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語文 > 猛獁
目錄
古哺乳動物
  古哺乳動物。大小近似現代的亞洲象。身披濃密的棕色長毛,門齒嚮上彎麯。在更新世,廣泛分佈於包括中國東北部在內的北半球寒帶地區。在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的凍土層中,曾發掘出二十多具完整的猛獁屍體。
měng mǎ měng mǎ
  已滅絶的一種大象,這種象廣泛分佈於更新世,與現代象顯著不同之處在於:具有帶白堊質的臼齒
亦作稱毛象
  亦作稱毛象。古哺乳動物。形狀和大小跟現代象相似。全身有長毛,門齒嚮上彎麯,生活在寒冷地帶。已經絶種。
猛獁概述
  猛獁(měngmǎ)(mammuthus primigenins),古脊椎動物,哺乳綱,長鼻目,真象科。也稱毛象(長毛象)。
  猛獁是韃靼語“地下居住者”的意思,是世界上曾經最大的象。它身高體壯,有粗壯的腿,腳生四趾,頭特別大,在其嘴部長出一對彎麯的大門牙。一頭成熟的猛獁,身長達5米,體高約3米,門齒長1.5米左右,體重可達4~5噸。它身上披着黑色的細密長毛,皮很厚,具有極厚的脂肪層,厚度可達9釐米。從猛獁的身體結構來看,它具有極強的禦寒能力。 與現代象不同,它們並非生活在熱帶或亞熱帶,而是生活在北方嚴寒氣候的一種古哺乳動物。大小近似現代的象,但頭骨比現代的象短而高。體被棕褐色長毛。無下門齒,上門齒很長,嚮上、嚮外捲麯。臼齒由許多齒板組成,齒板排列緊密,約有30片,板與板之間是發達的白堊質層。曾生存於亞、歐大陸北部及北美洲北部更新世晚期的寒冷地區。蘇聯西伯利亞北部及北美的阿拉斯加半島的凍土層中,都曾發現帶有皮肉的完整個體,胃中仍保存有當地生長的凍土帶的植物。我國東北、山東長島、內蒙古、寧夏等地區也曾發現過猛獁的化石。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的猛獁是死於突如其來的冰期,使得死亡後的屍體即遭凍結,故未來得及腐爛。又由於千百年來在地穴中受到冰雪的保護掩埋,故能完整地被保存下來。在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亞的凍土和冰層裏,曾不止一次發現這種動物冷凍的屍體。
生物分類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哺乳綱 mammalia
  目:長鼻目 proboscidea
  科:象科 elephantidae
  屬:猛獁象屬 mammuthus
  brookes, 1828
  
  哥倫比亞猛獁 m. columbi
  侏儒猛獁 m. exilis
  傑弗遜猛獁 m. jeffersonii
  南方猛獁 m. meridionalis
  真猛獁 m. primigenius
