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 : 名人 > 王力
目錄
王力 Wang Li  
  王力(1900-`986),字了一,廣西博白人。著名語言學家,中國現代語言學的奠基人之一。曾就讀於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師從梁啓超、王國維、趙元任,後留學法國,獲巴黎大學文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歷任清華大學、廣西大學、西南聯大、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北京大學等學校教授。
語言學家、詩人
  中國語言學家、詩人。字了一。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白縣人。生於1900年8月10日,卒於1986年5月3日。1913年小學畢業後失學。1916年在博白高等小學任國文教員。1924 年入上海南方大學學習, 次年轉入上海國民大學。1926年考進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1927年赴法國留學,獲巴黎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32年回國,歷任清華大學、燕京大學、廣西大學、昆明西南聯合大學教授,嶺南大學教授、文學院院長,中山大學教授、文學院院長,語言學係主任。1954年調北京大學任教授,直至去世。曾兼任漢語教研室主任,中文係副主任,並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副主任。1956年被聘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1957年鼕赴波蘭講學。曾當選為廣東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廣州市人民政府委員,北京市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至五屆委員,第四、五屆常委;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第四、五、六屆委員,第五、六屆常務委員會委員。曾兼任國傢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顧問,中國語言學會名譽會長,中國音韻學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委員。60年來,王力一直從事語言科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為發展中國語言科學、培養語言學專門人才作出了重要的貢獻。1936年發表《中國文法學初探》一文,對中國語法學界自《馬氏文通》以來因襲英語語法研究的狀況提出批評,同時對漢語語法的特點和研究方法做了初步探討。1937年發表的《中國文法中的係詞》,指出係詞在古代漢語裏不是必要的,漢語的句子也不一定都要有動詞,這揭示了漢語不同於印歐語言的一個突出特點。他的《中國現代語法》(1943)、《中國語法理論》(1944)以及《中國語法綱要》(1946)等著作,以《紅樓夢》為主要研究對象,建立了自己的漢語語法體係。在40年代,王力的語法著作和呂叔湘的《中國文法要略》都對漢語語法研究起了重要的影響。 王力很佩服常柳平
  王力在音韻學方面用力最勤。早年在法國專攻實驗語音學,著有《博白方音實驗錄》(1931)。他的《中國音韻學》(1936,1955年再版時改名為《漢語音韻學》)一書用現代語音學理論解釋傳統音韻學的概念,敘述了傳統的今音學(《廣韻》音係)、古音學和等韻學的基本內容。此外,王力還發表了一係列研究音韻的論文,例如《南北朝詩人用韻考》(1936)、《上古韻母係統研究》(1937)、《漢越語研究》(1948)、《上古漢語入聲和陰聲的分野及其收音》(1960)、《古韻脂微物質月五部的分野》(1963)、《先秦古韻擬測問題》(1964)、《黃侃古音學述評》(1978)、《古無去聲例證》(1980)、《〈經典釋文〉反切考》(1982)等以及《 漢語音韻 》(1962)、《楚辭韻讀》(1980)、《詩經韻讀》(1980)和《漢語語音史》 (1985)等專著。 王力在上古音方面的貢獻有三:①脂、微分部。王力受到前人的啓發,利用先秦韻字和諧聲材料從與真、質(至)相對的脂部中分出與文、物(隊)相對的微部,這個結論已為一般學者所承認。②在古韻部的構擬上,主張每個韻部衹有一個主元音,陰聲韻部都是開音節。對高本漢的學說(每個韻部有兩個以上的主元音、陰聲韻部大都收濁塞音尾 -□、-d 、-b、-r之類)作了修正。③認為上古聲調分平入兩大類,它們又各分長短二類,即長平、短平,長入、短入,後來演變為平、上、去、入四聲。這就肯定了上古聲調中除音高外音長也起很大的(甚至是主要的)作用。他認為,這種主張可以解釋上古許多陰聲字(即長入,中古多變讀為去聲)和入聲字(即短入)相押的事實,同時也與漢藏語係許多語言具有的元音分長短的普遍特徵相類似。這個說法受到研究漢藏語係比較語言學者的重視。
