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甘是緬甸最早的封建王朝蒲甘王朝的京都,緬甸最負盛名的佛教聖地。在方圓16平方英裏的土地上,現存佛塔仍有2217座,被譽為“萬塔雲城”。著名的佛塔有瑞喜宮佛塔,瑞喜宮佛塔是蒲甘地區最古老的佛塔,公元1031年由阿奴律陀王始建,1090年由其子江喜陀王建成,是一座全部用巨石塊砌成的佛塔。 塔高165英尺。塔內四面不同姿態的佛像由31英尺高的柚木雕成,塔內基壁上嵌有547塊佛本生故事的釉陶畫,塔外基壁上有駱駝圖案的釉陶畫,而緬甸當地是沒有駱駝的,由此證明當時緬甸與外界已有文化交流,塔下珍藏有佛祖前額的皮膚、翡翠佛像等寶物。在蒲甘的佛塔內還有許多精美的石刻、壁畫及造像,集中展現了緬甸古代文化藝術,為研究緬甸的歷史、宗教、建築和民族文字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資料。 塔院旁建有1960年周恩來總理生前訪緬時捐贈的佛亭。1961年1月8日,中國總理周恩來曾率中國友好代表團訪問過這裏,並為保護蒲甘的文物捐了款,訪問後,緬甸人民為紀念中緬友好和周恩來總理訪問蒲甘,便用周總理的捐款在著名的瑞喜宮佛塔東門外修建了一座蒲甘涼亭。在涼亭正面用緬文鎸刻了“人民群衆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周恩來所捐之款做的善事”。今天,蒲甘涼亭已成為中緬友誼的象徵。陳毅副總理訪問蒲甘時,也曾賦詩曰:“蒲甘聖地欣同遊,佛塔百萬四野稠”。 瑞喜宮塔是蒲甘初期佛塔的典型代表,塔頂高聳,帶各種裝飾,塔周圍有無數小塔和亭臺,令人眼花繚亂。其中有一處頗為有趣,名叫“父子殿”,內中衹有兩尊雕像,一為父親,坐於臺下,一為兒子,坐在臺上。兩人都古拙有趣、憨態可掬。瑞喜宮塔周圍環繞着53尊高大的雕塑,包括獅子雕、摩迦羅雕(一種形似鰐魚的動物)和蟾蜍雕。塔的四面各有一銅亭,亭內各有一尊精美絶倫的立佛。據傳,塔內珍存着十二世紀錫蘭王送的一顆佛牙和中國皇帝送的一尊玉雕佛像,以及竺多般大帝珍藏的佛陀額飾。 據傳,建塔前,阿奴律陀王讓白象馱着佛祖前額的皮膚信步而走,在其停下來的地方建塔。結果,白象停在一沙丘上。故瑞喜宮佛塔意即建在沙丘上的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