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眉科 > 畫眉
目錄
畫眉 Huamei  
  胡亂學習過建築工程,認真研讀過發展心理學。新浪博客情感生活名人(http://blog.sina.com.cn/huamei100)。現為北京《Hers都市主婦》雜志副主編。 2001年以來,出版過《林黛玉的短信息》《薛寶釵的愛博客》《因為成人所以童話》《脂正濃粉正香》《談談情裝裝傻》《誰能陪誰到永遠》《胭脂秀》《中産單身女孩那些事兒》等9本隨筆、小說,另有合集多部。其作品在都市女性中産生強烈反響和廣泛共鳴。
畫眉
作者: 典心 Dian Xin
  當年初秋,
  畫眉嫁入鳳城的夏侯傢,成了夏侯寅的妻,
  她所帶來的梅枝,也從南方而來,
  從她的傢,來到他的傢,從此落地生根。
  八年光景,那枝梅花,在他呵護珍寵下年年綻放,
  她的溫柔、她的細膩心思,全係在他一人身上。
No. 3
  鳥,身體棕褐色,腹部灰白色,頭、後頸和背部有黑褐色斑紋,有白色的眼圈。叫的聲音很好聽,雄鳥好鬥。
huà méi huà méi
  畫眉亞科的一種鳥( Garrulax canorus ),鳴聲婉轉動聽,是著名的籠禽,産地陝、甘以南的中國南部和東部。因有色眼圈而得此名
No. 5
  以黛描繪眉毛
No. 6
  以黛描飾眉毛。《漢書·張敞傳》:“ 敞 無威儀……又為婦畫眉, 長安 中傳 張京兆 眉憮。有司以奏 敞 。上問之,對曰:‘臣聞閨房之內,夫婦之私,有過於畫眉者。’” 唐 朱慶餘 《近試上張水部》詩:“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後以“畫眉”喻夫妻感情融洽。 南朝 梁 劉孝威 《鄀縣遇見人織率爾寄婦》詩:“新妝莫點黛,餘還自畫眉。” 唐 岑參 《韓員外夫人清河縣君崔氏輓歌》:“仙郎看隴月,猶憶畫眉時。”《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你我嚮來相憐相愛,相敬如賓,就説閨房之中甚於畫眉,也要有個分寸,怎生這等的亂談起來?” 葉聖陶 《倪煥之》十七:“閨房之樂,從前豔稱畫眉。。其實那有點兒膩,我想沒有多大意味。”
No. 7
  描飾過的眉毛。 唐 韓琮 《晚春江晴寄友人》詩:“晚日低霞綺,晴山遠畫眉。”
No. 8
  鳥名。眼圈白色,嚮後延伸呈蛾眉狀。故名。鳴聲婉轉悅耳。 宋 範成大 《山徑》詩:“行到竹深啼鳥鬧,鵓鳩老怨畫眉嬌。”《紅樓夢》第二五回:“﹝ 黛玉 ﹞信步便往 怡紅院 來,衹見幾個丫頭舀水,都在遊廊上看畫眉洗澡呢。” 端木蕻良 《雕鶚堡》:“連鳥兒的聲音也都是濕潤的,畫眉叫得更柔媚了。”
No. 9
  畫眉 (huamei)
  據說畫眉之風起於戰國,在還沒有特定的畫眉材料之前,婦女用柳枝燒焦後塗在眉毛上(好怪異的化妝哦,還是做現代人好)。古代婦女畫眉所用的材料,隨着時代的餓發展而變化。從文獻記載來看,最早的畫眉材料是黛,黛是一種黑色礦物,也稱“石黛”。描畫前必須先將石黛放在石硯上磨碾,使之成為粉末,然後加水調和。磨石黛的石硯在漢墓裏多有發現,說明這種化妝品在漢代就已經在使用了。除了石黛,還有銅黛、青雀頭黛和蠃子黛。銅黛是一種銅銹狀的化學物質。青雀頭黛是一種深灰色的畫眉材料,在南北朝時由西域傳入。蠃子黛則是隋唐時代婦女的畫眉材料,出産於波斯國,它是一種經過加工製造,已經成為各種規定形狀的黛塊。使用時衹用蘸水即可,無需研磨,因為它的模樣及製作過程和書畫用的墨錠相似,所以也被稱為“石墨”,或稱“畫眉墨”。到了宋代,畫眉墨的使用更加廣泛,婦女們已經很少再使用石黛。