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 : 民間偏方 : 被子植物 : 茄屬 > 番茄
目錄
AIR番茄 Fanqie  

No. 2
  ①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有軟毛,花黃色。結漿果,球形或扁圓形,紅或黃色,是普通蔬菜。②這種植物的果實。‖也叫西紅柿。
fān qié fān qié
  又叫西紅柿。一種番茄屬植物;為取其果實而廣泛栽培,葉偶數羽狀,花黃色
No. 4
  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有矮性和蔓性兩類。全株有軟毛,葉為羽狀復葉,花黃色。漿果球形或扁圓形,紅、黃或粉紅色。營養豐富,是主要蔬菜之一,也可作水果或製罐頭食品。又稱西紅柿。原産 南美洲 ,我國普遍栽培。 元 王禎 《農書》捲九:“又一種白花青色稍匾,一種白而匾者,皆謂之番茄,甘脆不澀,生熟可食。”
簡介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別名臭柿、西番柿、西紅柿、柑仔蜜、洋柿子、番李子、火柿子
  英名tomato, love apple。
  科屬茄科,番茄亞屬。
  描述 自然産期1-5月,10-11月為盛産期。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株高可達1.5~2米;植株有矮性和蔓性兩類,全株具粘質腺毛,有強烈氣味。葉為羽狀復葉或羽狀深裂,邊緣具不規則的鋸齒或裂,小葉長卵形或長圓形葉偶數羽狀,夏秋開花,總狀或聚傘花序腋外生,有花3~7枚,黃色,花萼及花冠各5~7裂,雄蕊5~7枚,花藥合生成長圓錐狀。漿果呈扁圓、圓或櫻桃狀,紅色、黃色或粉紅色。種子扁平,有毛茸,灰黃色。性喜溫暖。原産南美洲,現我國普遍栽培,一般鼕春於保護地育苗,春季栽培為主,鼕季溫室栽培。果實營養豐富,含多種維生素。作蔬菜或水果。亦可製成罐頭食品。
  性味歸經性微寒,味甘酸;入脾、一胃、腎經。
  成分本品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碳水化合物、有機酸及少量的蛋白質。有促進消化、利尿、抑製多種細菌作用。番茄中維生素d可保護血管,治高血壓。番茄中有𠔌胱甘肽,有推遲細胞衰老,增加人體抗癌能力。番茄中鬍蘿蔔素可保護皮膚彈性,促進骨骼鈣化,防治小童佝僂病、夜盲癥和眼乾燥癥。
  功用清熱生津、養陰涼血、健胃消食、涼血平肝,清熱解毒。
  主治 熱病津傷口渴,食欲不振,肝陽上亢,胃熱口苦,煩熱等病癥。
  宜忌脾胃虛寒者不宜多服。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多吃西紅柿可能會使病情惡化。
  營養成分每100剋含蛋白質0.6剋,脂肪0.2剋,碳水化合物3.3剋,磷22毫剋,鐵0.3毫剋,鬍蘿蔔素0.25毫剋,硫胺素0.3毫剋,核黃素0.03毫剋,尼剋酸0.6毫剋,抗壞血酸11毫剋。此外,還含有維生素p、番茄j素、𠔌胱甘肽、蘋果酸、檸檬酸等。
品種
  根據美國植物學家 charles rick 的分類方法,番茄屬可以分為以下九個品種:
  普通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醋慄番茄(l. pimpinellifolium)
  契斯曼尼番茄(l. cheesmanii)
  小花番茄(l. parviflorum)
  剋梅留斯基番茄(l. chmeilewskii)
  多毛番茄(l. hirsutum)
  智利番茄(l. chilense)
  秘魯番茄(l. peruvianum)
  潘那利番茄(l. pennellii)
  其中農業栽培主要為普通番茄
  註:青番茄因含有竜葵礆,對胃腸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對中樞神經有麻痹作用,會引起嘔吐、頭暈、流涎等癥狀,生食危害更大。
食療食譜
  [高血壓、慢性肝炎]鮮番茄250剋,洗淨切塊;牛肉100剋切成薄片,少許油、????、糖調味同煮佐膳。每日1次。
  [體弱血虛、營養不良、眩暈]番茄100剋,豬肝100剋,粳米100剋,生薑3片。先將豬肝洗淨切片,用????、醬油、生粉、米酒攪勻;番茄洗淨,切開;生薑洗淨,去皮,切絲;粳米洗淨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文火煲20分鐘,放入番茄,生薑,煮10分鐘,再放入豬肝,煮沸幾分鐘至豬肝剛熟,調味佐膳。
  [熱病傷津、咽幹、暑熱煩渴]番茄250剋,草魚肉200剋,豆腐適量,發菜1撮,蔥1根。先將草魚肉洗淨,幹水後剁爛,調味加入發菜,蔥花攪勻,做成魚丸。把豆腐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武火煮沸後,放入番茄,再煮沸後,放入魚丸煮熟,調味佐膳。
  [胃潰瘍病]番茄汁150毫升,土豆汁150毫升,混合服下,早晚各1次。
  [牙齦出血]番茄代水果吃,每日吃4個(約250),連服2周以上見效。
  [高溫中暑]番茄200剋洗淨切片,煎湯代茶,冷熱均可。
  [高血壓、眼底出血]每日早晨空腹生吃鮮番茄2個,半個月為1療程。
生食註意
  營養學家們認為,每天衹要生食100-200剋新鮮番茄,就能保證人體所需的維生素與礦物質,但生食要註意以下幾點:
  1、不宜食用未成熟的番茄。未成熟的生番茄裏含有竜葵鹼,食後會使口腔苦澀,胃部不適,食多了可導致中毒。
  2、不宜空腹食用大量番茄,因為番茄中含有較多的膠質、果質、柿膠酚等成分,易與胃酸結合生成塊狀結石,造成胃部脹痛。
  3、患有急性胃腸炎、急性細菌性痢疾的病人不宜吃番茄,以免病情加重。
  4、不能食用腐爛變質的番茄,以防中毒
  科學研究還發現,與食用生西紅柿相比,人們食用加工後的西紅柿,更能提高血中番茄紅素等抗氧化劑的濃度。這是因為高溫破壞了番茄細胞的細胞壁,從而增加了番茄紅素等抗氧化劑的釋放。此外,西紅柿在烹調的過程中,常會用到花生油、色拉油等植物油,而這些油脂將幫助西紅柿將番茄紅素等脂溶性抗氧化劑自然釋放出來,充分發揮抗氧化作用。當然,凡事有利必有弊,加熱後,西紅柿中的維生素c會受到損失,但是西紅柿中的番茄紅素和其他抗氧化劑含量卻明顯上升。因此,熟吃西紅柿比生吃西紅柿的總體營養價值要高。此外,西紅柿皮中含有大量的番茄紅素,因此,在食用時最好不要棄皮不食。
  對於維生素c缺乏的患者來說,生吃西紅柿也不失為補充維生素c的一種好辦法。但尚未成熟的青西紅柿含有毒素,不宜食用。此外,部分西紅柿因為在生長的過程中使用了植物激素而表現為頂部凸出,這種西紅柿也不宜食用。