  此屬動物,英文全都叫做mam-moth,“猛獁”乃沿用日本人的譯名。廣義的猛獁一度曾包括平額象(mammuthus planifrons)、南方象(mammu-thus meridionalis)等許許多多早期原始的真象,其中有一些類型與現生的印度象和非洲象係統關係非常近。狹義的猛獁象(mammuthus primigenius)又名毛象,是一種適應於寒冷氣候的動物,在更新世,它廣泛分佈於包括中國東北部在內的北半球寒帶地區。這種動物身軀高大,體披長毛,一對長而粗壯的象牙強烈嚮上嚮後彎麯並旋捲。它的頭骨短,頂脊非常高,上下額和齒槽深。臼齒齒板排列緊密,數目很多,第三臼齒最多可以有30片齒板。
猛獁與人類
  猛獁象曾是石器時代人類的重要狩獵對象,在歐洲的許多洞穴遺址的洞壁上,常常可以看到早期人類繪製的它的圖像,這種動物一直活到幾千年以前,在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亞的凍土和冰層裏,曾不止一次發現這種動物冷凍的屍體,包括帶有皮肉的完整個體。猛獁象是一種生活在寒代的大型哺乳動物,與現在的象非常相似,所不同的是它的象牙既長又嚮上彎麯,頭顱很高。從側面看,它的背部是身體的最高點,從背部開始往後很陡地降下來,脖頸處有一個明顯的凹陷,表皮長滿了長毛,其形象如同一個駝背的老人。
  猛獁象生活在北半球的第四紀大冰川時期,距今300萬年~1萬年前,身高一般5米,體重10噸左右,以草和灌木葉子為生。由於身披長毛,可抗禦嚴寒,一直生活在高寒地帶的草原和丘陵上。當時的人類與其同期進化,開始還能和平相處,但進化到了新人階段,還會使用火攻,集體協同作戰,捕殺成群的動物和大型的動物,猛獁象就是他們獵取的主要對象。在法國一處昔日沼澤的化石産地,人們挖掘出了猛獁象的化石。從化石的排列上可以看出:猛獁象被肢解了,四條腿骨前後相連排成一綫,頭骨被砸開,肋骨有缺失。根據這個現場,專傢們勾畫了一幅當時畫面:原始人齊心協力將一頭猛獁象逼進了沼澤將它陷住,大傢在沼澤邊用石塊和長矛把象殺死。先上去幾個人把象腿砍下來,搭到沼澤邊,讓其他人踩着象腿走到象身上,割下大塊帶肋骨的象肉,用長矛插着運回駐地,有人用工具砸開象頭,吞食尚還溫熱的象腦(用今天的眼光看,他是在大吃補品),砍下象鼻,挖出內臟。運走了這頭象可食的部分,其餘的便丟棄在沼澤裏。在漫長的歲月中,沼澤水枯泥幹,成為乾燥的土地,在偶然的機會中被發現有化石,再現了當年生物的場面。猛獁象化石出土最多的地方是在北極圈附近。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人用象牙化石做屋門,北冰洋沿岸俄羅斯領海中有一個小島,島上的猛獁象化石遍地都是。這些化石是冰塊流動時從岸邊泥土中帶出的,堆積到了這個小島上。由於猛獁象絶滅不過一萬年的時間,而在自然界中化石的形成需要2.5萬年,所以猛獁象的化石都是半石化的,像中藥裏的“竜骨”一樣,也是可以用來做藥的。更有甚者,前蘇聯古生物學家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中竟然發現了一頭基本完整的猛獁象!它的皮、毛和肉俱全。發現它時,它的嘴裏還沾有青草,可能是吃草時不小心掉進了冰縫中,經過1萬年自然“冰箱”的保存,終於和現代人類見面了。發現這頭象不久,在前蘇聯開了次有關會議,與會代表不但見到了它出土的照片,而且還親口品嚐了它身上的肉。據說肉不好吃,味道也不香。也許是烹飪技術不佳,如果按照中國川菜做法,可能就會變成美味佳餚了。
猛獁的滅絶
