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電子雜志 ,又稱網絡雜志、互動雜志。目前已經進入第三代,以flash為主要載體獨立於網站存在。電子雜志 是一種非常好的媒體表現形式,它兼具了平面與互聯網兩在特點,且融入了圖像,文字,聲音、視頻、遊戲等相互動態結合來呈現給讀者,此外,還有超鏈接、及時互動等網絡元素。是很享受的一種閱讀方式。電子雜志 延展性強,未來可移植到PDA、OBILE、MP4、PSP及TV(數字電視、機頂盒)等多種個人終端進行閱讀。 電子雜志 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的BBS熱潮中。“亡牛的祭奠”(Cult of the Dead Cow)聲稱於1984年發行了第一部電子雜志 ,並且持續了20多年之久。但是,這個情況是否屬實存在激烈爭議。費力剋(Phrack)於1985年發行了自己的電子雜志 ,不同於“亡牛的祭奠”的單篇文章雜志,費力剋的電子雜志 每期都包含了各種不同類別的文章,更近似於我們的紙質雜志的模式。網絡合作小說雜志--《Dargonzine》於1984年在BITNET的學術網頁上製作了自己的電子版本,而且直至今日仍在發行。
“電子雜志 "通常指的是完全以計算機技術、電子通訊技術和網絡技術為依托而編輯、出版和發行的雜志。它的內容在早期順理成章地與計算機、通訊和網絡等相關。它的出版發行手段既得益於技術,同時也不免受到當時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水平的局限。以由美國休斯頓大學圖書館創建於1989年的電子雜志 《公共檢索計算機係統評論》(Public-Access Computer Systems Review,縮寫為PACS Review)為例,其辦刊宗旨是對圖書館所有的可以為公衆所利用的電子資源,包括聯機書目、CD-R0M數據庫等進行詳細而及時的介紹。其出版於1990年1月的第一期使用的文件格式是ASCII格式,通過“公共檢索計算機係統LIST”(PACS-L)發行。由於當時的電子郵件係統無法處理較大的文本文件,稍有長度的文章都不得不被分割成多個小文件嚮訂閱者發出。
“雜志的電子版',則通常指的是已發行印刷版的雜志,因為看好電子版面和電子發行手段的優勢,又補充發行的電子版。其電子版和印刷版的主要內容基本相同,衹是版面和發行的手段有異。發行“雜志的電子版”的雜志,其印刷版往往已有相當大而穩定的讀者群。發行電子版是一個適應時代技術發展的嘗試。“雜志的電子版”,往往被界定為印刷版的附加物。但是由於雜志已有的基礎及實力,以及出版商相對豐富的出版稍發行經驗,這類“雜志的電子版”現在大有後來居上的趨勢。國內引進的美國《科學》雜志電子版,就是這種模式的一個很好的範例。就概念而言,“電子雜志 "和“雜志的電子版”之間的差異現在已漸漸為人所忽略。當人們提到“電子雜志 ”(e-journal)時,指的往往就是所謂的“雜志的電子版”(Magazine Online)。 3.1 發行方式
電子雜志 通常以如下兩種方式發行。一種是由印刷版雜志發行商自行發行。這種發行商通常是較大的或發展較快的發行商。它們直接通過Internet發行其雜志的電子版,不需要任何中介。發行商對電子雜志 從內容到版面都具有完全的控製權。
另一種發行方式是通過中介服務機構,或稱代理商發行。更多的發行商選擇這種省心省力的發行方式。提供這種服務的代理商將許多來自不同發行商的刊物整合到統一的界面和檢索係統中。它們往往在電子版面的設計,技術的更新和應用上有着很大的主動性和優勢。用戶通常也直接嚮代理商申請訂閱並獲得電子雜志 的使用權。
3.2 價格
怎樣為電子雜志 定價一直是出版商和用戶同時面對的一個棘手的問題。由於發行方式的巨大變化,電子雜志 不但沒有一個象印刷版一樣成熟而且相對標準化的定價體係,而且因為其與計算機技術、網絡和通訊技術的密切聯繫,電子雜志 的定價還不免受到許多不斷變化的外來因素的製約。出版商在探索市場、發展電子雜志 用戶的同時,又擔心電子雜志 對印刷版發行量的影響。因此,大多數出版商出於保護其自身利益的考慮,通常將雜志的電子版與印刷版捆綁在一起發行。用戶,尤其是圖書館用戶必須首先訂購印刷版,然後才能以優惠的價格獲得電子版的使用權。對於圖書館和個人訂戶而言,這種收費方式往往令人難以接受。
3.3 用戶使用權的保障
電子雜志 與印刷版的一個顯著的不同在於必須致力於對訂戶的雜志使用權或可獲得權(accessibility)的保障。怎樣在Internet上為合法的訂戶提供有保障的雜志使用權/可獲得權,同時又將不合法的網上訪問者擋在外面,是一個與網絡技術的發展應用密切相關的問題。在選擇適當的實現方法時,必須權衡利弊,兩者兼顧。大部分出版商往往選擇這樣一種方式:允許網上來訪者瀏覽其雜志電子版的部分內容,比如樣板文章、目次報道或者對於雜志的介紹等。而對於完全的內容,如文章的全文,則需要訂戶提供有效的身份認證。身份認證的兩種常見的方式是:嚮訂戶分發口令(稱Sever-based passwording)或者利用Internet的網址和域名限製訪問者(稱IP filtering)。前一種方式是將主動權交給訂戶,訂戶無論在何時何地,衹要能夠上網,都可以通過提交口令瀏覽雜志。這種方式對於個人訂戶比較方便,也便於管理。後一種方式是將訂戶的使用權根據網絡E或域名的分配而局限在某個範圍之內,比如個人計算機的某個網址,某個圖書館的所有網址或者某個係的所有網址,甚至整個學校的所有網址。這種方式對於多用戶的情況更加適用。