  西紅柿中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這和其他蔬菜沒有什麽不同。但除了維生素外,西紅柿還含有番茄紅素。番茄紅素是一種使西紅柿變紅的天然色素,它在人體內的作用和鬍蘿蔔素類似,是一種較強的抗氧化劑,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預防心血管疾病和部分癌癥的作用。有報道稱,大量進食西紅柿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風險相對較低,這和西紅柿中番茄紅素的抗氧化成分有一定的關係。
  西紅柿pk番茄
  和西紅柿相比,經過濃縮的番茄醬中的番茄紅素的含量更高。不過,番茄醬損失了新鮮西紅柿中含有的膳食纖維。因此,專傢表示,既可以吃新鮮的西紅柿,也可以食用番茄醬,最好是兩者都適當食用些。
  生吃pk熟吃
  西紅柿可以生吃,也可以做熟了吃。這兩種吃法對身體都有好處,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專傢介紹,番茄紅素和鬍蘿蔔素均溶於油脂,所以炒番茄或者做湯等都很好,生吃吸收率低。如果攝取維生素c,則生熟均可,因為番茄酸度大,有利於維生素c的穩定,烹調之後損失比較小。如果為獲得鉀和膳食纖維,也是生熟均可。
  西紅柿性偏寒涼,有清熱涼血、生津止渴的作用。要是渴了,吃一個西紅柿,非常舒服。但對於怕涼的人來說,做熟了吃是最好的選擇,生吃容易出現不耐受的情況,導致腹瀉。
有關歷史
  番茄的「番」字有時也寫做草字頭的「蕃」。原産於中美洲和南美洲,現作為食用蔬果在全世界範圍內廣泛種植。番茄最初的生長地衆說紛紜,一般認為最先種植番茄的是秘魯人。16世紀到17世紀,歐洲人將其作為珍貴觀賞植物引入。18世紀開始作為蔬菜在南歐種植。直到二十世紀中期,專傢學者研究發現原産於南美洲秘魯和墨西哥的森林中,在南美洲的原住民看到番茄的果實為一串串小果子且鮮紅懷疑是有劇毒,於是取名為「狼桃」,以警告他人不可食。而此種果子在南美洲已有二千年歷史,十六世紀,英國有位公爵至美洲遊歷,初見這種果子即愛了它,於是將番茄帶回英國獻給他的情人伊麗莎白女王。歐洲人稱它為「愛情的蘋果」。不過當時衹是種在自傢花園,當成一種珍貴的鑒賞植物。
  有關食用番茄的故事相當多,例如,十八世紀時,一位法國畫傢被番茄深深吸引,冒著可能「死掉」的危險,吃了兩三個番茄,覺得味道可口,經過他的宣傳後,吃番茄的人才多起來。 (亦見未段)
  番茄大約在明朝傳入中國,當時稱為「番柿」,因為酷以柿子、顔色是紅色的,又來自西方,所以有「西紅柿」的名號。從中國又傳入日本,日本也稱它為「唐柿」。而在歷史上,中國人對於境外傳入的事物都習慣加「番」字,於是又叫它為「番茄」。 在臺灣北部俗稱「臭柿」,南部叫做「柑仔蜜」(臺語)。
  現在番茄主要作為蔬菜食用。由於內含酸性物質,番茄容易罐裝保存,番茄醬和番茄汁也是常見的加工品。番茄種子內含脂肪,可以提煉食用油。還含有糖、有機酸、維生素等營養成分。糖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酸主要是檸檬酸和蘋果酸。
食療作用
  1.促進消化西紅柿中的檸檬酸、蘋果酸和糖類,有促進消化作用,番茄素對多種細菌有抑製作用,同時也具有幫助消化的功能。
  2.保護皮膚彈性,促進骨骼發育西紅柿中含有鬍蘿蔔素,可保護皮膚彈性,促進骨骼鈣化,還可以防治小兒佝僂病,夜盲癥和眼乾燥癥。
  3.防治心血管疾病膽固醇産生的生物????可與西紅柿纖維相聯結,通過消化係統排出體外,並由於人體需要生物????分解腸內脂肪,而人體需要用膽固醇補充生物????,使血中膽固醇含量減少,起到防治動脈粥樣硬化作用;西紅柿的維生素b還可保護血管,防治高血壓。
  4.抗癌,防衰老西紅柿內含有𠔌胱甘肽的一種物質,這種物質在體內含量上升時,癌癥發病率則明顯下降。此外,這種物質可抑製酪氨酸酶的活性,使人沉着的色素減退消失,雀斑減少,起到美容作用。
  5.抗疲勞,護肝西紅柿中所含的維生素b1有利於大腦發育,緩解腦細胞疲勞;所含的氯化汞,對肝髒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
  6。治療皮膚病 將鮮熟西紅柿去皮和籽後搗爛敷患處,每日2~3次,可治真菌,感染性皮膚病.
  7。美容 防衰老 將鮮熟西紅柿搗爛取汁加少許白糖,每天用其塗面,能使皮膚細嫩光滑,美容防衰老效果極佳;
  8。治高血壓 每天早晨選1~2個鮮熟西紅柿空腹裹白糖吃,降血壓效果明顯;
   9。治貧血 將西紅柿、蘋果各一個,芝麻15剋,一次吃完,每日吃1~2次,長期堅持,可治貧血;
  10。治潰瘍 輕度消化性潰瘍患者,可將榨取的西紅柿和馬鈴薯汁各半杯混合後飲用,每天早晚各一次,連服10次,潰瘍可愈;
   11。 治肝炎 取西紅柿丁一匙,芹菜末、鬍蘿蔔末、豬油各半匙,拌入沸梗米粥內燙熟,加入????、味精適量食用,對治療肝炎效果極佳;
  12。 防中暑 將1~2個西紅柿切片,加????或糖少許,煎湯代茶,冷熱均可,可防中暑;
   13。 退高燒 將西紅柿汁和西瓜汁各半杯混合飲用,每小時飲一杯,可退高燒;
   14。 治牙齦出血番茄代水果吃,每日吃4個(約250),連服2周以上見效。
文獻選錄
  《陸川本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治口渴,食欲不振”。
  《食物中藥與便方》:“清熱解毒,涼血平肝”。
保健食譜
  1.牛奶西紅柿鮮牛奶200毫升,西紅柿250剋,鮮雞蛋3枚。先將西紅柿洗淨,切塊待用;澱粉用鮮牛奶調成汁,雞蛋煎成荷包蛋待用;鮮牛奶汁煮沸,加入西紅柿、荷包蛋煮片刻,然後加入精????、白糖、花生油、鬍椒粉調勻即成。此湯羹鮮美可口,營養豐富,具有健脾和胃,補中益氣之功效,適用於年老體弱,脾胃虛弱宜食之。
  2.西紅柿炒肉片精肉、西紅柿各200剋,菜豆角50剋,蔥、薑、蒜各適量。先將豬肉切成薄片,西紅柿切成塊狀;菜豆角去筋,洗淨,切成段狀;炒鍋放油50毫升,上火燒至七成熱,先下肉片、蔥、薑、蒜煸炒,待肉片發白時,再下西紅柿、豆角、????略炒。鍋內加湯適量,稍悶煮片刻,起鍋時再加味精少許,攪勻即可。此菜具有健胃消食,補中益氣的功效,對於脾胃不和,食欲不振患者尤為適宜。
  3.糖拌西紅柿西紅柿4個,綿白糖100剋。先將西紅柿洗淨,用開水燙一下,去蒂和皮,一切兩半,再切成月牙塊,裝人盤中,加糖,拌勻即成。此菜具有生津止渴,健胃平肝的功效,適用於發熱,口幹口渴,高血壓等病癥。
