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玉蜀黍黑粉菌、玉米黑黴。
孢子堆的小大、形狀不定,多呈瘤狀,長或直徑3-15cm,初期外面有一層白色膜,往往由寄生組織形成,有時還帶黃緑色或紫紅色彩,後漸變灰白至灰色,破裂後散出大量黑色粉末,即鼕孢子。
寄生在玉米抽穗和形成玉米棒期間,玉米各部位均可生長。鼕孢子在土壤、糞肥、病株殘體等處越鼕,次年經空氣傳播到玉米株上發生黑粉病。此菌分佈很廣泛,是玉米的主要的病害之一。
分佈於我國河北、山西、黑竜江、遼寧、吉林、內蒙古、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廣東、寧夏等地區。
幼嫩時,可以食用,也可生食,有甜味,炒食別有風味。經常食用可預防和治療肝髒係統和胃腸道潰瘍,並能助消化和通便。玉米黑粉菌的培養液中含有𠔌氨酸、賴氨酸、丙氨酸、精氨酸、蛋氨酸、蘇氨酸、組氨酸等16種氨基酸。將新鮮的孢子堆摘下或將老熟後的孢子粉收集後煉成蜜丸做藥用,其藥性特寒、味甘,有益肝胃和解毒作用。用孢子粉拌紅糖可治神經衰弱和小兒疳積。
該菌還産生黑粉菌酸,可用作香料工業中的原料;有抗菌作用,其菌液對小白鼠肉瘤有抑製作用。另外,此菌還可用於生産能刺激高等植物生長的生長激素吲哚乙酸。
【藥名】:玉米黑粉菌
【來源】:為菌類植物藥黑粉菌科玉米黑粉菌的全草。
【功效】:益氣養陰,補氣安神,補中解毒。
【主治】:用於血虛、或津液不足,口幹舌燥,或熱病氣陰兩傷,煩倦口渴者。用於心神不安、失眠多夢者。用於脾胃虛弱、倦怠食少、脘腹作痛或食物、藥物中毒者。
【性味歸經】:甘,寒。入心、肝、胃、大腸四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剋。
【別名】:玉米黑黴、棒子包(遼寧)、稔頭(《植物名實圖考》)
【動植物資源分佈】: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佈。
【拉丁名】:原植物玉米黑粉菌ustilago maydis (dc.)corola.
【考證】: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中藥化學成分】:全草含𠔌氨酸、精氨酸、賴氨酸、丙氨酸、蚓哚乙酸、黑鬆菌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