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詩人: 袁燮 Yuan Xie
琉璃為葉玉為葩,妙質天然不汝瑕。 精彩照人香絶俗,遺簪端的自仙傢。 |
|
首飾。玉製的簪子。又名玉搔頭。 |
|
藉指美人。 |
|
用玉做成的簪子。也叫“玉搔頭” |
|
亦作“ 玉篸 ”。 1.首飾。玉製的簪子。又名玉搔頭。《韓非子·內儲說上》:“ 周 主亡玉簪,令吏求之。”《西京雜記》捲二:“ 武帝 過 李夫人 就取玉簪搔頭,自此後宮人搔頭皆用玉,玉價倍貴焉。” 明 李愛山 《南珍珠馬·閨情》套麯:“響噹噹菱花鏡碎玉簪折。” |
|
比喻山峰。語出 唐 韓愈 《送桂州嚴大夫》詩:“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宋 範成大 《贈趙廉州》詩:“少待佳晴看山去,玉篸高插翠雲叢。” 宋 辛棄疾 《水竜吟·登建康賞心亭》詞:“遙岑遠目,戲愁供恨,玉簪蠃髻。” |
|
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叢生,卵形或心髒形。花莖從葉叢中抽出,總狀花序。秋季開花,色白如玉,未開時如簪頭,有芳香。栽培供觀賞。 宋 陸遊 《園中觀草木有感》詩:“木筆枝已空,玉簪殊未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六·玉簪》:“玉簪處處人傢栽為花草……六七月抽莖,莖上有細葉,中出花朵十數枚,長二三寸,本小末大。未開時,正如白玉搔頭簪形。” 茅盾 《霜葉紅似二月花》六:“但現在,衹有蜷伏在 太湖 石腳的玉簪,挺着潔白的翎管。” |
|
玉簪 :
yù zān
1.亦作"玉篸"。2.首飾。玉製的簪子。又名玉搔頭。3.藉指美人。4.比喻山峰。語出唐韓愈《送桂州嚴大夫》詩:"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5.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叢生,卵形或心髒形。花莖從葉叢中抽出,總狀花序。秋季開花,色白如玉,未開時如簪頭,有芳香。栽培供觀賞。 |
|
植物名稱:玉簪
拉丁文名:hosta plantaginea aschers
別名:玉春棒、白鶴花、玉泡花、白玉簪。
科 屬:百合科、玉簪屬。
分佈習性:原産中國及日本,性強健,耐寒冷,性喜陰濕環境,不耐強烈日光照射,要求土層深厚,排水良好且肥沃的砂質壤土。
繁殖栽培:多采用分株繁殖,亦可播種。
園林用途:玉簪是較好的陰生植物,在園林中可用於樹下作地被植物,或植於岩石園或建築物北側,也可盆栽觀賞或作切花用。 |
|
宿根草本。株高30cm-50cm。葉基生成叢,卵形至心狀卵形,基部心形,葉脈呈弧狀。總狀花序頂生,高於葉叢,花為白色,管狀漏鬥形,濃香。花期6月-8月。同屬還有開淡紫、堇紫色花的紫萼、狹葉玉簪、波葉玉簪等。性強健,耐寒,喜陰,忌陽光直射,不擇土壤,但以排水良好、肥沃濕潤處生長繁茂。 |
|
播種 基質消毒 對播種用的基質進行消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鍋裏炒熱,什麽病蟲都能燙死。
催芽 用溫熱水(溫度和洗臉水差不多)把種子浸泡 12 ~ 24 個小時,直到種子吸水並膨脹起來。對於很常見的容易發芽的種子,這項工作可以不做。
播種 對於用手或其它工具難以夾起來的細小的種子,可以把牙簽的一端用水沾濕,把種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質的表面上,覆蓋基質 1 公分厚,然後把播種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為花盆高度的 1/2 ~ 2/3 ,讓水慢慢地浸上來(這個方法稱為“盆浸法”);