  4.西紅柿豆腐羹西紅柿、豆腐各20o剋,毛豆米50剋,白糖少許。將豆腐切片,入沸水稍焯,瀝水待用;西紅柿洗淨,沸水燙後去皮,剁成茸,下油鍋煸炒,加精????、白糖、味精,炒幾下待用;毛豆米洗淨;油鍋下清湯、毛豆米、精????、白糖、味精、鬍椒粉、豆腐,燒沸入味。用濕澱粉勾芡,下西紅柿醬汁,推勻,出鍋即成。此羹具有健補脾胃,益氣和中,生津止渴之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寒,飲食不佳,消化不良,脘腹脹滿等病癥。常人食之,強壯身體,防病抗病。
食用禁忌
  (1)不宜與黃瓜同時食用;
  很多餐館裏都有一道叫“大豐收”的菜,將鬍蘿蔔、生菜、西紅柿、黃瓜等不同蔬菜搭配在一起蘸醬生吃。蔬菜生吃確實有利於營養的保存,但這道菜裏有了黃瓜,其營養價值可就要大打折扣。
  “大豐收”中為什麽最好別有黃瓜呢?因為黃瓜中含有一種維生素c分解酶,會破壞其他蔬菜中含量豐富的維生素c。“大豐收”中的西紅柿就是典型的含維生素c豐富的蔬菜,如果二者一起食用,我們從西紅柿中攝取的維生素c,再被黃瓜中的分解酶破壞,根本達不到補充營養的效果。
  (2)服用肝素、雙黃豆素等抗凝血藥物時不宜食用;
  西紅柿含維生素k較多。維生素k:主要作用是催化肝中凝血酶原以及凝血活素的合成,犬最低需要量為30ug/kg體重。維生素k不足時,由於限製了凝血酶原的合成而使凝血時間延長,造成皮下和肌肉出血。
  (3)不宜空腹食用大量番茄
  因為番茄中含有較多的膠質、果質、柿膠酚等成分,易與胃酸結合生成塊狀結石,造成胃部脹痛。西紅柿含有大量可溶性收斂劑等成分,與胃酸發生反應,凝結成不溶解的塊狀物,這些硬塊可能將胃的出口幽門堵塞,引起胃腸脹滿、疼痛等不適癥狀。
  (4)不宜食用未成熟的番茄
  未成熟的生番茄裏含有竜葵鹼,食後會使口腔苦澀,胃部不適,食多了可導致中毒;據其介紹,青西紅柿含有生物鹼甙(竜葵鹼)其形狀為針狀結晶體,對鹼性非常穩定,但能夠被酸水解。所以,未熟的青西紅柿吃了常感到不適,輕則口腔感到苦澀,嚴重的時候還會出現中毒現象。特別是當青西紅柿開始腐爛時,其竜葵鹼就會被破壞。而青西紅柿變紅以後,就不含竜葵鹼了。
  (5)不宜長久加熱後食用;
  長久加熱烹製後就失去了原有的營養與味道,如果吃了已經變質的西紅柿還會導致食物中毒。
  (6)患有急性胃腸炎、急性細菌性痢疾的病人不宜吃番茄
  因為要以免病情加重。
  (7)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多吃西紅柿可能會使病情惡化。
  (8)服用新斯的明或加蘭他敏時禁忌食用。
  西紅柿性寒,脾胃虛寒者不宜多服
  
  適用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每天吃 2~3 個,便可滿足日常需要。
  特別提示烹調時不要久煮 燒煮時稍加些醋,就能破壞其中的有害物質番茄鹼。
  健康紅緑燈青色未熟的西紅柿不宜食。
  健康小貼士吃西紅柿的時候,最好不要把皮去掉,因為西紅柿的皮中也含有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此外,生吃西紅柿時要註意洗淨。
為西紅柿闢謠
  對“西紅柿中含有尼古丁,如果生吃西紅柿等於吸煙,容易緻癌”的說法,專傢表示,西紅柿中的尼古丁含量少得可以忽略不計,不能和香煙中的尼古丁含量同日而語,沒必要為此煩惱。>>>吃西紅柿註意六個禁忌
西紅柿如何選擇
  番茄有很多品種。紅色濃重的,富含番茄紅素,對預防癌癥很有好處。淺黃色的衹含少量鬍蘿蔔素,不含有番茄紅素。橙色的番茄紅素含量少,但鬍蘿蔔素含量高一些。小番茄裏含糖量高於大番茄,所以適合當做水果,但熱量也略高一些。其他如維生素的含量因品種和栽培方式而異,無法一概而論。範志紅認為,如果要滿足維生素c的需求,則各種番茄都好,關鍵是要選擇應季成熟的,因為應季成熟的比大棚栽培的維生素含量高。如果要補充番茄紅素、鬍蘿蔔素等抗氧化成分,則應當選顔色深紅的,或是橙色的,而不是粉紅色的或黃色的。
  吃西紅柿一定六個禁忌:
  (1)不宜和黃瓜同時食用。
  (2)服用肝素、雙香豆素等抗凝血藥物時不宜食用。
  (3)空腹時不宜食用。
  (4)不宜食用未成熟的番茄
  (5)不宜長久加熱烹製後食用。
  (6)服用新斯的明或加蘭他敏時禁忌食用。
英文名
  Tomato,又名:love apple
簡介
  (Solanum lycopersicum)是茄科茄屬番茄亞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稱西紅柿、洋柿子。番茄原産於中美洲和南美洲,中國各地均普遍栽培,夏秋季出産較多。現作為食用蔬果在全世界範圍內廣泛種植,通常認為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品。
  每100剋番茄的營養成分
  能量11千卡,維生素B60.06毫剋,蛋白質0.9剋,脂肪0.2剋,碳水化合物3.3
  葉酸5.6微剋,膳食纖維1.9剋,維生素A63微剋,鬍蘿蔔素375微剋,硫胺素0.02毫剋
  核黃素0.01毫剋,煙酸0.49毫剋,維生素C14毫剋,維生素E0.42毫剋,鈣4毫剋磷24毫剋
  鉀179毫剋,鈉9.7毫剋,碘2.5微剋,鎂12毫剋,鐵0.2毫剋,鋅0.12毫剋,銅0.04毫剋
  錳0.06 毫剋
  【植物學分類】
  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茄目,茄科,茄屬,番茄亞屬
栽種歷史
  相傳番茄的老傢在秘魯和墨西哥,原先是一種生長在森林裏的野生漿果。當地人把它當作有毒的果子,稱之為“狼桃”,衹用來觀賞,無人敢食。據記載,當時英國有個名叫俄羅達拉裏的公爵雲南美洲遊歷,第一次見到番茄,就被它豔麗的色彩所深深吸引,於是就把它帶回了英國,作為稀世珍品獻給他的情人伊麗莎白女王,以示對愛情的忠貞。此後,番茄便有了“愛情果”的美名。
  直到十八世紀,纔有人冒險吃了番茄,從此知道了它的食用價值。相傳,有一位法國畫傢看到番茄如此誘人,便萌生了嘗嘗它到底是什麽滋味的念頭,可是他卻沒有勇氣食用,但是為了後人,於是他就壯着膽子,冒着中毒致死的危險,吃下了一個,並穿好衣躺在床上等待“死神”的降臨,然而過了老半天也未感到身體有什麽不適,便索性接着再吃,衹覺得有一種酸甜的味道,身體依舊安然無恙。
  現在它是不少人餐桌上的美味。番茄含有豐富的鬍蘿蔔素、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含量蔬菜之冠。
  番茄的食用部位為多汁的漿果。它的品種極多,按果的形狀可分為圓形的、扁圓形的、長圓形的、尖圓形的;按果皮的顔色分,有大紅的、粉紅的、橙紅的和黃色的。