3.4 編輯風格和版面特點
電子版面的編輯方法是電子雜志 區別於印刷版的最重要的特點,也是電子雜志 與計算機網絡技術關聯最大,受其影響最深之處。它的意義已經遠遠超過了版面本身,而涉及到內容的多種表現方式,鏈接的選擇和建立以及嚮讀者提供的各種服務等等方面,成為雜志的靈魂。80年代末,電子雜志 (如PACS Review)通常以ASCII格式排版,並通過Email發行。幾年之後,電子雜志 則以衆多不同的電子格式排版,並通過WWW發行。對於讀者而言,電子雜志 的質量和發行方式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和改善。而對於編輯和發行商而言,日新月異的工具所帶來的不僅僅是排版上的可創造性和靈活性,而且還有許多印刷版不可能想象的可塑性和巨大潛力。電子雜志 在版面編輯上令人矚目的特色是由如下幾個因素所决定的。
(1)電子文檔數據庫。電子雜志 的核心是一個電子文檔數據庫。數據庫中的電子文檔攜帶着各種標識,使得文檔可以被很方便地從數據庫中檢中並提取出來,然後按照不同的要求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再生',顯示。相形之下,印刷版的核心則是一個個“千篇一律,,的復本,一旦印刷完畢,裝訂成册,很難改變其既定的面貌。從存儲方式的角度來說,傳統的印刷版雜志被保存在世界各地,在個人的書櫥或圖書館的書架上,承受着因歲月流逝和反復使用所造成的損傷。而電子雜志 的數據庫分佈在有限的一個或者幾個地方,通過網絡供訂戶使用。不同的讀者可以選擇不同的顯示方式,雜志編輯還可以根據需要對文檔進行不斷的修改和更新。數據庫的日常更新和維護以及電子文檔的處理是電子雜志 發行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2)電子排版格式的多種選擇。如上所述,電子雜志 與印刷版雜志的一個不同在於它可以有不衹一種顯示方式。電子雜志 在版面上的嘗崗匾常期望遷就人們閱讀印刷雜志的習慣。PDF格式、PostScript格式、早期使用的ASCII格式,用於顯示、下載和打印數學符號的TeX和DVI格式以及掃描生成的圖像如GIF或JEPG格式等都試圖以與印刷版完全一致或者相似的形式來顯示和打印文章。文章中包含復雜的數學公式和符號、特殊的字符和圖像的雜志更是傾嚮於利用這些格式。其中Adobe Acrobat的PDF格式曾經,風靡一時。它的一個優點在於,讀者不僅可以像瀏覽印刷版雜志一樣一頁一頁地“翻閱”電子雜志 ,而且可以打印出與印刷版版面完全一樣的文章,以便裝訂成與印刷版完全一樣的一册雜志來。在1997年,PDF是出版商及有關電子出版項目將傳統印刷版嚮電子版轉換的首選格式。然而,PDF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首先,PDF格式文件通常較大,下載耗時較長。其次,與印刷版相同的頁面元法在計算機的一屏中完整地顯示,讀者必須上下翻屏,或者選擇較小的比例顯示,無論哪種選擇都不盡如人意。另外,PDF格式最明顯的缺陷還在於,它不提供超文本鏈接,以供讀者在文章間自由地“航行',(navigating)。因此,與下面將要提到的支持超文本鏈接的HIML格式相比,PDF格式還遠遠不能體現出電子雜志 的真正的風格。目前,PDF格式的實際用途通常是作為讀者打印他希望以紙張為介質來保存的那些文章的一種工具。
(3)超文本鏈接的應用。電子雜志 的編輯風格與我們熟悉的印刷版的風格迥然不同。傳統的印刷版雜志采用綫性的表現方式。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從開始到結束,按頁碼排序L一目瞭然。而電子雜志 的最佳表現方式是非綫性的。這種非綫性的表現方式由超文本鏈接來實現。電子版面通常由一個個簡短而緊湊的小“模塊"組成,這些模塊的內容一般可以用一到兩屏顯示,符合人們瀏覽、閱讀的習慣。更重要的是,模塊之間以超文本鏈接作為聯繫,允許嚮前、嚮後或者跳躍式的轉換。從文件類型來說,這種超文本鏈接不僅僅局限於文本之間的鏈接,還可以鏈接其它類型的相關資料,如圖像、聲像、三維動畫等多媒體對象。從內容上來說,超文本鏈接可以被應用到對文章所涉及到的其它相關資源的鏈接,如對傳統的索引/摘要數據庫的鏈接,由文章腳註到相關出版物的鏈接,以及對一篇文章發表後,其它引用了該文的文章的鏈接(Foreword Referencing)等等。超文本鏈接的各種應用,使得電子雜志 所能提供的信息量遠遠地超出了一篇文章和一本雜志的局限。而不同的雜志對於超文本鏈接豐富多彩的創造性的應用,也使得每一種電子雜志 都擁有其獨特的風格。這是傳統的印刷版雜志所無法比擬的。基於這些原因,更多的電子雜志 直接選擇可以同時支持文本、圖像和其它鏈接的HTML文件。其中還有一些出版商和電子版項目通過同時提供支持鏈接的HTML文件和方便打印的圖像文件如PDF文件,而謀求魚與熊掌兼而得之。
