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植物名稱:狹葉十大功勞
拉丁文名: mahonia fortunei(lindl.)fedde
科 屬:小檗科、十大功勞屬。
形態特徵:常緑小灌木,高可達2m,在本屬中最矮,枝幹形似南天竹,莖具抱莖葉鞘,奇數羽狀復葉,小葉5-9枚,狹披針形,葉硬革質,表面亮緑色,背面淡緑色,兩面平滑無毛,葉緣有針刺狀鋸齒6-13對,入秋葉片轉紅,頂生直立總狀花序,兩性花,花黃色,有香氣,漿果卵形,藍黑色,微披白粉,花期8-10月,果熟12月。
産地分佈:為亞熱帶樹種,以湖北、四川、浙江分佈最為廣泛,現長江流域廣為栽培,華北地區有少量引進栽培。
生態習性: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喜光也較耐陰濕,對土壤要求不嚴,但須排水良好,經多年栽培,適應性不斷增強,抗寒能力和抗旱能力的所提高。萌蘖能力強,對有毒氣體有一定的抗性。
園林用途:樹幹挺直,葉形奇特,黃花密集,具有獨特的觀賞價值,是草坪、假山、岩隙、河邊的良好點綴樹種,耐蔭性強,可作為林緣下木或緑籬應用。也可用於工礦緑化或盆栽觀賞。根、莖、葉可入藥。
繁育栽培:播種、分株、扦插均可。種子需要經沙藏越鼕,苗木需要夏季防曬遮陽,扦插多用嫩枝繁育。
同屬常見種:闊葉十大功勞 m.bealei(fort.)carr.
又名土黃柏,株高可達3米,奇數羽狀復葉,有小葉9-15枚,小葉厚革質,葉緣略反捲,緣齒針刺狀2-5對,側生小葉基部長斜,花黃色,花期長,可由當年9月至翌年3月。漿果藍黑色,5月成熟。 |
|
狹葉十大功勞介紹
狹葉十大功勞 (Mahonia fortunei)
科屬:
小檗科
別名:
木黃連、竹葉黃連
形態特徵:
常緑灌木,高達2m。根和莖斷面黃色,葉苦。一回羽狀復葉互生,長15~30cm;小葉3~9,革質,披針形,長5~12cm,寬1~2.5cm,側生小葉片等長,頂生小葉最大,均無柄,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狹楔形,邊緣有6~13刺狀銳齒;托葉細小,外形。總狀花序直立,4~8個族生;萼片9,3輪;花瓣黃色,6枚,2輪;花梗長1~4mm。漿果圓形或長圓形,長4~6mm,藍黑色,有白粉。花期7~10月。
分佈與習性:
生於山𠔌、林下濕地。分佈於江蘇、湖南、湖北、四川、浙江、廣東、廣西。性狀 羽狀復葉,小葉5~9,小葉片多皺縮,革質,披針形,每側有刺5~10。總葉柄長10~20cm,直徑約至2mm,上面有凹槽。作同闊葉十大功勞葉。
繁殖與栽培:
播種,枝插、根插等
應用:
庭院、林源及草地邊緣。或做緑籬或地被片植
圖片: |
|
- lat.: mahonia fortunei(lindl.) fedde
|
|
竹葉黃連, 木黃連, 細葉十大功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