  紅色番茄,果色火紅,一般呈微扁圓球形,臍小,肉厚,味道沙甜,汁多爽口,風味佳,生食、熟食可,還可加工成番茄醬、番茄汁;粉紅番茄,果粉紅色,近圓球形,臍小,果面光滑,味酸甜適度,品質較佳,黃色番茄,果桔黃色果大,圓球形,果肉厚,肉質又面又沙、生食味淡,宜熟食。
  番茄的品質要求:一般以果形周正,無裂口、無蟲咬,成熟適度,酸甜適口,肉肥厚,心室小者。宜選擇成熟適度的番茄,不僅口味好,而且營養價值高。
  據營養學家研究測定:每人每天食用50剋-100剋鮮番茄,即可滿足人體對幾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需要。番茄含的“番茄素”,有抑製細菌的作用;含的蘋果酸、檸檬酸和糖類,有助消化的功能。番茄含有豐富的營養,又有多種功用被稱為神奇的菜中之果。它所富含的維生素A原,在人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能促進骨骼生長,防治佝僂病、眼乾燥癥、夜盲癥及某些皮膚病的良好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人體獲得維生素C的量,是控製和提高肌體抗癌能力的决定因素。番茄內的蘋果酸和檸檬酸等有機酸,還有增加胃液酸度,幫助消化,調整胃腸功能的作用。番茄中含有果酸,能降低膽固醇的含量,對高血脂癥很有益處。
  番茄屬中以成熟多汁漿果為産品的草本植物。番茄屬的屬名為Lycopersicon Mill,別名西紅柿、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報三元。染色體數2n=2x=24。果實營養豐富,具特殊風味。每100剋鮮果含水分94剋左右、碳水化合物2.5~3.8剋、蛋白質0.6~1.2剋、維生素C 20~30毫剋,以及鬍蘿蔔素、礦物????、有機酸等。可以生食、煮食、加工製成番茄醬、汁或整果罐藏。番茄是全世界栽培最為普遍的果菜之一。美國、蘇聯、意大利和中國為主要生産國。在歐、美洲的國傢、中國和日本有大面積溫室、塑料大棚及其他保護地設施栽培。中國各地普遍種植。栽培面積仍在繼續擴大。
營養分析
  番茄富含維生素A、C、B1、B2以及鬍蘿蔔素和鈣、磷、鉀、鎂、鐵、鋅、銅和碘等多種元素,還含有蛋白質、糖類、有機酸、纖維素。近年來,營養專傢研究發現,番茄還具有新的保健功效和防治多種疾病的藥用價值。
  健胃消食,生津止渴,潤腸通便 所含蘋果酸、檸檬酸等有機酸,能促使胃液分泌,對脂肪及蛋白質的消化。增加胃酸濃度,調整胃腸功能,有助胃腸疾病的康復。所含果酸及纖維素,有助消化、潤腸通便作用,可防治便秘。
  清熱解毒,生津止渴 番茄性涼味甘酸,有清熱生津、養陰涼血的功效,對發熱煩渴、口幹舌燥、牙齦出血、胃熱口苦、虛火上升有較好治療效果。
  降脂降壓,利尿排鈉 所含維生素C、蘆丁、番茄紅素及果酸,可降低血膽固醇,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另含有大量的鉀及鹼性礦物質,能促進血中鈉????的排出,有降壓、利尿、消腫作用,對高血壓、腎髒病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降低血壓經常發生牙齦出血或皮下出血的患者,吃番茄有助於改善癥狀。
  抗血凝聚,防腦血栓 國外研究發現,從番茄籽周圍黃色果凍狀的汁液中分離出來了一種被稱為P3的物質,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功效,可以防止腦血栓的發生。患冠心病及中風的病人每天適量飲用番茄汁有益於病的康復。
  防癌抗癌,延緩衰老 近年來,研究證實番茄中所含番茄紅素具有獨特的抗氧化作用,可清除體內的自由基,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效地減少胰腺癌、直腸癌、口腔癌、乳腺癌的發生,阻止前列腺癌變的進程。番茄還含有防癌抗衰老的𠔌胱甘肽,可清除體內有毒物質,恢復機體器官正常功能,延緩衰老,故番茄擁有“長壽果”之美譽。
  防白內障,黃斑變性 所含維生素A、C,可預防白內障,還對夜盲癥有一定防治效果;番茄紅素具有抑製脂質過氧化的作用,能防止自由基的破壞,抑製視網膜黃斑變性,維護視力。
  美容護膚,治皮膚病 番茄含鬍蘿蔔素和維生素A、C,有祛雀斑、美容、抗衰老、護膚等功效,治真菌、感染性皮膚病。尼剋酸能維持胃液的正常分泌,促進紅血球的形成,有利於保持血管壁的彈性和保護皮膚.另一項研究顯示,番茄汁還對消除狐臭有一定作用。
  維護性功能 番茄紅素具有獨特的抗氧化能力,能清除自由基,保護細胞,使脫氧核糖核酸及基因免遭破壞,能阻止癌變進程。吸收後聚集於前列腺、腎上腺等處,促使前列腺液分泌旺盛,可維護射精功能;番茄多汁,可以利尿,腎炎病人也宜食用。女性多吃番茄可激發性欲和激情。番茄除了對前列腺癌有預防作用外,還能有效減少胰腺癌、直腸癌、喉癌、口腔癌、肺癌、乳腺癌等癌癥的發病危險。
  相關人群
  一不宜生吃,尤其是脾胃虛寒及月經期間的婦女。如果衹把番茄當成水果吃補充維生素C,或盛夏清暑熱,則以生吃為佳。
  二不宜空腹吃,因其所含的某種化學物質與胃酸結合易形成不溶於水的塊狀物,食之往往引起腹痛。
  三不宜吃未成熟的青色番茄,因含有毒的竜葵鹼。
  四不宜長時高溫加熱,因番茄紅素遇光、熱和氧氣容易分解,失去保健作用。因此,烹調時應避免長時間高溫加熱
  適合人群
  1. 適宜於熱性病發熱、口渴、食欲不振、習慣性牙齦出血、貧血、頭暈、心悸、高血壓、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腎炎、夜盲癥和近視眼者食用;
  註: 急性腸炎、菌痢及潰瘍活動期病人不宜食用。
  食物相剋
  番茄忌與石榴同食。
  番茄忌與蝦蟹類同食,番茄富含維生素C,與大蝦通吃,會生成砒霜,有劇毒。
  製作指導
  1. 番茄常用於生食冷菜,用於熱菜時可炒、燉和做湯。以它為原料的菜有“番茄炒雞蛋”、“番茄燉牛肉”、“番茄雞蛋湯”等。
  2. 青色未熟的番茄不宜食。因為含有大量“蕃茄鹼”,多吃了會發生中毒,出現惡心、嘔吐及全身疲乏等癥狀,嚴重的還會發生生命危險。3. 烹調時不要久煮。
  4. 燒煮時稍加些醋,就能破壞其中的有害物質番茄鹼。
  食療作用
  番茄性甘、酸、微寒,歸肝、胃、肺經;
  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清熱解毒,涼血平肝,補血養血和增進食欲的功效;
  可治口渴,食欲不振。
  番茄熟的吃更營養
