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 : 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 鶴屬 > 白枕鶴
目錄
名稱
  中文名:白枕鶴
  拉丁名:grus vipio
  英文名:white-naped crane
  別名∶紅面鶴、白頂鶴
   俗名∶土鶴
分類
  鳥類→鶴形目→鶴科→鶴屬
特徵
  大型涉禽。全長約140釐米。體羽多為藍灰色。額及臉部皮膚裸露為赤紅色;耳區有一簇黑色羽;頭頂、頦、喉及後頸為白色,喉部白色羽毛部分,其寬度嚮下變窄,呈“v”字形。外側飛羽灰色,內側飛羽白色;前頸、下體、尾羽灰黑色。嘴黃緑色。腳暗紅色。
   白枕鶴是一種體型略小於丹頂鶴的優美的鶴。體羽藍灰色,腹部較深,背部較淺,臉頰兩側紅色,繁殖期尤為鮮豔;頭和頸的後部及上背是白色的。前額、頭頂前部、眼先和頭側眼周皮膚裸出、鮮紅色,其上着生稀疏的黑色絨毛狀羽;耳羽煙灰色;頭頂後部、枕、後頸、頸側和前頸上部、頦和喉白色;頸側和前頸下部及下體暗石板灰色;上體石板灰色;下背、腰和尾上覆羽暗石板灰色;尾羽暗灰色,末端具寬的黑色橫斑;翅初級飛羽黑褐色,具白色羽幹紋;次級飛羽亦為褐色,基部白色;三級飛羽淡灰白色,延長成弓狀;翅上覆羽灰白色,初級覆羽黑色,末端白色。雌雄相似。虹膜暗褐色,嘴黃緑色,腳紅色。
習性
  白枕鶴棲息於開闊平原蘆葦沼澤和水草沼澤地帶,也棲息於開闊的河流及湖泊岸邊、鄰近的沼澤草地。有時亦出現於農田和海灣地區,尤其是遷徙季節。但最喜歡的生境還是蘆葦和水草沼澤,以及湖濱沼澤地帶。
  主要以植物種子、草根、嫩葉、嫩芽、𠔌粒、魚、蛙、蜥蜴、蝌蚪、蝦、軟體動物和昆蟲等為食。取食時主要用喙啄食,或用喙先撥開表層土壤,然後啄食埋藏在下面的種子和根莖,邊走邊啄食。白天多數時間用於覓食,非常警覺,通常在啄食幾次後就擡頭觀望四周,一有驚擾,則立刻避開或飛走。
  殖期5-7月。一雌一雄製,3月末到達繁殖地時即多成對或成傢族群活動,雄鳥不時表現出求偶行為。求偶時雄鳥在雌鳥身邊興奮地來回奔走和跳躍,兩翅半張或完全張開,並伴隨着’kou-kou-kou’的高聲鳴叫。雌鳥若接受雄鳥的求愛,則跟着對鳴和起舞,然後雌鳥展開雙翅,身體下蹲,雄鳥即跳到雌鳥背上進行交尾;若雌鳥對雄鳥的求偶表現冷淡或走開,雄鳥即停止求偶表演。營巢於蘆葦沼澤或水草沼澤中,水深10-30cm,有時可達80cm。由雌雄親鳥共同營巢,以雌鳥為主。巢呈淺盤狀,主要由枯蘆三棱草、苔草、莎草和蘆葦花、葉構成。巢的大小為直徑80-120cm,巢露出水面高度為7-16cm。領域性極強,雌雄鳥通過在巢域內的鳴叫、巡飛和追逐飛行等方式來表示對巢域的占有和保衛。領域大小為4. 5-6. 5km2,巢間距平均為2683m。最早於4月上旬開始産卵,一直持續到5月下旬,年産1窩,每窩産卵2枚。卵為隨圓形,灰色或淡紫色、密佈紫褐色斑點,尤其以鈍端較著。卵的大小為90-98mm × 56-63mm,平均92. 9mm × 60. 9mm,重150-205g,平均167g。産出第一枚卵後即開始孵卵,由雌雄親鳥共同承擔,以雌鳥為主。孵卵時另一鳥多在巢附近一邊覓食一邊警戒,孵卵的親鳥亦甚警覺,常常伸頭觀望,稍有驚動,便悄悄地從巢上下來,在走到離巢50m以外之後纔突然起飛,使人難於找到巢。通常飛到離巢300m以外的較高處窺視,待入侵者離開後纔又飛回巢中孵卵,孵卵期29-30天。雛鳥早成性,孵出的當日即能站立和行走。