3.5 過刊的維護和保存
從技術上說,電子雜志 的長期維護是其區別於印刷版的一個重要方向。印刷版雜志一經.發行即無法進行任何修改,發行商也就失去了對雜志的控製權。而電子雜志 所采取的網上發行方式、數據庫的設計特點以及文件格式的選擇卻允許它在發行後還可以對其內容進行不斷的更新和改進。這種更新的巧妙應用使電子雜志 可以具有許多印刷版無法實現的新特徵。比如前面所提到的“回溯索引”(Foreword
Referencing),就是一種在雜志發行、文章發表後對引用該文章的文章所做的索引。這些新的應用在為電子雜志 增色的同時,也帶來一係列懸而未决的問題。
誰應該長期維護過刊,承擔並履行為讀者提供服務的責任呢?是圖書館還是發行商?從技術支持和方便的角度考慮,出版商或者代理商順理成章地應該也能夠承擔起過刊的長期維護和提供的責任。然而,必須考慮到的是,一旦出版商或代理商因各種原因而停業或者兼併,它曾經出版的電子雜志 還能否繼續在綫以供讀者閱覽呢?從圖書館的角度而言,它的一個重要的傳統功能是為讀者(包括網上讀者)提供雜志的過刊。但是,電子雜志 的長期保存要比印刷版的保存更加復雜。它不但涉及到介質的自然消耗和損耗,還涉及到技術上經常性的更新和淘汰。由於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我們可以預言,電子雜志 目前所利用的技術會在不長的時間內就被淘汰出局。圖書館如果選擇自行保存電子雜志 的過刊的話,就必須在人力、物力和財力上不斷地予以關註和投入,方可保證電子雜志 過刊的長期可用。否則的話,服務器無法連接、HTML文檔中鏈接過時或失效等等惱人的問題勢必影響電子雜志 的可檢索性和可閱讀性,也勢必影響到電子雜志 的聲譽。因此,電子雜志 過刊的保存、維護和嚮讀者提供長期服務的問題是圖書館在訂閱電子雜志 時必須考慮的一個因素。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電子雜志 的長期維護和提供需要出版商和圖書館等各個方面的通力合作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
3.6 鏡像
與電子雜志 發行和長期保存相關的一個問題是當雜志在很大的範圍內發行時,怎樣有效地節省網絡通訊資源。鏡像是目前常見的選擇。
鏡像,就是在幾個不同的地理位置設立鏡像服務器,提供一種雜志的幾個拷貝,供不同地理位置的讀者使用。這樣,讀者可以使用本地的拷貝,少付或者不付網絡通訊費用。同時,讀者下載、瀏覽雜志的速度也會加快。然而,這種看似簡單的方法,在實施時卻遇到了許多需要斟酌解决的問題。首先,使用鏡像的一個前提是,電子雜志 不因時間或技術上的需要而更新,這恰恰與電子雜志 的可更新性相矛盾。其次,電子雜志 對於鏈接的應用也是維護鏡像服務器的一個難點。電子雜志 往往不但含有目次報道與文章全文之類的雜志內部的鏈接,還含有許多與雜志外部的鏈接,比如與其它電子雜志 、索引/書目服務機構的數據庫等等的鏈接。因此,電子雜志 的維護實際上會牽涉到除了雜志本身以外的很多方面。另外,不同的鏡像地點所使用的平臺及其它應用軟件的兼容,不同地理位置的時間差等也會給鏡像帶來問題。美國的TULIP電子雜志 項目在開始實施時的一個設計思想就是在發行時嚮美國國內的九個圖書館分別提供拷貝,以便各個圖書館在本地嚮讀者提供服務。這種方法在項目實施初期使用ASCII文件格式而不考慮雜志更新時是沒有問題的。但到了後來,開始考慮使用以SGML為標準的HTML文件格式時,問題就暴露出來了。總之,通過網絡嚮分散在各個地理位置的鏡像提供並實時地維護、更新多個拷貝是一件非常復雜的工作。 電子雜志 正處於其試驗、發展和變化的階段。各種嘗試和設想層出不窮。雖然我們無法預言十年後電子雜志 的面貌,卻可以就近期內電子雜志 的發展趨勢作一番展望。
4.1 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電子雜志 與網絡技術,尤其是WWW技術的聯繫將越來越不可分割,對於不斷更新的WWW技術的應 用是出版商和代理商的必然選擇。
電子雜志 將利用成熟、開放的通用標準,使雜志能夠在最大範圍內,為更多的瀏覽及打印工具所兼容。
隨着網絡技術的發展,地址分配的標準化等問題將得到解决,更多的可供選擇的電子雜志 的發行方式將應運而生,諸如鏡像發行方式所受到的技術製約也將越來越小。
網絡速度的大大提高使得電子雜志 的可獲得性和數據的可靠性大大提高。網絡通訊費用的不斷下降也將為電子雜志 的擴大發行等帶來新的機會。
4.2 內部特徵和外部鏈接
電子雜志 的內部特徵將日益豐富。更多、更便利的輸出格式將滿足讀者的各種需求。更多、更富於創造性的版面設計將層出不窮。
各種鏈接的創造性應用將異彩紛呈。一方面使得讀者在雜志內部的“航行"遊刃有餘,另一方面,也使得電子雜志 的內涵大大地超過了一本雜志的本身,而成為相關知識和信息的一個幾乎可以無限延伸的集合體。讀者可以通過一本雜志或一篇文章所包含的鏈接“走嚮',相關的文章、雜志、著作、書目/索引數據庫、WWW站點以及作者的電子郵箱。
