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 > 印度 >德裏首都轄區 >新德裏 > 甘地陵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甘地陵美食印度菜口味較濃,但愈往北部則口味漸淡。新德裏是印度美食中心,大小餐廳林立,一般食物的烹調法自古以來就受蒙古人的影響,其中最受人歡迎的一道菜叫做坦肚喱(tandoori),是用香料腌過的雞,放入一種印度特製的爐竈上用文火烤,到一定火候時,雞肉芬芳而肉汁也未被烤幹,十分美味可口。除了用雞烤之外,魚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烤,一樣的美味可口。還有一道叫做[可馬]的咖哩料理也很受歡迎,是把肉用凝乳泡軟,即可食用,味道很特別。印度還有一種“傢常菜”,普通老百姓常常都吃這個,是用一種未切的面包叫nan,用來和米飯一起配着咖哩吃,米飯的清香夾帶着咖喱的美味,定能讓你一飽口福的。
  所有五星級酒店都擅於烘烤(tandooris)及咖哩的烹調方式。karim、naivedyam、kandahar和bukhara都是一流的餐館。泰姬陵飯店的houseofming,有地道的中國式佳餚美食。oberoi飯店裏的larochelle是頂級的歐式餐廳。
  康諾特廣場是很經濟的餐飲場所,在廣場的內環一帶集中了一些品牌商店和快餐店,比如必勝客、麥當勞、friday’s星期五餐廳、subway賽百味餐廳。甘地陵住宿這裏有許多西式的國際觀光大飯店供遊客選擇,這種豪華飯店擁有一流設備的客房,多附設有夜總會、餐廳、酒吧、遊泳池等。新德裏南區多高級酒店,過去以仿莫臥兒風格的阿育王酒店(itdcashok)最為馳名,這幾年沒落了,現在以泰姬瑪哈陵酒店(tajmahal)為首,至少要百美元一夜。在康諾特廣場的中環和外環也有一些賓館和旅店可供選擇。而便宜些的旅店聚集在北部的connaughtplace地區以及火車站附近的paharganj(帕哈拉甘)地區,是背包族的首選。後者價格便宜些,但地段喧鬧,一夜大約300-1000盧比不等。甘地陵購物印度菜口味較濃,但愈往北部則口味漸淡。新德裏是印度美食中心,大小餐廳林立,一般食物的烹調法自古以來就受蒙古人的影響,其中最受人歡迎的一道菜叫做坦肚喱(tandoori),是用香料腌過的雞,放入一種印度特製的爐竈上用文火烤,到一定火候時,雞肉芬芳而肉汁也未被烤幹,十分美味可口。除了用雞烤之外,魚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烤,一樣的美味可口。還有一道叫做[可馬]的咖哩料理也很受歡迎,是把肉用凝乳泡軟,即可食用,味道很特別。印度還有一種“傢常菜”,普通老百姓常常都吃這個,是用一種未切的面包叫nan,用來和米飯一起配着咖哩吃,米飯的清香夾帶着咖喱的美味,定能讓你一飽口福的。
  所有五星級酒店都擅於烘烤(tandooris)及咖哩的烹調方式。karim、naivedyam、kandahar和bukhara都是一流的餐館。泰姬陵飯店的houseofming,有地道的中國式佳餚美食。oberoi飯店裏的larochelle是頂級的歐式餐廳。
  康諾特廣場是很經濟的餐飲場所,在廣場的內環一帶集中了一些品牌商店和快餐店,比如必勝客、麥當勞、friday’s星期五餐廳、subway賽百味餐廳。甘地陵交通新德裏市區交通以公共汽車和出租車為主,公共汽車有單層和雙層,路綫四通八達,但堵車現象比較嚴重,因此行車速度很慢。出租車很便宜,所以是四處遊玩的最佳交通工具。如果要下車購物,司機很願意為你等候,不過得稍微多付一些盧比。
  在印度首都新德裏東郊朱木拿河畔,有一座肅穆、幽雅的陵園。園中的陵墓沒有任何裝飾,極其普通、簡樸。然而,這裏卻像一方聖地,一塊心靈的磁石,每逢節假日,便吸引無數身着白色民族裝的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他們脫掉鞋子,赤腳走進陵園,深切地悼念陵園的主人、印度的國父——甘地。
  位於新德裏東郊朱木拿河畔,是印度國父“聖雄”甘地的陵墓。陵園呈凹形,在陵園正中,靜臥着一座黑色大理石陵墓,它是一個普通的正方形平臺的樣子,高約1米,長寬約3米。墓後是盞長明燈,晝夜不熄,這是印度爭取民族獨立精神的象徵。陵墓正面刻有印度文:“嗨!羅摩!”這是甘地遇難倒地時喊出的最後兩個字,羅摩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裏的英雄,被認為是印度教中保護之神毗濕奴的化身。陵墓沒有任何裝飾,極其普通、簡樸。然而,每逢節假日,便吸引無數身着白色民族裝的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他們脫掉鞋子,赤腳走進陵園,深切地悼念陵園的主人。
甘地陵簡介
  甘地陵(Raj Ghat) 位於印度首都新德裏東面的亞穆納河畔,是焚化甘地遺體之處。甘地是印度近代史上一位傑出的政治傢,他為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爭取印度獨立奮鬥了畢生,被印度人尊為“國父”。凡是到印度訪問的外國領導人,都要去謁拜甘地陵,獻上花圈,有的還在陵園南門栽種常青樹,表示對甘地的尊敬。到新德裏的遊客,也都願來這裏瞻仰一番。甘地陵衹是一個象徵性陵墓,裏面並沒有埋葬甘地的遺體。按印度教風俗,死者必須在死後 24 小時內火化,然後把骨灰撒入聖河。甘地被暗殺後,就在這裏火化,他的骨灰分別撒在恆河和印度最南端科摩林角附近的印度洋、阿拉伯海和孟加拉灣三個海水會合的洋面上。為了永遠紀念印度人民尊敬的領袖甘地,在他的火葬地修建了這座陵墓。每逢節假日,便吸引無數身着白色民族裝的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他們脫掉鞋子,赤腳走進陵園,深切地悼念陵園的主人。
