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佛苑是鞍山著名的旅遊景區,坐落於玉佛山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內,占地面積27萬平方米,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因供奉世界最大玉佛而享譽海內外。玉佛苑以玉佛閣為主體,由天王殿、捨利堂、藥師殿、地藏殿、羅漢聖地等組成,融玉文化、佛文化和山水園林文化為一體。主體玉佛閣氣勢恢宏、金碧輝煌,殿內的"釋迦牟迡-渡海觀音"玉佛重260.76噸,七色一體、色彩斑斕、雕琢細膩、光澤瑰麗,1997年11月榮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玉佛苑的建立,創造了現代搬運、雕刻、建築史上的奇跡。每年遊覽者達百萬之衆。李鵬、朱鎔基、吳邦國、葉選平、費孝通、徐纔厚、李長春、羅幹、吳官正、尉建行、董建華等30餘位黨和國傢領導人都先後來苑視察、參觀,稱其為"國粹";香港永惺法師、泰國王姐等諸多海內外知名人士、臺灣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親民黨主主席宋楚瑜來苑參觀後也驚嘆為"人間奇跡"。
玉佛雕琢過程中出現的"佛面天成"、"竜鳳呈祥"、"普陀奇景"、"宏大悟真"等諸多奇跡,更藴含着玉文化和佛文化的淵源交融,令人嘆為觀止,贊不絶口。置身玉佛苑,您將融入深厚的玉文化和宏大的佛文化之中,蕩滌塵心,感悟真諦。羅漢聖地由長達千米的五百羅漢洞、天王殿、羅漢軒、易玄居、濟公堂、財神殿六部分組成,全面展現了博大精深的羅漢文化。
玉佛奇緣:
[佛面天成]:玉石王在四十多年前被發現時,外層被一層鐵綉紅色的岩石包裹,這樣的玉稱之為“岩包玉”。 這塊玉石是由120名工匠,歷經18個月的時間雕刻而成。玉佛雕刻時,工匠們把外層岩石剝離之後發現,玉石王是一塊集黃、白、黑、藍、緑、淺緑、深緑為一體的7彩花玉。色與色之間有的地方區別明顯,有的地方則雜色混合難以判斷。雕刻時各層面都是由哪些顔色構成,很難預料。如果佛祖的臉部雕在斑駁的花玉上,不僅有礙瞻仰,而且佛教信衆也會因此認為這是對佛祖的大不敬。但現代的科學技術還不能探明玉體內各部分的顔色。有道是“是佛自有天緣”,隨着雕刻工作的進行,玉石王層層粗糙的表皮被剝落了,晶瑩剔透、色彩紛呈的玉質逐漸展露出來。隨着玉屑紛紛滑落,釋迦牟尼的臉部逐漸顯現出來——佛祖的臉部正好雕在了一塊潔淨無暇的墨緑色玉石上。而佛祖額頭上的發際又十分完美地雕刻在一塊暗黃色的玉石上,與面部成鮮明對照,其巧合真可謂天造地設,完美驚人。玉石王背面雕刻的是渡海觀音,雕刻時,臉部恰好雕刻在了一塊淺緑色的碧玉上,玉色光亮、柔和、溫潤,藴含着一種女性特有的神采,正是“玉面觀音”的形象。觀音與佛祖玉面色彩一淺一深,自然天成。所以有人感嘆說:佛祖與觀音菩薩本來就在玉石王裏面,衹等我們把它請出來就是。我們把釋迦牟尼佛和觀世音菩薩的面部自然呈現完美的顔色稱為玉佛雕刻中的一個奇跡——“佛面天成。”
[佛送吉祥]: 2002年10月的一天,鞍山市的一位姓張的佛教信仰者偶然發現的。因為發現山羊頭像時,正是羊年即將來臨之際,山羊頭像的應時顯現,再次為世界最大玉佛平添了一道迷人的風景。釋迦牟尼的左前胸,兩衹白色的山羊角清晰可見,額頭突起,兩側黑色的眼睛生動形象,鼻尖部的淺顔色與兩眼之間的深顔色形成對比,具有浮雕般的立體感。山羊依偎在佛祖懷中,惟妙惟肖,呼之欲出。中國傳統文化中,羊一直與美,善,祥等美好的事物相關,在造字中,“美”“善”“祥”三字均從“羊”字得來。2002年正是玉佛開光之年,山羊頭像的神奇顯現,實為瑞兆,這預示着世界最大玉佛將給世人帶來幸福與吉祥!這就是“佛送吉祥”典故的由來。
[竜鳳呈祥]:渡海觀音身體右側有兩處墨玉非常明顯。它們的形成和出現就是整塊玉石王雕刻過程中最神奇的一件事:1995年農歷二月初二,這一天是民間傳說中竜擡頭的日子,雕刻師們在觀音右側打磨時,碧緑的玉面上竟出現了竜鳳圖案——由玉石王本身的黑色玉石自然形成的盤竜和回頭鳳的形象。竜頭在中間,竜身逆時針旋轉一周;鳳冠朝南,回望着觀音,鳳尾自然甩在觀音右側的裙襬上。竜在上、鳳在下,符合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竜鳳是我們心目中幸福、吉祥、美滿的象徵。我們用“竜鳳呈祥”來概括這第三個神奇。
[牧羊女]:在世界最大玉佛的左手背上,有一個少女的形象。少女面容清秀,長發披肩,微笑着將其面部枕於佛祖的左手背上。釋迦牟尼佛祖兩千多年前與羊、猴和牧羊女結下了善緣,時至今日,佛祖仍不忘當年恩情,永記心中。這正好應驗了佛教中所講的“知恩報恩”、“永結善緣”的道理。