  鮮嫩的瓜果蔬菜,生着吃比煮熟了吃更有營養,不少人可能都這麽想。但旅美中國學者、康奈爾大學劉瑞海教授領導的小組的最新研究結果,卻對此觀點提出了挑戰。他們發現,至少對番茄來說,熟吃比生吃總體營養價值要高。“對消費者來說,這是一個挺好的消息。”這位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1987年出國,在康奈爾大學獲博士學位的劉瑞海在接受39健康網記者采訪時說。他指出,這一發現也許有助於為煮熟加工的蔬菜水果“樹立新形象” ,並有可能促進消費者多吃水果蔬菜,從而達到降低某些慢性病發病危險的目的。劉瑞海等人的研究結果,已在近期出版的美國《農業與食品化學》期刊發表。他們在研究中將三組番茄樣本加熱至88攝氏度,時間分別為2分鐘、一刻鐘和半小時。研究人員將加熱後的番茄與生的、未經加工的番茄進行比較發現,雖然加熱過程會導致番茄中的維生素C含量減少,但與此同時,番茄中的番茄紅素和其他抗氧化劑含量卻出現顯著上升。加熱時間越長,番茄紅素和其他抗氧化劑增幅越大。番茄紅素作為一種抗氧化劑,其對有害遊離基的抑製作用是維生素E的10倍左右。此前有研究發現,番茄紅素可降低人患癌癥
  和心髒病的風險。劉瑞海解釋說,人們之所以天經地義地認為新鮮果蔬比加工過的有營養,是因為以前營養學界普遍重視維生素C。近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人們現在主要需要的是各種抗氧化劑,而一些水果蔬菜中的維生素C在抗氧化劑方面貢獻很小。他們對番茄進行的實驗表明,雖然加熱過程中維生素C確有損失,但綜合來看,番茄加熱後其抗氧化劑活性得到了提高。劉瑞海同時認為,對番茄煮熟加工還有消毒作用,從食品安全角度來看,也不乏可取之處。劉瑞海說,他們目前衹是利用番茄得出了有關結論,其它蔬菜水果是否也如此,還需進一步研究。他強調指出,他們的研究結果並不是要鼓勵人們衹吃煮熟加工的蔬菜水果。“對消費者來說,最好是吃各種各樣的蔬菜水果,生的也吃,熟的也吃,”劉瑞海說。“因為不同食品提供的營養成分是不一樣的。”
  其他相關
  番茄是明代時傳入中國的。很長時間作為觀賞性植物。成書於1621年的《群芳譜》載:“番柿,一名六月柿,莖如蒿,高四五尺,葉如艾,花似榴,一枝結五實或三四實,一數二三十實。縛作架,最堪觀。來自西番,故名。”直到清代末年,人們開始纔開始食用番茄
  備註
  1. 在炎熱的夏天,番茄是比防曬霜更好的防曬工具。因為番茄富含抗氧化劑番茄紅素,每天攝入15毫剋番茄紅素可將曬傷的危險係數下降40%。
  2. 不宜空腹大量食用番茄,空腹時胃酸分泌量增多,造成胃不適、胃脹痛。
  3. 如果番茄下部長得不是圓形,而是很尖,一般就是過分使用激素所致,不要選購。
  4. 去除番茄皮的方法:(1)把開水澆在番茄上,或者把番茄放入開水裏焯一下,番茄的皮就能很容易的被剝掉了。(2)把番茄從尖部到底部都細細地用勺颳一遍,使番茄的外皮和內部的果肉貼得更緊密。這時再用手撕番茄皮,就很容易了。
  孕婦吃西紅柿註意三件事
  西紅柿,又名番茄。它富含維生素C、鬍蘿蔔素、蛋白質、微量元素等。除了價廉物美、酸甜可口之外,還有美容健身之功效。吃西紅柿可以使皮膚色素沉着減退或者消失,還可用於治療蝴蝶斑等皮膚疾患。洗澡後在加有500毫升西紅柿汁的溫水中浸泡15分鐘,每周2次,可消除狐臭。 一、要選擇個大、圓潤、豐滿、外觀漂最的食用。不要吃長有贅生物的西紅柿,因為這個贅生物是腫瘤。 二、不吃未成熟的西紅柿:因為青色的西紅柿含有大量的有毒番茄鹼,孕婦食用後,會出現惡心、嘔吐、全身乏力等中毒癥狀,對胎兒的發育有害。 三、不要空腹吃:西紅柿含有大量的膠質、果質、柿膠粉、可溶性收斂劑等成分。這些物質容易與胃酸起化學反應,結成不易溶解的塊狀物,阻塞胃出口引起腹痛。
番茄花園
  番茄花園是將係統更加美化的一個下載站、任何東西的存在都會有屬於它自己的含義,所以番茄也不例外。很久以前我們就知道了它的意義,當時有一種特別的感動,於是就有了“番茄花園”的存在。
  每個人在初次接觸一樣新生事物的時候總是先看它的外表,再慢慢去瞭解和認可它的內在。於是便會有三種情況出現:一、看到外表的第一眼就已經認定它不行,一個外表都不怎麽樣的東西又有多大能力做好內在呢?因此很多事物在偏重實用而忽略美觀的同時也與成功失之交臂,不得不讓人覺得遺憾。結論,第一印象很重要,正所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二、太重視外表而忽視內容衹能是“英年早逝”,在大傢已經認可你的外表的時候就會考驗你的能力了。結論,外表如果是紅花,內在就是緑葉,沒有了葉子所發揮的功能植物衹有死亡,再美麗的花朵也會枯萎。三、鑒於前兩種情況,把內在做的和外表一樣的優秀,自然而然會受到人們的喜愛和支持。結論,我們要做一個能被廣大用戶很容易就接受並且會一直喜愛和支持下去的産品,就必須做到“表裏如一,精益求精,盡善盡美,耐人尋味”。都說魚和熊掌是不可兼得的,但那並不表示我們就可以原諒自己不去努力做到“兼得”,衹要擁有真正想為所有使用者服務的心,就算有99%的不可能也會用百分之兩百的行動去努力,這便是番茄精神。
  番茄擁有漂亮鮮豔的外表是大傢有目共睹的,不過大傢有沒有註意過這樣一件事實,番茄的外在和內在,永遠都是一個顔色,紅番茄外面是紅色,裏面也是紅色的,而青番茄的外面是青色的,裏面呢,也是青色。如果用四個字來形容番茄,很簡單,那就是“表裏如一”。然而在番茄漂亮鮮豔的外表下也藴含着豐富的營養,這使得人們更加的喜愛番茄,甚至會離不開番茄
  番茄的含義讓我們聯想到做人的道理,“表裏如一”也正是番茄花園的理念,代表了真誠的心意。我們也很希望每一位看過番茄含義的朋友們都能像番茄的顔色一樣,做個表裏如一的人。
  讓我們的網絡生活中的每個角落裏,都充滿關心和愛心。
食療作用
  1.促進消化 西紅柿中的檸檬酸、蘋果酸和糖類,有促進消化作用,番茄素對多種細菌有抑製作用,同時也具有幫助消化的功能。
  2.保護皮膚 彈性,促進骨骼發育西紅柿中含有鬍蘿蔔素,可保護皮膚彈性,促進骨骼鈣化,還可以防治小兒佝僂病,夜盲癥和眼乾燥癥。
  3.防治心血管疾病 膽固醇産生的生物????可與西紅柿纖維相聯結,通過消化係統排出體外,並由於人體需要生物????分解腸內脂肪,而人體需要用膽固醇補充生物????,使血中膽固醇含量減少,起到防治動脈粥樣硬化作用;西紅柿的維生素b還可保護血管,防治高血壓。
  4.抗癌,防衰老 西紅柿內含有𠔌胱甘肽的一種物質,這種物質在體內含量上升時,癌癥發病率則明顯下降。此外,這種物質可抑製酪氨酸酶的活性,使人沉着的色素減退消失,雀斑減少,起到美容作用。
  5.抗疲勞,護肝 西紅柿中所含的維生素b1有利於大腦發育,緩解腦細胞疲勞;所含的氯化汞,對肝髒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
  6。治療皮膚病 將鮮熟西紅柿去皮和籽後搗爛敷患處,每日2~3次,可治真菌,感染性皮膚病.