對於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夾起來的種粒較大的種子,直接把種子放到基質中,按 3 × 3 公分的間距點播。播後覆蓋基質,覆蓋厚度為種粒的 2 ~ 3 倍。播後可用噴霧器、細孔花灑把播種基質質淋濕,以後當盆土略幹時再淋水,仍要註意澆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種子衝起來;
播種後的管理
在秋季播種後,遇到寒潮低溫時,可以用塑料薄膜把花盆包起來,以利保溫保濕;
幼苗出土後,要及時把薄膜揭開,並在每天上午的 9 : 30 之前,或者在下午的 3 : 30 之後讓幼苗接受太陽的光照,否則幼苗會生長得非常柔弱;
大多數的種子出齊後,需要適當地間苗:把有病的、生長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間有一定的空間;
當大部分的幼苗長出了 3 片或 3 片以上的葉子後就可以移栽上盆了。 |
|
分株繁殖
分株時間: 最好是在早春(二、三月份)土壤解凍後進行。
分株方法: 把母株從花盆內取出,抖掉多餘的盆土,把盤結在一起的根係盡可能地分開,用鋒利的小刀把它剖開成兩株或兩株以上,分出來的每一株都要帶有相當的根係,並對其葉片進行適當地修剪,以利於成活。
裝盆消毒: 把分割下來的小株在百菌清 1500 倍液中浸泡五分鐘後取出涼幹,即可上盆。也可在上盆後馬上用百菌清灌根。
分株後的管理: 分株裝盆後灌根或澆一次透水。由於它的根係受到很大的損傷,吸水能力極弱,大約需要 3 ~ 4 周才能恢復萌發新根,因此,在分株後的 3 ~ 4 周內要節制澆水,以免爛根,但它的葉片的蒸騰沒有受到影響,為了維持葉片的水分平衡,每天需要給葉面噴霧 1 ~ 3 次(溫度高多噴,溫度低少噴或不噴)。這段時間也不要澆肥。分株後,還要註意太陽光過強,最好是放在遮蔭棚內養護。
上盆或移栽
先在盆底放入2~3公分厚的粗基質作為濾水層,再放入植株。
上盆用的基質 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 草炭:珍珠岩:陶粒 =2 : 2 : 1 ;草炭:蛭石 =1 : 1 ;或者 草炭:爐渣:陶粒 =2:2:1;鋸末:蛭石:中粗河沙=2:2:1 、菜園土:爐渣 =3 : 1 ;或者園土:中粗河沙:鋸末(茹渣) =4 : 1 : 2 ;或者水稻土、塘泥、腐葉土等。
上完盆後澆一次透水,並放在遮蔭環境養護 |
|
濕度管理
喜歡略微濕潤的氣候環境,要求生長環境的空氣相對溫度在 50 ~ 70%。
溫度管理
喜歡溫暖氣候,但夏季高溫、悶熱( 35 ℃以上,空氣相對濕度在 80% 以上)的環境不利於它的生長;對鼕季溫度要求很嚴,當環境溫度在 10 ℃以下停止生長,在霜凍出現時不能安全越鼕 。
在 34 ℃以上的生長環境中,正確的處理方法是:
1、盡可能地加強空氣對流,以利於它進行蒸騰作用,把體內的溫度降下來;
2、給葉面噴霧,每天2~4次:溫度越高,相應地次數也要越多。溫度較低的時候或陰雨天則少噴或不噴;
3、把它周圍的地面噴濕,這對降低它周圍的環境溫度是很有幫助的。
在 0 ℃以下的生長環境中,正確的處理方法是:
1 、把它搬到不低於 0 ℃ 的室內越鼕;
2、如果不能搬動,就需要用稻草把它包起來或用土把它埋起來;
3、當溫度進一步降低時,還要考慮用薄膜把它包起來,但要每隔兩天就要在中午溫度較高時把薄膜揭開讓它透氣。
光照管理
在夏季的高溫時節(白天溫度在 35℃ 以上),如果它被放在直射陽光下養護,就會生長十分緩慢或進入半休眠的狀態,並且葉片也會受到灼傷而慢慢地變黃、脫落。因此,在炎熱的夏季要給它遮掉大約 50% 的陽光。
在春、秋、鼕三季,由於溫度不是很高,就要給予它直射陽光的照射,以利於它進行光合作用和形成花芽、開花、結實。
放在室內養護時,盡量放在有明亮光綫的地方,如採光良好的客廳、臥室、書房等場所。在室內養護一段時間後(二個月左右),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蔭(鼕季有保溫條件)的地方養護一段時間(一個月左右),如此交替調換。
肥水管理
與其它草花一樣,對肥水要求較多,但最怕亂施肥、施濃肥和偏施氮、磷、鉀肥,要求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營養齊全”和“間幹間濕,幹要幹透,不幹不澆,澆就澆透”的兩個施肥(水)原則,並且在施肥過後,晚上要保持葉片和花朵乾燥:
秋季 播種苗上盆經過一段時間恢復後,要把肥水管理迅速跟上來。肥水管理按照“花寶”——“花寶”——清水——“花寶”——“花寶”——清水——的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 1 ~ 3 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
鼕季 雖然它仍在繼續生長,但偏低的氣溫會使它的生長速度放慢,對肥水要求不多,甚至要控肥控水。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清水——“花寶”——清水——清水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 4 ~ 7 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
澆水時間盡量安排在晴天中午溫度較高的時候進行。
春季 氣溫回升後生長迅速恢復,並且逐步進入花芽分化期和開花期,對肥水要求很大。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花寶”——清水——的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 2 ~ 4 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
進入結實期後,停止肥料供給。
轉盆
通常情況下不特別轉盆,衹是每年結合分株時換盆重栽。 |
|
原産中國,1789年傳入歐洲,以後以傳至日本。關於玉簪花的名稱,傳說是:西王母宴群仙,仙女們飲了玉液瓊漿後飄然入醉,頭髮散亂,玉簪落入塵世而化為玉簪花。另說漢武帝為寵妃取玉簪搔頭,宮女們也相互仿效,因而得玉簪花之名。由此可見,中國栽培玉簪已民間傳說證實歷史之悠久,及人們愛好玉簪情義之深切。唐代詩人羅隱十次考進士未成,但他不趨附權貴作晉身之階,以自喻在逆境中如玉簪一樣清操自守、潔白如玉。
園林中多植於林下作地被,或植於建築物庇蔭處以襯托建築,或配植於岩石邊,也可盆栽。取其葉片可作插花作品的配葉,或將花朵摘下,頂朝外圓形排列於水盤中,置室內,其色美如玉,芳香,沁人心脾。嫩芽可食,全草入藥,花還可提製芳香浸膏。 |
|
|
|
名 字
植物學名 :玉簪
拉丁文學名:Hosta plantaginea Aschers
中文別名 : 玉春棒、白鶴花、玉泡花、白玉簪
科 屬
域: 真核域 Eukarya
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單子葉植物綱 Liliopsida
目: 天門鼕目 Asparagales
科: 百合科 Liliaceae
屬: 玉簪屬 Hosta
種: 玉簪種 H. plantaginea Aschers
分佈習性:原産中國及日本,性強健,耐寒冷,性喜陰濕環境,不耐強烈日光照射,要求土層深厚,排水良好且肥沃的砂質壤土。
繁殖栽培:多采用分株繁殖,亦可播種。
園林用途:玉簪是較好的陰生植物,在園林中可用於樹下作地被植物,或植於岩石園或建築物北側,也可盆栽觀賞或作切花用。 |
|
1.狹葉玉簪 別名日本紫萼、水紫萼、狹葉紫萼。為同屬常見種。葉披針形,花淡紫色。原産於日本。
2.紫萼 別名紫玉簪。為同屬常見種。葉叢生,卵圓形。葉柄邊緣常下延呈翅狀。花紫色,較小。花期7 --9月。原産中國、日本及西伯利亞。
3.白萼 別名波葉玉簪、紫葉玉簪、間道玉簪。為同屬常見種。葉邊緣呈波麯狀,葉片上常有乳黃色或白色縱斑紋。花淡紫色,較小。為日本雜交種。 |
|
【藥名】玉簪
【漢語拼音】yu zan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osta plantaginea (Lam.) Ascherson.[Hemerocallis plantaginea Lam.;Funkia subcordata Spreng.]
