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歌麯 > 生存還是毀滅
目錄
基礎資料
  片名:生存還是毀滅(To Be Or Not To Be)
  産地:美國
  時間:1942年
  片長:98分鐘
  片質:黑白片
  導演:厄恩斯特·劉別謙(Ernst Lubitsch)
  編劇:愛德溫·紮斯特斯·梅爾(他根據厄恩斯特·劉別謙和麥爾奇奧·蘭傑爾編寫的故事改編)
  攝像:魯道夫·馬蒂
  配樂:米剋羅斯·羅薩、弗納·R·海曼
  剪輯:多羅茜·斯班塞
  主演:卡羅·隆巴德(飾瑪莉婭·圖拉)、傑剋·拜尼(飾約瑟夫·圖拉)、羅伯特·斯戴剋(飾斯坦尼斯拉夫·索賓斯基)、坦利斯·萊吉斯(飾間諜西爾斯基教授)、湯姆·杜根(飾希特勒)
  著名導演厄恩斯特·劉別謙(Ernst Lubitsch)(《天堂裏的煩惱》、《街角小店》)經典代表作
  獲奧斯卡最佳配樂奬提名
  原出自莎士比亞著作《哈姆雷特》原文是這樣的:
  Hamlet: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Whether it'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
  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
  And by opposing end them. To die- to sleep-
  No more; and by a sleep to say we end
  The heartache, and the thousand natural shocks
  That flesh is heir to. 'Tis a consummation
  Devoutly to be wish'd. To die- to sleep.
  To sleep- perchance to dream: ay, there's the rub!
  For in that sleep of death what dreams may come
  When we have shuffled off this mortal coil,
  Must give us pause. There's the respect
  That makes calamity of so long life.
  For who would bear the whips and scorns of time,
  Th' oppressor's wrong, the proud man's contumely,
  The pangs of despis'd love, the law's delay,
  The insolence of office, and the spurns
  That patient merit of th' unworthy takes,
  When he himself might his quietus make
  With a bare bodkin? Who would these fardels bear,
  To grunt and sweat under a weary life,
  But that the dread of something after death-
  The undiscover'd country, from whose bourn
  No traveller returns- puzzles the will,
  And makes us rather bear those ills we have
  Than fly to others that we know not of?
  Thus conscience does make cowards of us all,
  And thus the native hue of resolution
  Is sicklied o'er with the pale cast of thought,
  And enterprises of great pith and moment
  With this regard their currents turn awry
  And lose the name of action.
  哈: {自言自語}
  生存或毀滅, 這是個問題:
  是否應默默的忍受坎坷命運之無情打擊,
  還是應與深如大海之無涯苦難奮然為敵,
  並將其剋服。
  此二抉擇, 究竟是哪個較崇高?
  死即睡眠, 它不過如此!
  倘若一眠能了結心靈之苦楚與肉體之百患,
  那麽, 此結局是可盼的!
  死去, 睡去...
  但在睡眠中可能有夢, 啊, 這就是個阻礙:
  當我們擺脫了此垂死之皮囊,
  在死之長眠中會有何夢來臨?
  它令我們躊躇,
  使我們心甘情願的承受長年之災,
  否則誰肯容忍人間之百般折磨,
  如暴君之政、驕者之傲、失戀之痛、法章之慢、貪官之侮、或庸民之辱,
  假如他能簡單的一刀了之?
  還有誰會肯去做牛做馬, 終生疲於操勞,
  默默的忍受其苦其難, 而不遠走高飛, 飄於渺茫之境,
  倘若他不是因恐懼身後之事而使他猶豫不前?
  此境乃無人知曉之邦, 自古無返者。
簡介
  1942年劉別謙導演的經典愛情喜劇片,故事講述二戰波蘭淪陷期間,一群舞臺演員和納粹鬥智鬥勇,防止一個間諜把有關波蘭的重要情報送到德國……
  劇中情節緊湊,笑料橫生,雖然年代已久,但看起來依然樂趣十足。
  厄恩斯特·劉別謙這部於1941年開拍,以1939年的華沙為背景的辛辣諷刺劇,可能至今仍是最徹底地披露納粹恐怖主義嘴臉的藝術傑作。但當時人們還不能接受厄恩斯特·劉別謙把喜劇和納粹恐怖融為一體的編導手法。影片1942年3月首映時,美國已經參戰三個月了。不要說影評人,就算美國大衆也沒心思在那個節骨眼兒上去嘲笑希特勒和納粹(與《生存還是毀滅》同一時期出現的反納粹影片,衹有查爾斯·斯班賽·卓別林的《大獨裁者》),而且有人以影片“漫不經心甚至輕描淡寫地表現納粹對全世界的威脅”為由,強烈地抨擊厄恩斯特·劉別謙。直到20年後,《生存還是毀滅》方纔得到人們的認可。
  厄恩斯特·劉別謙在片中以極其輕鬆幽默的筆調詮釋了“生死抉擇”、“戲子的虛榮心”、“以及納粹行為無異於戲劇演員的表演”等諸多層面的問題。戲劇演員約瑟夫是本片的主角,他經常出演《哈姆雷特》,但每當他說出“生存還是毀滅”這句臺詞時,一位男觀衆就會離席而去。約瑟夫哪裏知道,這個總是不給自己留面子的傢夥其實是去與自己的老婆瑪莉婭幽會。光豔奪目的瑪莉婭無論臺上臺下,都遠比老實巴交的約瑟夫搶眼。德軍攻陷波蘭後,劇團的演員們為保衛傢園與特務展開了鬥爭,終於沒有讓波蘭抵抗戰士的名單落在德國人的手裏。而且,演員們還把劇院改建成了一所假的蓋世太保總部,在裏面穿着黨衛軍製服秘密上演反納粹劇目。
  在這出爆笑的鬧劇裏,特務、蓋世太保、軍閥和戲子大玩生死遊戲。最後,被逼無奈,劇團全體逃到了英國。約瑟夫現在可以在莎士比亞的故鄉演《哈姆雷特》了,但每當他說出“生存還是毀滅”時,他又會看到那小子離席而去。
  片中的德國軍官開過這樣一個玩笑——“約瑟夫對莎士比亞做了什麽,我們就對波蘭做了什麽。”正是這句玩笑給厄恩斯特·劉別謙招來了麻煩,甚至他的好朋友也指責他太把納粹當成兒戲了。“我的影片,矛頭直指納粹暴行和他們荒唐的意識形態。”厄恩斯特·劉別謙為自己辯解道,“另外,我還描繪了那些演員們的心理狀態。但不論發生什麽,哪怕面臨有關國傢興亡的問題,他們也衹能是演員,把他們塑造成多麽偉大的英雄是不現實的。我個人認為,影片中的描寫很真實。”
包含詞
生存還是毀滅2:逃亡者生存還是毀滅之犯罪者生存還是毀滅·逃亡者
生存還是毀滅逃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