  7。美容 防衰老 將鮮熟西紅柿搗爛取汁加少許白糖,每天用其塗面,能使皮膚細嫩光滑,美容防衰老效果極佳;
  8。治高血壓 每天早晨選1~2個鮮熟西紅柿空腹裹白糖吃,降血壓效果明顯;
   9。治貧血 將西紅柿、蘋果各一個,芝麻15剋,一次吃完,每日吃1~2次,長期堅持,可治貧血;
  10。治潰瘍 輕度消化性潰瘍患者,可將榨取的西紅柿和馬鈴薯汁各半杯混合後飲用,每天早晚各一次,連服10次,潰瘍可愈;
   11。 治肝炎 取西紅柿丁一匙,芹菜末、鬍蘿蔔末、豬油各半匙,拌入沸梗米粥內燙熟,加入????、味精適量食用,對治療肝炎效果極佳;
  12。 防中暑 將1~2個西紅柿切片,加????或糖少許,煎湯代茶,冷熱均可,可防中暑;
   13。 退高燒 將西紅柿汁和西瓜汁各半杯混合飲用,每小時飲一杯,可退高燒;
   14。 治牙齦出血番茄代水果吃,每日吃4個(約250),連服2周以上見效。
番茄的中藥材知識
  【藥名】番茄
  【別名】小金瓜、喜報三元、西紅柿、番李子、金橘、洋柿子、番柿
  【漢語拼音】fan qie
  【英文名】Tomato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ycopersicon esculintum Mill.[Solanum lycopersicum L.]
  【藥理作用】
  1.降脂降壓作用:
  番茄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及C,其酸性是由於檸檬酸及蘋果酸所致,口服番茄果膠,可降低飼膽甾醇大鼠血清及肝中的膽甾醇量。番茄汁可使高血壓下降,平滑肌興奮。
  2. 抗真菌作用:
  番茄鹼有抗真菌作用。能抑製某些對於植物或人有緻病力的真菌;但對細菌之效力很差。其抑菌原理可能是在真菌的細胞膜內形成某種甾醇復合物。其甙元(番茄胺)作用很差。最初從番茄中提出的番茄素,其中混有蘆丁,特別是其甙元--槲皮素;槲皮素能拮抗番茄鹼的抗菌作用, 因而番茄素的抗真菌作用不強。
  3. 消炎作用:
  番茄鹼在動物實驗申有明顯的消炎作用。給大鼠肌肉註射 1-10mg/kg或口服15-30mg/kg能顯著減輕角叉菜引起的足踝水腫;切除腎上腺後,作用更明顯。皮下註射5-10mg/kg共7天,可抑製肉芽組織的形成。對小鼠皮下註射10mg/kg可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其甙元無抗炎作用。儘管其化學結構與甾醇相似,但其抗炎作用在多方面卻與非甾醇類抗炎藥相似。其抗炎作用的原理,可能與其抗介質的性質有關。在離體豚鼠回腸上,番茄鹼能拮抗組織胺、乙酰膽鹼、緩激肽、氯化鋇等引起的收縮反應;但不能阻止催産素對子宮的作用。在整體試驗中對豚鼠腹腔註射3-20mg/kg,番茄鹼能明顯降低由組織胺引起的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升高;對組織胺噴霧引起的反應亦有部分拮抗作用,但對過敏性休剋(豚鼠雞蛋清緻敏法)則無作用。尚有報告,番茄鹼中常混有另一種與其化學性質很相近的物質(名Gomatine,與Tomatinie可能為異構體),其抗組織胺作用遠較強大。番茄鹼對假性膽鹼酯酶有可逆性的抑製作用,對真性膽鹼酯酶的作用很小。
  4.毒性:
  番茄鹼毒性很小,口服較大劑量和較長時間亦未發現毒性反應,可能係吸收很少的原故。皮下註射可引起局部壞死,其油膏(治真菌病)塗於皮膚並無刺激性,對粘膜則可能有刺激性。給大鼠或兔靜脈註射,可引起急驟、短暫的血壓下降,對心率無影響,體內及體外試驗均可引起溶血。
  【功效】生津止渴;健胃消食
  【考證】出自《陸川本草》
  【科屬分類】茄科
  【拉丁文名】Fructus Lycopersici Esculenti
  【主治】口渴;食欲不振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洗淨,鮮用。
  【資源分佈】我國大部分地均有栽培。
  【動植物形態】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株高0.6-2m。全株被粘質腺毛。莖直立,易倒伏,觸地則生根。奇數羽狀復葉或羽狀深裂,互生;葉長10-40cm;小葉極不規則,大小不等,常5-9枚,卵形或長圓形,長5-7cm,先端漸尖,邊緣有不規則鋸齒或裂片,基部歪斜,有小柄。花3-朵,成側生的案傘花序;花萼5-7裂,裂片披針形至綫形,果時宿存;花冠黃色,輻射狀,5-7裂,直徑約2cm;雄蕊5-7,着生於筒部,花絲短,花藥半聚合狀,或呈一錐體繞於雌蕊;子房2室至多室,柱頭頭狀。漿果扁球狀或近球狀,肉質而多汁,橘黃色或鮮紅色,光滑。種子黃色。花、果期夏、秋季。
  【功效分類】健脾藥
  【性味】味酸;甘;性微寒
  【藥材基源】為茄科植物番茄的新果實。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適量;或生食。
  【出處】《中華本草》
保健食譜
  1.牛奶西紅柿 鮮牛奶200毫升,西紅柿250剋,鮮雞蛋3枚。先將西紅柿洗淨,切塊待用;澱粉用鮮牛奶調成汁,雞蛋煎成荷包蛋待用;鮮牛奶汁煮沸,加入西紅柿、荷包蛋煮片刻,然後加入精????、白糖、花生油、鬍椒粉調勻即成。此湯羹鮮美可口,營養豐富,具有健脾和胃,補中益氣之功效,適用於年老體弱,脾胃虛弱宜食之。
  2.西紅柿炒肉片 精肉、西紅柿各200剋,菜豆角50剋,蔥、薑、蒜各適量。先將豬肉切成薄片,西紅柿切成塊狀;菜豆角去筋,洗淨,切成段狀;炒鍋放油50毫升,上火燒至七成熱,先下肉片、蔥、薑、蒜煸炒,待肉片發白時,再下西紅柿、豆角、????略炒。鍋內加湯適量,稍悶煮片刻,起鍋時再加味精少許,攪勻即可。此菜具有健胃消食,補中益氣的功效,對於脾胃不和,食欲不振患者尤為適宜。