關於畫眉墨的製作方法,宋人筆記中也有敘述,例如《事林廣記》中說:“真麻油一盞,多着燈心搓緊,將油盞置器水中焚之,覆以小器,令煙凝上,隨得掃下。預於三日前,用腦麝別浸少油,傾入煙內和調勻,其墨可逾漆。一法旋剪麻油燈花,用尤佳。”這種煙薫的畫眉材料,到了宋末元初,則被美其名曰“畫眉集香圓”。元代之後,宮廷女子的畫眉之黛,全部選用京西門頭溝區齋堂特産的眉石,至明清也如此。到了20世紀20年代初,隨着西洋文化的東漸,我國婦女的化妝品也發生了一係列的變化。畫眉材料,尤其是桿狀的眉筆和經過化學調製的黑色油脂,由於使用簡便又便於攜帶,一直沿用到今天。
  《事物紀原》捲三:“秦始皇宮中悉紅妝翠眉,此婦人畫眉之初也。”《楚辭·大招》:“粉白黛黑,施芳澤衹。”“青色直黛,美目媔衹。”按“直”同“置”。這兩句詩都是說用青黑色顔料即黛畫眉。據此,似乎畫眉不始於秦而始於戰國。漢王逸謂《大招》為屈原作品,屈原乃戰國時人。但據後世學者考證,《大招》係秦漢時人偽作。這就反過來證明畫眉不始於戰國而是始於秦了。自秦迄今,兩千多年,在我國社會,上至皇宮貴族、名流大傢,下至民間百姓,畫眉習尚一直在青少年以至中年女子中間流行。
  談到畫眉,應該先說一說蛾眉。
  《詩經·衛風·碩人》:“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詩人以蛾眉之細之長之麯,為女子眉美的標準。因此,蛾眉就成了美的代稱:《離騷》中說:“衆女嫉餘之蛾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也成了美人的代稱:唐高適《塞下麯》雲:“蕩子從軍事徵戰,蛾眉蟬娟守空閨。”成了女子眉的代稱:梁瀋約《三婦豔》:“大婦拂玉匣,中婦結羅帷,小婦獨無事,對鏡畫蛾眉。”
  《事文類聚》:“漢宮人掃青黛蛾眉。”漢承秦,時代相去極近,“青黛蛾眉”顯係沿秦宮之翠眉而來。翠,青緑色。黛,亦稱“蠃子黛”、“蠃黛”。唐顔師古《隋遺錄》上:“吳繹仙善畫長蛾眉,司宮吏日給蠃子黛五斛,號為‘蛾緑’。”宋蘇軾《次韻答舒教授觀餘所藏墨》:“時聞五斛賜蛾緑,不惜千金求獺髓。”元虞集《道園學古錄·贈寫真佟士明》詩:“贈君千黛蠃,翠色秋可掃。”蓋從畫眉之初即以黛為最佳顔色。李煜《長相思》:“淡淡衫兒薄薄羅,輕顰雙蠃蛾。”這就直把女子的眉也稱作蠃蛾了。
  古代女子不僅用黛畫眉,而且還用黛點眉。瀋約《少年新婚為之詠詩》:“托意眉間黛,申心口上朱。”庚信《舞媚娘》:“眉心濃黛直點,額角輕黃細安。”梁簡文帝蕭綱《美人晨妝》詩:“北窗嚮朝鏡,錦帳復斜縈。嬌羞不肯出,猶言妝未成。散黛隨眉廣,燕脂逐臉生。”眉心點黛,是一種點法,滿眉散黛,又是一種點法。《玉臺新詠》捲8《鄀縣遇見人織率爾寄婦詩》(南朝梁劉孝威):“新妝莫點黛,餘還自畫眉。”可見“點”與“畫”是兩種畫眉的方法。
  談到畫眉或點眉,就有一個誰來畫或點的問題。漢代張敞畫眉的故事十分有名;常為新婚聯語所引用。《漢書·張敞傳》:“……又為婦畫眉,長安中傳‘張京兆眉憮’。有司以奏。上問之,對曰:‘臣聞閨房之內,夫婦之私,有過於畫眉者。’上愛其能,弗備責也。”張敞的“對日”,有情有理,妙語解頤。幸虧皇帝老兒愛纔,不管這閑事,不然,畫眉也是會犯罪的。元邵亨貞《沁園春·美人眉》:“掃黛嫌濃,塗鉛訝淺,能畫張郎不自由。”這位夫人實在也不好侍候。把黛畫得多了一點,她嫌太濃;傅粉薄了一點,她驚呼太淺了。把一個如張敞這樣的畫眉高手也搞得左右為難不自由了。——這是夫為婦畫眉。南北朝梁劉緩《左右新婚詩》:“小吏如初日,得婦美行雲。琴聲妄曾聽,桃子婿經分。蛾眉參意畫,綉被共籠薫……。”——這是夫妻同畫眉。《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讀麯歌》:“芳萱初生時,知是無憂草,雙眉畫未成,那能就郎抱。”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朱慶餘《近試上張水部》:“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此取畫眉意)——此皆言女子自己畫眉也。