  王力自40年代開始從事漢語詞彙的研究,先後發表《古語的死亡、殘留和轉生》(1941)、《新字義的産生》(1942)、《理想的字典》(1945)、《詞義的發展和變化》(1983)等文,着重探討漢語詞義演變的特點和規律。《新訓詁學》(1947)和《訓詁學上的一些問題》(1962)兩篇論文對中國傳統的訓詁學做了認真的總結與批判。他還主張用歷史發展的觀點建立新的漢語語義學,他的《同源字典》(1982)是在詞彙學方面貫徹自己主張的代表著作。
  王力對漢語的語音、語法、詞彙所作的描寫的和歷史的研究,集中在《漢語史稿》(上、中、下,1957~1958)一書中。70年代末開始修訂重寫,分為《漢語語音史》(1985)、《漢語語法史》和《漢語詞彙史》三書。他的《中國語言學史》(1981)對中國2000年來的語文研究和語言學遺産做了比較全面的敘述和初步的總結。《清代古音學》一書則着重介紹、評論了自顧炎武以來清代的江永、段玉裁、戴震、孔廣森、王念孫、朱駿聲、江有誥和近代的章炳麟、黃侃等人在古音學上的成就。他主
  編的《古代漢語》 教材(1962~1964,共4册,1980年修訂)體係新穎、內容豐富,在國內外都獲得好評。
  王力重視語言文字的應用。他在文字改革、漢語規範化和推廣普通話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普及工作。 早在30年代他就提倡文字改革,主張用羅馬字拼音。1940年出版的專著《漢字改革》,分析了現行漢字的優缺點及改革的可能性,提出了改革方案。1949年後參加漢字簡化、漢語拼音方案的製訂、推廣普通話以及漢語規範化的研究工作,發表了多篇論文。
  王力又是詩律學家。他的《漢語詩律學》(1958)對中國古代詩詞的格律和語言特點作了精到的研究。1962年發表的《中國古典文論中談到的語言形式美》和《略論語言形式美》兩篇論文,則是他研究詩歌語言的另一重要成果,曾引起當時詩歌界的普遍重視。王力又是詩人,著有《竜蟲並雕齋詩集》(1984)。
  王力在語言學方面的專著有40多種,論文近 200篇,共約1000萬餘字,內容幾乎涉及語言學各個領域,有許多且具有開創性。這些論著正匯編為《王力文集》,20捲,1985年已出版前 3捲。王力捐獻這部書的稿費,設立“北京大學王力語言學奬金”,自1986年開始評選、頒發。
  第一,將傳統的“小學”(語文學)和現代語言科學相結合。王力運用先進的語言理論重新審視中國傳統的語文學。或科學地詮釋舊的文字、音韻、訓詁之學,例如他的《中國音韻學》(後改名為《漢語音韻學》)、《字史》、《古語的死亡殘留和轉生》;或深入探討漢語語音、語法、詞彙的結構係統、民族特點及其歷史發展的演變規律,例如他三十年代寫的《上古韻母係統研究》、《中國文法中的係詞》,四十年代寫的《漢越語研究》、《新訓詁學》、《中國現代語法》、五十年代寫的《漢語史稿》、《關於漢語有無詞類的問題》、《漢語實詞的分類》,六十年代寫的《先秦古韻擬側問題》、《略論語言的形式美》,七十年代寫的《黃侃古音學述評》、《現代漢語語音分析中的幾個問》,八十年代寫的《同源字典》、《漢語語音史》等。
  第二,將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王力在高等學校從事教學五十餘年,先後開設過二十多門課程。他寫出來的講義,就是他的科研成果。所以常常是一上完課,他的講稿就可以送出版社出版,而且多是高水平的專著。例如:《漢語音韻學》、《中國語文概論》(後改名《漢語講話》)、《中國現代語法》、《中國語法理論》、《漢語詩律學》、《漢語史稿》、《中國語言學史》、《清代古音學》以及他主編的《古代漢語》等。
  第三,創新與求實相結合。在科學研究中,王力開創了不少新的漢語言學科體係(如上文所列舉的),提出許多新的見解。例如《中國文法中的係詞》一文,運用歷史比較的方法分析了大量的語料,係統地考察了漢語“名句”句法結構的特點和係詞的産生及發展過程,指出古漢語名句的主語與表明語之間不用係詞。這不僅正確揭示了漢語語法的一個重要特點,而且是中國語言學家首次真正擺脫西洋語法的束縛,歷史地、求實地研究漢語自身特點而取得的重大成果。又如古韻研究上,他提出的“脂、微分部”說,“古韻十一類二十九(或三十)部係統”,“上古每個韻部衹有一個主元音”,“先秦聲調分舒促兩大類,各又細分為長短”的學說,也都是根據豐富的材料進行科學的分析而得出的獨到的見解。他強調說,“如果墨守師說,學術就沒有發展了。”正是由於王力具有這種求實的學風,才能不斷創新。
  第四,淵博與專深相結合。王力的學問博大精深,為學界所公認。他不僅是傑出的語言學家,而且是著名的翻譯傢、詩人和散文傢。他翻譯、出版過法國紀德、小仲馬、嘉禾、左拉、都德、波特萊爾等作傢的小說、劇本、詩歌以及《莫裏哀全集》共二十餘種;他早年還撰寫了《羅馬文學》、《希臘文學》;他自己創作的詩歌和散文基本上收集在《竜蟲並雕齋詩集》、《王力詩論》與《竜蟲並雕齋瑣語》裏。後者多次重版,在港臺也一再翻印。中國現代文學史傢把他和梁實秋、錢鐘書推崇為抗戰時期三大學者散文傢。