  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多成傢族群或小群活動,偶爾也見單獨活動的,遷徙和越鼕期間則多由數個或10多個家庭群組成的大群活動。行動機警,很遠見人就飛,起飛時先在地面快跑幾步,然後騰空而起,飛至一定高度時,頸和腳分別嚮前後伸直,兩翅扇動有力,飛行輕快。
分佈範圍
  這種鶴的繁殖區在我國北方和西伯利亞東南風南部。(我國白枕鶴多在在黑竜江、吉林、內蒙古繁殖,與丹頂鶴的繁殖區幾乎重疊。)這兩種在同一地區繁殖的鶴相互之間和睦相處,沒有侵犯行為。白枕鶴的分佈區比丹頂鶴更進一步嚮西擴展到蒙古東部的幹旱草原地帶。齊齊哈爾市紮竜地區是白枕鶴的繁殖地,據以前調查,有100衹左右;但近幾年隨着生態環境的惡化,數量銳減,已不足50衹了。齊齊哈爾市的哈拉海甸子、音河甸子、莽格吐等地也可以看到這種鶴的倩影。
  每年3月,白枕鶴從南方飛回繁殖地,以家庭形式成小群活動在將要營巢的地區,四月中旬至五月上旬,在産卵前三四小時築起淺盤狀簡陋的巢,每窩産三枚灰白色帶有棕褐色斑點的卵,孵化期間親鳥表現不活潑,食欲下降,但警覺性高,每隔1小時左右翻卵一至二分鐘。白枕鶴的孵化期29-30天。雛鶴出殼前卵內發出“唧、唧”的叫聲。從鑿孔到出殼有十四、五個小時,雛鶴3小時就能蹣跚行動,8小時後即能進食。
  每年10月白枕鶴南遷,在長江下遊的濕地以及福建、臺灣越鼕,也有的到日本南部的和泉市附近越鼕。我國在白枕鶴越鼕地建立了自然保護區,日本則在和泉市附近建有人工給飼部。另外還有一些在朝鮮的漢江和臨津江入海口匯合處的????鹼灘,每年在非軍事區的南部有着非常集中的越鼕白枕鶴群。
  白枕鶴狀況是令人憂慮的,應該對它采取更加周密的保護措施。大型涉禽。全長約140釐米。體羽多為藍灰色。額及臉部皮膚裸露為赤紅色;耳區有一簇黑色羽;頭頂、頦、喉及後頸為白色,喉部白色羽毛部分,其寬度嚮下變窄,呈“v”字形。外側飛羽灰色,內側飛羽白色;前頸、下體、尾羽灰黑色。嘴黃緑色。腳暗紅色。在黑竜江、吉林、內蒙古繁殖;長江下遊、福建、臺灣越鼕。
瀕危等級
  國傢ii級保護動物。
  中國紅皮書:v
  iucn2000:vui a2ce,c1
  iucn2003:vu a2ce;c1. iucn 1994,2000,2001,2003:vu a2ce,c1 ver 2.3 (1994)
瀕危等級
  國傢II級保護動物。
  中國紅皮書:V
  Iucn2000:VUI A2ce,C1
  Iucn2003:VU A2ce;C1. IUCN 1994,2000,2001,2003:VU A2ce,C1 ver 2.3 (1994)
相關詞
天鵝丹頂鶴灰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