  猛獁象生活到距今1萬年的時候突然全部絶滅了,是什麽原因造成的呢?專傢們做過仔細的研究,找出了許多的原因,但歸納起來還是由外因和內因共同造成的。外因:氣候變暖,猛獁象被迫嚮北方遷移,活動區域縮小了,草場植物減少了,使猛獁象得不到足夠的食物,面臨着饑餓的威脅;內因:生長速度緩慢。以現代象為例,從懷孕到産仔需要22個月,猛獁象生活在嚴寒地帶,推測其懷孕期會更長。在人類和猛獸的追殺下,幼象的成活率極低,且被捕殺的數量離現代越近越多,一旦它們的生殖與死亡之間的平衡遭到破壞,其數量就會不可避免的迅速減少直至絶滅。這是大自然的淘汰規律,並非對猛獁象不公平。新生代的第三紀末期時也發生過類似的情況,當時大量的原始哺乳動物絶滅了,由現代動物的祖先取代了它們,猛獁象的祖先那時代替了它們,現在該輪到它們讓出地盤了。猛獁象以自己整個種群的滅亡標志了第四紀冰川時代的結束。
  另類說法,猛獁死於人手?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猛獁是死於人手,而並非由於氣候變化導致了這些動物的滅絶
  一直以來,對於猛獁的滅絶原因存在兩種猜測:氣候滅絶說和人類屠殺導致滅絶說。為瞭解决這一爭論,美國一個考古學小組對這兩種學說進行了檢驗。他們推斷,如果是人類捕殺導致了猛獁的滅絶,那麽在一個特定的區域內,猛獁的滅絶時間應該與人類進入這一地區的時間相互吻合。而如果猛獁是由於氣候變化滅絶的,那麽在一個特定的地區內,猛獁應該與人類同時存在,並且僅僅是在氣候改變發生後纔走嚮滅絶。
  這項研究工作總共涉及了5個大陸的41個考古學遺址。研究人員發現,當人類遷徙出非洲後,在他們的棲息地留下了死亡的象和猛獁的痕跡。一個地區一旦被人類占有,那麽象和猛獁的化石記錄便在這一地區停止了。
  研究者指出,使現代象幸存下來的避難所都是對人類缺乏吸引力的地方,例如熱帶雨林。
猛獁的進化
  猛獁比今天大象兇猛
  事實上,在新生代中期和晚期,長鼻類動物主要沿着兩條進化路綫發展成為世界性分佈的、曾經顯赫一時的大傢族。其中一條是進化主綫,是經由古乳齒象進化出現在的象類,另一條則進化小分支,演化成恐象類,但早已經滅絶了。
  從遠古時代,分化出很多類型的象。始祖象,和豬一般大小,沒有長鼻子和長牙。後來漸漸出現了乳齒象、鏟齒象、恐象,到了中新世時已經發展得十分繁盛,種類很多。歷史車輪一下子就轉到了第四紀時期,在此之前的象類很快絶滅了,與此同時,又出現了新的種類的象。劍齒象、古菱齒象和猛獁象是象類大傢族中的典型代表。
  象類在快進入近代以前分三個占山為王,劍齒象占領南方和熱帶地區,古菱齒象在中部地區,占領亞熱帶,再往北冰天雪地的地方,它的霸主是猛獁象!猛獁與今天的大象有親緣關係。但是,它卻比今天的大象兇猛得多!成年的猛獁象體形龐大,在平原上,其他的動物對它們構成不了什麽威脅,科學家們聲稱,猛獁會忽然去攻擊任何在它看來是“威脅”的動物,而對手往往在“醒過神”來之前就被碾死,毫無疑問,猛獁象處於整個食物鏈的頂端。但是年幼的猛獁象需要15年的時間才能發育成型。因此,兇猛的捕食動物很容易傷害這些幼象。
其他
  1. 關於“mammoth”的用法。
  n.
  猛獁象(古生代的巨象)
  龐然大物
  大型化
  特大級(齊墩果, 石柏, 利馬豆的大小等級)
  adj.
