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甜杏仁
(《本草從新》)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部分栽培種味甜的乾燥種子。
【採集】果實成熟時采摘,除去果肉及核殼,取種子晾幹。
【藥材】乾燥種子,呈扁心髒形,長1.6~2.1釐米,寬1.2~1.6釐米,頂端尖,基部圓,左右對稱,種脊明顯,種皮較苦杏仁為厚,淡黃棕色,自合點處分散出許多深棕色脈紋,形成縱嚮凹紋。斷面白色。子葉接合面常見空隙。氣微,味微甜。以顆粒均勻而大、飽滿肥厚、不發油者為佳。
主産河北、北京、山東等地;此外,陝西、四川、內蒙古、甘肅、新疆、山西、東北等地亦産。
本品在江蘇、山東、河南、四川、陝西等地有時作巴旦杏仁使用。
【炮製】揀淨雜質,置沸水中略煮,俟皮微皺起撈出,浸入涼水中,脫去種皮,曬幹簸淨。
【性味】①《本萆便讀》:"味甘,性平。"
②《四川中藥志》:"性平,味甘,無毒。"
【歸經】《四川中藥志》:"入肺、大腸二經。"
【功用主治】潤肺,平喘。治虛勞咳喘,腸燥便秘。
①《現代實用中藥》:"有滋潤性,內服具輕瀉作用,並有滋補之效。外用常用於表皮剝脫時作敷料,呈保護作用。"
②《四川中藥志》:"能潤肺寬胃,祛痰止咳。治虛勞咳嗽氣喘,心腹逆悶,尤以治幹性、虛性之咳嗽最宜。"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3錢;或入丸劑。外用:搗敷。
【名傢論述】《本草便讀》:"甜杏仁,可供果食,主治(與杏仁)亦皆相仿。用於虛勞咳嗽方中,無苦劣之性耳。" |
|
薔薇科木本植物杏或山杏的部分栽培種味甜的種仁。杏或山杏主要分佈在我國華北、東北和山東、河南、四川、陝西等地。夏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果肉(食用)及核殼,取種仁曬幹用。
[性能]味甘,性平。能滋潤肺燥,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參考]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油,其主要脂肪酸為油酸、亞油酸,此外尚含有糖、微量苦杏仁甙等成分。
[用途]用於虛勞咳嗽、氣喘,胸腹逆悶;腸燥便秘,大便幹結。
[用法]生嚼,炒食,煮粥,研末,煎湯。
[註意]痰飲咳嗽、脾虛腸滑者不宜食。
[附方]
1,雙仁糊:甜杏仁、鬍桃仁各15g。二者微炒,共搗碎研細,加密或白糖適量。分2次用開水衝調食。
源於《楊氏傢藏方》(杏仁煎)。甜杏仁、鬍桃仁能滋養肺腎、止咳平喘,蜂蜜潤肺止咳。用於久患喘咳,肺腎兩虛,幹咳無痰,少氣乏力等。亦可用於陰血虛虧,腸燥便秘或老人大便秘結。 |
|
- : sweet almond, sweet apricot kernel
|
|
甜杏仁油 | 甜杏仁茶 | 甜杏仁免煎 | 甜杏仁豬肺湯 | 清絡飲加甘桔甜杏仁麥鼕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