  畫眉也叫掃眉。唐司空圖《燈花》之二:“明朝鬥草多應喜,剪得燈花自掃眉。”唐張祜《集靈臺》:“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卻嫌脂粉污顔色,淡掃蛾眉朝至尊。”唐白居易詩:“蛾眉用心掃。”溫庭筠《南歌子》:“倭墮低梳髻,連娟細掃眉。”女子之有文學才華者稱之為“掃眉才子”。唐鬍曾《贈薛濤詩》:“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明程嘉燧《閶門訪舊作》:“掃眉才子何由見,一訊橋邊女校書。”
  秦始皇宮中盡翠眉,衹說了畫眉的顔色,眉式如何,沒有記載。《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馬廖引長安語》(見《後漢書·馬援傳》):“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可知“廣眉”是漢代流行的一種眉式。杜甫《北徵》:“移時施朱鉛,狼籍畫眉闊。”以眉廣為美,唐代猶然。漢代流行的眉式,還有卓文君的遠山眉和漢武帝宮人的八字眉(均見《事物紀原》)。這兩種眉式在唐代及以後仍為女子所效法,見諸詩人吟詠。白居易的《新樂府·時世妝》:“烏膏註唇唇似泥,雙眉畫作八字低。”韋應物《送客人入道》詩:“金丹擬駐千年貌,寶鏡休勾八字眉。”李商隱《無題二首》(原題《蝶三首》,今從馮註本)之一:“壽陽公主嫁時妝,八字宮眉捧額黃。”漢梁冀妻孫壽色美而善為妖態,作“愁眉”。所謂“愁眉”,殆即承卓文君的遠山眉而來。溫庭筠《菩薩蠻》:“綉簾垂,眉黛遠山緑。青水渡溪橋,憑欄魂欲銷。”顧《遐方怨》:“嫩紅雙臉似花明,兩條眉黛遠山橫。”韋莊《荷葉杯》二首之一:“絶代佳人難得,傾國。花下見無期,一雙愁黛遠山眉。”宋許棐《琴調相思引》:“組綉盈箱錦滿機,倩人縫作護花衣。恐花飛去,無復上芳枝。已恨遠山迷望眼,不須更畫遠山眉,正無聊賴,雨外一鳩啼。”至於晏幾道的《浣溪沙》:“日日雙眉鬥畫長,行雲飛絮共輕狂,不將心嫁冶遊郎。”丘遲《答徐侍中為人贈婦》:“長眉橫玉臉,皓腕捲輕紗。”亦是崔豹《古今註》所謂魏宮人好畫長眉;吳繹仙善畫長蛾眉之見於詩詞者也。
  如上所述,自漢以後,畫眉的式樣越來越多。到了唐玄宗李隆基這位風流天子時代,繼承、發展了前代畫眉的式樣,使畫眉更加豐富多彩。唐張泌《妝樓記》:“明皇幸蜀,令畫工作十眉圖,橫雲、斜月皆其名。”明楊慎《丹鉛續錄·十眉圖》:“唐明皇令畫工畫十眉圖。一曰鴛鴦眉,又名八字眉;二曰小山眉,又名遠山眉;三曰五嶽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稜眉,又名卻月眉;七曰分梢眉;八曰還煙眉,又名涵煙眉;九曰橫雲眉,又名橫煙眉;十曰倒暈眉。”宋蘇軾《眉子硯歌贈鬍誾》詩:“君不見,成都畫手開十眉,橫雲卻月爭新奇。”清納蘭性德《齊天樂·洗妝臺懷古》詞:“冷豔金消,蒼苔玉匣,翻書十眉遺譜。”宋陶𠔌《清異錄·妝節》:“瑩姐,平康妓也。……·畫眉日作一樣,唐斯立戲之曰:‘西蜀有十眉圖,汝眉癖若是,可作百眉圖。’”(見明陶宗儀《說郛》捲61所引。現存隆慶六年葉氏緑竹堂《清異錄》殘本無此條)百眉圖不知瑩姐作了沒有?十眉圖也不知是否尚在人間?其實十眉圖並未包括古代女子所創造的全部眉式。韋莊《女冠子》:“昨夜夜半,枕上分明夢見。語多時,依舊桃花面,頻低柳葉眉。半羞還半喜,欲去又依依。覺來知是夢,不勝悲。”徐凝《宮中麯》二首之一:“一日新妝拋舊樣,六宮爭畫黑煙眉。”《梁書》:“天監中,詔宮中作白妝精黛眉。”“柳葉眉”、“黑煙眉”與“白妝精黛眉”都未入十眉圖譜。可以設想,流傳了兩千多年的畫眉習尚,其式樣已經遠遠越過十種甚至百種以上了。
