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南大雁塔附近有個武傢坡【現位於西安麯江新區麯江池遺址公園內】,上有一孔破舊的窯洞,洞沿上題有“古寒窯”三個字,相傳當年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載,等待丈夫薛平貴歸來的故事,就是發生在此。窗前還建有一座祠廟,廟內供奉着王寶釧與薛平貴的塑像,祠柱上題着一副對聯:
十八年古井無波,為從來烈婦貞媛,別開生面;
千餘歲寒窯嚮日,看此處麯江流水,想見冰心。
王寶釧本是唐懿宗時期朝中宰相王允的女兒。王允沒有兒子,衹有三位如花似玉的幹金承歡膝下:長女名寶金,許配兵部侍郎蘇竜為妻;次女寶銀,也已嫁給了九門提督魏虎;三女兒便是寶釧,三姐妹中她才貌最為出衆,既然兩個姐姐都婚配得門當戶對,父母當然也想為待字閨中的小女兒找一位乘竜快婿。
三小姐寶釧似乎比父母更挑剔,許多前來提親的豪門貴族公子都被她堅定地回絶了,別人都以為是相府千金心高氣傲。實際上寶釧心中自有一套擇夫標準,她一不慕權貴,二不貪虛名,一心衹求嫁個有纔有德的如意郎。無奈那些豪門之後,不是花花公子,就是酒囊飯袋,怎麽能讓她看上眼呢?
當時長安城南一帶,山環水繞,風光秀麗,每到春暖草緑,柳暗花明的時候,京城長安裏的皇族顯貴、文人雅士、貧民百姓,都喜歡到這裏賞花遊春。這年春天,王寶釧也帶着幾個丫環來南郊踏青,不料遇上一夥不明來歷的風流公子追隨糾纏,討厭卻又擺脫不了。這時,旁邊一位衣着陳舊的年輕書生看不過去,果敢上前攔阻這夥人的無禮之行。這夥錦衣公子根本不把這書生放在眼裏,七手八腳地推搡着他,還駡道:“哪來的野小子,在這裏管起爺們來了!”書生毫不畏懼,回敬道:“路見不平有人鏟,光天化日之下調戲良傢婦女,豈有此禮?”錦衣公子們當然來氣,心想你這小子怕是吃了豹子膽,於是一擁而上,對那書生拳腳相加。
王寶釧在一旁為這位仗義書生正擔心,不想那書生衹略擺架式,輕輕一格,便把那夥中看不中用的錦衣公子撞得七倒八歪,心知不是書生的對手,相扶着駡駡咧咧走開了。
寶釧暗自佩服着書生的功夫和膽略,見那群風流公子走開,連忙上前作禮感謝。書生略有些靦腆,連聲說:“理當如此,小姐不必多禮!”
書生愈是客氣,王寶釧就愈是欣賞他,口中稱謝不已,一來二往,兩人便熟絡起來。這書生衹道自己叫薛平貴,父母雙亡,傢道中落,衹剩下自己一人,至於詳細傢世卻不肯相告。在王寶釧看來,這書生不衹是武功高強,而且知書達禮,頗具文采,雖然衣着寒酸,卻掩不住氣宇軒昂,不由心生愛慕。於是兩人結伴遊賞,一路鳥語花香,春氣襲人,一種溫馨的感覺回蕩在兩人中間。薛平貴知道了眼前的小姐乃是相國千金,不但容貌姣美,言談舉止又那麽嫻雅而不矯揉、端莊而不傲漫,確實讓他着迷,但又自愧太不般配。
不知不覺,兩人一同度過了一個下午,言語十分投緣,彼此從對方的眼神中都能讀出幾分愛慕,因為丫鬟相隨著,歷來說法不一。一般認為大體反映其思想。即以“道”為,也不便更深地說些什麽,日暮分手時,兩人眼光中充滿眷戀與不捨。
回到傢中,王寶釧不敢嚮父母稟明春遊遇良人的事,她知道父母不會答應把她許配給一個毫無功名的落魄書生,衹好暗飲相思,愁悵度日。不久,老父又催促三女兒趕快訂下婚事,以免成了老姑娘。王寶釧靈機一動,提出了以拋擲綉球來决定終身大事的辦法。寶釧想,自己拋球徵婚的消息一傳出,有情郎薛平貴一定會趕來參加,到時綉球落哪方就全憑自己决定了。而王父眼看着執拗任性的三女兒年齡漸大,婚事卻總是訂不下來,心中甚為着急,既然她自己提出拋綉球的,此法古已有例,再說公子王孫爭相簇擁在自傢門前也是件風光的事,於是就應允了。衹是暗中决定,到那天院門要把緊,衹放些有身份的公子進來,這拋球的規矩可是“中雞嫁雞,中狗嫁狗”的,可不能讓那些貧賤小子撿了便宜。