【功效】清熱解毒;散結消腫
【科屬分類】百合科
【主治】乳癰;癰腫瘡瘍;瘰癧;毒蛇咬傷
【生態環境】生於陰濕地區。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淨,鮮用或晾幹。
【資源分佈】我國各地均有栽培。
【植物形態】玉簪花,多年生草本。具粗根莖。葉根生;葉柄長20-40cm;葉片卵形至心狀卵形,長15-25cm,寬9-15.5cm。花葶於夏秋兩委從葉叢中抽出,具1枚膜質的苞片狀葉,後者長4-6cm,寬1.5-2cm;總狀花序,花梗長1.2-2cm,基部具苞片,苞片長2-3cm,寬1-1.2cm;花白色,芳香,花被筒下部細小,長5-6cm,直徑2.5-3.5cm,花被裂片6,長橢圓形,長3.5-4cm,寬約1.2cm;雄蕊下部與花被筒貼生,與花被等長,或稍伸出花被外;子房長約1.2cm;花柱常伸出花被外。蒴果圓柱形,長6cm,直徑1cm。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鮮品15-30g;或搗汁和酒。外用:適量,搗敷;或搗汁塗。
【出處】《中華本草》 |
|
玉簪介紹
玉簪 (Hosta plantaginea)
科屬:
百合科 玉簪屬
別名:
玉春棒、白鶴花
形態特徵:
地下莖粗壯,葉簇生,卵狀心形,具長柄。翠緑面有光澤,花草由葉叢中抽出,總狀花序,每株花數朵至十數朵,白色或紫色,漏鬥形,花被片基部聯合成長管,喉部擴大。主要品種:玉簪(玉春棒、白鶴花)Hostaplantaginea開花時形如頭簪,潔自如玉,故有%26quot;玉簪之稱%26quot;,葉叢生,有光澤。花草高出葉片,為頂生總狀花序,花9~15朵,長筒狀漏鬥形、白色。葉叢高50~6Ocm,花草高達75cm。紫尊(紫玉簪)H·ventricosa葉柄溝槽較玉簪淺,葉片質薄。總狀花序,花I0朵左右。花比玉簪小,花長4·5cm,花淡繭紫色。植株較玉簪矮,為30~4Ocm。狹葉玉簪(狹葉紫尊、日本玉簪)H·lan册olia,葉披針形至長橢圓形,兩端漸狹,花淡紫色。
分佈與習性:
原産中國性強健耐寒而喜蔭,忌直射光,植於樹下或建築物北側生長良好,土壤以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為宜,如受日光暴曬,葉子會變為黃白色,嚴重時邊緣焦枯,夏季幹旱,澆水不足,也會出現上述現象。
繁殖與栽培:
開花前施用氮肥和少施磷肥,則葉茂而花繁,繁殖多用分株法,春秋均可進行。挖出待分植株,清除宿士,用快刀分割,每株最好帶
2~3芽,分切後植入施足腐熟底肥的土穴中,澆透水,覆土保墒,出芽後要經常澆水保持濕潤,一般當年即可開花。在整個生長過程中不斷追施液肥,初期淡些,逐漸加大濃度。盆栽玉簪應選用肥沃培養土,植於口徑3Ocm以上的花盆中,生長季置於在室外,鼕季要搬入室內,溫度保持OC以上,早春發芽搬出室外。
應用:
花大葉美,且喜蔭,園林中可配置於林下作地被用,或栽植在建築物周圍蔽蔭處。也可栽植於岩石園中。
圖片: |
|
- : Fragrant Plantainlily Herb
- n.: jade hairpin
|
|
玉搔頭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