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動物 > 猩猩
目錄
又稱褐猿”、紅猩猩
  又稱褐猿”、紅猩猩”。哺乳綱,猩猩科。體毛赤褐色。體高可達14米。上肢甚長,直立時可達腳踝。無尾和頰囊。頭尖,眼小,耳小,口大。樹棲,白晝活動。産於加裏曼丹和蘇門答臘的森林中。
xīng xīng xīng xīng
  一種大型的素食性樹棲類人猿,産於婆羅州和蘇門答臘的低溫沼澤地帶森林內,體型約有大猩猩的三分之二大,特徵是耳朵小,皮膚棕色,長而稀疏的紅棕色毛,很長的臂,臉、手、足裸出
哺乳動物
  哺乳動物。體高可達1.4米。臂長,頭尖,吻突,鼻平,口大。全身有赤褐色長毛,沒有臀疣。樹棲,主食果實。能在前肢幫助下直立行走。古亦指猿猴之類。《禮記·麯禮上》:“猩猩能言,不離禽獸。” 唐 李白 《遠別離》詩:“日慘慘兮雲冥冥,猩猩啼煙兮鬼嘯雨,我縱言之將何補。” 清 朱彝尊 《送陳捨人歸黃岡》詩:“暇搜耆舊文,筆禿猩猩毛。”
指猩猩血
  指猩猩血。亦藉指鮮紅色。 唐 皮日休 《重題薔薇》詩:“濃似猩猩初染素,輕如燕燕欲凌空。”《水滸傳》第三四回:“﹝ 秦明 ﹞盔上紅纓飄烈焰,錦袍血染猩猩,連環鎖甲砌金星。”《紅樓夢》第四九回:“正説着,衹見他屋裏的小丫頭子送了猩猩氊鬥篷來。”
猩猩小檔案 Profile of orangutans
  猩猩主要指紅猩猩
  拉丁文:pongo pygmaeus
  英文:orangutan
  綱: 哺乳綱
  目:靈長目
  科:人科
  屬:猩猩屬,包含2(或1)種:婆羅洲猩猩,蘇門達臘猩猩
  分佈:曾經一度廣泛分佈在東南亞和中南半島,現在僅存於蘇門達臘的北部和婆羅洲的大部分低地。
  棲息地:低地和山區的熱帶雨林,包括竜腦香樹林和泥炭沼澤森林。棲息在樹上,主要獨居。
  體形大小:體長雄性為97釐米,雌性78釐米;身高雄性為137釐米,雌性115釐米;體重雄性為60~90千克,雌性40~50千克。
  體態:體毛長而稀少,毛發為紅色,粗糙,幼年毛發為亮橙色,某些個體成年後變為慄色或深褐色。面部赤裸,為黑色,但是幼年時的眼部周圍和口鼻部為粉紅色。雄性臉頰上有明顯的脂肪組織構成的“肉墊”,具有喉囊。牙齒和咀嚼肌相對比較大,可以咬開和碾碎貝殼和堅果。蘇門達臘猩猩體型偏瘦,皮毛比較灰,頭髮和臉都比婆羅洲猩猩的長。手臂展開可以達到2米長,可用於在樹林之間擺蕩。
  食性:吃果實(比如榴蓮、紅毛丹、木菠蘿、荔枝、芒果、倒捻子、無花果)、嫩枝、花蕾、昆蟲、蔓生植物;偶爾也吃鳥卵和小型脊椎動物。
  繁殖:雌性約在10歲達到性成熟,到30歲停止生育。每3~6年産一崽,懷孕期約為235~270天。幼崽需要哺乳3年,7~10歲的時候纔完全獨立。
  壽命:野外的壽命約為35歲,人工條件下約為60歲。
  保護狀況:蘇門達臘猩猩被iucn列為嚴重瀕危級,婆羅洲猩猩被列為瀕危級。猩猩的種群受到了棲息地破壞的威脅,它們在過去還被捕捉到動物園或者賣作寵物。
概述 Overview
  猩猩是亞洲唯一的大猿,現在僅存於婆羅洲和蘇門答臘島蒸汽繚繞的叢林裏。在靈長類當中,猩猩的兩個品種有許多方面是很突出的,它們是世界上最大的樹棲,也是繁殖最慢的——哺乳動物。猩猩被認為是社會的隱居者,而且性生活非常獨特,它們建立的地區性模式使人回想起了人類早期的文化。