電子雜志 將認同並采用標準的通用查詢界面(如Z39.50),使得讀者查詢更加方便和透明。
4.3 圖書館的作用
電子雜志 的過刊維護和保存問題將在技術成熟的條件下由多方協作解决。過刊的維護和保存將不可能由發行商或者代理商獨自承擔。圖書館將在電子雜志 的發行和過刊維護等方面更多地發揮其作為信息資源的保存者和提供者的作用。不僅如此,圖書館在電子雜志 發行方面的積極參與還將使得它在電子雜志 的價格係統的標準化上獲得發言權,打破出版商在價格的製定等方面的獨斷,並使出版商與讀者用戶的關係得到良性發展。 5.1.首先,電子雜志 是機讀雜志,它可以藉助計算機驚人的運算速度和海量存儲,極大地提高信息量;
5.2.其次,在計算機特有的查詢功能的幫助下,它使人們在信息的海洋中快速找尋所需內容成為可能;
5.3.再者,電子雜志 在內容的表現形式上,是聲、圖、像並茂,人們不僅可以看到文字、圖片,還可以聽到各種音效,看到活動的圖像。
5.4.總之,可以使人們受到多種感官的感受。加上電子雜志 中極其方便的電子索引、隨機註釋,更使得電子雜志 具有信息時代的特徵。但由於受各種條件的限製,電子雜志 目前在國內尚處於起步階段,大約於1993年在深圳由海天電子圖書公司首次開發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電子雜志 在各種傳媒係統(如電視係統)和計算機網絡的出現,已經打破了以往的發行、傳播形式,也打破了人們傳統的時、空觀念,它將會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更加密切人與人之間思想、感情的交流,更好地滿足新時代人們對文化生活的更高要求。 6.1.媒介事件——部分電子雜志 “遇冷”
國內的電子雜志 在經歷一番燒錢過後,隨着2007年幾大主要提供商出現資金鏈的斷裂,電子雜志 的生存環境突然被蒙上了一層陰影。其中最引人關註的,就是7月陽光導航瀕臨癱瘓的事件。
陽光導航在出現問題之前,剛剛獲得了第三屆中國最具投資價值媒體評選奬,而且其一度被認為是最有可能第一傢上市的中國電子雜志 公司。然而兩年間與楊瀾、吳徵夫婦以及軟銀投資之間的資本糾葛,導致其資金鏈斷裂而無以為繼。無獨有偶,就在這則消息被《中國經營報》報道之後不久,新浪科技又從數字媒體發行平臺Xplus的公關部獲悉,該公司將進行較大規模的裁員。而下半年一些曾被熱炒過的明星電子雜志 有些宣佈取消發佈,直接原因就是她們自己說的“沒錢”。
6.2.目前國內電子雜志 運營分析
造成兩大電子雜志 供應商“硬傷”的直接原因當然是缺乏資金,但缺乏風險投資卻在一定程度上透露了曾經的投資人對電子雜志 近期發展的隱憂。造成其睏境的重要原因就是投資與收益的不平衡。
首先來分析其投資情況,電子雜志 看似不需刊號還可以省下紙張及印刷成本,但實際上其投資成本還是非常高的,這其中核心問題就是缺乏內容供應商。由此導致電子雜志 平臺經常需要自身參與到內容的寫作編輯過程中去,使得公司成為寫作、編輯、網上出版發行的綜合體。另外,電子雜志 供應商還為印刷媒體製作網絡電子版,而很大一部分是免費製作的,再加上通常要為許多的印刷媒體製作,合計起來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了。最後還有辦公場所等等硬件設施的投入。
其次來分析其收益情況,按照目前的電子雜志 運營情況,其收益無非來自兩大來源:固定訂戶的訂閱費以及網絡廣告收入。
依靠網絡訂戶所支付的訂閱費基本上是一條死路。在習慣免費網絡資源的網絡用戶心目當中,讓他們花錢去在網上訂閱電子雜志 幾乎無法實現,即便是發行平臺一再聲稱他們的註册用戶是白領層次也罷,因為通過強大的搜索引擎,用戶相信他們一定可以搜到免費的內容。另外,目前各傢電子雜志 所提供的內容品質也不能確保網絡用戶就願意花錢去看,因為所提供的內容本身就不是稀缺資源,在網絡資源泛濫的時代下,用戶也犯不着花錢購買。即便是現在國內人氣最旺,相對而言水準最高且有大批忠實讀者群的徐靜蕾的《開啦》,目前也沒有嚮用戶收費而是全部免費下載。可見,收費閱讀在現在的網絡環境下基本無法實現。
這就使得供應商衹能通過廣告收益來獲取主要利潤,那麽能不能獲得足夠的廣告額就成了問題,而廣告客戶是以網站用戶的消費能力與文化水平程度為主要參考依據的。根據艾瑞市場咨詢2007年10月發佈的一份數據,中國互聯網用戶中:25-40歲的用戶占到了整體用戶的45%;大學專科及以上用戶比例的用戶占整體用戶的69%;個人月收入2000元以上的用戶占整體用戶的33%。⑺相比起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2004年發佈的有關中國互聯網用戶收入的調查,個人月收入2000元以上的比例已經從21.9%上升到33%,同時文化水平程度也有增長。即使有此用戶基礎,但現在一些點擊率高電子雜志 仍以畫報為主,甚至很多還經常打色情擦邊球,這類電子雜志 的讀者顯然不是許多財大氣粗的大公司所需要的受衆群體,而沒有這些大的廣告客戶,僅是那些小打小鬧的網絡廣告,實在是很難為這些電子雜志 供應商實現盈利。而且現如今越來越多的成熟的、有市場洞察力的大客戶已經把投放廣告置於做公關活動之後了。以《開啦》為例,國內著名的金山公司,就通過為其做安全檢測這一公關廣告行為來獲得更多的知名度,並且徐靜蕾本人還親自表示感謝,可見這一公關活動做的恰到好處。如果衹是在其電子雜志 上投放廣告,效果很難有保障。