於是王傢院裏搭起了高高的彩樓,訂了個黃道吉日由三小姐拋擲綉球擇婿。王宰相遍邀了京城的貴胄子弟前來參加。消息傳出後,遠遠近近有身份的名傢公子都爭相趕到王傢,因為大傢早就風聞了王傢三小姐的才貌,又貴為相國千金,綉球若能有幸打中自己的頭,那豈不是喜從天降?所以誰都想來碰碰運氣。
王傢的院門果然把持甚嚴,不是有頭有臉的人决不許進。那麽無錢無位的薛平貴豈不是進不來了?不用着急,聰明的寶釧早有安排,她早已讓上次同去春遊、見過薛公子面的貼身丫環到院外悄悄尋找薛平貴,讓她帶薛平貴從側門進院。
吉時已到,一陣鑼鼓炮仗響過之後,彩樓上的垂簾輕輕撩起,一群待女簇擁着一個如花似玉、衣着豔麗的小姐露出面來,小姐手上托着一個五彩綉球。樓下院中披紅戴紫的公子哥兒們轟動起來,都伸長了脖子,期待着天賜良緣降落到自己頭上。上面王寶釧粉面含笑,似乎胸有成竹,玉腕翻處,綉球已翩翩落下,不偏不倚,正打在院中一角的布衣公子薛平貴頭上,正如後來戲麯裏所唱的“王孫公子千千萬,彩球單打薛平郎。”
王允仔細一看,綉球拋中的女婿竟是一個衣着寒酸的落拓少年,當即心中生怒,立下了悔婚的决心。回到屋裏後,王允對剛下彩樓的寶釧堅决地說:“為父不同意這樁婚事!此事擇日再議。”原本心中喜滋滋的寶釧,一聽父親的話,猛地吃了一驚,很快她就明白了父親一定是見了薛平貴的貧賤,而不惜違約悔婚的。此時寶釧心中主意已定,她决意不再憑父親任意擺弄自己的終身大事,就接口據理力爭道:“既是拋球定婚事,那便中雞嫁雞,中狗嫁狗”父親怎能置信義而不顧,出爾反爾呢?”
父女倆一番唇槍舌戰,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王寶釧執意嫁給了心上情郎薛平貴,王允一怒之下與她斷絶了父女關係。成了薛平貴的妻子,就要跟着薛平貴走,這時薛平貴了無棲身之所,平時就在親戚朋友傢,東一日,西一宿地藉住,如今添了妻子,總得有個自己的窩,於是兩人搬進了武傢坡上的一處舊窯洞。在寒窯中,夫妻倆男樵女織,過着清苦的日子,幸而夫妻間互敬互愛,相依為命,苦日子也過得頗有滋味。雖然王寶釧的父親與她斷絶了關係,而相距不遠的老母卻無法割捨這個惹人憐愛的小女兒,不時派人來探望他們,送些錢物,使他們的生活得以維持下來。
鹹通九年,桂州邊區戌卒發生了叛亂,聚衆為匪,攻占了邊防重鎮,並嚮北逼進。朝廷派康承訓率軍討伐,為了增強兵力,還令沙陀部隊隨軍助戰。
沙陀原本是大唐西北邊區的一支遊牧部落,因與吐蕃交戰失敗,酋長就率殘部歸附唐朝,唐廷把他們安置在定襄一帶。接到調遣令,沙陀部隊先趕往長安待命,隨時準備奔赴桂州。文武兼備的薛平貴看準了機會,認定自己建功立業的時候已到,於是在大軍雲集長安之時,薛平貴參加了沙陀的部隊。
王寶釧是多麽不願意自己的丈夫離開,但薛郎是有纔有識的偉男兒,總不能與自己終身相守寒窯,她擦掉淚水,為薛郎收拾行裝,揮手送他出徵。
在沙陀部隊中,薛平貴憑着自己出色的武藝和才學,漸漸受到酋長朱邪赤心的重視,當部隊轉戰湘江、淮泗一帶時,薛平貴成為了沙陀部隊與唐軍之間的連絡人物。終於剿平了叛亂,唐軍班師回朝,沙陀部隊因在戰爭中居功最大,唐廷賜朱邪赤心姓李名國昌並授為大同節度使。薛平貴沒有來得及回長安探望久別的妻子,就隨軍駐進了大同。
為了今後的幸福。薛平貴在大同努力爭取立功晉升的機會,無奈戰爭平息,這種機會是很難遇上的。一次,薛平貴隨朱邪赤心一傢到郊外狩獵,行到山崖時,朱邪赤心的女兒春花公主的坐騎突然受驚失控,揚蹄飛奔,眼看就要墜下懸崖。緊隨其後的薛平貴,飛奔嚮前,伸臂竭力攔住了公主的馬匹。兩匹馬行到山坡上,薛平貴下馬扶起受驚的春花公主,正值情竇初開的小公主,見救她的人是一位年輕英俊的漢族勇士,不由地心旌搖晃,憧憬如泉,就勢倒在一薛平貴懷裏。