  猩猩(在馬來語中是“森林中的人”的意思)在樹上攀爬的時候十分謹慎。由於太重而無法跳躍,它們穿越森林頂篷間隙的方式是在一棵樹上來回地擺蕩,直到能夠抓住另一棵樹,而且它們總會用兩個前肢抓住樹枝。這種行動方式是通過它們長長的手臂和比較短的腿(比手臂短30%)以及長長的鈎狀手掌和腳掌實現的,它們的手臂和腿能夠在許多方向上自由地活動。猩猩幾乎從不下到森林的地面,但是成年的雄性婆羅洲猩猩除外——它們多達5%的時間都是在地面度過的(也許是因為婆羅洲的老虎——猿類的主要掠食者——現在已經滅絶了)。猩猩不能像非洲的猿類一樣用指關節行走,當在地面行動時,它們的手和腳是捲起的。
體態特徵 Body Features
  分子學的研究表明,猩猩是在1400萬年前從祖先那裏分化出的,它的祖先也是非洲猿類和人類的祖先。與中新世後期(1200~900萬年前)的南亞西瓦古猿非常相似,人們普遍認為它們是現存猩猩的祖先。體型巨大的更新世(100萬年前)猩猩出現在中南半島,而體型比現代猿類大30%的亞化石猩猩(4萬年前)出現在蘇門答臘島和婆羅洲的岩洞裏。更新世時期,爪哇也生活着比現存猩猩體型比較小的猩猩。早期的猩猩有可能更適應地棲的生活,但是現存猩猩的樹棲生活方式證明了它們很長一段歷史時期都生活在森林的頂篷。
  這種紅色猿類的下巴很大,大而平的臼齒上有皺起的尖和厚厚的琺琅質——這是一種完美的解剖學結構,有利於撕開木質的果實和帶有白蟻巢穴的樹枝,磨碎堅硬的種子以及撕下樹皮。這些大猿每天至少會建造一次睡覺的平臺,它們會將一些樹枝折斷並摺叠,然後在樹的頂部將樹枝和嫩枝編織成為窩。下雨的時候,它們還會添加額外的一層防雨蓋。
分佈狀況 Distribution
猩猩 分布状况
  因為猩猩的體形龐大,相應地胃口也很大,所以其密度通常都很低(每平方千米衹有1衹),但是在肥沃的河𠔌特別是沼澤森林,它們的密度可以達到每平方千米7衹。蘇門答臘猩猩的密度比婆羅洲猩猩的大,而且它們也生活在海拔更高的地方。在不被捕獵的情況下,它們的密度取决於果實的産量,特別是富含果肉的果實。對於富含果肉的果實來說,其分佈是峽𠔌比斜坡和山脊多,低地又比山上多,而地理變化頻繁的蘇門答臘島又比婆羅洲多。
  猩猩行進的時候很費勁,它們每天移動的距離通常不足1千米。然而,雌性猩猩的活動領域有幾百公頃大,而雄性猩猩的活動領域可以達到幾千公頃。猩猩無論雌雄都不是地盤防禦性的,它們的活動領域有很大的重疊,不過體形比較小的猩猩會避免與統治者作伴。雌性後代性成熟以後一般會留在母猩猩的活動領域附近,但是雄性在定居之前可能會在四周漫遊許多年。
飲食特徵 Food Features
  猩猩的胃口很大,有的時候它們會花上一整天坐在一棵果樹上狼吞虎咽。其食物中大約有60%是果實——果實的種類有幾百種,無論成熟與否;猿類喜歡吃果肉中富含糖分或脂肪的果實。在生長有無花果的地方,猩猩會把這種溫和的果實當作主要的食物,因為這種果實數量豐富,也容易獲得和消化。猩猩也經常吃樹葉和嫩枝、無脊椎動物,偶爾也吃富含礦物質的泥土;它們在很偶然的情況下還吃脊椎動物,如懶猴。當缺少成熟水果的時候,它們會吃種子,或者樹木或者藤蔓植物的樹皮。特別是在果實歉收的時候,它們強健的齒係為它們帶來了很大的好處。當缺少多汁的水果時,它們會喝樹洞裏面的水;這種猿會將一隻手浸入水中,然後吸食從手腕的毛上流下來的水。