  龐大的
  mammoth cave
  (美國kentucky州的)大鐘乳洞
  woolly mammoth
  毛象
  2. 電影中的“猛獁
  在動畫片《冰河世紀》(《ice age》)中的一個角色就是猛獁。在這部描寫冰河期中的動物的動畫片中,與劍齒虎一樣猛獁被描繪為身體強壯但並不暴躁的生物。
猛獁概述
  猛獁的生活年代 約1萬1千年前,首次出現是480萬年前,約5000年前神秘滅絶
  猛獁猛獁(měngmǎ)(Mammuthus primigenins),古脊椎動物,哺乳綱,長鼻目,真象科。學名真猛獁象,也稱長毛猛獁象。
  猛獁是韃靼語“地下居住者”的意思,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象。它身高體壯,有粗壯的腿,腳生四趾,頭特別大,在其嘴部長出一對彎麯的大門牙。一頭成熟的猛獁,身長達5米,體高約3米,與亞洲象相近,門齒長1.5米左右,雖然身高不高,但身體肥碩,因而體重可達6~8噸。它身上披着黑色的細密長毛,皮很厚,具有極厚的脂肪層,厚度可達9釐米。從猛獁的身體結構來看,它具有極強的禦寒能力。 與現代象不同,它們並非生活在熱帶或亞熱帶,而是生活在北方嚴寒氣候的一種古哺乳動物。大小近似現代的象,但頭骨比現代的象短而高。體被棕褐色長毛。無下門齒,上門齒很長,嚮上、嚮外捲麯。臼齒由許多齒板組成,齒板排列緊密,約有30片,板與板之間是發達的白堊質層。曾生存於亞、歐大陸北部及北美洲北部更新世晚期的寒冷地區。蘇聯西伯利亞北部及北美的阿拉斯加半島的凍土層中,都曾發現帶有皮肉的完整個體,胃中仍保存有當地生長的凍土帶的植物。我國東北、山東長島、內蒙古、寧夏等地區也曾發現過猛獁的化石。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的猛獁是死於突如其來的冰期,使得死亡後的屍體即遭凍結,故未來得及腐爛。又由於千百年來在地穴中受到冰雪的保護掩埋,故能完整地被保存下來。在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亞的凍土和冰層裏,曾不止一次發現這種動物冷凍的屍體。據記載,2009年在俄羅斯的凍土發現一具有毛,有皮的公的猛獁象的屍體,現在被保存在中國。科學家對其進行了展覽,但光綫、溫度都有嚴格控製,要在-14度以下,展覽櫃的玻璃就要15萬美元。在科學家對其進行掃描時,還在它體內發現了活的腦幹細胞。
其他
  1. 關於“mammoth”的用法。
  n.
  猛獁象(古生代的巨象)
  龐然大物
  大型化
  特大級(齊墩果, 石柏, 利馬豆的大小等級)
  adj.
  龐大的
  Mammoth Cave
  (美國Kentucky州的)大鐘乳洞
  Woolly mammoth
  毛象
  2. 電影中的“猛獁
  在動畫片《冰河世紀》(《Ice Age》)中的一個角色就是猛獁。在這部描寫冰河期中的動物的動畫片中,與劍齒虎一樣猛獁被描繪為身體強壯但並不暴躁的生物,還與其他朋友幫助了一個嬰兒找到了他的傢人。
  3.遊戲中稱為“猛獁”的兵器
  在遊戲《命令與徵服》係列中,猛獁坦剋(猛獁Mk-I和猛獁Mk-III,至於猛獁Mk-II由於外形有爭議暫不討論)及其雙炮四履帶的形象給玩傢留下了深刻印象,甚至一度被作為Westwood工作室乃至於整個C&C流派的象徵。續作中的天啓坦剋(Apocalypse Tank,出自《命令與徵服:紅色警戒2》)和炎黃坦剋(Overlord Tank,出自《命令與徵服:將軍》)的外觀設計都受到了它的影響。
  4.猛獁有望復活
  科學家們通過對猛獁的頭髮的基因分析,已經有80%的基因組已被破解,猛獁象有望復活。
  5.星際爭霸中的蟲族地面單位
  生命點: 400
  體積:大型
  需要支持: 6
  消耗: 200 200
  建造時間: 60
  在何建築物中生産:蜂房/孵化場
  需要: 猛獁
  基礎對地攻擊: 20
  基礎對空攻擊:無
