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 貓眼瘡
目錄
No. 1
  病名。指頭面手足部位生瘡,瘡面起紅斑成片者。亦名寒瘡。見《醫宗金鑒》捲七十四。因內藴濕熱,外受風寒,凝結於肌膚而成。本病多生於頭面手足,癥見瘡面紅潤光澤,起紅斑成片,或有水泡,因其形似貓眼,故而得名。治宜清熱,利濕,散邪。可內服清肌滲濕湯,外用妙貼散貼敷。該病類似虹膜樣多形紅斑。
  貓眼瘡是因其瘡形如貓之眼,光彩閃爍無膿血而得名,是一種急性炎癥性皮膚病。以皮損表現為紅斑為主,兼有丘疹、水皰等多形損害,常伴粘膜損害,自覺瘙癢、輕度燒灼感為臨床特徵。多發於青壯年男女,尤以青年女性多見,常見於鼕春兩季,也有在夏季發作者。病程一般2-4周,愈後又色素沉着,易復發。本病相當於西醫所指的多形性紅斑。
  病因病機
  總由稟賦不耐所致。或因氣血不足,風寒之邪外襲,緻營衛不和,氣血凝澀;或因風熱外感,飲食不節,恣食肥甘辛辣,脾失健運,積濕生熱,濕熱內擾髒腑,我淫鬱鬱肌膚而致病;或火毒熾盛藴結肌膚所致;也可因病竈感染、藥物、魚、蝦、蟹等引起。
  臨床表現
  皮損初起多為紅斑或丘疹,也可由風團或水皰等,可相互融合,紅斑顔色鮮紅,或暗紅至紫紅。典型者中心部位常發生重疊的水皰,斑的周圍繞有紅暈,形成虹膜或耙形。損害好發於手背、手掌、指緣、足背、足底、顔面頸旁,少數纍及全身皮膚,有時粘膜上亦可發疹。常呈對稱性。自覺燒灼、疼痛,有時瘙癢。愈後又暫時性鱗屑或色素沉着斑。
  發病急驟,皮損發生前常有發熱、頭痛、咽痛、倦怠乏力、全身不適、關節、肌肉酸痛等前驅癥狀。病程2-4周,可自愈,但常反復發作。
  嚴重者全身情況嚴重,有高熱、惡寒、頭痛、扁桃腺腫痛。皮損廣泛分佈,為水腫性鮮紅或紫紅色斑,迅速出現水皰或大皰,皰壁鬆弛易破,破後形成大片糜爛,尼氏徵陰性。粘膜損害廣泛而嚴重,眼、鼻、口腔、肛門、尿道、呼吸道均可纍及,發生水皰、糜爛、潰瘍甚至壞死。可並發肺炎、心包炎、心肌炎、消化道出血、胰腺炎以及肝、腎損害,若不及時搶救,死亡率較高。
  診斷依據
  1、 多發於鼕春兩季。皮損發生前常有發熱、頭痛等前驅癥狀。
  2、 皮損多形式本病的特點,典型者呈虹膜狀。皮損對稱發生,多發於四肢遠端。
  護理與預防
  1、 忌食魚、蝦、蟹、蒜、酒等發物。
  2、 風寒型者宜註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3、 對重要毒誘發者,宜立即停藥,以後忌用導致發病之藥物。
包含詞
貓眼瘡病多形紅斑(貓眼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