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山·九裏溝景區聯繫方式地址:河南省濟源市西北15公裏的思禮境內
電話:0391-6763396王屋山·九裏溝景區投訴電話濟源旅遊投訴電話:0391-6633180
河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371—6550677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王屋山·九裏溝景區門票價格30元/人王屋山·九裏溝景區開放時間7:30-18:30王屋山·九裏溝景區交通濟源市公交站發車,每一個小時一班。
王屋山風景名勝區九裏溝景區屬國傢級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省濟源市西北15公裏的思禮鄉境內。景區東連五竜口遊覽區,西和王屋景區接壤,北同山西蟒河遊覽區毗鄰,總面積120平方公裏,重要景點80餘處。是一處風景名勝集中、文化底藴閃爍、仙道意境藏真的遊覽勝地。
九裏溝麯徑通幽、洞穴密佈、水美如畫、溪瀑橫流、青山疊翠、秀中藏奇、植被茂密、五彩斑讕、氣候宜人、涼爽清新,又有道教文化和茶道文化點綴其中。重要景點有延壽臺、盧仝茶社、九裏飛瀑、獼猴保護區、禪堂古寺、金爐頂、東王母洞、奔月天橋、侍郎寨、水洪池避暑勝地、仙人橋、天仙洞天然大溶洞、冰瀑奇觀等。九裏溝正逐漸從“深居閨中人未識,遠在深山仙也愁”的陳跡中拓展開來,再現它昔日的光輝,成為鑲嵌在王屋山國傢級風景名勝區的一顆璀燦明珠。
九裏溝景區屬王屋山國傢級風景名勝區的一部分,它西和王屋山景區接壤,北同山西省蟒河自然保護區毗鄰,總面積85平方公裏,景點80餘處。景區以典型奇異的山水風光為主體,並點綴古老的道教文化。境內奇峰飛瀑,鹿猴爭鳴,雲繞巒海,風動林濤。你將會領略到回歸自然的妙趣……
九裏溝的景點包括:延壽臺、通幽亭開始,沿步道可達盧全茶館、九竜飛瀑、獼猴馴化場、蟾堂古廟、金爐頂、東王母洞、侍朗寨等景點,需一天時間。
玉川泉,又被稱為五川泉。古時候,濟源雅稱"玉川"。這裏是唐代著名詩人、我國茶仙盧全的故裏,所以盧全自號"玉川子",此泉也就叫做玉川泉了。盧全詩云:"買得一片田,濟源花洞前,千裏石壁折,一條流沁泉。"在花洞前,詩人盧全春種秋收,自食其力,一副與世無爭的清高形象。
延壽臺我國古時有"品茗延壽"之說,此臺階108級,爬到88級表示"米壽",99有表示"白壽",108級表示"茶壽",千裏之行,始於足下,祝君努力攀登,長命百歲。
通幽亭清乾隆《濟源縣志》載:九裏溝"扶榛而入,溝壑深邃,四周高峰障目"。峽𠔌通幽就從這裏開始,你若誠心回自然,這裏的潺潺流水,鳥語花香,一石一木將使你摒棄鬧市的喧囂。塵世的煩惱,帶給你的將是超凡脫俗、溫馨愉悅的感受。
遠眺金爐頂這裏是觀景臺,嚮東望即可見金爐頂,那裏的廟宇建築宏偉,分南頂北頂,傳說因為曾有金香爐而得名。昔'日田真人在此苦練硬功,因南和武當山迢迢相對,亦稱北武當。山上風景如何?有石刻楹聯為證:"五雲深處丹崖碧嶺蓬萊景,萬樹叢中白鶴青鬆閬苑風。"待會兒,我們就要登上人爐頂,大傢可親臨其境自我體驗。
盧全茶館盧全,號玉川子,濟源市思禮村人,唐代詩人,尤以品茶、論茶而著名,亦稱茶仙,一生潛心鑽研茶道,著有茶譜,現收藏於北京圖書館。濟源地區許多山茶均為盧全研製,王屋山的鼕凌草,製成鼕凌茶能潤喉消炎,還可防癌治癌;九裏溝懸崖絶壁上有一種石茶,每年采摘後經過九蒸九餾,消炎利尿有奇效。"待客遠尋岩下藏,烹茶滿酌洞中泉。"相傳盧全經常在此烹茶賦詩,他的七碗荼歌,在日本演變成茶道,因此盧全被公認為茶道之祖,在日本久負盛名。這裏建有盧全展館及茶社,歡迎大傢品茗參觀。
九竜飛瀑九裏溝瀑布衆多,較為出各的有桃花崖瀑布、北安嶺瀑布、石槽瀑布等。其中這裏的九竜飛瀑最為典型,豐雨期瀑布寬26.9米,最大落差36.9米,數股激流從斷崖絶壁傾瀉而下,霧氣升騰,聲振幽𠔌。更奇的是每當麗日晴空,下午3~5時,置身瀑布下舉目而望,彩虹光環奪目,導彩紛呈。西邊漆樹溝中有逸仙洞,洞中套洞,上下兩層,上層進洞往西可直達水洪池,傳說這裏是神仙聚會對弈的場所。