  基礎鎧甲: 1
  射程: 1
  視野: 7
  攻擊間隔: 15
  生産熱鍵: U
  蟲族的這種大型猛獸就象是活着的坦剋一樣。它們可怕的下巴具有鋒利的邊緣,可以輕鬆穿透各種部隊身上厚厚的鎧甲。就是這樣的一群猛獸使得整個Timul IV王國的同盟要塞裏的部隊全部死亡。對付這些猛獸的最好方法就是從空中攻擊它們。
  這些巨大的猛獁是蟲族進化中的頂級兵種,它們400點的生命力和20點的基礎傷害可以對敵人造成極大的破壞。猛獁對敵人的傷害可以破壞任何種族所建造的最堅強的壁壘。它們還可以抵禦敵人強大的炮火,它們是最好的吸引攻擊的部隊,也可以利用它們來把敵人的防禦設施的註意力從自己的遠程部隊轉移到自己身上,這樣你的口水竜,飛竜或者空中衛士就可能存活更長的時間。在任何時候,你都應該把猛獁放在最前綫,這樣它們才能在與敵人的遭遇中發揮自己最大的作用。
  任何敵人看到猛獁都會感到恐懼,而你可以在遊戲的後期利用這種心理上的優勢。利用猛獁來恐嚇敵人甚至可以扭轉整個戰局,而敵人的註意力一旦被猛獁所吸引,你就可以使用別的部隊來進行攻擊,而你的支援部隊越多,對敵人造成的傷害往往就越大。
  猛獁的身材雖然十分巨大,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利用宿主來運輸它們,也可以通過Nydus坑道轉移到別的地方去,用它們偷襲敵人或者伏擊敵人,往往可以收到奇效。一旦時機出現,你就是可以利用這個優勢從敵人基地的後方衝進敵人的基地,往往在基地後方敵人的防守都比較薄弱,而你的猛獁可以輕鬆擊潰這些防綫,徹底消滅敵人的殖民地。這樣做的一個缺點就是它們的體積實在太大,無法鑽地。它們也是蟲族的地面部隊中唯一不能鑽地的部隊。
  雖然猛獁的能力令人恐懼,但是它們也有一些弱點。比如,猛獁對敵人空中部隊的攻擊無法防禦。不管它們的力量再強,也會被一隻幽靈戰機,飛竜或者偵察機消滅掉。猛獁的另一個弱點就是它們移動太慢。雖然猛獁可以進化代謝組織合成(升級移動速度),但是它們抵達戰場最前綫的速度仍嫌太慢,所以如果你想要使用猛獁,就需要事先準備好先調動它們,最好先於別的支援部隊出發。最後,猛獁的體積太大了,也某些場合下也可能造成不便,它們很可能通不過某些狹窄的道路,而它們如果卡在咽喉要到上,就很可能導致整個部隊都無法嚮前移動。
  要使你在猛獁上的投資花的值得,你就應該盡量把進化室和猛獁洞中的肉搏攻擊,甲殼,代謝組織合成和裝甲外殼都升級到最高。一旦全部升級了,猛獁就真正令人感到恐懼了。
冰河世紀中的猛獁
  冰河世紀簡介
  冰河世紀海報在冰河世紀這部動畫片中,猛獁就是主角在地質歷史上曾經出現過氣候寒冷的大規模冰川活動的時期,稱為冰期(iceage)。這種冰期曾經有過三次,即前寒武晚期、石炭-二疊紀和第四紀。第四紀冰期來臨的時候,地球的年平均氣溫曾經比現在低10℃~15℃,全球有1/3以上的大陸為冰雪覆蓋,冰川面積達5200萬平方千米,冰厚有1000米左右,海平面下降130米。第四紀冰期又分4個冰期和3個間冰期。間冰期時,氣候轉暖,海平面上升,大地又恢復了生機。第四紀冰期的遺跡最多,如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峽灣,北歐、中歐、北美衆多的冰磧殘丘,阿爾卑斯山的U型𠔌和陡峭的山峰,法國和瑞士交界處侏羅山巨大的冰漂礫等,都是第四紀冰川作用留下的産物。
  冰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冰期又稱大冰期,狹義的冰期是指比大冰期低一層次的冰期。大冰期是指地球上氣候寒冷,極地冰蓋增厚、廣布,中、低緯度地區有時也有強烈冰川作用的地質時期。大冰期中氣候較寒冷的時期稱冰期,較溫暖的時期稱間冰期。大冰期、冰期和間冰期都是依據氣候劃分的地質時間單位。大冰期的持續時間相當地質年代單位的世或大於世,兩個大冰期之間的時間間隔可以是幾個紀,有人根據統計資料認為,大冰期的出現有1.5億年的周期。冰期、間冰期的持續時間相當於地質年代單位的期。
