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第投訴電話鷹潭市旅遊投訴電話:0701--6656125
江西省旅遊投訴電話:0791—626996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天師傢族子孫後代的住宅留侯第。“第即”大宅子的意思,留侯第即張傢私宅。這是古鎮民居風格的一個代表。史書記載上清古鎮,歷時千餘年,為信州西南一帶商貿航運之津,道儒文化之地,大姓聚集之所,所以古時上清鎮商賈富豪雲集,私宅星羅棋布,形成上清古街幾十條大小不一的巷弄。這些麯徑通幽、四通八達的巷弄可謂上清古鎮的又一特色。因按照居民姓氏劃分地域,巷弄都分別被冠以不同的名稱,如姜家弄、李傢弄、柴傢弄等。上清古私宅建築工藝考究,而且都融入了濃厚的民情風俗,大多坐北朝南,磚墻青瓦,整體色彩效果是黑白相間,樸素典雅。南北磚墻平齊,東西山墻也叫馬頭墻,高於屋頂,並高低錯落。大門是民居建築的門面,建設中尤為重視。一般都用麻石或青石構成,石門框,石過肩,門上的過橋石板還雕刻上“福”字或太極八卦圖。門額上根據房主的歷史地位或身世,分別鎸刻“留侯第”、“宮保第”等。大門兩側書有對聯,寓意深刻,也很有文化藝術韻味。祖上出過秀纔,興人的,大門前還設有“旗桿鼎”。民居內多分為一進、二進、三進不等,天井與正廳相通,採光效果很好。大的天井有的還設有養魚缸或盆景、假山。天井主要是用來採光,但民俗認為這是“四水歸堂、肥水不外流”。大廳兩邊各有兩間臥室,臥室的窗欞上重視雕飾,雕飾的內容多為吉利的民間故事、戲劇畫等。上清古民居的建築規模大小不一,如蔡氏私宅、倪氏私宅等十幾戶大姓私宅就大一些。但在衆多的私宅中,首屈一指的還是張氏私宅。張傢私宅是張天師傢族子孫的住宅。按照天師世襲的規定,長子繼承天師之位,住天師府,其他兄弟分傢後,便離開天師府住進張傢宅。張天師世襲63代,歷時1800餘年,其傢族私宅種類繁多,有“留候第”、“留候世第”、“留侯衍慶”等,現在的“留侯第”就是現存的數座“留侯第”當中的一幢。這是六十二代天師張元旭的同胞兄弟張復初的住宅,是六十一代天師張仁晸在子女分傢前為子女們設計建造的,距今100餘年,建築面積為2000平方米,占地面積為6000平方米。整座私宅,分為主體部分、附屬配套用房、花園和魚塘三部分。主體呈長方形,坐北朝南,四周用青磚圍砌,俗稱“風墻”,主要用於防火、防風、防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