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 > 瑞安中學星
目錄
No. 1
  經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準,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在一九八一年十月二十三日使用四十釐米雙筒望遠鏡觀測發現的、國際編號為四0七三號的小行星日前被正式命名為“瑞安中學星”。
  據悉,這是中國中等學校首次獲國際小行星命名。
  浙江省瑞安中學是中國近代教育傢孫詒讓創辦的,是中國最早的算學專門學校之一,建校一百一十年來為國傢和社會培養了大批卓有建樹的人才。
  這次,瑞安中學申報命名“瑞安中學星”,是中科院院士、天體力學家孫義燧,中科院院士、大氣學家伍榮生和天文學家彭元樓等鼎力推薦的。考慮到瑞安中學涌現出王季思、謝雲、繆天瑞、伍霖生、唐達成等一批中國著名專傢學者,紫金山天文臺終於選中瑞安中學。
  據悉,小行星是目前各類天體中唯一可由發現者進行命名並得到世界公認的天體,小行星命名具有國際性和永久性,是一項崇高的國際榮譽。
  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張傢祥、楊捷興、汪琦等行星科學家先後發現了得到國際上永久編號的新小行星一百餘顆。中國以高等學校名稱命名的小行星有四顆,分別為“北京大學星”“南京大學星”“北師大星”和“山東大學星”。首次以中學名稱命名小行星的僅有瑞安中學。 (亦彬 袁胤)
  補充:
  名稱: 小行星4047
  臨時編號: 1964 tt2
  發現日期: 1964年10月8日
  發現者: purple mountain observatory
  purple mountain observatory
  中國科學院下屬的天文研究機構,是原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創建的第一個天文臺。1934年建成,位於南京城外東北的紫金山上。地理位置:東經118°49□,北緯32°04□,海拔267米。建臺時主要觀測儀器有:口徑60釐米的反射望遠鏡,口徑20釐米的折射望遠鏡附有口徑15釐米的天體照相儀以及太陽分光鏡等。抗日戰爭中,部分儀器遷往昆明,其餘全遭破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修復了口徑60釐米反射望遠鏡,進行恆星光譜、光電測光和小行星觀測等工作;增置了口徑14釐米的色球望遠鏡和定天鏡為40釐米的太陽光譜儀。1964年安裝了口徑40釐米雙筒折射望遠鏡,研究小行星和彗星等。1965年裝設口徑43釐米的施密特望遠鏡,開展人造衛星的觀測和研究。在時間工作方面,增加口徑 100毫米中星儀。1958年以來,建立觀測太陽的射電望遠鏡,現有波長3釐米和10釐米的兩臺儀器進行常規觀測,研究太陽的活動規律並作出太陽活動預報。此外,還編算和出版《中國天文年歷》、《中國天文年歷(測繪專用)》和《航海天文歷》等歷書。紫金山天文臺為綜合性天文臺,進行恆星、太陽、行星、人造衛星、空間天文學、射電天文學、實用天文學、歷算和天文儀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包含詞
瑞安中學星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