  在地質史的幾十億年中,全球至少出現過3次大冰期,公認的有前寒武紀晚期大冰期、石炭紀-二疊紀大冰期和第四紀大冰期。冰川活動過的地區,所遺留下來的冰磧物是冰川研究的主要對象。第四紀冰期冰磧層保存最完整,分佈最廣,研究也最詳盡。在第四紀內,依冰川覆蓋面積的變化,可劃分為幾個冰期和間冰期,冰蓋地區約分別占陸地表面積的30%和10%。但各大陸冰期的冰川發育程度有很大差別,如歐洲大陸冰蓋曾達北緯48°,而亞洲衹達到北緯60°。由於氣候變化隨地區的差異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各地冰期的劃分有所不同。1909年,德國的A.彭剋和E.布呂剋納研究阿爾卑斯山區第四紀冰川沉積,劃分和命名了4個冰期和3個間冰期。隨後,世界各地也都劃分出相應的冰期和間冰期。
  大冰期的成因,有各種不同說法,但許多研究者認為可能與太陽係在銀河係的運行周期有關。有的認為太陽運行到近銀心點區段時的光度最小,使行星變冷而形成地球上的大冰期;有的認為銀河係中物質分佈不均,太陽通過星際物質密度較大的地段時,降低了太陽的輻射能量而形成地球上的大冰期。
  第四紀(Quaternary period)是地球歷史的最新階段,始於距今175萬年。第四紀包括更新世和全新世兩個階段,二者的分界以地球上最近一次冰期結束、氣候轉暖為標志,大約在距今1萬年前後。
  在近一百萬年的第四紀中,有過幾次冰川期,在冰期之間又有過氣候較暖的間冰期。冰期和間冰期的交替造成了地球上冰川的擴展和退縮,並對整個地理環境特別是生物界有極大的影響。
  一般所說的冰河時代,主要是指第四紀的大冰川的時代。因為它離我們最近,在地貌及沉積物等方面遺留下許多痕跡,使我們對它瞭解的比較詳細。實際上在整個地球發展史中發生過好幾次這樣的大冰期,有時冰川的範圍擴大到目前在赤道附近的南非、印度和澳洲。根據發展的觀點來看,地球上今後還有可能發生大冰川的降臨。
  第四紀生物界的面貌已很接近於現代。哺乳動物的進化在此階段最為明顯,而人類的出現與進化則更是第四紀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猛獁概述
  猛獁猛獁(měng mǎ )
  猛獁是韃靼語“地下居住者”的意思,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象。它身高體壯,有粗壯的腿,腳生四趾,頭特別大,在其嘴部長出一對彎麯的大門牙。一頭成熟的猛獁,身長達5米,體高約3米,與亞洲象相近,門齒長1.5米左右,雖然身高不高,但身體肥碩,因而體重可達6~8噸。它身上披着黑色的細密長毛,皮很厚,具有極厚的脂肪層,厚度可達9釐米。從猛獁的身體結構來看,它具有極強的禦寒能力。 與現代象不同,它們並非生活在熱帶或亞熱帶,而是生活在北方嚴寒氣候的一種古哺乳動物。大小近似現代的象,但頭骨比現代的象短而高。無下門齒,上門齒很長,嚮上、嚮外捲麯。臼齒由許多齒板組成,齒板排列緊密,約有30片,板與板之間是發達的白堊質層。曾生存於亞、歐大陸北部及北美洲北部更新世晚期的寒冷地區。蘇聯西伯利亞北部及北美的阿拉斯加半島的凍土層中,都曾發現帶有皮肉的完整個體,胃中仍保存有當地生長的凍土帶的植物。我國東北、山東長島、內蒙古、寧夏等地區也曾發現過猛獁的化石。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的猛獁是死於突如其來的冰期,使得死亡後的屍體即遭凍結,故未來得及腐爛。又由於千百年來在地穴中受到冰雪的保護掩埋,故能完整地被保存下來。在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亞的凍土和冰層裏,曾不止一次發現這種動物冷凍的屍體。據記載,2009年在俄羅斯的凍土發現一具有毛,有皮的公的猛獁象的屍體,現在被保存在中國。科學家對其進行了展覽,但光綫、溫度都有嚴格控製,要在-14度以下,展覽櫃的玻璃就要15萬美元。在科學家對其進行掃描時,還在它體內發現了活的腦幹細胞。