  3.糖拌西紅柿 西紅柿4個,綿白糖100剋。先將西紅柿洗淨,用開水燙一下,去蒂和皮,一切兩半,再切成月牙塊,裝人盤中,加糖,拌勻即成。此菜具有生津止渴,健胃平肝的功效,適用於發熱,口幹口渴,高血壓等病癥。
  4.西紅柿豆腐羹 西紅柿、豆腐各20o剋,毛豆米50剋,白糖少許。將豆腐切片,入沸水稍焯,瀝水待用;西紅柿洗淨,沸水燙後去皮,剁成茸,下油鍋煸炒,加精????、白糖、味精,炒幾下待用;毛豆米洗淨;油鍋下清湯、毛豆米、精????、白糖、味精、鬍椒粉、豆腐,燒沸入味。用濕澱粉勾芡,下西紅柿醬汁,推勻,出鍋即成。此羹具有健補脾胃,益氣和中,生津止渴之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寒,飲食不佳,消化不良,脘腹脹滿等病癥。常人食之,強壯身體,防病抗病。
No. 24
  番茄
  (《陸川本草》)
  【異名】西紅柿、番李子(《廣州植物志》),金橘(《陸川本草》)。
  【來源】為茄科植物番茄的新鮮果實。
  【植物形態】番茄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2米,全體被軟毛。莖直立,但易於倒伏,觸地則生根。單數羽狀復葉,互生;葉長10~40釐米;小葉極不規則,大小不等,卵形至矩圓形,長5~7釐米,先端漸尖,邊緣有不規則的齒缺或分裂,基部歪斜,有小柄。花3~7朵,成側生的聚傘花序,花盛開時徑約2釐米,有柄,長1~1.5釐米,稍下垂;萼5~6裂,裂片綫狀披針形至綫形;花冠黃色,裂片5~6枚;雄蕊5~6,着生於筒部,花絲短,花藥半聚合狀,或呈一圓錐體繞於雌蕊;子房2室至多室,柱頭頭狀。漿果形狀、大小及顔色不一,通常為球形或扁球形,肉質而多汁,紅色或黃色,平滑。花期5~9月。
  我國大都分地區均有栽培。
  【化學成分】分離得蘋果酸、檸檬酸、腺嘌呤、鬍蘆巴鹼、膽鹼和少量番茄鹼。市售番茄,每100剋含灰分0.4剋,鈣8毫剋,磷37毫剋,鐵0.4毫剋,鬍蘿蔔素0.31毫剋,維生素B1_0.03毫剋,B2_0.02毫剋,尼剋酸0.6毫剋,C_11毫剋。
  【藥理作用】番茄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及C,其酸性是由於檸檬酸及蘋果酸所致,口服番茄果膠,可降低飼膽甾醇大鼠血清及肝中的膽甾醇量。番茄汁可使貓血壓下降,平滑肌興奮。
  番茄鹼有抗真菌作用。能抑製某些對於植物或人有緻病力的真菌;但對細菌之效力很差。其抑菌原理可能是在真菌的細胞膜內形成某種甾醇復合物。其甙元(番茄胺)作用很差。最初從番茄中提出的番茄素,其中混有蘆丁,特別是其甙元-槲皮素;槲皮素能拮抗番茄鹼的抗菌作用,因而番茄素的抗真菌作用不強。番茄鹼在動物實驗中有明顯的"消炎"作用。給大鼠肌肉註射1~10毫剋/公斤或口服15~80毫剋/公斤能顯著減輕角叉菜引起的足踝水腫;切除腎上腺後,作用更明顯。皮下註射5~10毫剋/公斤共7天,可抑製肉芽組織的形成。對小鼠皮下註射10毫剋/公斤可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其甙元無"抗炎"作用。儘管其化學結構與甾醇相似,但其抗炎作用在多方面卻與非甾醇類抗炎藥相似。其抗炎作用的原理,可能與其抗"介質"的性質有關。在離體豚鼠回腸上,番茄鹼能拮抗組織胺、乙酰膽鹼、緩激肽、氯化鋇等引起的收縮反應;但不能阻止催産素對子宮的作用。在整體試驗中(對豚鼠腹腔註射3~20毫剋/公斤),番茄鹼能明顯降低由組織胺引起的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升高;對組織胺噴霧引起的反應亦有部分拮抗作用,但對過敏性休剋(豚鼠雞蛋清緻敏法)則無作用。尚有報告,番茄鹼中常混有另一種與其化學性質很相近的物質(名Gomatine,與Tomatinie可能為異構體),其抗組織胺作用遠較強大。番茄鹼對假性膽鹼酯酶有可逆性的抑製作用,對真性膽鹼酯酶的作用很小。番茄鹼毒性很小,口服較大劑量和較長時間亦未發現毒性反應,可能係吸收很少的原故。皮下註射可引起局部壞死,其油膏(治真菌病)塗於皮膚並無刺激性,對粘膜則可能有刺激性。給大鼠或兔靜脈註射,可引起急驟、短暫的血壓下降,對心率無影響,體內及體外試驗均可引起溶血。
  【性味】《陸川本草》:"甘酸,微寒。"
  【功用主治】《陸川本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治口渴,食欲不振。"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或生食。
食療價值
  茄科草本植物番茄的果實。又稱西紅柿、番柿、洋柿子、六月柿。有蘋果青、粉紅甜肉、桔黃嘉辰等品種。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栽培。夏季采收,洗淨鮮用。
  [性能]味甘、酸,性涼。能清熱止渴,養陰,涼血。
  [參考]含糖類(葡萄糖、果糖)、蛋白質、脂肪、蘋果酸、檸檬酸、鬍蘿蔔素、維生素B1、B2、C,煙酸、鈣、磷、鋅、鐵、硼、錳、銅、碘、腺嘌呤、鬍蘆巴鹼、膽鹼、番茄鹼等成分。
  能降低血壓和毛細血管的通透性,並有一定抗炎、利尿作用。
  [用途]用於熱病煩渴,或胃熱口渴、舌幹;肝陰不足,目昏眼幹或夜盲;陰虛血熱,鼻衄、牙齦出血。亦可用於高血壓病。
  [用法]生食,或煎湯服。
  [附方]
  白糖番茄番茄100g,用沸水浸燙後,撕去外皮,搗爛,加白糖適量,拌勻服食。
  本方長於益胃生津,清熱除煩。用於熱病或胃熱傷陰,煩渴口幹。
  西紅柿搭配酸奶有效補血
  酸奶的蛋白質成分能促進鐵的吸收,因此,把西紅柿和酸奶搭配在一起榨出的西紅柿酸奶汁是提高體內鐵元素吸收的良好來源,可有效補血。
西紅柿的幾種常見煮法
  一、西紅柿炒蛋
   用料:雞蛋4個,西紅柿150剋,豬油5湯匙,????、糖各適量,水澱粉2湯匙。