  ---------------------------------------------------------------------------------
  脊椎動物,鳥綱,鶲科,畫眉亞科。為最常見的鳴禽。鳥的鳴聲洪亮,婉轉動聽,並能仿效多種鳥的叫聲。還會學人話,貓狗叫,笛聲等各種聲音。性機敏好鬥 。體長約24釐米。背羽緑褐色,下體黃褐色,腹部中央灰色,頭色較深而有黑斑。具有明顯的白色眼圈,嚮後延伸呈蛾眉狀的眉紋,故稱畫眉。留居我國長江以南的山林中,喜在灌木叢中穿飛和棲息,常在林下草叢中覓食,以昆蟲和植物種子為食,不善作遠距離飛翔,為留鳥。在繁殖季節,雄鳥鳴聲更為悅耳,食量加大,多以蝗蟲、蝽象、鬆毛蟲、金龜子和蛾類幼蟲為食,故為農林益鳥。各地多在籠中飼養,成為珍貴的籠鳥。
  分佈:雲南各地。中國中部和南部。
  保護:未列入保護動物名單,但中國21世紀生物多樣性保護議程將其列為應優先保護種類。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傢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傢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化妝方法 Make-up method
  畫眉是中國最流行、最常見的一種化妝方法,産生於戰國時期。屈原在《楚辭·大招》中記:“粉白黛黑,施芳澤衹。”“黛黑”指的就是用黑色畫眉。漢代時,畫眉更普遍了,而且越畫越好看。《西京雜記》中寫道:“司馬相如妻文君,眉色如望遠山,時人效畫遠山眉。”這是說把眉毛畫成長長彎彎青青的,像遠山一樣秀麗。後來又發展成用翠緑色畫眉,且在宮廷中也很流行。宋朝晏幾道《六麽令》中形容:“晚來翠眉宮樣,巧把遠山學。”《米莊臺記》中說“魏武帝令宮人畫青黛眉,連頭眉,一畫連心甚長,人謂之仙娥妝。”這種翠眉的流行反而使用黑色描眉成了新鮮事。《中華古今註》中說楊貴妃“作白妝黑眉”,當時的人將此認作新的化妝方式,稱其為“新妝”。難怪徐凝在詩中描寫道:“一旦新妝拋舊樣,六宮爭畫黑煙眉。”
  到了盛唐時期,流行把眉毛畫得闊而短,形如桂葉或蛾翅。元稹詩云“莫畫長眉畫短眉”,李賀詩中也說“新桂如蛾眉”。為了使闊眉畫得不顯得呆板,婦女們又在畫眉時將眉毛邊緣處的顔色嚮外均勻地暈散,稱其為“暈眉”。還有一種是把眉毛畫得很細,稱為“細眉”,故白居易在《上陽白發人》中有“青黛點眉眉細長”之句,在《長恨歌》中還形容道:“芙蓉如面柳如眉”。到了唐玄宗時畫眉的形式更是多姿多彩,名見經傳的就有十種眉:鴛鴦眉、小山眉、五眉、三峰眉、垂珠眉、月眉、分梢眉、涵煙眉、拂煙眉、倒暈眉。光是眉毛就有這麽多畫法,可見古人愛美之心的濃厚。