  在蘇門答臘島的某些沼澤地中,猩猩會製作棍子一樣的工具將種子從多刺毛的利沙樹果實當中取出。它們也會利用工具挖蜂巢中的蜂蜜,或者掏樹洞中的白蟻。在使用工具的種群當中,所有的成員都具備這種技能,衹不過它們使用工具的頻率不同。一個很有趣的對照就是,其他種群的成員並不具備這種能力,哪怕它們與使用工具的猩猩種群衹隔了一條河。這種使用工具的當地傳統與野生黑猩猩的傳統很相似。
社會行為 Social behavior
  猩猩是一種生長和繁殖很慢的長壽動物。它們悠閑的生活史可能是為了適應在低死亡率的棲息地生活,以及度過食物稀缺的時期。在野外,雌性10歲進入青春期,但是5年後纔可以生育。幼崽在1歲以前都會受到母猩猩的持續照料,當它們4歲大的時候,母猩猩纔會離開。母猩猩對孩子十分耐心,幼崽在3歲斷奶以前一直都睡在母猩猩的巢中。即使在斷奶之後,幼年猩猩還經常與母猩猩來往。雌性猩猩的産崽間隔通常是8年。在野外,雌性能夠活45歲左右,因此它們一生最多能夠生産並養活4個孩子,這也許是所有哺乳動物當中數量最少的。
  雄性猩猩通常在12歲的時候達到性成熟(“接近成年”)。完全成熟的雄性體型大約是雌性的兩倍,它們臉頰邊緣的纖維組織將臉部變得更寬,有着大而長的喉節,手臂和背上有長長的、鬥篷一樣的毛發;也能發出低沉的“長叫”。它們的第二性特徵出現的時間有很大變化:發育最快的未成年雄性能在不到10年的時間達到完全成熟,而有些猩猩似乎要停留20年或者更長的時間才能最終成熟。這種發育上的停留現象可能是一種適應性的交配策略,這種現象在蘇門答臘島更加常見,那裏的種群當中未成年與成年的比例要比婆羅洲種群的比例高出三倍。
  猩猩是一種相當獨行的動物,特別是生活在婆羅洲的猩猩。成年的猩猩大部分都是獨自行動和進食的。它們的後代在斷奶之後會逐漸變得更加獨立。雄性猩猩一般到了青春期以後就會和母親斷開關係,但是雌性猩猩還會經常回來。幼年和青春期的猩猩有的時候會一起玩上幾個小時,甚至成對地在周圍走動或緊跟着家庭。當幾衹成年猩猩相遇時,比如被同一棵果樹吸引,它們幾乎不會進行社會互動,在吃完以後會各自離開。
  蘇門答臘猩猩之間的社會交往要多一些。除了低等級的成年雄性以外,各個階層的猩猩都是群居並一起活動的。與婆羅洲猩猩相比,蘇門答臘猩猩更多地吃水果和無脊椎動物,比較少吃樹皮,而且它們在使用工具上也具有壟斷性。這些差異最終來源於它們比較高的種群密度,這也反映了它們棲息地比較高的食物産量。在物産豐富的棲息地,集體行動和進食的代價比較低,因此它們能夠從群體生活當中受益,比如學習使用工具的技能。
  猩猩認識每一隻和它們的活動領域經常重疊的其他猩猩,並會與之建立社會關係。雌性猩猩會和某些猩猩優先建立關係,而這種關係也是與繁殖同步的。雖然未成年雄性之間偶爾會建立聯結,但是雄性之間的關係更大程度上是競爭性的。雄性在一天中會發出好幾次“長叫”,目的是讓低等級雄性不要靠近,但是當成年雄性相遇時,它們就會上演激烈而富有侵略性的展示,有的時候還會導致在地面的追逐和打鬥。衹要未成年雄性能夠恭敬地待在一定距離以外,成年雄性還是能夠容忍它們的。