甘地陵景觀
  甘地陵沒有任何裝飾,極其普通、簡樸。每逢節假日,便吸引無數身着白色民族裝的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他們脫掉鞋子,赤腳走進陵園,深切地悼念陵園的主人。陵園呈凹形,在陵園正中,靜臥着一座黑色大理石陵墓,是用黑色大理石築成的一個四方形平臺,標志着聖雄甘地1948年被刺後火化的地點。平臺正中是一長明火炬,象徵甘地精神永存。墓地出口處有一石碑,刻有摘自甘地1925年所著《年輕的印度》一書中所列的“七大社會罪惡” :
  搞政治而不講原則(Politics without principles)
  積纍財富而不付出勞動 (Wealth without work)
  追求享樂而不關心他人(Pleasure without conscience)
  擁有知識而沒有品德(Knowledge without character)
  經商而不講道德(Commerce without morality)
  研究科學而不講人性(Science without humanity)
  膜拜神靈而不做奉獻 (Worship without sacrifice )
  甘地陵墓並不高大,但占地面積不小。所有前來瞻仰的人,在圍墻大門前都必須脫鞋,赤腳或穿着襪子進入,以示尊敬。甘地陵外形簡樸大方,從遠處看,像一座沒有頂蓋的大土墳,四周長滿青草。陵園有兩個紅磚修建的小門,沿一條磚鋪的小徑進入陵園,陵園呈圓形,四周圍墻上爬滿青藤,幹粗葉茂,青翠婀娜。陵園中央是甘地墓,坐北朝南,用黑色大理石砌成,為一個長寬均為 3 米的正方形平臺,高約 1 米。它的北頭有一個緑色的柵欄,圍着一隻鑲着銅邊的玻璃罩,罩着一盞常明燈,火苗冉冉,終年不息。陵墓正面鑲嵌着印地文“咳,拉姆!(即‘啊,天哪!’的意思)”這是甘地中彈身亡前喊出的最後一句話,羅摩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裏的英雄,被認為是印度教中保護之神毗濕奴的化身。。在甘地墓的右前方,有一塊石碑,碑上用中文刻着甘地關於尊重婦女的名言:“把婦女稱作弱 (性)是一種誹謗,那是男人對女人不公正。如果實力意味殘忍力量,那麽婦女當然沒有男子那樣殘忍;如果實力意味道德力量,那麽婦女無限的勝過男子;如果非暴力是人類的原則,那麽前途有賴於婦女。”同樣內容的碑文還用印地文和烏爾都文刻在左右兩塊碑上。在馬哈拉施特拉邦浦那囚禁甘地的樓房,已開闢成博物館,甘地使用過的紡車、拐杖和日用品都陳設在那裏。在甘地火葬臺北面還有印度獨立後已故四位總理尼赫魯、夏斯特裏、英·甘地和拉·甘地的火葬臺。
甘地陵旅遊
  看 點 :
  紀念活動:每個周五晚上5:30有祈禱。每年10月2日和1月30日,各國領導人和公民來到這裏嚮甘地默哀。
  介 紹 :
  位於新德裏東郊朱木拿河畔,是印度國父“聖雄”甘地的陵墓。陵園呈凹形,在陵園正中,靜臥着一座黑色大理石陵墓,它是一個普通的正方形平臺的樣子,高約1米,長寬約3米。墓後是盞長明燈,晝夜不熄,這是印度爭取民族獨立精神的象徵。陵墓正面刻有印度文:“嗨!羅摩!”這是甘地遇難倒地時喊出的最後兩個字,羅摩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裏的英雄,被認為是印度教中保護之神毗濕奴的化身。陵墓沒有任何裝飾,極其普通、簡樸。然而,每逢節假日,便吸引無數身着白色民族裝的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深切地悼念陵園的主人。
  交 通 :
  甘地陵在紅堡對面。可以從市區乘坐公共汽車到達,也可乘坐出租車或地鐵。最近的火車站是老德裏火車站,最近的機場是甘地國際機場(Indira Gandhi International Airport)。
  門 票/開 放 時 間 :
   免費。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甘地的簡介
  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 मोहनदास करमचंद गाँधी,1869年10月2日—1948年1月30日), 也稱作“聖雄甘地”,是印度民族主義運動和國大黨領袖。他既是印度的國父,也是印度最偉大的政治領袖。他帶領國傢邁嚮獨立,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他的“非暴力”的哲學思想,也就是他說的“satyagraha”,影響了全世界的民族主義者和那些爭取和平變革的國際運動。
  通過“非暴力”的公民不合作,甘地使印度擺脫了英國的統治。這也激發了其他殖民地的人們起來為他們的獨立而奮鬥。最終大英帝國分崩離析了,取而代之的是英聯邦,或者更準確一點是聯邦(因為“英”這個前綴於1946年沒有了,變成了Commonwealth of Nations)。 甘地的主要信念是“satyagraha”,英語譯成soul force,意為“精神的力量”、“真理之路”、“追求真理”等。 這鼓舞了其他的民主運動人士,如馬丁·路德·金,曼德拉等人。他經常說他的價值觀很簡單,那就是(是從傳統的印度教信仰演化來的): 真理(satya),非暴力(ahimsa)。
包含詞
甘地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