  據說畫眉之風起於戰國,在還沒有特定的畫眉材料之前,婦女用柳枝燒焦後塗在眉毛上(好怪異的化妝哦,還是做現代人好)。古代婦女畫眉所用的材料,隨着時代的餓發展而變化。從文獻記載來看,最早的畫眉材料是黛,黛是一種黑色礦物,也稱“石黛”。描畫前必須先將石黛放在石硯上磨碾,使之成為粉末,然後加水調和。磨石黛的石硯在漢墓裏多有發現,說明這種化妝品在漢代就已經在使用了。除了石黛,還有銅黛、青雀頭黛和蠃子黛。銅黛是一種銅銹狀的化學物質。青雀頭黛是一種深灰色的畫眉材料,在南北朝時由西域傳入。蠃子黛則是隋唐時代婦女的畫眉材料,出産於波斯國,它是一種經過加工製造,已經成為各種規定形狀的黛塊。使用時衹用蘸水即可,無需研磨,因為它的模樣及製作過程和書畫用的墨錠相似,所以也被稱為“石墨”,或稱“畫眉墨”。到了宋代,畫眉墨的使用更加廣泛,婦女們已經很少再使用石黛。關於畫眉墨的製作方法,宋人筆記中也有敘述,例如《事林廣記》中說:“真麻油一盞,多着燈心搓緊,將油盞置器水中焚之,覆以小器,令煙凝上,隨得掃下。預於三日前,用腦麝別浸少油,傾入煙內和調勻,其墨可逾漆。一法旋剪麻油燈花,用尤佳。”這種煙薫的畫眉材料,到了宋末元初,則被美其名曰“畫眉集香圓”。元代之後,宮廷女子的畫眉之黛,全部選用京西門頭溝區齋堂特産的眉石,至明清也如此。到了20世紀20年代初,隨着西洋文化的東漸,我國婦女的化妝品也發生了一係列的變化。畫眉材料,尤其是桿狀的眉筆和經過化學調製的黑色油脂,由於使用簡便又便於攜帶,一直沿用到今天。
  《事物紀原》捲三:“秦始皇宮中悉紅妝翠眉,此婦人畫眉之初也。”《楚辭·大招》:“粉白黛黑,施芳澤衹。”“青色直黛,美目媔衹。”按“直”同“置”。這兩句詩都是說用青黑色顔料即黛畫眉。據此,似乎畫眉不始於秦而始於戰國。漢王逸謂《大招》為屈原作品,屈原乃戰國時人。但據後世學者考證,《大招》係秦漢時人偽作。這就反過來證明畫眉不始於戰國而是始於秦了。自秦迄今,兩千多年,在我國社會,上至皇宮貴族、名流大傢,下至民間百姓,畫眉習尚一直在青少年以至中年女子中間流行。
  談到畫眉,應該先說一說蛾眉。
  《詩經·衛風·碩人》:“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詩人以蛾眉之細之長之麯,為女子眉美的標準。因此,蛾眉就成了美的代稱:《離騷》中說:“衆女嫉餘之蛾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也成了美人的代稱:唐高適《塞下麯》雲:“蕩子從軍事徵戰,蛾眉蟬娟守空閨。”成了女子眉的代稱:梁瀋約《三婦豔》:“大婦拂玉匣,中婦結羅帷,小婦獨無事,對鏡畫蛾眉。”
  《事文類聚》:“漢宮人掃青黛蛾眉。”漢承秦,時代相去極近,“青黛蛾眉”顯係沿秦宮之翠眉而來。翠,青緑色。黛,亦稱“蠃子黛”、“蠃黛”。唐顔師古《隋遺錄》上:“吳繹仙善畫長蛾眉,司宮吏日給蠃子黛五斛,號為‘蛾緑’。”宋蘇軾《次韻答舒教授觀餘所藏墨》:“時聞五斛賜蛾緑,不惜千金求獺髓。”元虞集《道園學古錄·贈寫真佟士明》詩:“贈君千黛蠃,翠色秋可掃。”蓋從畫眉之初即以黛為最佳顔色。李煜《長相思》:“淡淡衫兒薄薄羅,輕顰雙蠃蛾。”這就直把女子的眉也稱作蠃蛾了。
  古代女子不僅用黛畫眉,而且還用黛點眉。瀋約《少年新婚為之詠詩》:“托意眉間黛,申心口上朱。”庚信《舞媚娘》:“眉心濃黛直點,額角輕黃細安。”梁簡文帝蕭綱《美人晨妝》詩:“北窗嚮朝鏡,錦帳復斜縈。嬌羞不肯出,猶言妝未成。散黛隨眉廣,燕脂逐臉生。”眉心點黛,是一種點法,滿眉散黛,又是一種點法。《玉臺新詠》捲8《鄀縣遇見人織率爾寄婦詩》(南朝梁劉孝威):“新妝莫點黛,餘還自畫眉。”可見“點”與“畫”是兩種畫眉的方法。