[普陀聖境]:玉石王在雕刻設計時較為註重觀音菩薩的造像,對其背景沒有重點考慮。在雕刻背景時遵循盡量少去玉料的原則,按照各部位的顔色和自然形狀,隨形就勢,進行打磨,高的地方雕成山峰,低的地方雕成河流,白的地方雕成浮雲,緑的地方雕成山林。當時出現了個意外情況,在“砍大型”時,雕刻師不小心鋸深了,使頂峰明顯出現了一道溝,這在玉雕工藝上稱為“傷活”,令人遺憾。然而,在玉佛苑建設期間,中國佛學院的教務長白光法師來苑參觀朝拜,竟然感嘆這道傷溝與普陀山的佛跳石極為相似,而整個自然形成的山景,也像是普陀山的縮影。普陀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觀音菩薩的道場。渡海觀音佛像身後自然巧合地出現“普陀聖境”,不得不令人再次感嘆玉佛的神奇。
交通信息從鞍山火車站乘坐8路公交車終點即是玉佛苑。
乘火車、汽車到鞍山市內均可。
當地美食
屯農傢樂(鄉村風味美食、風情體驗)
玉佛苑位於遼寧省鞍山市玉佛山風景區內,占地面積四萬六千平方米,三面環山,一面臨水。玉佛苑古樸典雅,氣勢恢弘,以玉石王為載體的世界最大玉佛坐落於主體建築玉佛閣內,集七色為一體,色彩斑斕,光澤瑰麗,並以其博大雄偉,於1997年10月榮選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2002年12月12日,英國吉尼斯世界紀錄總部正式授予玉佛苑“世界最大玉佛”證書。
玉佛苑景區為國傢首批AAAA級旅遊區,其面積4.6公頃,三面環山,一面臨水,由三洞式山門、玉帶橋、荷花池、花果島等組成。主體玉佛閣氣勢恢宏、金碧輝煌,殿內的"釋迦牟迡-渡海觀音"玉佛重260.76噸,七色一體、色彩斑斕、雕琢細膩、光澤瑰麗,1997年11月榮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玉佛苑的建立,創造了現代搬運、雕刻、建築史上的奇跡。每年遊覽者達百萬之衆。李鵬、朱鎔基、吳邦國、葉選平、費孝通等30餘位黨和國傢領導人都先後來苑視察、參觀,稱其為"國粹";香港永惺法師、泰國王姐等諸多海內外知名人士來苑參觀後也驚嘆為"人間奇跡"。玉佛雕琢過程中出現的"佛面天成"、"竜鳳呈祥"、"普陀奇景"、"宏大悟真"等諸多奇跡,更藴含着玉文化和佛文化的淵源交融,令人嘆為觀止,贊不絶口。
玉佛苑是鞍山市人民政府與香港新里程發展有限公司合資興建的。總投資約7000多萬元人民幣。1994年5月28日破土動工,至1996年9月3日完工共用27個月的時間建成。
玉佛苑是一個佛傢旅遊勝地,它位於鞍山東山風景區內,由玉佛閣、玉帶橋、山門、荷花池、花果島組成,占地四萬平方米,三面環山,一面臨水,俯瞰市區,背倚千山,與天然彌勒大佛遙相呼應,是當代中國旅遊史上的一大奇觀。
玉佛閣高33米,有佛教三十三重天之意,至吻高35.2米,是我國最高的古典式建築之一。閣寬66米,進深58米,運用雙層重檐歇山式結構,檐上有檐,蓋紅色琉璃瓦,顯得層次分明,金碧輝煌,雄渾壯觀。坐落於玉佛閣內的玉佛是由1960年發現於玉鄉——岫岩的,玉石王琢成,它體積100.68立方米,重260.76噸,集七色為一體,色彩斑斕,光澤瑰麗,並以其博大雄偉,榮獲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玉在中國之珍貴猶如金之於西方,是神奇和極具象徵的自然之寶,將沉睡32年的玉石請出深山,並由120名玉雕師歷時17個月精雕細琢成舉世仰目的玉佛,其本身就是一項壯舉,而以自然之體——玉,雕琢過程中所出現的諸多奇跡,更顯現了佛面天成的佛緣和宏大悟真的佛法;竜鳳飛舞於佛前,普陀隱現於觀音身後,所有奇跡與現實的碰撞,都出自於玉文化和佛文化的淵源交融,讓人嘆為觀止,忘返流連。
晨鐘暮鼓,佛光普照,玉佛苑以它獨具魅力的人文景觀及藝術感染力,吸引了大批海內外遊人前來參觀敬仰。自1996年9月3日建成開放以來,接待遊客已逾百萬人次。黨和國傢領導人及國外友人也表現出對玉佛苑的極大關註,李鵬、朱鎔基、薑春雲、費孝通、陳慕華、李貴鮮、劉華清、萬國權、何魯麗等先後到玉佛苑視察,泰國王姐幹拉妮·瓦塔娜、泰中友好協會副主席鐘源泉、泰國商會主席鄭明鬆、香港菩提學會永惺法師、中央臺辦副主任、海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唐樹備、中國佛協副秘書長遊驤等也先後前來玉佛苑觀光遊覽。
玉佛苑景區門票價格:70元/人(網上訂票56元,學生票6折)
交通:概況從鞍山大千山的路上要經過玉佛苑,從火車站乘308路公交車不足半小時即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