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分佈在夏河甘加地區。現有約20餘萬衹。甘加羊偏毛用,體格較小而結構緊湊,軀體白色者約占93.19%,毛被呈開發型,毛辮長26.10釐米,呈波浪彎麯,光澤好,油汗正常,淨毛率高。因其羊毛工藝價值高,是優良的地毯用毛。 |
|
1、外貌特徵
甘加羊體質結實,結構勻稱,體型較小而緊湊,被毛多為白色。成年公母羊平均毛長分別為27.97釐米和26.73釐米,毛辮呈大波浪彎麯,膚色均為淺粉色。頭適中、略短,呈三角形,額稍寬平;頭部乾燥,着生以黃褐色為主的刺毛。面部清秀,鼻梁隆起,兩眼略嚮外稍突。耳大而嚮左右兩側平伸性下垂。公羊98.6%有角,角長而粗壯,為蠃旋型,角體長而扁平並嚮兩側呈扭麯狀彎麯性伸展;母羊97%有角,角相對細而短,為蠃旋型,並呈蠃錐狀嚮外上方斜伸。頸寬深,較細而長,着生黃褐色刺毛者居多;頸部無褶皺,有肉垂者不多。胸部較寬深,體軀呈長方形,肋拱起,背直而平,十字部高,尻斜而短,臀部稍豐滿。四肢端正,較粗而長,着生刺毛,多為黃褐色。蹄質堅硬,多為黑色。短瘦尾呈扁錐形,着生以白色為主的刺毛,緊貼臀部。公羊平均尾寬和尾長分別為4.63釐米和14.9釐米,母羊平均尾寬和尾長分別為4.59釐米和12.56釐米。骨骼勻稱結實,肌肉發育適中。
2、生物學特性
甘加羊在嚴酷的高寒生態環境條件下,心肺器官功能較強,呼吸、脈搏頻率較快,能吸入大量的氧氣,對高寒缺氧特殊環境有良好的適應能力。抗逆性強,耐粗飼,采食廣,終年放牧,逐水草而居。公、母羊均膽小,容易受驚,合群性好,在正常情況下很難將牧群分開,便於管理。
2007年7月中旬隨機對中心産區的20衹成年公羊和80衹成年母羊的體高、體長、胸圍、胸深、胸寬和體重進行測定,分別為68.09釐米、70.39釐米、89.14釐米、33.41釐米、18.12釐米、48.77公斤和65.27釐米、65.97釐米、84.56釐米、31.88釐米、17.35釐米、40.27公斤。公母羔羊出生重分別為2.99公斤和2.89公斤,180日齡斷奶體重分別為19.14公斤和20.48公斤,哺乳期日增重分別為89.72剋和97.72剋。
3、産毛性能
甘加羊偏毛用,毛被呈開放形,毛辮長27.1釐米,呈波浪彎麯,光澤好,油汗正常,淨毛率高。因其羊毛工藝價值高,是優良的地毯用毛。甘加羊每年7月份剪毛,一年剪毛1次。牧民的羊毛有一部分用於擀氈、網褥絮和被絮等。
4、産肉性能
隨機對中心産區中上等膘情的成年公、母羊各15衹進行屠宰測定,公羊屠宰率47.41%,眼肌面積19.24平方釐米;母羊屠宰率45.46%,眼肌面積17.35平方釐米。
5、繁殖性能
母羊1.5齡開始性成熟,因繁殖成活率低,很少用於配種,一般到2.5齡開始配種,利用年限為5-6年。公羊性成熟較母羊稍晚,一般2-2.5齡開始配種,利用年限為3-5年。公、母羊混群自然交配,母羊每年産羔1次,每胎1羔,一般7月份陸續開始發情配種,9月份為發情配種盛期。12月到次年2月份産羔。據對125衹母羊觀察統計,發情周期平均為18.01天,1個發情期持續時間約30小時。妊娠期平均152天。成年母羊羔羊斷奶成活率90.14%,母性好,育羔力強。1.5齡母羊産羔率76.58%。 |
|
甘加羊是高寒牧區草原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特定自然條件下生産優質地毯毛的一個寶貴資源。成年公、母羊平均毛辮長為26.73-27.97釐米,淨毛率69.25-69.81%,其毛油汗正常,光澤好,是地毯工業的重要原料。其肉質肥美細嫩,營養豐富,被列為2008年奧運會指定緑色産品。
為更好地開發利用這一優良品種,必須從加強草原建設、努力解决草畜不平衡矛盾、輸入綜合配套技術、迅速改善飼養管理條件等方面着手,提高甘加羊的種質生産水平。在保持其良好適應性的前提下,應以夏河縣甘加鄉中心産區現有的22.54萬衹羊為基礎,進行本品種選育,着重提高産毛量和被毛中兩型毛的比例,降低或消滅死毛,在增加生産優質地毯毛的同時註意提高産肉性能,不斷提高各項經濟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