與此同時,兩大主要上網人群(即在校學生與企業白領)在網絡訪問關註點上的不同,也使得電子雜志 的用戶定位以及企業廣告投放的針對性方面出現新的難題。根據艾瑞咨詢2007年11月最新的一份調查顯示:“在校學生與企業白領的網絡訪問習慣呈現截然相反的特徵。在校學生集中度最高的前20類服務與企業白領集中度最低的20類服務中,共有12類服務重合。相反,在校學生集中度最低的20類服務與企業白領集中度最高的20類服務中,也有11類服務重合。” “在校學生集中度最高的20個服務類別主要為兩大類——教育類和娛樂類。”“企業白領集中度最高的20個服務類別中,金融資訊、旅遊房産、生活服務等類別占據了主要地位。”⑻電子雜志 的主要閱讀對象與參與對象是在校學生,但他們的消費能力有限同時他們所關註的與企業投放的廣告的産品之間出現了矛盾;而企業若要在電子雜志 中投放廣告,他們希望獲得的公司白領人群在電子雜志 中又不是絶對的主角。這一矛盾需要廣告客戶更加準確的投放,如果收效不明顯而取消投放,那麽電子雜志 便再次陷入缺乏資金的睏境。
另外還需要關註其它一些盈利模式,比如楊瀾在她旗下的“天下女人”網站和雜志為席琳?狄翁的“海藍之心”係列鑽石首飾和楊瀾的“瀾”係列首飾打造聲勢並希望開展網上銷售,但電子商務適不適合楊瀾,會不會有其所宣稱的衆多高端女性受衆光顧楊瀾的有電子商務功能的網站及電子雜志 ,這需要市場來做最終的判决。 7.1.作為印刷雜志網絡版的電子雜志
當電子雜志 剛剛開始流行之時,許多出版商就開始為他們自身的生存前景擔憂了。“人們認為在網上可以免費得到的專業化網絡雜志會把讀者與廣告從傳統雜志哪兒吸走。”⑴但實際並不完全是這樣,一段時間之後,雜志出版商們更多時候認為互聯網是一種補充。
不過,這種補充更多時候是印刷雜志旗下的一個在綫的對應物,雜志的印刷版與網絡版以多重方式形成一種共生關係。這些雜志的網絡版通常比正在發行的印刷版滯後一段時間,因為要保證印刷版的銷量。同時,許多印刷雜志,“比如《新聞周刊》,讓讀者去它們的網站獲得更多的信息與更長版本的報道。”⑵雜志出版商旗下的網站也被用來從事電子商務,從而獲得一定的利潤。這些動力使得在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印刷雜志相對應的網絡電子版雜志有了很好的依托。
7.2.衹在網絡上發行的電子雜志
這種電子雜志 由小公司、組織、團體或者是在網絡上有共同觀點、處在同一網絡社群當中的人創辦,很多時候這種電子雜志 僅僅是為了滿足其所在網絡社群中的成員的樂趣,這展現了網絡化時代的多元性與互動性。
沒有刊號的限製也沒有紙張和印刷成本的投入,這些因素當初着實讓投資人對電子雜志 的發展充滿了期待,但良好的互動性與穩定的網絡社區用戶纔是電子雜志 強大的內推動力。以國內電子雜志 的領跑者,曾在2005年復旦大學舉辦的首屆中國傳媒創新年會榮獲2005年“最具發展潛力創新傳媒”奬的POCO為例,當年取得初步輝煌並能夠兩次獲得IDG共計2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與其前期運營成功有直接關係。2004年POCO推出了博客網絡社區服務來為其電子雜志 運營初步的用戶基礎。
之所以能吸引到風險投資以及廣告商的青睞,主要原因並不在於其所辦的電子雜志 內容水準有多高,而且很顯然電子雜志 的內容比不上成熟的印刷雜志,也不在於作為一種新媒體它在多媒體方面的表現力上,而是因為POCO的電子雜志 背後依托的是穩定的、活躍的網絡用戶以及網絡社區。阿裏巴巴總裁馬雲也在近一段時間以來頻頻談到網站的運營重點就是發揮用戶的最大潛力,衹有有了這樣的基礎,網站才能夠取得穩步的發展。
7.3.網絡社區重要性的歷史根源
網絡時代如此依賴網絡用戶與網絡社區是有重要的理論以及歷史根源的。用戶概念的重要性較早時候就有了重視,“家庭成員不再坐在一起看電視。孩子們開心地在不同的媒體平臺——固定和移動平臺之間同時做幾件事。”⑶在這種傳播環境下,“他們不再是觀衆、聽衆或讀者,他們是用戶。”⑷而對社區(公共集散地)發展的歷史剖析則更有背景意義。以大量出現在17、18世紀的戲院或者歌劇院內的西方觀衆(而不是讀者)為研究主綫,當時參與戲劇的傳統由特權階級和平民共享。伊麗莎白時代的戲院裏,觀衆顯得隨性的表達自我,他們甚至把劇場當作是自傢的地方,時常胡闹騷擾戲子頻頻打斷演出。18世紀中葉開始有所變化,以倫敦為例,去劇院看戲在各個階級盛行起來。這個時期的平民觀衆表達的仍是集體意見,他們堅持不懈的成為主動的觀衆,維護其批評和引導演出的權力。而觀衆,特別是勞動階級觀衆的主宰地位,或者說其活躍性越發膨脹,到了19世紀中期,上層階級開始擔憂。因為“這種集體的力量,可以很容易被更大的政治和經濟的不良居心所利用,從而威脅社會秩序”⑸出於各種原因,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包括娛樂業主在內的一些改革傢們都在試圖去根除那些曾經堂而皇之過於活躍囂張的觀衆的粗野行為,隨後是情節劇、綜藝表演一直到早期的電影院,各行業都演變為文雅體面的娛樂場所。