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公交站 : 長沙公交站 [顯示全部] > 白沙井
目錄
No. 1
  白沙井投訴電話長沙市旅遊投訴電話:0731-5810110
  湖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731—4717614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白沙井位於天心閣下,在白沙街的東面。白沙井被稱為“長沙第一泉”,此井雖小,卻名貫古今。白沙井原來衹有一眼出水,到明末時水分成二眼,經過多次修整後擴為四眼,井口0.6米見方,泉水從井底涌出,終年不斷。以前井旁有一座竜王廟,廟中有一副對聯寫道:“常德德山山有德,長沙沙水水無沙”,說明井水清澈純淨。用白沙井水沏的茶稱為“沙水茶”,清香甘美。據說長沙的名酒“白沙液”,就是用該井的井水釀成的。
No. 2
  白沙井投訴電話長沙市旅遊投訴電話:0731-5810110
  湖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731—4717614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江南名泉之一。位於市區賀竜體育場附近的白沙街東,天心閣下。是長沙第一泉,也是江南名泉之一。其井口用大理石砌成,長約67釐米,寬僅33釐米,井口東側竪有“白沙古井”石碑。泉水清澈,雜質極少,水味甘美,無論鼕夏,泉水不溢不竭,隨舀隨漲,始終保持同樣深度。又經地下網紋紅土及沙礫無數次過濾,水質特佳。此井雖小,卻古今載譽,遠近聞名,據清《一統志》載“在縣東南二裏,廣僅尺許,最為甘冽,汲久不竭”。自明清以來,均有石刻,譽為長沙第一井。舊時沙水被挑着沿街叫賣。原衹一眼,出水較急,明末水分二眼,出勢漸緩,現經過多次修整,擴為四眼。舊時,井旁有一竜王廟,廟中有一幅對聯:常德德山山有德,長沙沙水水無沙。說明泉水清澈純淨無比。用它沏茶稱“沙水茶”,味濃香冽。長沙名酒“白沙液”,就是用此水釀成的。
No. 3
  【白沙井】長沙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長沙市城南白沙街。自古以來為江南名泉之一,在長沙有第一泉之稱。民謠稱:"無錫錫山山無錫,平湖湖水水平湖,常德德山山有德,長沙沙水水無沙。"沙水即指白沙井之水。此井不溢不竭,泉水清冽甘美,衝茶色味殊絶,釀酒芳香甘醇。晉代文學家謝惠連有"飲湘美之醇酹"之賦,唐杜甫有"夜醉長沙酒,曉行湘水春"之佳句,毛澤東有"纔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吟詠,都是對白沙井的贊嘆。白沙井最早衹一眼泉,明末水分為二,其後又增二眼。井周繞以淺溝導水,靠山坳一面橫立一石,上鎸"白沙泉水"四字,高處有石欄圍,汲水方便。1949年以前,長沙無自來水,南區一帶市民均食用白沙井水,每日肩挑車推者絡繹不絶,著名的茶樓酒肆均以"沙水茗茶"招徠顧客。1983年市政府撥款4萬元,由天心區人民政府主持維修"白沙古井"。現長沙市群衆已基本飲用自來水,長沙酒廠在井側建立車間,以白沙井水釀成"白沙液",在國內名酒中頗具聲譽。
  簡介
  白沙古井簡稱白沙井,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城南,賀竜體育文化中心西測,天心閣東南,臨白沙路。白沙井被譽為“長沙第一泉”,也是江南名泉之一;現有泉眼四口,井口以花崗岩石砌成,長約67釐米,寬僅33釐米,深70釐米,井口東側竪有“白沙古井”石碑。1964年該井被列為長沙市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政府撥款進行了修繕;1993年重新被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據考證,白沙古井建於春秋戰國時期。始為一眼泉,明朝末期分為二泉,後增為四泉。背靠山側樹有石碑,上刻“白沙古井”四字,泉眼周圍輔以導水溝,高處圍以石欄,兩邊有石級作為通道。在自來水未普及以前為臨近市民的主水源。
  白沙嶺徵地事件
  1999年初,長沙市電業局在古井背山白沙嶺徵用土地决定建住宅小區,之後不久隊伍相繼進場施工,不久建築基礎全部平整,消息傳出後立刻産生強烈反響。長沙市民特別是古井周邊市民頃刻間集體上訪長沙市政府,強烈要求停止施工,保護好白沙古井,至此工程全面中止。
  白沙古井公園
  白沙井公園圖片為避免城市發展對古井的造成影響,長沙市民自發集資1500萬元對周邊進行修繕和拓展建立“白沙古井公園”,工程於2001年10月1日完工並對外開放。古井北測建有名為“白沙源”茶肆,南側建有回廊,井背白沙嶺進行了徹底整修,建有涼亭,周邊全部植樹緑化。
近義詞
白沙井社區
白沙井
白沙井居委會
包含詞
白沙井村白沙井組白沙井社區
白沙井居委會白沙井水煮白紮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