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 生氣
目錄
詞語·生氣
  【拼音】:shēng qì
  【註音】:ㄕㄥ ㄑㄧˋ
[詞語解釋]
  ◎ 生氣 shēngqì
  (1) [vitality]∶活力;生命力
  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清· 龔自珍《病梅館記》
  (2) [angry]∶發怒;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非常生氣
[詳細解釋]
  釋義:(1).使萬物生長發育之氣。
  【出處】:《禮記·月令》:“﹝季春之月﹞是月也,生氣方盛,陽氣發泄,句者畢出,萌者盡達,不可以內。”《韓詩外傳》捲一:“故不肖者精化始具,而生氣感動,觸情縱欲,反施亂化,是以年壽亟夭而性不長也。”《新唐書·王綝傳》:“方春木王,而舉金以害盛德,逆生氣。”
  【示例】: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二》:“葬地大約以生氣為主,故謂之竜經。”
  釋義:(2).活力;生命力。
   【出處】:唐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精神》:“生氣遠出,不著死灰。”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二五:“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瘖究可哀。”
  【示例】:毛澤東 《反對黨八股》:“由於我們沒有努力學習語言,古人語言中的許多還有生氣的東西我們就沒有充分地合理地利用。”
  釋義:(3).氣概昂揚。
  【出處】:《國語·晉語四》:“未報 楚 惠而抗 宋 ,我麯 楚 直,其衆莫不生氣,不可謂老。”
  【示例】:清 劉道開 《嶽廟》詩:“纔過 張 韓 天若忌,心同 竜 比 主難孚。金戈鐵馬公生氣,緑水青山 宋 舊都。”
  釋義:(4).活人的氣息、精氣。
  【出處】:《後漢書·陳龜傳》:“孤兒寡婦,號哭空城,野無青草,室如懸磬,雖含生氣,實同枯朽。” 唐 曹鄴 《過白起墓》詩:“夷陵火焰滅, 長平 生氣低。”《七國春秋平話》捲下:“ 傲 等正拜告間,驀聞哮吼一聲,嚮傍洞裏,兩衹白頭大蟲,聞有生氣,大蟲出。”
  【示例】: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四》:“男鬼不能攝人精,則殺人而吸其生氣,均猶狐之采補耳。”
  釋義:(5).用以指生靈。
  【出處】:《陳書·世祖紀》:“ 梁 室多故,禍亂相尋,兵甲紛紜,十年不解,不逞之徒虐流生氣,無賴之屬暴及徂魂。”
  釋義:(6).猶元氣。
  【出處】:《難經·八難》:“寸口脈平而死者,生氣獨絶於內也。”
  【示例】:郭沫若 《一隻手》二:“衹因為受傷過重而且出血過多,他的生氣一時還不能夠恢復轉來。”
  釋義:(7).空氣。
  【出處】:鄭觀應 《盛世危言·開礦》:“開礦機器亦以 比 國所造為良。大要有三:一為註生氣之器,一為戽水之器,一為拉重舉重之器。”
  釋義:(8).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出處】:宋 范仲淹 《與中捨書》:“緣三哥此病,因被二壻煩惱,遂成咽塞……今既病深,又憂傢及顧兒女,轉更生氣,何由得安。”
  【示例】:清 沉復 《浮生六記·坎坷記愁》:“如攜婦別居,勿使我見,免我生氣足矣。” 巴金 《利娜·第九封信》:“說起來也叫人生氣,他一眼也不看我,他甚至把我推開一點。”
  釋義:(9).指儲藏量。
  【出處】: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銀》:“凡銀中國所出, 浙江 、 福建 舊有坑塲……皆稱美礦。其他難以枚舉。然生氣有限,每逢開採,數不足,則括派以賠償。”
  生氣的實質意義是“用別人的過錯懲罰自己”,是人類最愚笨的一種行為
  但適當假裝生點小氣,可以增加點生活情調!