石槽瀑布溪水在數百米長的石𠔌中連跳七級、年深日久,衝刷成s型石槽,銀瀑彎麯飛瀉,浪花點點,如流似瀑,十分奇特。"清風疏翠枝,玉泉洗碧石",盛夏在此小憩,清風洗面,碧泉滌塵,愉悅無窮。
獼猴馴化場是獼猴活動的地區。太行獼猴活躍在懸崖峭壁之間,善於攀緣,行動敏捷,是當今世界上進化最快的一種。九裏溝這裏共五群,約六百餘衹,它成群結隊,遊蕩於茫茫的大山林海之中,雖是野生散養,但經強力馴化,現有三群獼猴可招之即來,與人同樂。
九裏溝是天然的野生動物樂園,除獼猴外,還有受國傢保護的一、二類野生動物如金錢豹、梅花鹿、香獐、相思鳥、紅尾錦雞、娃娃魚、水獺等。
蟾堂,峽𠔌盡頭,群峰壁立,石塞內一座小巧玲瓏的瞻堂古廟躍人眼簾。蟾堂始建於唐,屢經修聾,是道教因山就勢、自取形勝、天人合一、巧奪天工建築的典範。此石龕進深26米、闊59米,世稱海蟾洞,傳說是道教北五祖劉海蟾修道之所。主要建築有玉皇樓、天王殿、五竜殿、無生殿和蟾爺殿。無生殿的檢聯為:"心存恭敬神如在,意秉虔誠聖有靈。"五竜殿後有竜洞,深不可測,進到洞內涼氣逼人,勝似天然冰箱。天泉流入此洞不知去嚮,據說和東海相通。
天泉塞頂天泉,亦稱蟾泉,垂直飛瀉,傾灑如註,落地成潭,泉水清涼甘甜,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礦物質元素,飲之可祛病強身,延年益壽。
蠟燭峰蟾堂古廟相對的是蠟燭峰又叫獨秀峰,據傳昔日九裏溝修建廟宇時,信男善女夜以繼日趕着施工,劉海蟾祖師深感其誠,在此設一蠟燭,通夜不熄,照亮群山,後演化成峰。
原大寨原大寨地勢險要,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相傳元末明初有一姓原的首領在此安營紮寨,聚兵造反。原大寨山上平坦,土地肥沃。在此有"回耬收"的說法。1937年濟源革命先烈黨繼新、薛子忠曾先後兩次在此起義,威震晉、豫兩省。
金爐頂現在,我們已經登上了金爐頂。這裏一山雙峰,呈馬鞍狀,主要建築有玉皇殿、三清聖廟,前列月臺、拜殿、山門,左右配殿有五竜祖師寶殿及王母孔聖閣、靈官山神廟。楹聯為:"風生壑口清幽自在群仙府,霞照山頭淡漠追遙列聖宮"。相傳修此廟時,由於交通不便,磚瓦都是用羊馱上來的。過去大殿中有鐵鑄神像,58年被毀。金爐峰亦稱靈山、小北頂。東面這道山嶺被稱為走馬嶺,是王莽攆劉秀所經過的地方。撅子溝中金蟾峰,昂首望天形象逼真。有詩云:"孤峰蠃髻小,縹緲出雲端。"山上觀日出日落別有一番情趣。
東王母洞此處和西邊的天壇山王母洞遙相呼應,因此稱東王母洞。這裏的建築堪稱石材建築之精華,石墻、石瓦、石窗、石門坎,千年石門至今開啓自如。這裏是道教建築的典範,以小構簡飾之功達到化合自然之妙。這裏的楹聯有三幅:"樣光靄靄雲遮仙女竜霄洞,瑞氣騰騰霧罩聖母水晶官"、"白鶴雙舞生前樂,黃粱一夢醒後歸"、"功著唐朝齊天聖,名揚今時稱佛尊"。過棧道可見石龕中有一殿,上刻四皓先生避秦《紫芝歌》:"莫莫高山,深𠔌逶迤,燁燁紫芝,可以療饑,唐虞世遠,吾將安歸,駟馬高蓋,其憂將大,富貴之留人,不如貧賤而肆志。"
侍郎寨亦稱孤山寨,獨立成峰,惟西側有一石階可盤旋至頂,經過兩道寨門,地勢非常險要。站在待郎寨,舉目南望,濟邑大地盡收眼底;往北望,金燜頂、王母洞近在咫尺。因深峽相隔,在此架"奔月橋"。據濟源市志記載,寨上建築係清代工部待郎兼太常寺卿段國璋所建,有觀音臺、點將臺、旗桿眼、山門等,四口石砌水井可供數千人飲用。山下有段姑娘墳,青石拱券,乃段女墓。
遊九裏溝共兩條綫路。東綫從通幽亭沿步行道可達九裏飛瀑、逸仙洞、獼猴馴化場、禪堂古寺、金爐頂、原大寨、東王母洞、望郎嶺、侍郎寨、桃花崖等景點;西綫可乘車直達“世外桃園”水洪池,主要景點有仙人橋、天仙洞、鳳凰洞、黃竜洞、天然大溶洞、仙人洞、圪欄橋、虎觀嶺、冰瀑奇觀等。欣賞別具一格的風土民情,在高山水晶宮中漫遊,在“青山居”休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