  不管什麽時候,衹要有機會,即將成年的雄性就會嘗試與能夠懷孕的雌性來往,但是能夠懷孕的雌性則會選擇當地處於統治地位的成年雄性,這衹雄性一般都能夠成功地阻止大部分即將成年的雄性與雌性交配。因此,那些沒有被選中的雄性,不管是成年的還是即將成年的,當它們遇到一隻單獨的雌性時,通常會通過惡意的撕咬來製服激烈反抗的雌性。
  在婆羅洲,由雌性發起的與統治地位的雄性的配偶關係會持續幾天;而在蘇門答臘島,這種關係可能會持續幾個星期。可能與此相關的就是,過半的蘇門答臘猩猩的交配是配合的,而在婆羅洲,90%的交配活動都是通過暴力實現的。雌性花大量的時間尋找雄性有什麽益處仍然是個謎;可能它是在為自己的後代選擇優良的基因,也可能是為了尋求統治地位的雄性的保護。
  在所有的靈長類中,人工環境下的猩猩在智力實驗中得分最高。在野外的猩猩會依靠它們的智力去“發明”復雜的取食技術,有的時候涉及到工具的使用,利用工具它們甚至可以得到其他大部分雨林居民得不到的食物。它們也是很好的模仿者,可以從別的動物那裏學到技能,包括如何使用工具。和“發現”新事物相比,它們更精於模仿其他猩猩的動作,這就使得它們能夠産生當地的傳統。在不同的地方,猩猩會使用不同的築巢技術,發出不同的聲音,它們抓握食物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在鼕天,他們常會去泡溫泉,為對方捉虱子。
保護現狀與生存環境 Protect and living environment
  自從4萬年前解剖學意義上的現代人侵入東南亞以來,人類就一直是猩猩的掠食者和競爭者。這種猿類在原先活動範圍的滅絶大部分都是由人類的捕獵活動造成的。在歷史上,人們為生存而進行的捕獵活動可能也是造成猩猩不連續地分佈在婆羅洲和蘇門達臘島的原因。
  猩猩現在面臨着在野外滅絶的境地。猩猩對伐木業很敏感,當伐木活動越來越密集的時候,它們就會完全地消失。自然保護區以外的大部分森林都已被改造成為了農田或者消失了。因此,保護猩猩的唯一有效途徑就是在自然保護區和國傢公園內保留盡可能多的棲息地。
  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都已經建立了主要的森林保護區。超過90%的野生猩猩都生活在印度尼西亞,然而在上世紀90年代,印度尼西亞發生的經濟和政治動亂使得人們開始在受到保護的地區伐木。這場動亂最後引發了婆羅洲毀滅性的森林大火,由此,該地區變得對與厄爾尼諾現象有關的長期幹旱越來越敏感。
  與一個世紀以前相比,猩猩的數量已經減少了超過92%,而且在1993年和2000年之間,蘇門達臘島北部的數量就下降了整整一半。剩下的種群僅分佈於一些小島,而且它們將繼續被隔離,因為猩猩很少嚮別處“移民”。因此,為了防止猩猩在野外滅絶,需要人類對剩下的森林進行認真的保護和積極的管理。
其他猩猩 Apes
  除紅猩猩外,非洲的大猩猩,黑猩猩等也被人們稱為猩猩,但這稱呼是不準確的。(圖為青島動物園的青島動物園猩猩館內的一隻黑猩猩和上海動物園內的大猩猩母子)
  黑猩猩猩猩
英文解釋
  1. :  orangutan,  Oran-gutan
  2. n.:  satyr
法文解釋
  1. n.  orang-outan
相關詞
亞洲自然動物
包含詞
黑猩猩大猩猩猩猩草猩猩木猩猩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