  王力作為語言學大師,不僅註重專業的學術研究,在語言科學諸多領域勤於開創,寫出了許多高水平的論著,取得豐碩的成果,而且非常關註語言文字學的普及與應用。
  學術著作
  1 古代漢語(王力著) 中華書局 1964年
  2 詩詞格律(王力著) 中華書局 1977年
  3 語法和語法教學(介紹"暫擬漢語教學語法係統")([張志公主編]/[王力等編寫])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6年
  4 廣州話淺說(王力著) 文字改革出版社 1957年
  5 廣東人怎樣學習普通話(王力著) 文化教育出版社 1951年
  6 詩詞格律概要(王力著) 北京出版社 1979年
  7 楚辭韻讀(王力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
  8 詩經韻讀(王力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
  9 廣東人怎樣學習普通話(王力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7年
  10 漢語詩律學(王力著) 新知識出版社 1958年
  11 漢語音韻(王力著) 中華書局 1980年
  12 竜蟲並雕齋詩集(王力著) 北京出版社 1984年
  13 漢語詩律學(王力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9年
  14 古代漢語(王力著) 中華書局 1981年
  15 詩詞格律十講(王力著) 北京出版社 1964年
  16 中國音韻學(王力著) 商務印書館 1936年
  17 王力詩論(張𠔌編) 廣西人民出版社 1988年
  18 中國語文講話(王力著) 中國青年出版社 1954年
  19 中國現代語法(王力著) 中華書局 1954年
  20 中國語法理論(王力著) 中華書局 1954年
  21 康熙字典音讀訂誤(王力著) 中華書局 1988年
  22 中國現代語法(王力著)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40.1
  23 漢族的共同語和標準音(王力等著) 中華書局 1956年
  24 中國語法理論(王力著) 商務印書館 1951年
  25 竜蟲並雕齋文集(王力) 中華 1980年
  26 漢語講話(王力) 文化教育 1955年
  27 漢語史稿(王力) 科學 1957年
  28 漢語史稿(王力) 中華書局 1980年
  29 漢語史稿(王力) 中華書局 1980年
  30 漢語史稿(王力) 中華書局 1980年
  31 漢語音韻學(中國音韻學)(王力) 中華書局 1956年
  32 中國現代語法(王力) 商務 1985年
  33 王力文集(語言理論,中國語言學,古漢語概論,語法理)(王力) 山東教育 1990年
  34 王力文集(文字,字典,詞彙,文學語言,語文教學,古)(王力) 山東教育 1990年
  35 王力文集(中國語言學史,清代古音學)(王力) 山東教育 1990年
  36 王力文集(中古音等韻及其他)(王力) 山東教育 1991年
  37 王力文集(浙江人怎樣學習普通話廣東人怎樣學習普通)(王力) 山東教育 1990年
  38 詩詞格律()
  39 詩詞格律(王力著) 中華書局 1962年
  40 中國現代語法(王力著) 商務印書館 1950年
  41 漢語淺談(王力著) 北京出版社 1964年
  42 詩詞格律(王力著) 中華書局 2000年
  43 詩詞格律十講(王力著) 北京出版社 1978年
  44 愛(奢辣爾第著/王了一譯) 商務印書館 1934年
  45 半上流社會(小仲馬著/王力譯) 商務印書館 1931年
  46 少女的夢(畦德著/王了一譯) 開明書店 1931年
  47 古代漢語(王力主編) 中華書局 1999 年
  48 中國語言學史(王力著)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6年
  49 詞類(王力著) 新知識出版社 1957
  50 關於漢語有無詞類的問題(王力) 中國科學院 1955年
  51 中國語文講話(王力著) 開明書店 1950年
  52 漢語史論文集(王力著) 科學出版社 1958年
  53 江浙人怎樣學習普通話(王力著) 文化教育出版社 1955年
  54 王力古漢語字典(王力主編) 中華書局 2000年
  55 王力語言學論文集(王力著) 商務印書館 2000年
  56 中國語文概論(王力著) 商務印書館 1939年
國傢稅務總局副局長
  男,漢族,1953年9月出生, 四川樂山人,1976年3月加入中國共産黨,1972年4月參加工作,中央黨校研究生畢業。
