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 > 電子商務的支撐環境
  電子商務的支撐環境除了傳統商業的因素之外,還包括:
  (1)信息高速公路實際上是指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主要由骨幹網、城域網、局域網等組成,它使任何一臺聯網的計算機能夠隨時通過網絡同世界連為一體。信息可能是通過電話綫傳播的,也可能是通過無綫電波的方式傳遞。
  (2)電子商務政策法規和技術標準的製定:電子商務是建立在跨國界的信息網絡之上的貿易方式,相關政策法規必須與此保持一致,但是各國國情相距甚遠,電子商務的共同要求和各國具體情況間往往會發生衝突,需要國際社會協調解决。如1996年,聯合國貿易發展局通過了“電子商務示範法”。美國、俄羅斯、德國、英國等國傢先後頒布了多項法規來推動電子商務。就整個網絡環境來說,標準對於保證兼容性和通用性是十分重要的。技術標準定義了用戶接口、傳輸協議、信息發佈標準等技術細節。目前許多的廠商、機構都意識到標準的重要性,正致力於聯合起來開發統一標準,像維薩信用卡(visa),萬事達信用卡(master card)的發行商已經同業界合作,製定出保障電子商務安全支付的set協議。
  (3)信息的網上發佈、查詢、檢索的實現:像亞馬遜公司這樣的聯機書店,在網站上發佈産品目錄和存貨清單,吸引了網站上數目極為可觀的顧客。此外,一個復雜的網站服務器,可以嚮一個特定的查詢者提供符合其個人習慣的目錄,其功能比任何用戶登記卡能做到的都更好、更持久。
  (4)多媒體信息傳播的工具開發:網絡上傳播的內容包括有文本、圖片、聲音、圖像等,還得確保它傳遞的消息是可靠的、不可篡改的、不可否認的,在有爭議的時候能夠提供適當的證據。網絡傳播工具以往提供了兩種交流方式:一種是非格式化的數據交流,比如我們用傳真和電子郵件傳遞的消息,它主要是面嚮人的;另一種是格式化的數據交流,電子數據交換貿易(edi)就是典型代表,它的傳遞和處理過程可以是自動化的,無需人的干涉,也就是面嚮機器的,訂單、發票、裝運單都比較適合格式化的數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