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江蘇 >南京 >南京市區 > 王謝故居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王謝故居投訴電話南京市旅遊投訴電話:025-52260123
  江蘇省旅遊投訴電話:025-8341818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烏衣巷位於夫子廟西南數十米,是一條幽靜狹小的巷子,原為東晉名相王導、謝安的宅院所在地。舊時王謝子弟善著烏衣,因而得名。為紀念王導、謝安,在烏衣巷東曾建有來燕堂,建築古樸典雅,堂內懸挂王導、謝安畫像,仕子遊人不斷,成為瞻仰東晉名相、抒發思古幽情的地方。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的那首膾炙人口的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傢。”就是對此處的感嘆。從此烏衣巷便名播中外,遊人不絶。
  王導在今紫金山前占有良田八千多畝,謝安的大量財富也集中到建康,他們是扶持東晉政權的擎天雙闕。
  王導(276一339年),字茂弘,琅琊臨沂人,是東晉王朝的實際創立者,西晉未年,八王內江,匈奴入侵,西晉王朝大廈即傾,分崩離析。王導認為天下人亂,能振興晉室的唯有司馬睿,“遂傾心推奉,為之謀劃。”他極力勸司馬睿移鎮建康(今南京),為東晉立國打下基礎,公元317年,王導依賴北方士族,團结江南士族,協助司馬睿建立了偏安江左的東晉政權,他歷晉元、明、成三帝為宰輔,用“鎮之以靜,群情自安”的方針,保持東晉的安定局面。晉室南遷之時,內外交睏,矛盾重重,江南士族不與合作,“居月餘,士庶莫有至者。”於是王導和揚川刺史王敦一起演出了一幕為琅琊王樹立威望的盛大出遊儀式。他們利用上已節(三月三)讓司馬睿乘大轎威風凜凜地行走在慶祝的隊伍前,王敦、王導及南遷的北方大族恭敬地尾隨其後,江南豪族見到琅琊王在北方大族中有如此威望,便紛紛前來投靠。為了緩和南北大族間的矛盾,王導一方面積極拉攏土著豪門,許以高官厚祿,另一方面又在南方豪族勢力較弱的地區,設立僑川、僑郡、僑縣安置北方大族和移民,使土著與僑民各得其所,矛盾緩和,晉室轉危為安了,以後,王導又先後平定了王敦、蘇峻的叛亂,進一步鞏固了東晉王朝。王導因扶持晉室有功,晉元簾對他說:“卿,吾之蕭何也。”民間有“王與馬,共天下”的說法,既說明了王導為司馬睿的晉室立下了汗馬功勞,也點明了王傢權勢之大。謝安是南遷大族中的佼佼者。
  謝安(公元320一385年),字安石,陳郡(今河南太康)人,曾隱居會稽東山,以山水、文籍自娛,然胸懷韜略,留心時政,人喻之為諸葛孔明,都希望他出來主持政局。簡文帝時謝安已40多歲了,因國運每況愈下,他纔“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為晚”,由會稽赴建康接任丞相。謝安性沉靜,臨危不亂,溫雅有儒將風度。他曾與大書法了王羲之登冶城(今朝天宮附近)“悠然逼想,有高世之志。謝安在建康20多年,做了兩件人事,從而名垂青史。一是他巧妙地阻上了桓溫的篡位活動,避免了內戰的爆發:一是指揮了著名的淝水之戰。簡文帝時,炙手可熱的桓溫掌握着軍政大極,曾多次覬覦帝位,都因謝安、王坦之巧妙機智地從中斡旋纔未能得逞。簡文帝死後,謝安又趁桓溫不在建康,擁立司馬曜為帝。對此桓溫懷恨在心,率領大隊人馬趕回建康,井指定謝安、王坦之到新亭迎候、這不啻又是一場“鴻門宴”。王坦之驚慌失措求教於謝安。謝安神色自若,坦然他說“晉室存亡,在此一行。”及見桓溫,王但之汗流浹背,誠惶誠恐慌亂中竟倒執笏板。謝安則不慌不忙,從容就席,井嚴肅地對桓溫說。我聽說諸侯的職責是守在四方,您為何重兵壓境,劍拔彎張呢?桓溫張口結舌,無言以對,衹好撒夫伏兵。謝安這纔與桓溫舉杯,風捲幕帳,露出了藏於帳後偷聽的桓溫謀士郗超,謝安見此微微一笑道:“郗生真可謂是入幕之賓啊。”一句話說得郗超羞愧滿面,無地自容。桓溫也面紅耳赤,尷尬萬分。桓溫知道在道義上是不能壓倒謝安的,武力也不能使他屈服,謝安代表了支持晉室的一批世傢大族,下敢貿然行功,衹好強按怒火,握手言和,音室憑藉着謝安的機智勇敢又得以維持。
  晉大元八年(338年).前秦統治者行堅率兵號稱白萬,揮戈南下,直取東晉。當時荷堅曾誇下海口“以吾之衆,投鞭於江,足斷其流。”當苻堅大兵“八於淮肥,京師震恐”之時,謝安受命於危難之中,擔當起抵抗入侵的重任。他派出謝石、謝玄、謝瑛等將領,率八萬幕府精兵趕赴前綫,並親自“指授將帥,各當其任”,審時度勢,縝密安排。决戰前夕,謝安帶着傢人,陪着朋友,到離建康城二十裏的東山“圍棋峭墅”,以此來安定民心。晉軍與苻堅相遇於淝水,采用謝安的誘敵移動之計,趁強敵布陣方亂,腳眼未穩,一舉擊潰苻堅97萬人軍。崩潰的秦兵,湟湟如驚弓之鳥,爭相逃命,“自相蹈籍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聞風聲鶴唳,皆以為晉兵且至”,望“八公山草木,皆以為晉兵。”苻堅本人也差點做了刀下鬼。
  謝安决策的淝水之戰,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它奠定了南朝300多年安定和平的政治局面。後人寫詩推崇他,“高臥東山四十年,一堂絲竹敗苻堅。至今墩下蕭箭雨,猶唱當時奈何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