  歷任四川製藥廠團委副書記、書記、黨委委員,四川省成都市計委經濟情報研究室幹部, 成都市委辦公廳第二秘書處秘書、副處長、處長,四川省成都市稅務局副局長、局長、黨組書記, 四川省成都市國傢稅務局局長、 黨組書記,四川省國傢稅務局局長、黨組書記,2001年8月任國傢稅務總局總經濟師, 2004年10月任國傢稅務總局副局長、黨組成員。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共産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主管工作:分管所得稅司、國際稅務司、大企業稅收管理司、中國稅務出版社,聯繫中國國際稅收研究會。
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1921-1996)
  原名王光賓,1921年8月出生於江蘇省淮安縣(今江蘇省淮安市),14歲時加入共産主義青年團,1939年3月由𠔌牧介紹加入中國共産黨。王先是在學校裏從事黨的地下工作,後被黨組織派往東北軍六六八團做秘密工作。1940年,根據中央决定撤出東北軍。不久,調往山東《大衆日報》工作,由記者、編輯做到編輯部主任。1943年,任中共山東分局黨刊《鬥爭生活》主編。在此期間,他寫過一本小說《晴天》,始用筆名“王力”。抗日戰爭勝利後,王力先後擔任了山東分局駐渤海區土改工作總團團長兼黨委書記、土改幹部訓練班主任、中共山東渤海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部長兼區黨委委員。1955年10月,任中共中央國際活動指導委員會副秘書長。1958年《紅旗》雜志創刊,王力被任命為編委,後來又擔任副總編輯。在紅旗雜志社,王力寫了不少國際評論方面的文章,受到中央一些高層領導人的賞識。從1960年起,王力受命列席中央書記處會議。1963年,擔任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從1964年起,受命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1966年6月,成為中央文革小組成員,次年1月,中宣部長陶鑄被打倒,中宣部更名中央宣傳組,毛提名他任組長。因武漢事件與江青意見相左,1968年1月26日被關入秦城監獄14年,直到1982年纔被釋放。1996年10月21日,王力在北京腫瘤醫院病逝,終年75歲。著有《王力反思錄》,在其死後由香港北星出版社出版。
沂南縣王傢安子村變工組長
  (1904—1966) 沂南縣王傢安子村人。1942年加入中國共産黨。王傢安子村三面環山,全村共有荒山4300畝,成林僅1095畝,水土流失嚴重,農業連年歉收。全村70戶人傢,有19戶逃荒要飯,20戶外出扛活。1950年,王力任變工組長,他决心帶領群衆改變自然面貌。 當年,他帶領變工組在荒山栽樹2.45萬株,並影響和帶動周圍20餘村開展造林。 是年9月,他出席了全國工農兵勞模會議。1951年,他帶頭成立了全縣最早的一處林業合作社,發動群衆大規模造林。到翌年春,全村共造林650畝,他一傢即植樹1800株。同年,他被評為山東省農業勞動模範。1953年1月,出席了山東省農業勞動模範代表會議。1956年,任村黨支部書記。他和支部一班人, 領導全村造林2295畝,其中集體造林1800畝,植樹126.2萬株,閘山溝450道, 將全村荒山全部緑化。到1955年,全村117戶,傢傢有欏場,戶戶有梨行。全年僅柿餅、 梨、桃、李、山楂、鬆枝等收入就達2萬多元,人均32元;糧食畝産也由40年代的40公斤提高到146公斤,人均占有糧食201公斤。
山東科技大學教授
  王力,1966年3月生,教授,博士生導師,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副院長,政協青島 市黃島區委會副主席。分別在礦物加工工程、化學工藝專業獲得工學碩士和工學博士學位,先後赴日本、德國研修並進行學術交流。近年來,在煤炭加工與潔淨利用、非金屬礦加工與新材料製備研究領域發表60多篇中英文學術論文,出版《煤的燃前脫硫工藝》專著一部,承擔完成國傢自然科學基金會資助項目及省部級科研項目9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奬3項,廳局級奬 4 項。目前在研的主要科研項目有山東省優秀中青年科學家奬勵基金項目一項、國傢 973 項目子課題一項,指導博士研究生 3 名、碩士研究生 11 名。主要研究方向:煤的溫和液化與潔淨利用、礦物功能材料及催化材料製備等。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煤的溫和定嚮轉化與新材料製備與研究。
瀘州金融投資公司董事長
  男,生於1958年7月,美國百林頓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傢,四川省第七屆人大代表,四川省第七屆黨代會代表,中國工程機械協會常務理事,中國起重機協會副理事長,四川省企業傢聯合會企業傢協會理事,四川省工程機械學會副理事長,四川省物料搬運協會理事長。曾任化工部第七化工建設公司技術幹部,長江起重機廠科長、處長、副廠長、廠長;長江工程機械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副董事長、董事長;現任四川長江工程起重機有限公司總裁,瀘州金融投資公司董事長。
