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鲟白鲟
白鱘(psephurus gladius)屬鱘形目,匙吻鱘科,白鱘屬。
俗稱:象魚、象鼻魚、箭魚、柱鱘鰉、琵琶魚,古時稱鮪。
拉文種名: psephurus gladius(martens)
英文名:chinese paddlefish 。
瀕危等級:瀕危。中國國傢Ⅰ級保護野生動物。iucn(1996)crcites(1997) 附錄Ⅱ。
鱘形目匙吻鱘科白鱘屬的一種。因體色較淺而得名。又名象鼻魚、琴魚、朝劍魚,古名鮪。體長梭形。吻長劍狀,前端狹而平扁,基部肥厚。體無骨板狀大硬鱗;僅在尾鰭上緣有一列棘狀鱗,背部淺紫灰色、腹部及各鰭略呈白粉色 。分佈於長江幹流,黃海、東海沿岸亦有發現,古時達汾渭盆地。為半溯河洄遊性魚類。棲息於長江幹流,偶進入沿江大型湖泊。懷卵量可達20萬,産卵場在長江上遊的宜賓一帶。最重可達500千克以上。但一般在 100 千克以上。以魚類為食。
白鱘是中國特有的大型經濟魚類,被列為珍貴保護動物。與分佈於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匙吻鱘為本科僅存的 2 。該科魚類在魚類起源、演化與地理分佈上,有重要學術價值。
體長,呈梭形,前部稍平扁,中段粗壯,後部略側扁。頭極長,頭長超過體長的一半,其上布有梅花狀的陷器。吻呈劍狀,特別延長,前端狹而平扁,基部闊且肥厚。吻的頭部腹面,能自由伸縮。古書上有“鮪口在頜下,長鼻軟骨者也”的記載,將白鱘的生態特徵作了精練的概括。上下頜有尖細的小齒;吻須一對,短小,位於腹面。眼細小。整個頭部皮膜表面密佈着許多細梅花斑狀的感覺神經細胞組織。鰓孔大,體光滑無鱗。在尾鰭上葉具有8個稜形鱗板,嚮後延至尾鰭上葉。背鰭起點在腹鰭之後,均由不分支的鰭條組成。尾鰭歪形,上葉發達,前緣具一列棘狀鱗。腸管短,腸內有7-8個蠃旋瓣。頭、體背部和尾鰭呈青灰色,腹部白色。
白鱘為半溯河洄遊性魚類。棲息於長江幹流的中下層,偶亦進入沿江大型湖泊中,大的個體多棲息於幹流的深水河槽,善於遊泳,常遊弋於長江各江段廣阔的水層中;幼魚則常到支流、港道、甚至長江口的半鹹水區覓食。白鱘是否象中華鱘那樣需要出海肥育生長,目前尚不清楚;但從現有的資料分析,還不能肯定它是一種進行江海洄遊的魚類。白鱘為大型兇猛性魚類,成魚和幼魚均以魚類為主食,亦食少量的蝦、蟹等動物。白鱘同時還是一種大型的魚類。初次性成熟年齡為7-8齡,個體長度一般在2米左右,重量在25公斤以上。據著名動物學家秉志教授五十多年前的記載,在南京曾捕獲一尾7米長重數千斤的個體,迄今為止它仍是世界淡水魚類身體長度的最高記錄。四川漁民也有“千斤臘子(中華鱘)萬斤象(白鱘)”的說法。白鱘的生殖季節約在3-4月,産卵場所在四川省瀘州以上,水流較急流速約0.49米/秒、水深10米以內、底質多為岩石或鵝卵石的河段,比較集中的産卵場在江安縣附近的長江河段和宜賓柏樹溪附近的金沙江河段。成熟卵呈灰黑色,卵大,卵隨水漂流發育,幼魚至長江口肥育生長。
白鱘分佈於長江幹流的上下遊,也可在河口鹹淡水水域成活。過去在浙江的錢塘江曾有發現,可能是繞過長江口而進入的。年産量約為二萬五千公斤左右。近十年來,由於過度捕撈和其它原因,資源日趨下降,現已臨瀕危。
白鱘個體大,肉味鮮腴,且富含脂肪和高蛋白。肌肉中蛋白質含量為17.18%,脂肪為5.64%,肝髒中蛋白質含量為8.71%,脂肪為8.20%;卵巢中蛋白質含量為13.47%,脂肪為15.42%。肌肉和卵粒中均含有可測定的17種常見氨基酸,其各種氨基酸的含量均與中華鱘相同。由於營養豐富,歷來被視為食用珍品,江蘇、上海一帶把鰣、槍(白鱘)、鮠和甲(中華鱘)列為淡水四大名魚。此外白鱘的藥用價值也與中華鱘相同。
匙吻鱘科魚類最早出現於白堊紀(距今一億多年)。現今存活的匙吻鱘科魚類僅有兩屬的兩種,分別分佈於亞洲的長江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主要原因是在古地質上由於第四紀冰期産生的環境劇烈變化,使原來比較廣泛分佈的匙吻鱘科魚類在很多地方消失了,衹有兩個種在上述兩條尚具備基本生存條件的河流中遺存下來。白鱘這一刼後餘生的孑遺動物,在科學研究上顯得極為珍貴;加之現存的種群數量極少。為此,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於1983年和1987年兩次發佈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將其列為一類重點保護的珍貴稀有動物。雖然目前科學研究部門正着手進行人工繁殖研究,但在沒能大量人工養殖之前,還須嚴格禁止捕殺親、幼魚,大力提倡幼鱘還江,以保護和拯救此珍稀瀕危物種。
白鱘也生長在裏海和黑海,並在俄羅斯溯伏爾加河和烏拉爾河而上。已有記錄的最大的白鱘長28英尺,重2860磅。還有1噸以上的大魚也被捉住過,但顯然不是用魚竿釣上的。1991年,一隊瑞典釣魚者來到俄羅斯。他們用大漂挂1~3磅的活餌,配以50磅拉力的滌綸綫釣到了重達250磅的白鱘。已有報道的最大的白鱘,一條是於19世紀在美國的哥倫比亞河裏捕獲的,重1800磅;另一條是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旨雷薩河上捕獲的,也是1800磅。而得到公認的最高紀錄是1285磅,12.5英尺長的白鱘,於1951年在俄勒岡州的戴拉斯河上用延綫法釣到的。由於修建水壩和過量捕撈,如此龐大的魚今天已不存在了。哥倫比亞河的釣魚法規定,釣到小於40英寸以及大於72英寸的鱘魚必須放生。現在,“釣到就放”的做法已經很普遍,根據俄勒岡魚類和野生動物局的資料,白鱘已經超過大馬哈魚而成為哥倫比亞河上人們最常釣的魚。各種鱘魚在上鈎後都會反復跳出水面,然後拼命掙紮着衝刺,或是頑強地沉入水底以免被抓獲,用浮釣或定點釣者能釣到它們。
【藥 名】:白鱘
【來 源】:為白鱘科動物白鱘的肉。
【功 效】:滋補肝、涼血止血。
【主 治】:用於肝腎陰虛之頭昏目眩、腰膝酸軟者、腎陰虧損血淋。
【性味歸經】:甘、鹹,寒。入腎、膀胱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00-200剋。
【 名】:象魚、象鼻魚、柱鱘鰉(《中國藥用動物志》)。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將白鱘捕獲後,剖腹去其內臟,用清水將肉漂洗幹淨,備用。
【拉丁名】:pse-phurus gladius (martens)
【考 證】: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