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狼肚菜
  狼肚菜:有名羊肚菜、羊肚蘑、羊肚菜、狼肚菌、狼肚菜,因其形似羊肚而得名,是一種一年生珍貴的真菌類。生長在海拔較高的森林中,狼肚菌質地細嫩,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有降低膽固醇、降血壓之功效,並對人體內的癌細胞及病毒素起抑製作用。0.5千克狼肚菌所含蛋白質,相當於1kg肉,1.5kg雞蛋或6kg牛奶的含量。又是一種對消化疾病有良好療效的藥用菌,具有“助消化、利五髒”的功能。長期使用,能增強人體免疫力。
  産地:甘肅甘南
  營養信息:食部:100%,能量:1234kj,水分:14.3g,蛋白質:26.9g,脂肪:7.1g,膳食纖維:12.9g,碳水化合物:30.8g,灰分:8g,鬍蘿蔔素:1070μg,視黃醇:209μg,硫胺素:0.1mg,核黃素:2.25mg,尼剋酸:8.8mg,維生素c:3mg,維生素e:3.58mg,鉀:1726mg,鈉:33.6mg,鈣:87mg,鎂:117mg,鐵:30.7mg,錳:2.49mg,鋅:2.11mg,銅:2.34mg,磷:1193mg,硒:4.82mg
  用羊肚菌烹調的菜餚,不僅口感好,而且風味獨特,營養價值極高。每百剋羊肚菌含礦物質元素鉀2·8剋,磷1·5剋,分別是鼕蟲夏草的7倍和4倍;鋅的含量是香菇的4·3倍,猴頭菇的4倍;鐵的含量是香菇的31倍,猴頭菇的12倍。羊肚菌中還含有鈣、鎂、鈉、鉻等人體所需的元素,尤以有機鍺含量高。
  羊肚菌的藥用價值之高,歷來為人們所推崇。其藥用價值之一是因其含有豐富的脂肪酸,其中亞油酸含量占56%,亞油酸不僅能降低膽固醇濃度,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而且能促進激素特別是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增強人體應急能力。油酸具有防治肥胖、中風、心肌梗塞、腎功能不全,貧血的作用。羊肚菌在中醫藥方面還具有補腎壯陽、補腦提神的補益功能,對精腎虧損、陽痿不舉、性欲低下及頭暈失眠、腸胃炎癥、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飲食不振等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同時還具有防癌抗癌、預防感冒、化痰理氣、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功效,在醫學應用上具有重要的價值。
  羊肚菌具有特殊的生物學特性,因而實現人工栽培比較難。原因有三:在自然界難以觀察到它的全部發育過程;人工培養的菌絲體與自然界的菌絲體往往形態不一樣;人工培養的菌絲體退化很快。雖然在1982年r·ower首次報道在實驗室中實現了羊肚菌的人工栽培。國內研究者也曾報道過羊肚菌人工栽培獲得成功,但實際上還未能進行正常的人工栽培。專傢認為目前的羊肚菌人工栽培尚存在難度國內外的“人工栽培”實際上是采用半人工栽培形式,即“人工培育菌絲體,野外環境出菇”。這種方式實際上仍然沒有突破自然環境的限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