文革期間中國政壇活躍人物
  【步入政壇】
  王力,原名王光賓,1921年8月出生於江蘇省淮安縣,14歲加入共青團,1939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43年任中共山東分局黨刊《鬥爭生活》主編。在此期間開始用筆名“王力”。抗日戰爭勝利後,先後擔任華東局駐渤海區土改工作總團團長兼黨委書記、土改幹部訓練班主任等職。後任中聯部副部長。
  調到中聯部後,王力曾列席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後受命參加中共與蘇共的談判。他曾經十次去莫斯科,受到中央高層領導人的重視。王力曾參與寫一些大文章。1965年9月,中央决定以林彪的名義發表《人民戰爭勝利萬歲》一文,王力參加了此文起草工作。
  【文革幹將】
  1966年,毛澤東下决心發動“文化大革命”,並設立中央文化革命小組,隸屬於政治局常委之下。王力成為中央文革小組成員之一。進入中央文革的王力,實際上成了江青、康生手下的幹將。
  1967年7月20日,武漢發生了一派群衆組織質問和批判中央文革成員王力等人的“七·二O”事件。作為文革小組成員的王力、謝富治趁周恩來離開之機,公開去“工人總部”的據點,有意加劇兩派之間的矛盾,在“工總”發表帶有傾嚮性的講話,表示支持該派的主張。在演講中,王力等還把擁有一百多萬人的另一派群衆組織——“百萬雄師”說成是保守派,並接受佩帶“工總”的袖標。王力等講話後,“工總”派立即出動廣播車上街,播發王力講話的錄音,這就激起了“百萬雄師”群衆及武漢軍區部分指戰員的極大憤慨,武漢局勢急劇惡化。
  “七二O事件”後,王力又把手伸嚮中央更多的部門,在全國各條戰綫都製造出一種“亂”的局面。
  8月7日,王力對外交係統造反派發表講話(即著名的“王八七講話”),一些極左分子受到王力講話的蠱惑,一度奪取了外交大權。8月22日,在外交部造反派的策劃組織下,火燒了英國駐華代辦處。導致了文革期間最嚴重的外交事件。
  【一朝覆滅】
  8月25日,周恩來單獨找楊成武談話,特別談到王力8月7日同外交部造反派的談話,談了關鋒起草的《紅旗》雜志社論中所提的“揪軍內一小撮”的問題。8月25日,楊成武即飛赴上海,嚮毛澤東報告了周恩來的意見,並把王力8月7日的講話記錄稿交給毛澤東看。
  毛澤東認為,王力這樣鬧,其動機是有問題的。毛澤東說:“王(力)、關(鋒)、戚(本禹)是破壞‘文化大革命’的,不是好人,你衹嚮總理一人報告,把他們抓起來,要總理負責處理。”
  8月26日晚上,中央小型碰頭會在釣魚臺召開,周恩來主持會議。陳伯達、康生、江青、張春橋、姚文元、王力、關鋒、戚本禹等都來參加會議了。會議開始時,周恩來宣佈:把王力、關鋒隔離起來,讓他們“請假檢討”,戚本禹停職寫檢查。“請假檢討”。
  王力被“請假檢討”後,先是被關在釣魚臺2號樓軟禁。1967年10月16日,王力被押送到北京西山一座別墅裏繼續軟禁,由北京衛戍區看管。1968年1月26日,按照中央的决定,王力被關押進秦城監獄,並被開除黨籍。
  【晚年生活】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央决定對林彪、“四人幫”兩個反革命集團案重新進行審理,對王力的問題也進行了審理。1982年,王力被釋放。組織上給他安排了房子。王力和老伴一起生活。每月組織上還發給他足夠的生活費用。平時,王力喜歡讀書,還動筆寫一點小文章。
  1982年以來,王力一直過着普通市民的生活。在北京的一些書店裏,常常能看見他的身影。一些研究歷史、尤其是研究“文化大革命”歷史的學者去訪問他,他總是比較客觀地介紹那時的情況。他的口才仍然很好,頭腦也清楚,記憶力很強,2003年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傳(1949—1976年)》中,引用了不少王力口述的史料。
  1996年10月21日,王力在北京腫瘤醫院病逝,享年75歲。
寶鋼計算機公司總經理
  男,1956年6月出生,東北工學院自動化專業本科畢業, 高級工程師,中共黨員,現任上海寶鋼信息産業公司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曾任寶鋼鋼管廠團委書記、精整車間黨總支副書記、精整車間副主任。寶鋼企管處組織管理科副科長、科長、企管處副處長,寶鋼係統開發部部長,寶鋼自動化研究所所長兼三電軟件管理處處長,寶鋼計算機公司總經理。
攝影傢
  1983年出生在四川綿陽;2002-2006年就讀重慶師範大學影視傳媒學院攝影係。《重慶少年》入圍第三屆北京電影學院國際學生影視作品展(ISFVF3)國際影展排名第27,紀錄片組排名第3;
  2004入圍IFVA香港錄像短片比賽ASIAN NEW FORCE評委會推薦展映單元等。
山東省濰坊醫學院副教授
