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玫瑰花名字的由來,《說文》中有:“玫,石之美者,瑰,珠圓好者”;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也有“其石則赤玉玫瑰”的說法。即使後來玫瑰變成了花的名字,中國人也沒有西方那般柔情萬種的解釋。由於玫瑰莖上銳刺蝟集,中國人形象地視之為“豪者”,並以“刺客”稱之。這種對“豪者”的欣賞非常符合玫瑰本性。我國目前惟一的花卉院士陳俊愉先生說,玫瑰並不嬌貴,它對生長條件的要求十分低,耐貧瘠,耐寒、抗旱,很多園林甚至直接就用攀援玫瑰做花籬,管理得相當粗放。玫瑰還是保護土壤、保持水土的良好植物。此外,因其香味芬芳,裊裊不絶,玫瑰還得名“徘徊花”;又因每插新枝而老木易枯,若將新枝它移,則兩者皆茂,故又稱“離娘草”。無論是“刺客”還是“離娘”,玫瑰展現出一種隱藏於堅韌中的絶代風華,絶非韶華易逝的悲情貴婦之態。
平陰玫瑰栽培歷史悠久,據史書記載,始於漢朝,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唐代製作香袋、香囊,明代用花製醬、釀酒、窨茶。到清末已形成規模生産。明萬歷年間《續修平陰縣志》載有:《竹枝詞》曰:“隙地生來千萬枝,恰似紅豆寄相思。玫瑰花開香如海,正是傢傢酒熟時。”民國初年《平陰鄉土志》載:“清光緒二十三年(1907年)摘花季節,京、津、徐、濟客商雲集平陰,爭相購花,年收花30萬斤,值銀五千兩。”此時期平陰玫瑰盛極一時。後因戰亂,平陰玫瑰大減,至1949年,玫瑰花年産僅1.5萬公斤。近年來,平陰縣玫瑰種植規模不斷擴大。1994年全縣玫瑰栽培面積僅有1000餘畝,2000年以後種植面積迅速增長。到2005年,全縣玫瑰栽培面積達3.5萬畝,遍布全縣11個鄉鎮。由於科學管理技術及豐産品種的不斷推廣,平陰縣玫瑰的産量也有了大幅增長,畝産量由過去的100公斤提高到當前的400公斤,最高單産突破500公斤。
每年5月上旬是玫瑰的盛花期,生長旺盛的萬畝玫瑰競相開放,正如宋代詩人楊萬裏寫的《紅玫瑰》一詩所云:“非關月季姓名同,不與薔薇譜牒通。接葉連枝幹萬緑,一花兩色淺深紅。”走在大街小巷異彩紛呈、花香四溢,玫瑰的嫵媚多姿仿佛是美女在早晨剛梳妝完的豔麗狀容,像是絢麗多彩的綢緞,緩緩飄落在風雨中。前來賞花、觀光的遊客絡繹不絶,形容車如流水人如潮是不過分的。
玫瑰淪為情人節俗套,是個美麗的誤會。其實“送情人”的那種花並不是玫瑰,而是月季。無論月季還是玫瑰,英文都是rose,都是薔薇科植物,在親緣關係上還是較近的。月季葉少, 3-5片,而玫瑰5-9片。月季刺少,玫瑰刺多。月季葉泛亮光, 玫瑰葉無亮光。月季花較大,顔色多樣;玫瑰花較小,一般為 粉紅色。第二種玫瑰花稍大,但呈扁平盤形,容易與月季區分開來。家乡的文友在文章中說:“最初的平陰玫瑰,一律是野生的,山上山下隨處可見。每年5月玫瑰花開放的季節,空氣中處處充了香甜的氣息。不過,那時生活睏難,誰都無暇顧及玫瑰在山間的花開花落,更羞於談論與玫瑰有關的話題。後來,事情就漸漸發生了變化:溫飽問題倒是解决了,但愛情卻出現了危機。持續攀高的離婚率,就像水缸裏的瓢,按都按不住。恐慌之中,外國的“情人節”在玫瑰的簇擁下長驅直入,並迅速在中國走紅起來。不過,2月14日過“情人節”這一天,那些在城市沿街叫賣的玫瑰,幾乎都是大棚裏長出來的,價格高的離譜不說,香味和顔色也都不夠純正。此時的中國北方,正是春寒料峭,有些地方甚至還飄着雪花。而平陰玫瑰,那時還基本是一些光禿禿的枝條。眼睜睜地看着別人發“玫瑰財”,一些為平陰玫瑰鳴不平的人,就建議把“情人節”改為5月的某一天。”
