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來源:美國最新品種,親本不詳,山東省果樹研究所引進。
果實性狀:果實中大,果個均勻,平均單果重200剋,大者300剋。果實近圓形,果梗粗短,着生牢固,梗窪淺狹,果頂平,微凸。底色緑白,極易着色,全
面濃紅,絨毛短而稀,外觀豔麗。果肉白色,微紅,肉質脆,硬度中等,汁中多,風味甜,酸低,含可溶性固形物11%~14%,品質上等。半離核。在山東泰安地區果實7月下旬成熟,極耐貯運。
栽培習性:樹姿開張,樹勢中庸健壯,樹冠中大。早果性強,定植2~3年始果。各類果枝結果能力均強。復花芽多,有花粉,自花結實率較高,坐果率高,豐産性極強,穩産。對氣候、土壤的適應性強,抗旱、抗寒、怕澇。
栽培要點:宜選地下水位低、不易積澇的平原地或丘陵山地建園。宜適當密植,平原地栽植株行距一般為3米×4米,丘陵山地宜2~3米×3~4米。樹形宜采用自然開心形、“V”形等。夏季修剪主要疏枝避免樹冠鬱閉,鼕季主要采用單枝更新和雙枝更新修剪法,結合修剪疏去過量花芽。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可在萌芽前、坐果後、果實迅速膨大期追肥灌水,雨季註意排水。該品種坐果率很高,應嚴格疏花疏果,增大果個,增進着色,提高果實含糖量。病蟲害主要防治蚜蟲和金龜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