從那天起,春花公主就如癡如醉地愛上了薛平貴,沙陀少女不象漢族姑娘那般靦腆羞澀,春花公主又依仗着自己的美麗和地位,嚮薛平貴頻頻發動進攻,象一團火焰一樣猛烤着薛平貴。薛平貴心裏一直挂牽着長安寒窯中苦等自己的妻子王寶釧,他不願意背叛她誠摯的愛心;可是自己在沙陀部隊裏一直默默無聞,若不抓住春花公主這個臺階,以後怕是很難再有高升的機會,何況若是惹惱公主,自己還不知道能不能在這裏呆下去。權衡再三,薛平貴成了沙陀酋長的“駙馬爺”,他在沙陀軍中的地位自然也就急驟地升高了。當然,他不會忘記結發之妻,曾多次趁唐廷專使前來大同慰勞之際,悄悄托使者為王寶釧帶去書信金帛,接濟伊人的生活,當然他沒告訴她自己在這裏已另配佳偶。而寒窯中的王寶釧始終矢志不移,紡紗度日,一心一意籌待着良人衣錦榮歸。
一年又一年地過去了,總也不見薛平貴歸傢的身影,後來竟還斷了音信。是薛郎變心了嗎?不是,是政局在這時發生了急劇的動蕩。
沙陀酋長朱邪赤心的嗣子李剋用屯兵蔚州,對朝廷頗為不滿,因而野心勃勃地四出擴充勢力、地盤,唐廷忍無可忍,出兵討伐沙陀軍,朱邪赤心與李剋用父子率衆逃入陰山一帶的達靼人地區,薛平貴自然也追隨他們到了陰山。陰山與長安兩地遙遙,不通音訊,薛平貴心想不知何時才能與寶釧團聚。
就在這時,黃巢在山東冤句聚衆起義,大軍浩浩蕩蕩,由江西、浙江、福建至廣州,再經桂州至潭州,占領了兩湖廣大的地盤。唐僖宗乾符年間,因治國無道,天下擾攘不安,到了廣明年間,黃巢趁機率軍攻陷了東都洛陽,緊接着又突入潼關,直逼京師。長安情勢緊迫,大唐軍隊力不足用,朝廷衹好派特使到陰山赦免李剋用之罪,並賜以官爵,請他率軍人京援戰。
於是,李剋用於中和二年率沙陀兵一萬七千人南來,會合諸路勤王援軍,攻剋了已被黃巢占領的長安,保住了大唐江山。
薛平貴隨軍來到長安,固沙陀軍戰功輝煌,李剋用成了唐室功臣,薛平貴也水漲船高,被朝廷委以重職。功成名就的薛平貴衹身步行來到武傢坡的寒窯中,終於與分別達十八年之久的妻子王寶釧見面了。那情那景,已是用文字難以描述,總之,夫妻相見,直從正午嗚咽流淚到黃昏。
王寶釧終於走出了寒窯,被接入薛平貴府中。這時薛平貴已有了王寶釧與朱邪春花兩位妻子,兩個人不分大小,平起平座,相處得甚為和睦、經過了十八年的苦盼,王寶釧終於有了一個美滿的家庭。而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載的故事也被人們傳為美談,並搬上了戲麯舞臺。
後記:王寶釧和丈夫重逢後,僅僅過了18天榮華富貴的日子,就死掉了。死因不詳……
王寶釧死因分析
王寶釧不是小竜女,小竜女幾乎是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人物,可王寶釧不是。她一樣有着正常人的一切需求,雖然才智過人卻還是個女人,在漫長的18年的等待中,苦苦思念自己的丈夫,早以心力枯竭,支撐她的唯有對愛情的堅貞,待到與薛平貴重聚,看到日夜思念的丈夫,最後的心願已了,撒手人寰。
越調劇目
王寶釧與薛平貴邂逅而遇,互傾愛慕之情,丞相王允嫌貧愛富,將寶釧逐出傢門;西涼夏國來犯,平貴別窯從軍,魏虎嫉賢妒能,屢屢加害平貴;薛平貴戰場被救,代戰公主以身相許,王寶釧孤守寒窯、苦等苦盼一十八載......
薛平貴得代戰公主之助,攻破長安,拿下王允、魏虎, 自立為帝。分封寶釧、代戰及蘇竜;斬魏虎,欲殺王允,經寶釧求情,始赦免;又迎請王母,共慶團圓。
第一部:三擊掌
第二部:三打薛平貴
第三部:鴻雁捎書
第四部:大登殿
主要演員:
王寶釧——魏鳳琴(國傢一級演員)
薛平貴——張國慶(國傢一級演員)
薛平貴——馬 蘭(國傢一級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