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 : 文學寫作 : 詩人 : 中國畫 > 王文治
目錄
清人
  王文治(1730-1802),字禹卿,號夢樓,江南丹徒(今江蘇省鎮江市)人。乾隆二十五年(庚辰,1760)一甲第三名進士(探花),清代文學家、書法傢。官翰林院編修、侍讀,至雲南臨安知府,罷歸。
  王文治工詩、書,書法得董其昌神髓,與梁同書齊名。文治平日喜用淡墨,以表現瀟疏秀逸之神韻,時稱“淡墨探花”,“淡墨翰林”。善畫墨梅,韻緻卓絶,詩宗唐、宋,自成一傢,並精音律之學。
  著有《夢樓詩集》二十四捲、《快雨堂題跋》、《論書絶句三十首》等,傳世書跡較多。
新蕾出版社副編審
  (1938.1—)河北人。擅長美術批評。1958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附中。歷任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美編、天津市河東區文化館美工、天津人民出版社美編、新蕾出版社副編審。書籍裝幀《非洲班圖民間故事》入選第一屆全國書籍裝幀藝術展。發表論文有《秦徵的藝術追求》、《笑的藝術——評方成漫畫展》、《不知疲倦的探索者——馬達的版畫藝術追求》等。出版有《清氣滿乾坤——齊白石傳》。
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唱腔設計兼主鬍演奏
  (1922— )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唱腔設計兼主鬍演奏。男,漢族,安徽安慶人,民進會員。1951年在安慶民衆黃梅戲劇院,先後創作了黃梅戲“平詞”“彩腔”等一係列不同板式的弦樂過門,從此替代了黃梅戲長期以來用鑼鼓伴唱的表現形式,為後來黃梅戲的音樂發展創設了條件,奠定了基礎。次年在排演《白蛇傳》一劇時譜寫了“西湖山水”、“菱花鏡”兩段新麯,其中“菱花鏡”一麯於1959年被引用到《女駙馬》一劇中即“誰料皇榜中狀元”。1954年擔任《天仙配》的唱腔設計,同年參加了華東區戲麯觀摩演出大會,獲樂師奬。1955年擔任電影《天仙配》的唱腔設計創作。如:“天宮歲月”、“仙女四贊”、“路遇”全場、“贊絹”以及“竜歸大海”等唱段。“滿工對唱”因時白林先生改了一句二重唱,應屬合作。
高級工程師
  男,1941年6月生,河北廊坊人。大學。邢臺礦務局顯德汪煤礦總工程師。1966年畢業於唐山礦冶學院。曾在邢臺礦、東龐煤礦籌建處任副科長、副總工程師等職,從事煤礦采、掘技術工作.研究項目:礦壓、縮小衝積層煤柱試采;挖潛技改、礦井接收驗收;高架綜采、經濟型綜采在三軟煤層中應用的鑒定;高壓水射流在煤巷掘進中的應用與鑒定。獲省、市級奬4項。撰有《BJ83型擺振射流落煤裝置在煤巷掘進中的應用》一丈,被評為蘇魯皖冀彭四省一市建井學術交流會議優秀論文,1988年在日本國際水射流學術會上交流。
英文解釋
  1. :  king Achievements in culture and education
相關詞
翁方綱王昶清代官員乾隆進士
包含詞
王文治行書十言聯王文治行書七言聯
清王文治行書詩軸王文治《行書七絶》軸
王文治行書七言詩軸集部第冊夢樓詩集二十四捲清王文治撰影印華東師大圖書館藏清乾隆六十年食舊堂刻道光二十九年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