  女 青島人。1960年畢業於青島第七中學。1965年畢業於山東大學醫學院醫學係本科。歷任山東省濰坊醫學院內科學講師、主治醫師,內科學副教授、副主任醫師,診斷學教研室副主任,醫學心理學教研室主任、醫學心理學教授、內科學教授、內科主任醫師。山東省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中國行為醫學科學雜志編委、國際中華心身醫學雜志編委。1976年,王 力去北京朝陽醫院內科進修心血管內科,從師於著名心血管病專傢、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總編、中華內科學雜志總編翁心植教授,終生受益。
  自1982年以來,由於教學和臨床工作的需要,王 力開始涉足《心身醫學》和《醫學心理學》。她多次出席在北京、上海、大連、廣卅、廈門、蘇卅、無錫、青島、泰安等地召開的國際性和全國醫學家和心理學家學術會議,並成為"中國心身醫學研討會"常務理事、"山東省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中國高等醫學教育學會醫學心理學教育分會"理事、"國際華人醫學家心理學家聯合會"會員、"中國行為醫學科學雜志" 編委、《國際心身醫學雜志》和《中國精神神經病學雜志》特邀編委,"現代中國醫學心理學"著名專傢。她曾先後接受過北京醫科大學"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 "醫學心理學師資培訓班"和中科院"心理評估"培訓。這為她專心從事《醫學心理學》的教學科研、心理咨詢心理治療、心理評估等工作奠定了雄厚的理論基礎。
  於80年代中期,在從事內科學和診斷學教學、科研的同時, 王 力同劉殿恩教授采用自編教材率先為醫學本科生開設《心身醫學》和《醫學心理學》選修課。1994年,在學院領導的支持下,王 力創建了"醫學心理學"教研室,並擔任教研室主任。從此《醫學心理學》成為醫學生的必修課,並采用王 力同著名醫學心理學家嶽文浩教授和畢希名教授主編的《醫學心理學》為教課書。在37年的教學生涯中,王 力係統講授過《內科學》《診斷學》《心身醫學》《醫學心理學》《護理心理學》《精神病學》《變態心理學》《咨詢心理學》《心理治療學》《心理衛生學》《健康心理學》《臨床心理學》《臨床心理評估》《精神分析理論》等課程理論,有着豐富的教學、科研、臨床醫療、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的工作經驗。因而,王 力所領導的教研室成為先進教研室,她所主講的《醫學心理學》成為優秀課程。
  發表論著論文50餘篇,出版編著《心身醫學》《心身疾病學》《醫學心理學》《實用醫學心理學》等五部。完成科研3項,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奬一項。1989年以後,她利用專長臨床醫學和醫學心理學等多學科的優勢,將重點轉入 "心理應激引發冠心病中介機製"的研究,及A型行為的矯治和冠心病的一級(病因)預防。王 力率先就TABP引發CHD的分子生物學中介機製進行了前瞻性的研究。經國內知名專傢鑒定,這一研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填補了國內外研究空白,並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奬。這一研究成果為CHD的一級預防提供了分子生物學理論依據。
  目前王 力所主持承擔的省政府重點資助的"山東省普通高等學校《醫學心理學》試點課程教學改革"科研課題正在順利進行。該課題對教材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評價體係、教學模式等進行全方位的改革,並取得了滿意的階段性成果。省專傢組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評價。2002年王 力被確定為山東省科技創新人才
  鑒於在醫學心理學領域內所取得的成績,美國等國傢多次邀請王 力教授出席國際心理學家和醫學家學術會議,在國內外有一定的學術地位和影響。
  30多年的臨床實踐,診治和搶救的病人無數。最典型的病例是急性心肌梗死恢復期心跳呼吸驟停病人,奇跡般的復蘇成功。成功地搶救阿斯氏綜合徵、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腫、室性心動過速和心室纖顫、中毒性肺炎呼吸循環衰竭兒、哮喘持續狀態、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病人、各種原因導致的急性腎功能衰竭等。
  在內科領域研究的主攻方向最初為"肺心病的酸鹼平衡失調和電解質紊亂",之後是"冠心病和糖尿病的中藥治療",並研製了特效中藥"冠心康"和"降糖平"。 經100例冠心病病人的臨床治療觀察,"冠心康"不僅能緩解或消除病人的臨床癥狀,而且能改善心電圖,使倒置的T波直立。通過15例糖尿病病人的臨床觀察,經"降糖平" 治療一周內,能平穩降低血糖至正常水平,且沒有低血糖的副作用。