他們的措施包括建造明顯的舞臺拱廊,將觀衆的座位固定,以及演出開始後關閉觀衆席上方的燈光等等,通過這一係列措施,以往狂妄自大活躍異常的觀衆逐漸交出了他們曾積極主動的話語權,變成了消極被動的觀衆。電影的出現是一個過渡,它使得觀衆與表演者之間更加缺乏以往的互動反饋,觀衆變得更加被動,不過這個階段,觀衆仍然是以一個群體的形式出現的。而進入廣播電視階段之後,從公衆到私人的使得觀衆不光失去了早期話語的主動權,更脫離的群體社區而局限在家庭當中了。“社會公衆的人,從公民和社區成員變化為消費者、家庭成員或個人。不再是命運分享的社區聚會,而是各懷私利的家庭或個體的非人化的集合。公共空間被私人化了。”⑹網絡出現的早期加速了這一私人化的進程。
以上對觀衆由主動嚮被動的演變,由社區嚮私人漸進過程的歷史層面的剖析,實際上就是要揭示從社區——家庭——私人這一發展過程,伴隨這個過程的就是受衆話語主動權的喪失。但是,網絡環境發展到今日,已經把私人在網絡上結成了新的社區,這一網絡虛擬社區似乎把受衆又拉回到了最早的階段,那個過分活躍、充滿主動話語權氣息的階段。而這正是現如今網絡社區,一直到依托網絡社區存在的電子雜志 的動力,這一動力並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而是有着上百年歷史的積纍。在這樣一種虛擬社區的環境下,團體動力便能發揮更大的作用,盧因的“團體動力說”就正是其理論根源。這也就更加深入的解决了之前有關電子雜志 依托存在於網絡社區中穩定活躍的用戶纔是其根本保障的命題。 8.1 ZCOM電子雜志 門戶(www.zcom.com)
Zcom 是國內最專業的電子雜志 發行平臺,最權威的電子雜志 門戶網站。Zcom 收集了互聯網上幾乎所有的免費電子雜志 ,使您再不用四處搜尋,來Zcom就可以得到您想要的。
Zcom於2004年創立,在五年的發展中始終致力於推動雜志數字化,是電子雜志 業界的代表品牌。2009年,Zcom已實現全方位的集發行、閱讀、下載、訂閱、製作、互動社區為一體的電子雜志 交互式平臺。用戶可自行選擇在綫閱讀或下載雜志,雜志下載後,可在斷網的情況下隨時翻閱,更方便網友間的互相傳播,並可作為永久性的私人珍藏。
Zcom 電子雜志 訂閱器采用目前國際流行的第三代P2P架構,是最可靠的、緑色安全並且人性化的客戶端軟件。Zcom電子雜志 訂閱器可實現文件斷點續傳以及分段下載,並完全突破防火墻阻隔,讓您在局域網內也下載無憂。軟件運行過程僅占用少量係統資源,經測試在理想的接入環境下,下載速度最快可以達到500K/S,使您更快更高效的下載想要的資源。其強大的文件校驗功能為傳輸過程的完整性與安全性提供了強大的保障。
優越的雜志訂閱器、精美的在綫版本、簡單搜索雜志信息、輕鬆享受優惠訂閱,Zcom讓所有雜志愛好者都隨意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愜意地閱讀。將雜志相關信息功能都匯集在一起,這就是全新的,新舊媒體相融合、綫上綫下相結合的全新Zcom電子雜志 平臺。
8.2 iebook第一門戶(www.iebook.cn)
iebook軟件是飛天傳媒於2005年1月正式研發推出的一款互動電子雜志 平臺軟件,iebook以影音互動方式的全新數字內容為表現形式,集數碼雜志發行、派送、自動下載、分類、閱讀、數據反饋等功能於一身。iebook現有註册用戶近200萬,並保持每日30萬以上的活躍用戶,iebook雜志總下載數超過1000萬,iebook是最具規模的互動電子發行平臺。
自上綫之初,iebook便受到廣大網民的青睞。iebook將音頻、視頻、交互性能等數字內容表現形式,毫不吝嗇地通過電子雜志 呈現在網民面前,徹底顛覆了平面雜志的閱讀習慣!iebook2.8軟件的推出,在界面人性化、軟件穩定性、內容豐富性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iebook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軟件,一方面,iebook2.8將軟件概念弱化,安裝閱讀軟件、註册登陸、雜志下載,簡單的3個步驟即可享受電子雜志 帶來的視聽樂趣,減少用戶在使用中的進入步驟;另一方面,iebook實現了網站與軟件的互通,用戶可直接通過軟件實現雜志的下載、閱讀以及訂閱,使用戶在不經意間通過iebook軟件強大的功能實現閱讀。
iebook軟件所帶來的這一互動的雜志表現形式已經吸引了衆多傳統媒體的關註。iebook平臺於2005年1月推出中國第一本時尚女性電子雜志 《ishow秀》――一本閱讀女性態度的雜志,集合視、聽等多媒體娛樂信息,為不拘泥於無聊生活的活力族群,提供波音級的流行音樂資訊以及娛樂潮流精髓大補貼! 《ishow秀》影音互動的多媒體表現形式,在第一時間將最新美容産品信息和美容方式傳遞給用戶,幫助女性樹立最健康的美麗新概念。iebook平臺上現有雜志已經超過二十餘大類,涉及時尚服裝、娛樂生活、IT數碼、動漫遊戲、體育競技等衆多內容,其發行量成長速度遠遠超過以往傳統媒體增長速度。iebook是什麽?
