親魚池面積以500平方米~1000平方米、水深1米~1.2米為宜。放魚前7天~10天,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60千克~75千克幹塘消毒;放魚前4天~5天,每667平方米魚池施有機肥300千克~500千克作基肥。親魚入池培育一般從春季水溫升至10℃以上時開始,每667平方米放親魚200千克左右。投餌以米糠、麩皮等精飼料為主,每天上、下午各1次,投喂量為魚體重的3%~5%,以投喂後2小時內吃完為度。施肥以人、畜糞為主,3天~5天施1次,每667平方米施150千克~200千克糞肥。具體施肥量根據水質和肥料情況而定,以保持水體透明度35釐米為宜。
2.産卵孵化産卵池從幾十平方米到1000平方米均可,視生産規模而定,水深以1米左右為宜。産卵池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60千克~75千克幹塘消毒。魚巢可用質地軟、分枝多、不易腐爛、表面光滑、不含毒素的棕櫚皮、柳樹根等製作。魚巢要紮成束,係在竹竿上,做成環式或筏式。春末夏初,水溫穩定在20℃以上時,將親魚移入産卵池,加水至剛好可見魚的背鰭,使魚貼底遊動,曬背2小時~4小時後再灌水,以促其産卵。傍晚將魚巢放入産卵池中,翌日早晨魚便會在其上産卵。在産卵高峰期,取出已着卵魚巢,補放新魚巢。每100千克親魚放魚巢40個~60個,放入水面以下,但又不要觸泥為好。
孵化培育池以面積500平方米~1000平方米、水深1米~1.2米為宜。魚卵下池前7天~10天清塘消毒,方法同親魚池消毒。魚巢着卵後將其輕輕移入孵化池中,固定在水面下10釐米左右,如遇水溫下降至15℃時,應嚮深處下沉,但不能放在泥底上。每667平方米水面入卵量可控製在30萬粒左右,以保持魚苗密度在15萬尾上下。水溫在20℃~24℃時,受精卵可在45小時~48小時內孵化。
3.魚苗培育魚苗出膜前1天施入基肥,每667平方米施人、畜糞200千克~300千克,培育浮遊生物供魚苗攝食。魚苗出膜後3天~5天能平遊時,將魚巢輕輕取出,開始投喂餌料。前2天投喂蛋黃,每10萬尾魚苗喂1個。將蛋黃揉細帶水潑喂,每天喂1次~2次。以後喂豆漿,每天喂2次~3次,每667平方米喂黃豆0.7千克~0.8千克(出漿12千克~13千克)。每隔1天~2天追肥1次,每667平方米施人、畜糞水50千克~80千克,使池水肥度穩定,透明度保持在35釐米左右為宜。當魚苗長到2釐米左右時,改投喂麩皮、米糠等精飼料,每天每萬尾魚苗投喂2千克~3千克飼料。魚苗長到2.5釐米~3釐米時,即可將其投放到成魚池中飼養。
二、成魚飼養
1.放養密度要適當白鯽的成魚飼養可用隔年魚種,也可用當年魚苗,但苗種的放養密度必須適當,若放養密度過大,起水白鯽的個體重達不到150剋以上商品規格,若密度過稀又浪費了水體與飼料,魚産量也低。實踐證明,在一般混合飼料喂養條件下,鼕末春初每667平方米放尾重10剋~15剋的隔年魚種1500尾~2000尾,6月初再補入3釐米左右的當年魚苗3000尾,年底可每667平方米産成魚300千克、尾重10剋~15剋的魚種2000尾以上;若每667平方米放當年頭批培育出來的魚苗3000尾~4000尾,也能獲得每667平方米産成魚250千克~300千克的好收成。如果飼料的質量提高(蛋白質含量達20%以上),不僅尾重可長到200剋以上,而且産量也能達到400千克左右。
2.混養魚類要選好白鯽與草食性魚類(如草魚、團頭魴)的混養效果最好,因為其糞便與殘渣富含有機碎屑並可轉化成浮遊生物,正好供白鯽攝食。為了充分發揮水域的生産潛力,還應混養少量的鰱、鱅、鯉魚,但這幾種魚的合計産量以不越過魚塘總産量的15%~20%為宜。在投餌時,應註意先投草料,再投顆粒飼料或粉狀飼料,以免草食性魚類來搶食精料。
3.飼料、肥料要充足白鯽是雜食性魚類,故要施足基肥,及時追肥,培育足夠天然飼料促魚攝食。同時要投喂米糠、麩皮等精飼料,以滿足白鯽快長的需要。
4.夏、秋時節要輪捕夏、秋時節,應當輪捕一部分尾重達100剋以上的個體上市銷售(此時正值魚貨供應淡季),以減輕池塘的負載,促進小規格魚種的生長發育。這無論就市場商品調節還是從經濟效益的角度來考慮,都是可取之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