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植物名稱:白皮鬆
原名:巧傢五針鬆
別名:五針白皮鬆
英文名:pine
拉丁文名:pinus bungeana zucc.ex endl.
科 屬:鬆科、鬆屬。
形態特徵:常緑針葉喬木,高達30米,幼樹幹皮灰緑色,光滑,大樹幹皮呈不規則片狀脫落,形成白褐相間的斑鱗狀,極其美觀。鼕芽紅褐色,小枝灰緑色,無毛,葉三針一束,葉鞘早落,針葉短而粗硬,長5-10釐米,針葉橫切面呈三角形,葉背有氣孔綫,雌雄同株異花。球果圓卵形,種鱗邊緣肥厚,鱗盾近菱形,橫脊顯著,鱗臍平,臍上具三角形刺狀短尖,種子卵圓形,有膜質短翅,花期4-5月,果2年成熟。分佈於山西、河北等廣大地區。喜光、喜濕潤山坡。木材紋理直,輕軟,加工後有光澤和花紋,供細木工用。其樹姿優美,樹皮奇特,可供觀賞。
産地分佈:為中國原産種,山西、陝西、河南、甘肅、四川、湖北等省有較大面積的純林。遼寧、河北、山東、江蘇等地多散生栽培。
生態習性:喜光、耐旱、耐乾燥瘠薄、抗寒力強,是鬆類樹種中能適應鈣質黃土及輕度????鹼土壤的主要針葉樹種。在深厚肥沃、嚮陽溫暖、排水良好之地生長最為茂盛。對二氧化碳有較強的抗性。
園林用途:幹皮斑駁美觀,針葉短粗亮麗,是一個不錯的歷史園林緑化傳統樹種,又是一個適應範圍廣泛、能在鈣質土壤和輕度????鹼地生長良好的常緑針葉樹種。孤植、列植均具高度觀賞價值。
繁育栽培:以種子繁育為主,鼕季需要層積催芽。
白皮鬆是東亞唯一的三葉鬆,我國古代尚多。今湖北、甘肅、山西、河南、四川有野生片段林,在成片純林中衹有陝西西鄉、藍田有之。唯漢中市西鄉白皮鬆面積最大,為亞洲之最。
白皮鬆,別名白骨鬆、三針鬆、白果鬆、虎皮鬆、蟠竜鬆、蛇皮鬆,是我國特有樹種之一。屬鬆科。常緑喬木,樹形多姿,蒼翠挺拔,別具特色,早已成為華北地區城市和庭園緑化的優良樹種。近年白皮鬆已引種美國,世界矚目。
西鄉白皮鬆以離城12公裏的午子山為主,山上現有成片白皮鬆2500畝,樹高均在10米以上,胸徑10釐米以上者達數萬棵;樹高20餘米,胸徑1米以上的古樹尚存10株。基本上屬中齡林,林相整齊,估計有活立木蓄積1284立方米。白皮鬆一般生長在海拔500-1000米的山地石灰岩形成的土壤中,但在氣候冷涼的酸性石山上或黃土上也能生長。對零下30 ℃的幹冷氣候,ph值7.5-8的土壤仍能適應。能在石灰岩地區生長,而在排水不良或積水地方不能生長。對二氧化硫及煙塵的污染有較強的抗性。
陝西秦嶺山中的這位鬆中“皇后”,引起了各方的廣泛重視。全國各大城市熱烈歡迎它去增色添彩,大量引種試驗,調苗緑化。今天,白皮鬆這位鬆中“皇后”,正以它美麗的身姿出現在祖國各大城市的行道和公園裏。我們祝願它為城市庭院風光和淨化城市、工礦區的空氣做出更大地的貢獻。
白皮鬆畦播育苗技術
白皮鬆為常緑喬木,幼樹樹皮平滑,灰緑色,老樹樹皮不規則脫落後露出粉白色內皮,襯以青翠的樹冠,十分美觀。同時,白皮鬆對二氧化硫及煙塵的污染有較強的抗性,早已成為華北地區園林緑化的優良樹種。近年來由於大規格白皮鬆苗木供不應求,培育壯苗大苗已成為工作重點。