其實,玫瑰真正的價值在於其能有效地調理女性的生理問題,可養顔美容,促進女性新陳代謝。在我國自古就利用玫瑰花的功效進行養生、美容。大周女皇武則天朝飲玫瑰甘露,夜敷玫瑰花瓣,雖年過花甲,仍面若桃花,精力旺盛;清代慈禧太後也用玫瑰美容,得以青春常駐,直至暮年不衰。今天先進的科學技術將這天然、古老、浪漫的玫瑰花,帶入現代人高質量的生活之中,如大傢以飲用玫瑰花茶為時尚,使生活更溫馨,更美好。玫瑰花提取的玫瑰油稱為“液體黃金”,成分純淨,氣味芳香的玫瑰油一直是世界香料工業不可取代的原料,在歐洲多用於製造高級香水等化妝品。從玫瑰油廢料中開發抽取的玫瑰水,因其不加任何添加劑和任何化學原料,是純天然護膚品,芳香怡人,具有極好的抗衰老和止癢作用。玫瑰精油是一種珍貴的天然香精,玫瑰精油萃取自新鮮花瓣,具香甜花香,是廣受歡迎的鎮靜劑、催情劑及美容聖品。玫瑰精油價格昂貴,卻有多功能療效,適用於各種膚質,能促進細胞再生、防止肌膚老化、平扶肌膚細紋,是全方位美膚的精油選擇。精神層面,玫瑰精油則具放鬆、舒緩、愉悅心情的功效。
當然,玫瑰早已超越植物學的領域,成為一個內涵繁復的文化符號,遠遠比愛情來得豐富。不同顔色、朵數的玫瑰還另有吉意!如紅玫瑰代表熱情真愛;黃玫瑰代表珍重祝福和嫉妒失戀;紫玫瑰代表浪漫真情和珍貴獨特;白玫瑰代表純潔天真等。玫瑰數還有不同的含意:1朵玫瑰代表——我的心中衹有你 only you!2朵玫瑰代表——這世界衹有我倆!20朵玫瑰代表——我僅一顆赤誠的心!99朵玫瑰代表——天長地久 forever!100朵玫瑰代表——百分之百的愛 100% love!999朵玫瑰代表——我傢有錢。
玫瑰在歷史上代表着生命的激情與衝動,純潔與美好,還有愛情、智慧、崇高……這些被全人類所贊美的東西,都曾被比作玫瑰。在著名的德國植物學家、園藝學家瑪莉安娜·波伊謝特所寫《植物的象徵》一書中,玫瑰占了最長的篇幅,有着最復雜的意義:從穆罕默德升天之際的汗珠到諸神身邊惡魔登天的蔓生攀緣天梯,從保密之神到智慧之花,從童貞的聖母到情欲的風塵女子,美、浪漫、愛情、聖潔、感性、頽廢、愛欲、死亡、宇宙、神秘、沉默、智慧、優雅…… 在原始的女神崇拜時期,古老的五瓣玫瑰花瓣,代表女性生命中的五個階段———出生、首次月經來潮、做母親、絶經和死亡。開放的玫瑰花象徵着女性的外生殖器,所有的人都是從那個神聖的花朵裏來到世間。被剪下來的玫瑰迅速凋零與枯萎,又使它成為生命易逝和死亡的象徵。在古羅馬玫瑰節期間,人們將玫瑰花瓣撒於死者的墳墓上,羅馬皇帝也頭戴玫瑰編製的花冠,象徵凡人終有一死。隨着基督教取代衆多神教成為羅馬帝國的正統宗教,玫瑰披上一層神聖的外衣,轉而開始象徵殉教者和基督的受難和死亡。到了中世紀,玫瑰成了仁愛與超世俗美的化身,它還是聖母瑪利亞的首選象徵。瑪利亞也被稱為“天堂中的玫瑰”,是完美無瑕的象徵。文藝復興運動之後,在細緻敏感的畫傢眼中,紛紛飄落的玫瑰花瓣,又恢復了羅馬時期的寓意———生命無常。玫瑰最完美地綜合了19世紀末唯美畫傢對古典世界和對自然美的狂熱,所以成為他們青睞的主題之一。玫瑰與神秘主義有着奇妙的聯繫。在西方,“under the rose”這句諺語代表“純屬私下交談”之意。這來源於神話———小愛神丘比特用一束玫瑰“賄賂”沉默之神,請他不要把維納斯不忠的秘密傳播出去。所以,玫瑰花也成為沉默或嚴守秘密的象徵。玫瑰多層的花瓣象徵着獲取種種神秘知識的不同階段,因此玫瑰還有智慧之花的意義。17世紀,神秘的玫瑰十字會將玫瑰置於中心,將十字架和宇宙之輪環繞在它周圍,使其同時具有三者的含義。