8.3 POCO魅客(www.poco.cn)
Poco為國內用戶及廣大華語地區用戶提供了一個適合中文環境的多媒體資源共享平臺,完全支持中文軟件及中文關鍵字搜索,並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多點傳輸,傳輸效率大大提高。Poco軟件,不僅能夠搜索和下載海量的音樂、影視、圖片、軟件、遊戲等資源,更可以使用內置的 IM(即時通信)係統方便、快捷的與好友一起分享。着重人性化的設計、充分考慮用戶的需求,我們相信Poco將會成為您網絡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新增功能:集成免費的POCOCALL,開放語音聊天功能。
以上是以前的poco 如今的poco是一個網站。其title解釋為“我的照片、我的空間,興趣圖片社區,分享快樂-POCO首頁”是一個以圖片社區為主。具有美食,攝影,空間,電子雜志 多項功能的娛樂網站。2007年的新思路模特大賽指定攝影支持就是poco的攝影網站。
目前最新版本為POCO2007
8.4 Xplus 新數通(www.xpus.com)
Nu Channel Inc., founded in 2003, is the leading company to distribute online interactive magazines. From the creation of contents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Xplus software, Nu Channel is currently utilizing the internet for its delivery and distribution. In the year 2005, total magazine volumes exceed 28 million copies, both within China and on international markets.
作為新數通盛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旗下網站,Xplus成立於2003年,領先全球開發出“網絡雜志”內容表現形式,並以獨創的Xplus客戶端軟件,通過互聯網完成派送、訂閱機製。2006年,基於日臻完美的Xplus平臺,新數通公司還成功推出業內領先的MagA個人網絡雜志製作軟件。2006年底,基於全球領先的報紙數字化軟件Np Maker,Xplus推出電子報産品,繼而成為國內最大的數字媒體發行平臺之一。
8.5 COOZINE (XBOOKSKY)COOZINE 基於 Flash 技術,是實現在綫和離綫電子雜志 、電子圖書的核心,它應用在需要從 PDF 文件或 JPEG 文件源製作的電子雜志 的情況,它同時提供一些協助處理工具軟件,方便批量的處理,而且幫助文檔較詳細,還提供了演示下載包,可以稍作修改即可。COOZINE 與目前的幾類電子雜志 軟件不同,它把閱讀以及低成本批量製作作為首要追求目標。 9.1.發揮多媒體表現形式的優勢。
充分發揮多媒體電子雜志 豐富的表現形式的優勢,選擇適合的表現內容,比如可以將新上映的院綫影片、新發行的影視作品、大型舞臺表演等,用多媒體電子雜志 的形式進行宣傳,可以作為首映式、首發式、新聞發佈會等宣傳工具,也可作為宣傳品進行廣泛傳播。
盈利點:利用文化産品的規模營銷模式,用多媒體電子雜志 強化視覺衝擊力。目標客戶群可以有效利用多媒體電子雜志 與它的客戶群進行互動傳播,起到規模營銷的效應。而對於我們,就可以利用這一點,發揮多媒體電子雜志 的優勢。
9.2.推廣政府/企業多媒體數字檔案工程。
用多媒體電子雜志 承載政府政務/企業文化。多媒體電子雜志 的核心價值在於它形式的多樣化,多種形式帶給人們的視覺衝擊力。正因為如此,使多媒體電子雜志 的推廣平臺受到很大的局限性。基於多媒體電子雜志 本身的特點,要充分發揮雜志的優勢,將政府政務和企業文化從紙質文檔變成多媒體電子檔案,這樣可以有效提升企業文化的內涵及專業程度,同時提高政府的政務宣傳力度,增強與普通百姓的溝通。
盈利點:對於政府而言,可以有效利用多媒體電子雜志 進行政府形象宣傳,推廣途徑是政府綜合服務大廳的觸摸平臺,或者製作成光盤,贈送給百姓,從而使政府和百姓有效的溝通,嚮服務型政府轉變。對於企業而言,用多媒體電子雜志 可以更加生動形象的表現企業文化和産品,從而提升企業文化內涵的專業程度。企業可以在展會、客戶來訪參觀、贈送客戶資料時運用多媒體電子雜志 ,這樣可以有效提升企業形象,而且多媒體的形式更容易讓人接受。
9.3.嫁接目前國內發展最好的時尚平面媒體。
多媒體電子雜志 其根本的屬性是雜志,我們可以為時尚平面媒體做多媒體電子版本。比如“瑞麗”。對於那些知名時尚媒體,他們的平面幾乎近於完美,要想再發展就要做電子版的,而我們有專業的技術,可以和他們合作,藉助平面媒體的目標客戶群,發展多媒體電子雜志 的固有用戶。
盈利點:可以和平面媒體合作,我們專門為他們製作電子版本。對於平面媒體而言,可以更好的完善産品,提高産品的附加價值。對於我們而言,可以藉助平面媒體的客戶資源,擴大多媒體電子雜志 的影響力。
9.4.數字産品落地化。
為企業製作多媒體數字産品資料。例如房地産公司,每年都要花費大量的資金做産品說明書,一般多為平面紙質宣傳品。如果將這些紙質的資料做成多媒體電子雜志 ,這樣可以更加生動、形象的介紹,達到紙質宣傳品所不能達到的效果。企業可以將多媒體電子雜志 光盤贈送給客戶,紙質結合多媒體電子數字産品,可以更加有效地推廣産品,宣傳企業文化。
盈利點:企業要選擇更好的方式推廣産品,這是必然。而我們可以提供一種更加適合企業推廣産品的表現形式。這樣雙方都可以達到雙贏。 ZMaker電子雜志 製作大師2009版
ZMaker,雜志製作大師給您帶來的不衹是全新的使用方式,還有全新的服務,等着你來體驗。
數據統計?調查表?討論區?讀編互動?漂亮的發行數字?ZMaker,這個孕育於全球最大的電子雜志 平臺--ZCOM的新生兒,那些問號衹是ZMaker雄厚地基中的其中一塊,還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服務,都在ZMaker,你還不心動?