  談到畫眉或點眉,就有一個誰來畫或點的問題。漢代張敞畫眉的故事十分有名;常為新婚聯語所引用。《漢書·張敞傳》:“……又為婦畫眉,長安中傳‘張京兆眉憮’。有司以奏。上問之,對曰:‘臣聞閨房之內,夫婦之私,有過於畫眉者。’上愛其能,弗備責也。”張敞的“對日”,有情有理,妙語解頤。幸虧皇帝老兒愛纔,不管這閑事,不然,畫眉也是會犯罪的。元邵亨貞《沁園春·美人眉》:“掃黛嫌濃,塗鉛訝淺,能畫張郎不自由。”這位夫人實在也不好侍候。把黛畫得多了一點,她嫌太濃;傅粉薄了一點,她驚呼太淺了。把一個如張敞這樣的畫眉高手也搞得左右為難不自由了。——這是夫為婦畫眉。南北朝梁劉緩《左右新婚詩》:“小吏如初日,得婦美行雲。琴聲妄曾聽,桃子婿經分。蛾眉參意畫,綉被共籠薫……。”——這是夫妻同畫眉。《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讀麯歌》:“芳萱初生時,知是無憂草,雙眉畫未成,那能就郎抱。”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朱慶餘《近試上張水部》:“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此取畫眉意)——此皆言女子自己畫眉也。
  畫眉也叫掃眉。唐司空圖《燈花》之二:“明朝鬥草多應喜,剪得燈花自掃眉。”唐張祜《集靈臺》:“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卻嫌脂粉污顔色,淡掃蛾眉朝至尊。”唐白居易詩:“蛾眉用心掃。”溫庭筠《南歌子》:“倭墮低梳髻,連娟細掃眉。”女子之有文學才華者稱之為“掃眉才子”。唐鬍曾《贈薛濤詩》:“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明程嘉燧《閶門訪舊作》:“掃眉才子何由見,一訊橋邊女校書。”
  秦始皇宮中盡翠眉,衹說了畫眉的顔色,眉式如何,沒有記載。《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馬廖引長安語》(見《後漢書·馬援傳》):“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可知“廣眉”是漢代流行的一種眉式。杜甫《北徵》:“移時施朱鉛,狼籍畫眉闊。”以眉廣為美,唐代猶然。漢代流行的眉式,還有卓文君的遠山眉和漢武帝宮人的八字眉(均見《事物紀原》)。這兩種眉式在唐代及以後仍為女子所效法,見諸詩人吟詠。白居易的《新樂府·時世妝》:“烏膏註唇唇似泥,雙眉畫作八字低。”韋應物《送客人入道》詩:“金丹擬駐千年貌,寶鏡休勾八字眉。”李商隱《無題二首》(原題《蝶三首》,今從馮註本)之一:“壽陽公主嫁時妝,八字宮眉捧額黃。”漢梁冀妻孫壽色美而善為妖態,作“愁眉”。所謂“愁眉”,殆即承卓文君的遠山眉而來。溫庭筠《菩薩蠻》:“綉簾垂,眉黛遠山緑。青水渡溪橋,憑欄魂欲銷。”顧《遐方怨》:“嫩紅雙臉似花明,兩條眉黛遠山橫。”韋莊《荷葉杯》二首之一:“絶代佳人難得,傾國。花下見無期,一雙愁黛遠山眉。”宋許棐《琴調相思引》:“組綉盈箱錦滿機,倩人縫作護花衣。恐花飛去,無復上芳枝。已恨遠山迷望眼,不須更畫遠山眉,正無聊賴,雨外一鳩啼。”至於晏幾道的《浣溪沙》:“日日雙眉鬥畫長,行雲飛絮共輕狂,不將心嫁冶遊郎。”丘遲《答徐侍中為人贈婦》:“長眉橫玉臉,皓腕捲輕紗。”亦是崔豹《古今註》所謂魏宮人好畫長眉;吳繹仙善畫長蛾眉之見於詩詞者也。