選好圃地白皮鬆幼苗怕澇,育苗地要選平坦、有排灌條件的地塊。重粘土地、????鹼土地、低窪積水地不宜作育苗地。
精細整地.育苗地要深翻整平耙細,施足底肥,如腐熟的圈肥、堆肥。也可將過磷酸鈣與餅肥或土雜肥等混合使用,效果更好。整地前每畝撒施10公斤硫酸亞鐵粉末,翻入土中進行殺菌消毒。土地整好後,做成南北嚮畦田,畦埂高25釐米,畦寬1米,以備播種。
種子催芽處理白皮鬆種子要用波爾多液浸種消毒,播前用溫水(50℃至60℃)浸種催芽或混沙層積催芽,咧嘴種子數達到種子總數的50%時即可播種。這樣出苗壯且整齊,一般在15至20天即可出土發芽。
播種播種一般在土壤解凍後10至15天(3月下旬至4月初)為最好。播前畦面澆透水,每10平方米播種1至1.5公斤,可産苗1500株左右,采用寬幅條播或撒播。播後蓋細沙土1至1.5釐米,每畝用撲草淨125剋加25%的可濕性除草醚250剋對水25公斤,用噴霧器灑在苗床上除草。最後在畦面上搭小拱棚增溫保濕,提高出苗率,出苗前不用澆水。
因老鼠愛吃鬆子,在搭拱棚蓋薄膜前,要往畦面上撒些老鼠藥。
苗期管理待幼苗出齊後,逐漸加大苗床通風時間,,通過煉苗增強其抗性。白皮鬆喜光,但幼苗較耐蔭,去掉薄膜後應隨即蓋上遮陰網,以防高溫日灼和立枯病的危害。
久旱不雨或夏季高溫要及時澆水。除草要掌握除早、除小、除淨的原則,株間除草用手拔,以防傷害幼苗。撒播苗拔草後要適當覆土,以防裂縫。條播苗除草和鬆土結合進行,間苗和補苗同時並舉。而後要及時排水。
白皮鬆幼苗應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從5月中旬到7月底的生長旺期進行2至3次追肥,以氮肥為主,追施腐熟的人糞尿或豬糞尿每畝3擔,加水20擔左右,腐熟餅肥每畝5至15公斤對成餅肥水15擔左右,每畝施尿素4公斤左右。生長後期停施氮肥,增施磷、鉀肥,以促進苗木木質化,還可用0.3%至0.5%磷酸二氫鉀溶液噴灑葉面。。
白皮鬆幼苗生長緩慢,宜密植,如需繼續培育大規格大苗,則在定植前還要經過2至3次移栽。兩年生苗可在早春頂芽尚未萌動前帶土移栽,株行距20至60釐米,不傷頂芽,栽後連澆兩次水,6至7天後再澆水。4至5年生苗,可進行第二次帶土球移栽,株行距60至120釐米。成活後要保持樹根周圍土壤疏鬆,每株施腐熟有機肥100至120公斤,埋土後澆透水,之後加強管理,促進生長,培育壯苗。
病蟲害防治
種蠅播種後要註意種蠅幼蟲為害幼苗,所施基肥必須充分腐熟,搗碎。
鬆大蚜為害苗木嫩枝和針葉,易招致黑黴病,造成樹勢衰弱,甚至死亡。防治方法:可在為害初期噴50%的辛硫磷乳劑,每公斤加水2000公斤。(來源:中國花卉報2003-02-11) |
|
植物名稱:白皮鬆
原名:巧傢五針鬆
別名:五針白皮鬆
英文名:pine
拉丁文名:pinus bungeana zucc.ex endl.
