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畜禽 > 瑞士褐牛
目錄
No. 1
  瑞士褐牛(brownswiss)屬乳肉兼用品種,原産於瑞士阿爾卑斯山區,主要在瓦萊斯地區。由當地的短角牛在良好的飼養管理條件下,經過長時間選種選配而育成。
  1.外貌特徵
  被毛為褐色,由淺褐、灰褐至深褐色,在鼻鏡四周有一淺色或白色帶,鼻、舌、角尖、尾帚及蹄為黑色。頭寬短,額稍凹陷,頸短粗,垂皮不發達,胸深,背綫平直,尻寬而平,四肢粗壯結實,乳房勻稱,發育良好。成年公牛體重為1 000千克,母牛500~550千克。
  2.生産性能
  瑞士褐牛年産奶量為2 500~3 800千克,乳脂率為3.2%~3.9%;18月齡活重可達485千克,屠宰率為50%~60%。美國於1906年將瑞士褐牛育成為乳用品種,1999年美國乳用瑞士褐牛305天平均産奶量達9 521千克(成年當量)。
  瑞士褐牛成熟較晚,一般2歲纔配種。耐粗飼,適應性強,美國,加拿大、前蘇聯、德國,波蘭、奧地利等國均有飼養,全世界約有600萬頭。瑞士褐牛對新疆褐牛的育成起過重要作用。
草業百科
  區劃品種名稱瑞士褐牛
  類別牛
  典型圖片
  産地及環境瑞士褐牛,也叫阿爾卑斯褐牛。原産於阿爾卑斯山區。為乳肉兼用品種。
  地理分佈瑞士褐牛在瑞士主要分佈於瓦萊斯地區。其頭數占瑞士全國牛總頭數的47.3%,僅次於西門塔爾牛。被世界許多國傢引入,除純種繁育外,用其改良當地牛。
  品種特徵瑞士褐牛體格比西門塔爾牛稍小。頭短而寬,額稍凹,角中等長,嚮前、嚮外上方彎麯。頸短粗,垂皮不發達。胸深,背綫直,尻部寬而平,尾根略粗。四肢粗、結實,蹄質堅實。母牛乳房勻稱,乳房附着和乳頭形狀好,乳腺組織發達。該品種牛皮膚厚,有彈性,毛色為淺灰褐色及深褐色,乳房和四肢下部有的個體毛色較淺,幾乎呈白色。被毛密,光澤好。成年公、母牛體高和活重分別為146釐米和930公斤、135釐米和600公斤。
  品種性能瑞士褐牛一般18月齡活重達485公斤,屠宰率50%~60%。幼牛日增重為0.85~1.15公斤。産乳性能,泌乳期産乳量2000~3800公斤,乳脂率3.23%~3.87%。母牛産初胎年齡為29~30月齡,産犢間隔期為395天。雙胎率(2%~4%)比其他牛品種高。瑞士褐牛適應性強,生産性能高,遺傳性穩定,被世界許多國傢引入,除純種繁育外,用其改良當地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