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 : 健康 > 電腦綜合徵
  “電腦綜合徵”是最近幾年提出的.電腦顯示器是高亮度、有閃爍、帶輻射的,長時間註視,易導致臨時性近視,同時由於眨眼次數減少引發視覺疲勞,眼睛幹澀、發紅,有灼熱感,操作時還伴有眼瞼、額頭部位的疼痛。使用電腦時由於人們的坐姿很少有變化,持續過久容易導致腰背肌群疲勞,嚴重者可造成頸椎和腰椎勞損。每天在鍵盤上重複工作,手腕長期、密集、反復的過度活動,會逐漸形成關節損傷,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鼠標手”。操作電腦過程中註意力高度集中,眼睛和手指快速頻繁運動,生理、心理都不堪重負,從而産生頭暈目眩、失眠多夢、神經衰弱、機體免疫力下降。同時,長期面對電腦工作也會對人的心理産生一定的影響,過度上網容易使人産生社會隔離感以及沮喪、孤僻、悲觀等心理障礙,甚至誘發一些精神方面的疾病。“電腦綜合徵”對身心帶來的傷害是“纍積性”的,對其進行有效預防也應從生活點滴做起,才能避免引發更加嚴重的疾病。
  對應措施:
  (1)註意正確的姿勢。操作時坐姿應正確舒適。將電腦屏幕中心位置安裝在與操作者胸部同一水平綫上,眼睛與屏幕的距離應在40~50釐米,最好使用可以調節高低的椅子。
  (2)註意工作環境。電腦室內光綫要適宜,不可過亮或過暗,避免光綫直接照射在熒光屏上而産生幹擾廣綫。
  (3)註意勞逸結合。一般來說,電腦操作人員在連續工作一個小時後應該休息10分鐘左右。
  (4)保持皮膚清潔。應經常保持臉部和手的皮膚清潔,防止靜電輻射。
  (5)註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電腦操作者不宜一邊操作電腦一邊吃東西,也不宜在操作室內就餐,否則易造成消化不良或胃炎。電腦鍵盤接觸較多,工作完畢應洗手以防傳染。
  (6)使用電腦時如果采取一些防護措施,或許能減少電腦帶來的傷害,例如,在電腦屏幕前加一個視保屏,就能減少屏幕對眼睛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