  如上所述,自漢以後,畫眉的式樣越來越多。到了唐玄宗李隆基這位風流天子時代,繼承、發展了前代畫眉的式樣,使畫眉更加豐富多彩。唐張泌《妝樓記》:“明皇幸蜀,令畫工作十眉圖,橫雲、斜月皆其名。”明楊慎《丹鉛續錄·十眉圖》:“唐明皇令畫工畫十眉圖。一曰鴛鴦眉,又名八字眉;二曰小山眉,又名遠山眉;三曰五嶽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稜眉,又名卻月眉;七曰分梢眉;八曰還煙眉,又名涵煙眉;九曰橫雲眉,又名橫煙眉;十曰倒暈眉。”宋蘇軾《眉子硯歌贈鬍誾》詩:“君不見,成都畫手開十眉,橫雲卻月爭新奇。”清納蘭性德《齊天樂·洗妝臺懷古》詞:“冷豔金消,蒼苔玉匣,翻書十眉遺譜。”宋陶𠔌《清異錄·妝節》:“瑩姐,平康妓也。……·畫眉日作一樣,唐斯立戲之曰:‘西蜀有十眉圖,汝眉癖若是,可作百眉圖。’”(見明陶宗儀《說郛》捲61所引。現存隆慶六年葉氏緑竹堂《清異錄》殘本無此條)百眉圖不知瑩姐作了沒有?十眉圖也不知是否尚在人間?其實十眉圖並未包括古代女子所創造的全部眉式。韋莊《女冠子》:“昨夜夜半,枕上分明夢見。語多時,依舊桃花面,頻低柳葉眉。半羞還半喜,欲去又依依。覺來知是夢,不勝悲。”徐凝《宮中麯》二首之一:“一日新妝拋舊樣,六宮爭畫黑煙眉。”《梁書》:“天監中,詔宮中作白妝精黛眉。”“柳葉眉”、“黑煙眉”與“白妝精黛眉”都未入十眉圖譜。可以設想,流傳了兩千多年的畫眉習尚,其式樣已經遠遠越過十種甚至百種以上了。
動物 Animal
  脊椎動物,鳥綱,鶲科,畫眉亞科。為最常見的鳴禽。鳥的鳴聲洪亮,婉轉動聽,並能仿效多種鳥的叫聲。還會學人話,貓狗叫,笛聲等各種聲音。性機敏好鬥。體長約24釐米。背羽緑褐色,下體黃褐色,腹部中央灰色,頭色較深而有黑斑。具有明顯的白色眼圈,嚮後延伸呈蛾眉狀的眉紋,故稱畫眉。留居我國長江以南的山林中,喜在灌木叢中穿飛和棲息,常在林下草叢中覓食,以昆蟲和植物種子為食,不善作遠距離飛翔,為留鳥。在繁殖季節,雄鳥鳴聲更為悅耳,食量加大,多以蝗蟲、蝽象、鬆毛蟲、金龜子和蛾類幼蟲為食,故為農林益鳥。各地多在籠中飼養,成為珍貴的籠鳥。
  分佈:雲南各地。中國中部和南部。
  保護:未列入保護動物名單,但中國21世紀生物多樣性保護議程將其列為應優先保護種類。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傢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傢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越劇劇目 Shaoxing opera repertoire
  古裝劇。魏峨於1984年編劇。
  寫錢塘顔太公小有傢財,衹盼子孫興旺,光耀門庭。其長子伯濤與周氏衹生一女畫眉,因未生男孩,常受太公冷眼。次子顔仲友與王氏生下一男子竜,顔太公百般寵愛。王氏欲獨占顔傢財産,挑起事端,誣陷周氏偷銀,唆使顔太公逼畫眉早嫁,趕出傢門。畫眉無奈,喬裝隨丈夫玉郎到故鄉河西,兄弟相稱,開館教授蒙童。3年後兩人一同赴考,不意畫眉高中,官授南陽知府,玉郎落榜,隨妻上任。顔子竜長大後吃喝嫖賭,敗盡傢財,氣死爹娘。顔太公年過古稀流落街頭。子竜得知姐姐畫眉喬裝為官,前來敲詐巨銀,因欲壑難填,竟上告朝庭。畫眉被押到京,喬裝欺君,其罪當死。不料太後深為同情,封為女官,接回顔太公。顔太公寵子成患,因女得福,感慨不已。
  浙江越劇一團1984年首演。導演楊小青,作麯吳昌年,舞美設計陳子達。周雲娟飾成年畫眉、戴月飾幼年畫眉,尹欽陽飾成年周玉郎、陳長虹飾幼年周玉郎,高佩飾王氏,邵竜飾顔伯濤,劉關根飾成年顔子竜、毛戈平飾幼年顔子竜,姚劍英飾周氏,錢盛林飾顔仲友,宋順發飾顔太公。劇本載浙江《戲文》雜志1984年第5期。
  【畫眉典故】