東方將玫瑰稱為豪傑和刺客,可能更接近玫瑰本身的精神。四十年代初的上海,中國流行歌麯的開創者之一、青年作麯傢陳歌辛正在上海一女子中學教音樂。他上課時常穿一件熨得平展的竹布長衫、藍色的,已洗得微微發白了,顯出有點窮相。但這掩蓋不了他橫溢的才華和風流倜儻。他的才能和風度,引起了學生金姣麗小姐的傾慕,誘發了她的玫瑰夢想。金小姐是當時上海吳宮飯店經理傢的千金,嫵媚嬌好,金枝玉葉,年方二八,卻是上海南京路新新公司琉璃電臺的播音員,登臺演出十分出色,也是學校中的名花。陳歌辛很愛她,將她的微笑當成是蒙娜麗莎的微笑。他送了一張卡片給她,上寫着“無法無天”四個字,意謂他們的這場玫瑰之戀,門不當,戶不對,是打破當時社會輿論和倫理道德的勇敢之舉。1934年,為圓玫瑰之夢,千金小姐勇敢地衝破了世俗偏見,,在上海寧波同鄉會藉到了一間陋室,與一介窮書生、二十歲的陳歌辛共結了連理。那年她纔十七歲。金姣麗玫瑰般的俏麗和他們夢幻般的愛情,激發了作麯傢的樂思,如噴泉拼涌,婚後第二年,陳歌辛寫出了歌麯《玫瑰玫瑰我愛你》等許多佳作。他們的愛堅如磐石,彼此的優秀基因得到了最佳的組合,後來又誕生了愛情的寶貴結晶——陳鋼等富有才華的兒女。陳鋼就是舉世聞名的音樂詩篇《梁祝小提琴的協奏麯》的作者之一,當今中國著名的作麯傢,上海音樂學院的教授。《玫瑰玫瑰我愛你》旋律輕鬆明快,奔放昂揚,將城市情懷和民族音調巧妙地匯成一體;歌詞(吳村 寫詞)形象鮮明,詩意盎然,表現了“風雨摧不毀並蒂連理”的情懷。它在四十年代走紅上海灘,走紅全國。及後又飄出國門到海外。二戰結束後,美國流行樂壇有人把它譯成英文rose rose i love you,改編成爵士樂,出版了唱片及樂隊麯譜,將它收入美國《125首老歌金麯》中。多年以來,它一直作為世界名麯和美國歌壇宿將法蘭剋。林的成名作風靡全球。由於在美國和世界流行約五十年,作者寫歌的事跡又沒有大力宣傳,連這首歌最佳的演繹者之一法蘭剋。林也誤以為它是美國作麯傢的作品呢,根本不知道它是中國第一首在國際上流行的流行歌麯。五十年代初期,美國曾尋找《玫瑰》歌的作者,按當時的標準,該歌的版稅高達百萬美金。陳歌辛是愛國音樂傢,又值抗美援朝,當聽到此消息後,準備如果取得這筆巨款,將購買一架飛機獻給國傢。但在當時的形勢之下未能如願。幾年前,中美兩國的女子足球隊在美國舉行比賽。當中國女足出場時,全場響徹了“rose rose i love you”的歌聲,一首情歌,此時變成了贊美巾幗健兒颯爽英姿並激勵她們昂揚鬥志的最強音。
人們正是藉着這個美麗的名字,去贊嘆生命中所能經歷的無數奇跡,無分東方與西方。德國著名作傢歌德在1771年與戀人分手後寫下過這樣的詩句:“少年看見紅玫瑰,荒野中的玫瑰。多麽鮮豔多麽美,少年見了奔如飛,心中不住贊美:玫瑰,玫瑰,紅玫瑰,荒野中的玫瑰。”法國大作傢雨果說過:“我平生最大的心願,就是在玫瑰花盛開的季節死去。”法國詩人拉馬丁《蝴蝶》更是感人肺腑:“生同春光,死如玫瑰。”在我國歷代詩人雋永的詩詞中更有着它動人的描寫,宋朝詩人徐積詠唱道:“誰言造物無偏處,獨遣此花住此中。葉裏深藏雲外碧,枝頭常藉日邊紅……”。
傳說天堂裏的玫瑰花是憂鬱色的,下凡後成了亞當夏娃的衣裳,所以她吸納了天與地的精髓,一句花語,一滴花淚都會成為我們對滾滾紅塵不捨不棄的理由........造物主對玫瑰是偏心厚愛,賦予了玫瑰嬌豔嫵媚的豐姿和情意纏綿的意藴,而玫瑰花瓣上晶瑩的露珠,不正顯示着日新月異、揚眉吐氣的中國人的驕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