電影 《猛獁象》
  片 名:Mammoth電影 《猛獁象》
  中文名:長毛象/猛獁象/殺人象
  導 演:魯卡斯·穆迪森/盧卡斯·穆迪森 Lukas Moodysson
  主 演:米切爾·威廉姆斯 Michelle Williams | 蓋爾·加西亞·布爾納 Gael García Bernal | 索菲婭·奈薇德 Sophie Nyweide | Marife Necessito | Martin Delos Santos | Jan David G. Nicdao
  上 映:2008年
  地 區:丹麥 瑞典 德國
  對 白:英語
  評 分:7.3/10 ( 1034票 )
  顔 色:彩色
  聲 音:
  時 長:125 分
  類 型:劇情
  分 級:
  鏈 接:
  劇 情:
  一位成功的美國商人在泰國旅行的途中,一直在尋找着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生活的辦法,而他在紐約的妻子和女兒則發現她們的生活因一名菲律賓女傭發生了很大變化。與此同時,在菲律賓,這名女傭的家庭則認為她失蹤了……
  萊昂和艾倫是生活在美國紐約的一對小夫妻,對工作的執着也為他們帶來了相應的看似成功者的回報:萊昂是一個新興網站的創始人,整日需要處理公司的財務和經營問題。艾倫是一名出色的外科醫生,經她輓救的生命已經連她自己都記不清楚了。他們8歲大的女兒潔姬大部分時間和傢裏的菲傭格洛麗亞待在一起。
  就在萊昂在泰國出差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已經厭倦了原來的生活,想要來一次根本性的轉變。而當他再次回到紐約的時候,他的妻子和女兒也發現自己和菲傭的關係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此同時,在菲律賓,格洛麗亞的傢人正因為她的“失蹤”而苦惱……
  演員表:
  米切爾·威廉姆斯 Michelle Williams ....
  蓋爾·加西亞·布爾納 Gael García Bernal ....Tom
  索菲婭·奈薇德 Sophie Nyweide ....Jackie
  Marife Necessito ....Gloria
  Martin Delos Santos ....Manuel
  Jan David G. Nicdao ....Salvador
  外文別名:
  Mammut (Denmark) (Sweden)
其他
  1. 關於“mammoth”的用法。
  n.
  猛獁象(古生代的巨象)
  龐然大物
  大型化
  特大級(齊墩果, 石柏, 利馬豆的大小等級)
  adj.
  龐大的
  mammoth cave
  (美國kentucky州的)大鐘乳洞
  woolly mammoth
  毛象
  2. 電影中的“猛獁
  在動畫片《冰河世紀》(《ice age》)中的一個角色就是猛獁。在這部描寫冰河期中的動物的動畫片中,與劍齒虎一樣猛獁被描繪為身體強壯但並不暴躁的生物。
  3.遊戲中稱為“猛獁”的兵器
  在遊戲《命令與徵服》係列中,猛獁坦剋(猛獁mk-i和猛獁mk-iii,至於猛獁mk-ii由於外形有爭議暫不討論)及其雙炮四履帶的形象給玩傢留下了深刻印象,甚至一度被作為westwood工作室乃至於整個c&c流派的象徵。續作中的天啓坦剋(apocalypse tank,出自《命令與徵服:紅色警戒2》)和炎黃坦剋(overlord tank,出自《命令與徵服:將軍》)的外觀設計都受到了它的影響。
英文解釋
  1. n.:  mammoth,  large hairy type of elephant, now extinct
相關詞
旅遊美國地理世界遺産動物牙雕象牙藝術
工藝美術廣告創意大象恐怖電影
包含詞
猛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