  製作方法:1、將西紅柿洗淨後用沸水燙一下,去皮、去蒂,切片待用。2、將雞蛋打入碗中,加????、水澱粉,用筷子充分攪打均勻待用。3、炒鍋置於中火上,放豬油燒熱,倒入攪好的雞蛋液,蛋膨脹後用鍋鏟炒散,鏟出待用。4、留餘油燒熱,下西紅柿煸炒,放糖,再倒入蛋同炒,加適量????調鹹淡,炒勻後出鍋即成。
  附: 雞蛋中加水澱粉可以使雞蛋口感更爽滑。
  二、西紅柿蛋湯
   材料:番茄300(切小塊),雞蛋兩衹,八角兩朵,蔥度、薑片、精????、味精、濕澱粉各適量,清油20
  製法方法:
  1.起鍋下油放入蔥、薑、八角炒香。
  2.倒入番茄加精????炒至成糊狀加水適量煮沸。
  3.放味精打欠,倒入蛋液,起鍋淋少許芝麻油即可。
我吃西紅柿
  網絡作傢,與讀者交流時自稱番茄
  其作品有 《星峰傳說》 完本
  《寸芒》 完本
  《星辰變》 完本
  《盤竜》 完本
  《九鼎記》 更新中
  其作品常年位居起點月票榜三甲.
百科辭典
  fanqie
  番茄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茄科(Solanaceae)番茄屬一年生草本。在熱帶為多年生。又名西紅柿。主要以成熟果實作蔬菜或水果食用。原産南美洲的秘魯、厄瓜多爾等地,在安第斯山脈至今還有原始野生種,後傳至墨西哥,馴化為栽培種。16世紀中葉,由西班牙、葡萄牙商人從中、南美洲帶到歐洲,再由歐洲傳至北美洲和亞洲各地。初以其鮮紅的果實作為庭園觀賞用,後纔逐漸食用。世界番茄産量以美國為最高;蘇聯的栽培面積最大;中國、日本、埃及、墨西哥及意大利、西班牙各國都大量生産。
  番茄約在明代萬歷年間傳至中國。成書於1621年的《群芳譜》記載:“蕃柿一名六月柿。莖似蒿,高四五尺,葉似艾,花似榴,一枝結五實,或三、四實,……草本也,來自西番,故名。”栽培原不普遍,直至20世紀初期,情況纔有所改變。50年代以來,番茄生産發展較快,已成為中國主要蔬菜之一。
  形態和類型 番茄植株高60~200釐米,根係發達,莖節易生不定根。莖為蔓性或半直立;葉為不整齊羽狀分裂或羽狀復葉。莖、葉表面均被有柔毛,還有能分泌具濃烈氣味汁液的腺毛。聚傘花序或總狀花序,每花序有花數朵至數十朵。按花序着生習性,可分為有限生長類型與無限生長類型。前者植株較矮,每隔1~2節生一花序;後者植株較大,每隔 3節生一花序。花黃色。開花傳粉後40~50天果實成熟。漿果,有圓球形、扁球形、橢圓形以及倒卵形等,大的可達 500剋以上,小的不到10剋。幼果含葉緑素,呈緑色;成熟過程中,葉緑素消失而茄紅素增加的為紅色果實;黃色果實則不含茄紅素,而含較多的鬍蘿蔔素。在不良條件下,會形成各種不正常的果實,如種子發育不良,營養不足會形成空腔果;花芽分化時遇低溫(<7℃)會形成多心皮的畸形果;缺鈣和幹旱會形成臍腐果;土壤忽幹忽濕易形成開裂果等。種子扁平,卵圓形,表面有毛,千粒重3.0~3.2剋,一般發芽年限3~4年。
  栽培的番茄有5個變種:①普通番茄(L.esculentumvar.commune),果大、葉多,莖帶蔓性,為大面積栽培的主要變種;②大葉番茄(L.esculentum var.□randif-olium),葉似馬鈴薯葉,裂片少而較大,果實也大;③櫻桃番茄 (L. esculentum var. cerasiforme),果小而圓,形似櫻桃,長勢較強;④直立番茄(L.esculentum var.validum),莖粗節間短,帶直立性;⑤梨形番茄(L.esculentum var.pyriforme),果小,形如洋梨,葉小,濃緑色。這些變種的染色體數均為 2□=24,可以相互雜交。其中櫻桃番茄被認為是栽培番茄的祖先。此外,還有莖細、果小的細葉番茄即醋慄番茄(L.pimpinellifolium)以及屬於原始類型的秘魯番茄和多毛番茄可作為育種材料,而不作生産性栽培。
  中國栽培番茄的品種,多係從美國、意大利、英國、保加利亞、蘇聯和日本引進並經選育而成。鮮食用的品種要求果形較大,色紅或粉紅,糖酸比例適當,能耐貯藏及運輸;作加工原料的品種,則果形一般較小,果皮堅韌、茄紅素及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較高;而用機械采收的番茄則要求成熟期比較一致。
  番茄的結果狀態及各變種果實的變異
  栽培 番茄為喜溫作物,不耐霜凍。莖、葉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0~25℃,結果期以晝溫25~28℃、夜溫16~20℃為宜。夜溫低於15℃或高於30℃會妨礙正常受精,引起落花,但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處理可以防止,並可産生無子果實。對日照長短不敏感,如溫度適宜,一年四季均可栽培。華北及長江流域以春栽為主;東北、西北各地多夏栽;華南地區則行秋鼕栽培。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廣,土壤pH以6~6.5為宜。但耐澇力弱,要求有良好的排水條件。對肥料的需要量較大,除
英文解釋
  1. :  tomato plant,  Fanqie
  2. n.:  tomato,  love apple,  roller scalder,  soft juicy red or yellow fruit eaten raw or cooked as a vegetable
  3. lat.:  solanum lycopersicum
法文解釋
  1. n.  tomate
近義詞
西紅柿
相關詞
韓劇金喜善漢城奇緣金錫勳健康飲食葷菜
豬腰四寶菜譜蘆薈忽然情人涼拌菜
美食泰式菜意趣更多結果...
包含詞
番茄醬番茄汁番茄素番茄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