  1 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如:你再胡闹,我就生氣了;別惹小明生氣
  2 指生命力,或活力;如:虎虎有生氣
  經常生氣是百病之源。從中醫角度來看,生氣至少有以下9大害處:
  1、傷腦,氣憤之極,可使大腦思維突破常規活動,往往做出魯莽或過激舉動,反常行為又形成對大腦中樞的惡劣刺激,氣血上衝,還會導致腦溢血。
  2、傷神,生氣時由於心情不能平靜,難以入睡,致使神志恍惚,無精打采。
  3、傷膚,經常生悶氣會讓你顔面憔悴、雙眼浮腫、皺紋多生。
  4、傷內分泌,生悶氣可致甲狀腺功能亢進。
  5、傷心,氣憤時心跳加快,出現心慌、胸悶的異常表現,甚至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塞。
  6、傷肺,生氣時的人呼吸急促,可致氣逆、肺脹、氣喘咳嗽,危害肺的健康。
  7、傷肝,人處於氣憤愁悶狀態時,可致肝氣不暢、肝膽不和、肝部疼痛。
  8、傷腎,經常生氣的人,可使腎氣不暢,易緻閉尿或尿失禁。
  9、傷胃,氣懣之時,不思飲食,久之必致胃腸消化功能紊亂。
風水術用語
  生氣
  簡稱為氣,亦名內氣、五氣、陰陽之氣。氣是六合大初之清氣,化而生乎天地萬物者,乃萬物之源。生氣即太初清氣的形態之—,郭璞《葬經》;“葬者,乘生氣也。”註云:“生氣即一元運行之氣,在天則周流六虛,在地則發生萬物,天無此則氣無以資,地無此則形無以載,故磅礴乎大化,貫通乎品匯,無處無之而無時不運也。”一氣化而生陰陽,折而為五行,故亦名陰陽之氣、五行之氣。《葬經》雲:“夫陰陽之氣,噫而為風,升而為雲,降而為雨,行乎地中而為生氣。”因其行乎地中,其形不見,故又名內氣。風水傢認為內氣行則萬物發生,內氣聚如山川融結,故土為氣之外體,水為氣外形,是以山水之勢行,即氣脈之行,山水之勢止,即氣脈之止。山水之奇秀明麗者,乃地中吉氣即生氣所融結。《葬經》所謂“內氣橫形,外氣止生”即指此意。風水傢又認為,人與父母之身體,皆為生氣凝聚而成,子嗣為父母所生,體氣有相通之處。父母亡後,葬之於靈氣聚鐘之地.則父母之形體不僅不腐,反可受氣,父母之本骸得氣,其遺留之體—一子嗣則以體氣相通之故而能感受生旺之真氣。《葬經》雲:“經曰:氣感而應,鬼福及人。”註曰:“形穴既就,則山川之靈秀.造化之精英,凝結融會於其中矣。苟盜其精英,竊其靈秀,以父母遺骨葬於融合之地,由是子孫之心寄托於此。……以人心之靈合山川之靈,故降神孕秀,以鐘於生息之源,而其富貴、貧賤、壽夭、賢愚、靡不修係,至於形貌之妍醜,並皆自象山川之美惡。故嵩嶽生申,尼丘孕孔,豈偶然哉?”因此所謂葬事,即以父母之體葬於山川靈秀一 生氣凝聚之所.以期己身及子嗣感應其生氣受福。是以風水之事,舉凡尋竜脈、察形勢、覓星峰、辯水源、測方位、定穴場、倒仗放棺究深淺,諸如此類,其最終日的,即是求乘生氣
英文解釋
  1. :  pissed off,  liveliness,  vivacity
  2. n.:  spirit,  spark,  spunk,  stick in sb.'s craw,  umbrage,  vexation,  vim,  viridescence,  vitality,  zing,  take sth. amiss,  in anger,  one's back is up,  breath of life,  breath of one's nostrils,  sparkle,  animation,  sir,  ruffle,  pout,  pique,  stick in sb.'s crop,  miff,  life,  irritation,  fire,  dudgeon,  displeasure,  dander
近義詞
生命力, 精力, 活力
生命, 指人, 活動性, 生趣
惹事
相關詞
情緒
包含詞
書生氣伴生氣不生氣生氣地無生氣
生氣的使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