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甘草湯
【來源】《傷寒論》。
【異名】溫液湯(《千金翼方》捲十五)。
【組成】甘草6
【用法】上一味,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每次溫服150毫升,一日二次。
【功用】清熱解毒。
【主治】少陰咽痛,兼治舌腫。 |
|
【別名】陰毒湯、當歸湯、陰毒甘草湯
【組成】甘草2分,升麻2分,當歸1分,椒1分,鱉甲1兩。
【來源】方出《肘後方》捲二,名見《千金》捲九。
【主治】陰毒,身重背強,蟄蟄如被打,腹中痛,心下強,短氣嘔逆,唇青面黑,四肢冷,脈沉細而緊數。
【用量】以水5升,煮取2升半,分3服,溫覆取汗;汗不出,湯煮更作也。
【附註】陰毒湯(《千金》捲九)、當歸湯(《聖濟總錄》捲二十七)、陰毒甘草湯(《普濟方》捲一三五)。 |
|
【藥物組成】甘草(炙,銼)2兩,栝樓根2兩,麥門鼕(去心,焙)2分,半夏(湯洗去滑7遍,曬幹,麩炒)2兩半。
【處方來源】《聖濟總錄》捲五十九。
【方劑主治】胃熱幹渴。
【製備方法】上為粗末。
【用法用量】先以水2盞,淘小麥半合,煎至1盞半,去麥,下藥末5錢匕,加大棗2枚(擘破)、生地黃半錢、生薑1棗大(拍破),再煎至8分,去滓溫服,日2次。 |
|
【藥物組成】甘草2兩,幹地黃2兩,麥門鼕2兩,麻黃2兩,芎藭3兩,黃芩3兩,栝樓根3兩,杏仁50枚,葛根半斤。
【處方來源】《千金》捲三。
【方劑主治】在蓐中風,背強不得轉動,名曰風痙。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5升,酒5升,合煮葛根,取8升,去滓;納諸藥,煮取3升,去滓,分2服。1劑不愈、更合良。 |
|
灸甘草湯 | 炙甘草湯 | 蟬退甘草湯 | 蔥白甘草湯 | 黃耆甘草湯 | 恆山甘草湯 | 桂枝甘草湯 | 大黃甘草湯 | 蜜棗甘草湯 | 芍藥甘草湯 | 墨魚甘草湯 | 茯苓甘草湯 | 菊花甘草湯 | 麻黃附子甘草湯 | 黃芩黃連甘草湯 | 炙甘草湯參薑桂 |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湯 |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 麻黃杏仁石膏甘草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