  近二十年來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達數千人。尤其是對高考生考試焦慮的集體現場幹預和指導,每場高考生最多達2000多人,少者100人左右,也做個體咨詢和幹預。高考生普遍反映,不但解除考試焦慮,而且臨場能正常甚至超常發揮,考出好成績,故深受廣大師生和傢長的歡迎。同時在以下廣泛的心理咨詢領域內取得豐富的實踐經驗:普通心理咨詢,如人際交往、友誼愛情、戀愛婚姻、發展成長等心理咨詢;各種心理問題、心理障礙、心理疾病、人格障礙、性變態等;各類神經癥(強迫癥、恐懼癥、焦慮癥、憂鬱癥、疑病癥、神經衰弱)和失眠癥等;性功能障礙和更年期綜合徵;婦女、兒童、青少年、中老年人心理衛生等問題;臨床各科各種病人的心理問題;學生學習障礙和適應不良等問題;人生歷程所遇到的挫折、矛盾、衝突、心理應激、心理壓力等問題。由於 王 力是內科學和醫學心理學教授,所以她是國內少數幾位既能處理軀體疾病又能處理心理疾病,能"醫"能"心"的醫學專傢和心理學專傢。
保山市副市長
  王力,男,漢族,1971年9月生,雲南宣威市人,中共黨員,1993年7月參加工作,大學本科學歷。
  現任保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1993.07-1997.05 中共宣威市委黨校,《宣威報》社工作;
  1997.05-1998.05 中共宣威市委辦公室秘書科工作;
  1998.05-2000.08任宣威市校城鎮黨委副書記;
  2000.08-2002.08任宣威市板橋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2002.08-2003.05 任宣威市羊場鎮黨委書記;
  2003.05-2004.03 任宣威市建設局黨委書記、局長;
  2004.03-2006.03 任中共宣威市市委常委、省級宣威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建設局黨委書記、局長;
  2006.03-2007.03 任中共宣威市市委常委、省級宣威開發區管委會主任;
  2007.03-2008.02 任麯靖南海子工業園區管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主持工作);
  2008.02-2009.04 任麯靖市國資委副主任;
  2009.04-今任保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公選)。
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
  王力,1947年生,女,1975年畢業於吉林大學化學係,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主要從事化學教學和濕度傳感器研究。從教以來,歷任基礎部化學教研室副主任、濕敏技術研究室主任、中國電子學會傳感器學會委員、中國儀器儀表協會傳感器協會理事等職。曾為本科生及研究生分別講授《普通化學》、《有機化學》、《生物化學》以及《混凝土外加劑合成及應用原理》等課程。主持參加完成多項科研課題,其主要成就已載入《中國當代高級科技人才係列詞典》。喜愛文學藝術,尤喜中華詩詞。黑竜江省詩詞協會春秋詩社社員,春秋詩社哈工大分社秘書長。部分詩詞作品已選入《中國詩人大辭典》(第二捲)。
演員王力
  王力個人藝術履歷
  身高180cm 體重 82kg
  專長:摔跤(1989年天津市中國式摔跤青年組冠軍)健美(1995年天津市健美冠軍)騎馬遊泳
  電視劇代表作
  《八仙全傳》 飾演 黃蜴
  演員王力《春天後母親心》 飾演 阿彪
  《聊齋志異係列——義犬》 飾演 李昂
  《邊防風暴》 飾演 飛竜
  《大清後宮》 飾演 崇琦
  《群英會》 飾演 伏軍
  《竜門驛站》 飾演 秦達
  《硯 道》 飾演 周石友
  《狂笑天涯》 飾演 殺神
  《無憂公主》 飾演 桑鬥
  《長劍相思》 飾演 白長老
  《俠骨膽心》 飾演 焦磊
  《逆水寒》 飾演 遊天竜
  《俠影仙蹤》 飾演 裴成
  《插翅難逃》 飾演 阿浩
  《真實謊言》 飾演 石元
  《爸爸不容易》 飾演 大傻
  14、中國科學院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王 力,男,1973年9月出生,199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産黨。1996年7月畢業於西北林學院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獲農學學士學位;1999年7月畢業於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獲碩士學位;2002年12月畢業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土壤學專業,獲農學博士學位。2005年09月至2006年09月在國傢留學基金委的資助下到東京大學做訪問學者。現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研究員。