在這個嶄新的電子雜志 世界裏,華麗的相册衹是開始,海量模板衹是飯前甜點,自由的操作、毫無限製的使用、完全公開的接口會讓你樂不思蜀,精美雜志?那絶對不是終點。這個世界裏面,還要更多的秘密等待着你去發掘,來吧,使用ZMaker,進入全新的電子雜志 世界,Do it yourself. ZCOM雜志訂閱器是一款專門為雜志下載提供的管理軟件,具備雜志搜索、高速下載、自動管理等實用功能。衹要安裝Zcom雜志訂閱器就可以免費下載《瑞麗》、《時尚》、《電影世界》、《中國國傢地理》等品牌電子雜志 。
主要特色
下載速度快: ZCOM雜志訂閱器采用多任務、多地址、多綫程下載,支持斷點續傳並且優化了綫程連續調度等
運行時資源占用少: 下載任務時占用極少的係統資源,不影響您的正常工作、學習和娛樂。
免費、無廣告、沒有流氓插件: ZCOM雜志訂閱器完全免費,而且程序上無任何廣告,也絶不包含任何流氓軟件,請放心使用。
程序體積小、安裝快捷: 安裝程序體積小,可在幾秒內安裝完成。
資源管理功能強大: 這可能是史上最強大的雜志資源管理器。
溫馨提示:請到ZCOM官網下載雜志訂閱器,以防木馬、流氓插件的植入。 《瑞麗•裳》:由瑞麗雜志集團與ZCOM電子雜志 製作團隊聯手打造的電子雜志 ,引領都市女性掌握美麗技巧,提供即學即用的扮靚搭配,為都市年輕女性提供最具影響力的服飾潮流資訊。
《瑞麗•妝》:由瑞麗雜志集團與ZCOM電子雜志 製作團隊聯手打造的電子雜志 ,是白領女性高品位時尚專刊 引領中國白領女性美麗與生活的指導型實用雜志,展現成就國際派Office Lady的優雅外表與豐富內心。
《瑞麗•傢》:由瑞麗雜志集團與ZCOM電子雜志 製作團隊聯手打造的電子雜志 ,為讀者提供創造時尚、舒適、品位傢居生活的實用途徑,推介國際潮流傢居設計,全方位提供傢具搭配專業指導,以及傢居物品導購方案。
《開啦》:由徐靜蕾親任主編的電子雜志 ,定位文化時尚,涉及電影電視、新聞時事、音樂、文學、旅遊等多個領域,要做成一份好看好玩有趣味性的雜志,成為自由言論和新鮮話語的陣地。
《數碼前綫》:由CNET集團旗下《個人電腦》雜志社與ZCOM電子雜志 製作團隊聯手打造的電子雜志 ,這裏會為你提供全球的各種稀奇古怪的新鮮資訊,豐富你的談資、開闊您的眼界,給您最新的前綫介紹讓你跟上數碼的浪潮,讓數碼的生活變成您生活的主旋律。
《中國汽車畫報》:由《中國汽車畫報》與ZCOM電子雜志 製作團隊聯手打造的電子雜志 ,其公正性與獨立性已深得汽車製造商的認可,更受到廣大汽車消費領域的專傢青睞。同時結合中國汽車市場情況,為讀者提供專業服務與實用消費指南。藉鑒歐洲大陸最權威汽車雜志auto motor und sport先進辦刊理念,ams《中國汽車畫報》亦以獨立、公正的專業汽車測試報告及駕駛報告為內容核心。
《行天下》的內容主要定位在旅遊地理。《中國國傢地理》是一本科學傳媒,提供科學話題和談資的雜志,辦刊宗旨是“推開自然之門,昭示人文精華”。讀者群集中於中産階級階層和高素質人群。雜志關註未知世界的新發現和新進展,也致力於對已知現象的再探索和再認識;它用精準、精彩、精煉的圖文語言,講述社會熱點、難點、疑點,講述話題背後的地理科學故事。 : Electronic Magazine 導航 IT 新媒體 網絡雜志 寬頻娛樂 數字內容平臺 電子商務 農業 職業 flash 報紙 電子書 電子紙 網絡書籍 音樂 小說 論壇 工作室 期刊 數碼 大商圈 電子商刊 中國第一企業門戶 平面設計 數字雜志 常用軟件 更多結果...
電子雜志社 新華電子雜志 手機電子雜志 電子雜志營銷 電子雜志設計 電子雜志廣告 電子雜志聯盟 大連電子雜志 簡·男電子雜志 霧岸電子雜志 新旅程電子雜志 電力與電子雜志 電子雜志生成器 海南旅遊電子雜志 電子雜志製作軟件 H!P電子雜志 效實中學電子雜志社 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 520度電子雜志 互動論壇 YOYO電子雜志社 《簡·男》電子雜志 度電子雜志互動論壇 第四代電子雜志 製作軟件 第四代電子雜志技術 飛歌網絡電子雜志社 中國學術(光盤版)電子雜志 社 pocomaker電子雜志 生成器v0.99 pocomaker電子雜志 生成器v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