科屬:鬆科、鬆屬。
形態特徵:常緑針葉喬木,高達30米,幼樹幹皮灰緑色,光滑,大樹幹皮呈不規則片狀脫落,形成白褐相間的斑鱗狀,極其美觀。鼕芽紅褐色,小枝灰緑色,無毛,葉三針一束,葉鞘早落,針葉短而粗硬,長5-10釐米,針葉橫切面呈三角形,葉背有氣孔綫,雌雄同株異花。球果圓卵形,種鱗邊緣肥厚,鱗盾近菱形,橫脊顯著,鱗臍平,臍上具三角形刺狀短尖,種子卵圓形,有膜質短翅,花期4-5月,果2年成熟。分佈於山西、河北等廣大地區。喜光、喜濕潤山坡。木材紋理直,輕軟,加工後有光澤和花紋,供細木工用。其樹姿優美,樹皮奇特,可供觀賞。
産地分佈:為中國原産種,山西、陝西、河南、甘肅、四川、湖北等省有較大面積的純林。遼寧、河北、山東、江蘇等地多散生栽培。
生態習性:喜光、耐旱、耐乾燥瘠薄、抗寒力強,是鬆類樹種中能適應鈣質黃土及輕度????鹼土壤的主要針葉樹種。在深厚肥沃、嚮陽溫暖、排水良好之地生長最為茂盛。對二氧化碳有較強的抗性。
園林用途:幹皮斑駁美觀,針葉短粗亮麗,是一個不錯的歷史園林緑化傳統樹種,又是一個適應範圍廣泛、能在鈣質土壤和輕度????鹼地生長良好的常緑針葉樹種。孤植、列植均具高度觀賞價值。
繁育栽培:以種子繁育為主,鼕季需要層積催芽。
白皮鬆是東亞唯一的三葉鬆,我國古代尚多。今湖北、甘肅、山西、河南、四川有野生片段林,在成片純林中衹有陝西西鄉、藍田有之。唯漢中市西鄉白皮鬆面積最大,為亞洲之最。
白皮鬆,別名白骨鬆、三針鬆、白果鬆、虎皮鬆、蟠竜鬆、蛇皮鬆,是我國特有樹種之一。屬鬆科。常緑喬木,樹形多姿,蒼翠挺拔,別具特色,早已成為華北地區城市和庭園緑化的優良樹種。近年白皮鬆已引種美國,世界矚目。
西鄉白皮鬆以離城12公裏的午子山為主,山上現有成片白皮鬆2500畝,樹高均在10米以上,胸徑10釐米以上者達數萬棵;樹高20餘米,胸徑1米以上的古樹尚存10株。基本上屬中齡林,林相整齊,估計有活立木蓄積1284立方米。白皮鬆一般生長在海拔500-1000米的山地石灰岩形成的土壤中,但在氣候冷涼的酸性石山上或黃土上也能生長。對零下30 ℃的幹冷氣候,ph值7.5-8的土壤仍能適應。能在石灰岩地區生長,而在排水不良或積水地方不能生長。對二氧化硫及煙塵的污染有較強的抗性。
陝西秦嶺山中的這位鬆中“皇后”,引起了各方的廣泛重視。全國各大城市熱烈歡迎它去增色添彩,大量引種試驗,調苗緑化。今天,白皮鬆這位鬆中“皇后”,正以它美麗的身姿出現在祖國各大城市的行道和公園裏。我們祝願它為城市庭院風光和淨化城市、工礦區的空氣做出更大地的貢獻。
白皮鬆畦播育苗技術
白皮鬆為常緑喬木,幼樹樹皮平滑,灰緑色,老樹樹皮不規則脫落後露出粉白色內皮,襯以青翠的樹冠,十分美觀。同時,白皮鬆對二氧化硫及煙塵的污染有較強的抗性,早已成為華北地區園林緑化的優良樹種。近年來由於大規格白皮鬆苗木供不應求,培育壯苗大苗已成為工作重點。
選好圃地白皮鬆幼苗怕澇,育苗地要選平坦、有排灌條件的地塊。重粘土地、????鹼土地、低窪積水地不宜作育苗地。
精細整地.育苗地要深翻整平耙細,施足底肥,如腐熟的圈肥、堆肥。也可將過磷酸鈣與餅肥或土雜肥等混合使用,效果更好。整地前每畝撒施10公斤硫酸亞鐵粉末,翻入土中進行殺菌消毒。土地整好後,做成南北嚮畦田,畦埂高25釐米,畦寬1米,以備播種。
種子催芽處理白皮鬆種子要用波爾多液浸種消毒,播前用溫水(50℃至60℃)浸種催芽或混沙層積催芽,咧嘴種子數達到種子總數的50%時即可播種。這樣出苗壯且整齊,一般在15至20天即可出土發芽。
播種播種一般在土壤解凍後10至15天(3月下旬至4月初)為最好。播前畦面澆透水,每10平方米播種1至1.5公斤,可産苗1500株左右,采用寬幅條播或撒播。播後蓋細沙土1至1.5釐米,每畝用撲草淨125剋加25%的可濕性除草醚250剋對水25公斤,用噴霧器灑在苗床上除草。最後在畦面上搭小拱棚增溫保濕,提高出苗率,出苗前不用澆水。