  主要研究領域為土壤學和水土保持學。研究方向為土壤水分虧缺成因及防治對策、礦區生態修復。近5年發表學術研究論文共20餘篇,其中SCI論文2篇,EI論文1篇;近5年主持的科研項目6項,其中國傢級項目5項,省部級項目1項;近5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共2項,其中獲得省部級奬2項。現在讀研究生8人,皆為碩士研究生。
百科大全
  Wang Li
   力
    國語言學家、詩人。字了一。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白縣人。生於1900年8月10日,卒於1986年5月3日。1913年小學畢業後失學。1916年在博白高等小學任國文教員。1924 年入上海南方大學學習, 次年轉入上海國民大學。1926年考進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1927年赴法國留學,獲巴黎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32年回國,歷任清華大學、燕京大學、廣西大學、昆明西南聯合大學教授,嶺南大學教授、文學院院長,中山大學教授、文學院院長,語言學係主任。1954年調北京大學任教授,直至去世。曾兼任漢語教研室主任,中文係副主任,並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副主任。1956年被聘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1957年鼕赴波蘭講學。曾當選為廣東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廣州市人民政府委員,北京市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至五屆委員,第四、五屆常委;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第四、五、六屆委員,第五、六屆常務委員會委員。曾兼任國傢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顧問,中國語言學會名譽會長,中國音韻學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委員。
    60年來,王力一直從事語言科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為發展中國語言科學、培養語言學專門人才作出了重要的貢獻。1936年發表《中國文法學初探》一文,對中國語法學界自《馬氏文通》以來因襲英語語法研究的狀況提出批評,同時對漢語語法的特點和研究方法做了初步探討。1937年發表的《中國文法中的係詞》,指出係詞在古代漢語裏不是必要的,漢語的句子也不一定都要有動詞,這揭示了漢語不同於印歐語言的一個突出特點。他的《中國現代語法》(1943)、《中國語法理論》(1944)以及《中國語法綱要》(1946)等著作,以《紅樓夢》為主要研究對象,建立了自己的漢語語法體係。在40年代,王力的語法著作和呂叔湘的《中國文法要略》都對漢語語法研究起了重要的影響。
    王力在音韻學方面用力最勤。早年在法國專攻實驗語音學,著有《博白方音實驗錄》(1931)。他的《中國音韻學》(1936,1955年再版時改名為《漢語音韻學》)一書用現代語音學理論解釋傳統音韻學的概念,敘述了傳統的今音學(《廣韻》音係)、古音學和等韻學的基本內容。此外,王力還發表了一係列研究音韻的論文,例如《南北朝詩人用韻考》(1936)、《上古韻母係統研究》(1937)、《漢越語研究》(1948)、《上古漢語入聲和陰聲的分野及其收音》(1960)、《古韻脂微物質月五部的分野》(1963)、《先秦古韻擬測問題》(1964)、《黃侃古音學述評》(1978)、《古無去聲例證》(1980)、《〈經典釋文〉反切考》(1982)等以及《 漢語音韻 》(1962)、《楚辭韻讀》(1980)、《詩經韻讀》(1980)和《漢語語音史》 (1985)等專著。 王力在上古音方面的貢獻有三:①脂、微分部。王力受到前人的啓發,利用先秦韻字和諧聲材料從與真、質(至)相對的脂部中分出與文、物(隊)相對的微部,這個結論已為一般學者所承認。②在古韻部的構擬上,主張每個韻部衹有一個主元音,陰聲韻部都是開音節。對高本漢的學說(每個韻部有兩個以上的主元音、陰聲韻部大都收濁塞音尾 -□、-d 、-b、-r之類)作了修正。③認為上古聲調分平入兩大類,它們又各分長短二類,即長平、短平,長入、短入,後來演變為平、上、去、入四聲。這就肯定了上古聲調中除音高外音長也起很大的(甚至是主要的)作用。他認為,這種主張可以解釋上古許多陰聲字(即長入,中古多變讀為去聲)和入聲字(即短入)相押的事實,同時也與漢藏語係許多語言具有的元音分長短的普遍特徵相類似。這個說法受到研究漢藏語係比較語言學者的重視。
   
英文解釋
  1. :  Wang Li
相關詞
文化國學馬漢麟古代文化常識書籍麯律詩歌商承祚
黃伯榮唐作藩岑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