  漢族古代婦女化妝習俗。女子為使眉目分明,容顔美麗,多以青黛等畫眉毛,在先秦時已見記載。歷漢魏六朝,浸以成俗。至唐五代,畫眉的方法與式樣繁多,且列繪成圖,宋世以後沿之,每見於詩人之吟詠。其具體樣式今多已不傳,然其俗猶存。《韓非子.顯學》:“故善毛嗇、西施之美,無益吾面。用脂澤粉黛,則倍其初。”《楚辭.大招》:“粉白黛黑,施芳澤衹。”《釋名》:“黛,代也;滅眉毛去之,以此畫代其處也。”《漢書.張敞傳》:“為婦畫眉,長安中傳張京兆眉憮。”憮,通“嫵”。宋陶𠔌《清異錄.膠煤變相》:“瑩姐,平康妓也,玉淨花明,尤善梳掠畫眉,日作一樣。唐斯立戲之曰:‘西蜀有《十眉圖》,汝眉癖若是,可作百眉圖。更假以年歲,當率同志為修眉史矣。’”明王世貞《宛委餘篇》:“唐明皇令畫工畫《十眉圖》。一曰鴛鴦眉,又名八字眉,二曰小山眉,又名遠山眉,三曰五嶽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稜眉,又名卻月眉,七曰分梢眉,八曰涵煙眉,九曰拂雲眉,又名橫煙眉,十曰倒暈眉。”
古代小說 Ancient Novel
  當年初秋,
  畫眉嫁入鳳城的夏侯傢,成了夏侯寅的妻,
  從她的傢,來到他的傢,從此落地生根。
  八年光景,那枝梅花,在他呵護珍寵下年年綻放,
  她的溫柔、她的細膩心思,全係在他一人身上。
  今年隆鼕,
  梅花含苞未放,他已把心給了另一個女人,
  那些呵護與珍寵,再也不屬於她,八年的恩愛夫妻,換來的竟衹是一紙休書,
  她衹能折下梅枝,離開這座梅園,
  也離開這個傷她太深太重的男人……
  作者:典心
  男主角:夏侯寅
  女主角:畫眉
歌麯《畫眉》 Song "thrush"
  歌詞:《畫眉
  畫眉
  麯:丟丟
  詞:EDIQ
  唱:HITA
  秦淮河水涼 石橋墨竹晃
  畫眉雨中飛 靜落他窗框
  前生烏衣巷 月潮空城蕩
  素面望 北城墻
  桂樹已蔓火光
  城門破叫嚷 他身在何方
  院外敵軍狂 院內披新妝
  菱花銅鏡涼 眉添黛料香
  魂飛散 衹盼望
  君健在安康
  與彼共醉兮
  桃花飛往兮
  偷偷弄墨塗畫你睡臉兮
  齊眉低身對笑兮
  新婚吹燭相擁兮
  如今唱離梅雨聲聲凄
  四季釀麥香 魂化雀鳥翔
  飛過秦淮河 尋覓他模樣
  白鬢皺紋濃 手握竹杖長
  雀嘶啼 北風荒
  衹剩眉綫連長
  寒夜煙花燙 他又執燈望
  石橋陌路人 不見她模樣
  飯淡茶水涼 燈滅催魂亡
  畫眉鳥 成一雙
  比眉伴天荒
  如往共醉兮
  桃花飛往兮
  偷偷弄墨塗畫你睡臉兮
  齊眉低身對笑兮
  新婚吹燭相擁兮
  如今唱離梅雨聲聲凄
百科辭典 Encyclopedia
  huamei
  畫眉
  Garrulax canorus; hwamei
    噪鶥屬的1(見彩圖畫眉 (Garrulax canorus))。因眼圈白色,嚮後延伸成眉狀而得名。分佈於中國南部和越南及老撾的北部。體形似鶇,體長197~245毫米;通體棕褐色;腹部中央灰色。雌雄外形相似。棲息在山丘的灌叢和村落附近的灌叢、草叢中,在城郊的灌叢、竹林間也可見到。喜單獨活動,有時也結小群;性機敏而膽怯。雄鳥好鬥,常追逐他種鳥類。受驚時,急速竄逃。飛翔能力不強,常在灌叢中邊飛邊跳,不作遠距離飛行。主要取食昆蟲,有時也吃野果、植物種子。鳴聲婉轉,並善於模仿其他鳥類鳴叫。是馳名中外的珍貴籠鳥。在作物生長時期,能攝食大量害蟲,對農林有益。
     (竜澤虞)
    
英文解釋
  1. :  Huamei
  2. n.:  blackbird,  throstle,  thrush,  swamp angel,  pencilled eyebrows,  hua-mei,a kind of thrush,  paint the eyebrows
  3. lat.:  garrulax canorus
近義詞
畫眉
相關詞
動物鳥類
包含詞
畫眉鳥畫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