因老鼠愛吃鬆子,在搭拱棚蓋薄膜前,要往畦面上撒些老鼠藥。
苗期管理待幼苗出齊後,逐漸加大苗床通風時間,,通過煉苗增強其抗性。白皮鬆喜光,但幼苗較耐蔭,去掉薄膜後應隨即蓋上遮陰網,以防高溫日灼和立枯病的危害。
久旱不雨或夏季高溫要及時澆水。除草要掌握除早、除小、除淨的原則,株間除草用手拔,以防傷害幼苗。撒播苗拔草後要適當覆土,以防裂縫。條播苗除草和鬆土結合進行,間苗和補苗同時並舉。而後要及時排水。
白皮鬆幼苗應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從5月中旬到7月底的生長旺期進行2至3次追肥,以氮肥為主,追施腐熟的人糞尿或豬糞尿每畝3擔,加水20擔左右,腐熟餅肥每畝5至15公斤對成餅肥水15擔左右,每畝施尿素4公斤左右。生長後期停施氮肥,增施磷、鉀肥,以促進苗木木質化,還可用0.3%至0.5%磷酸二氫鉀溶液噴灑葉面。。
白皮鬆幼苗生長緩慢,宜密植,如需繼續培育大規格大苗,則在定植前還要經過2至3次移栽。兩年生苗可在早春頂芽尚未萌動前帶土移栽,株行距20至60釐米,不傷頂芽,栽後連澆兩次水,6至7天後再澆水。4至5年生苗,可進行第二次帶土球移栽,株行距60至120釐米。成活後要保持樹根周圍土壤疏鬆,每株施腐熟有機肥100至120公斤,埋土後澆透水,之後加強管理,促進生長,培育壯苗。
病蟲害防治
種蠅播種後要註意種蠅幼蟲為害幼苗,所施基肥必須充分腐熟,搗碎。
鬆大蚜為害苗木嫩枝和針葉,易招致黑黴病,造成樹勢衰弱,甚至死亡。防治方法:可在為害初期噴50%的辛硫磷乳劑,每公斤加水2000公斤。(來源:中國花卉報2003-02-11) |
|
白鬆
張著
葉墜銀釵細,
花飛香粉乾。
寺門煙雨裏,
混作白竜幹。 |
|
白皮鬆介紹
白皮鬆 (Pinus bungeana)
科屬:
鬆科
別名:
虎皮鬆、三針鬆、蟠竜鬆
形態特徵:
常緑喬木。高可達30M,胸徑2M,幼樹樹皮灰緑色,平滑,從基部分枝常形成單幹或多幹喬木,樹冠呈闊圓錐形,中老年樹冠呈圓球形或倒卵形。成年樹樹皮淡褐灰色,嚮陽處白色,開始不規則鱗片狀剝落,並露出粉白色內皮及明顯的斑紋。鼕芽卵形,不被鬆脂。葉3針一束,長6-9CM,粗硬無葉鞘。花雌雄同株,雄球花生於當年生新枝下部,雌球花生新枝近頂部。球果卵形,次年秋季成熟,熟時褐緑色
分佈與習性:
我國特産,人工栽培遍於長江以北地區,以北京為最多,北至遼寧瀋陽及內蒙呼和浩特以南,南達南京、武漢、長沙、衡山、昆明等地。現存古樹多植於廟宇及皇傢園林。樹齡可逾千年陽性樹,亦能耐半陰,自然生長於涼爽、乾燥的地區。深根性,但能在淺土層上生長。對高溫高濕條件不能適應。要求土壤肥沃而排水良好,對PH值適應範圍較廣,PH6~8均能正常生長。對溫度適應能力,可從-30℃到40℃。壽命長,生長緩慢。能抗二氧化硫及煙塵。
繁殖與栽培:
常用播種繁殖
應用:
白皮鬆小樹塔形,大樹外皮剝落後,內皮潔白,覆以翠緑樹冠,特別醒目,獨具奇觀。舊時常植於宮苑和古剎寺廟。園林中孤植、對植、群植皆可。可製作盆景。球果可入藥,花粉及種子可食用。
圖片: |
|
- : white bark pine
- n.: lacebark pine
|
|
- n. Pinus bungeana, pin Napoléon
|
|
|
|
| 白皮鬆林 | 美國白皮鬆 | 西藏白皮鬆 | 五針白皮鬆 | | 藍田白皮鬆 | 於林白皮鬆 | 須彌白皮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