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獨立搖滾唱片在1980年代早期開始出現。從一開始,這些唱片所推出的是由朋客、後朋客、新浪潮和其它形式的樂隊。這些樂隊因為他們的唱片被獨立於大唱片公司以外的小品牌推出而被單獨分成一類。儘管如此,“獨立”逐漸主要與基於吉他的搖滾樂聯繫起來,因為此類音樂是獨立唱片音樂的主流,特別是獨立流行音樂中的 阿茲特剋照相機 (Aztec Camera) ,橘汁(Orange Juice) C86 流行音樂運動 (the C86 jangle-pop movement )和薩拉唱片( the twee pop of Sarah Records artists)。一些核心的80年代英國獨立搖滾樂隊有: 史密斯傢族(The Smiths),石頭玫瑰(The Stone Roses)基督和瑪麗之鏈( The Jesus and Mary Chain)。他們的音樂直接影響了1990年代的另類運動,例如自賞樂隊(shoegazing)和 英流(Britpop)。事實上,在英國所有的另類音樂一般都被稱為“獨立”,而不是“另類”。
在美國,被視為獨立搖滾的音樂是從被19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的運動與他們的自力更生精神所影響的另類搖滾領域所衍生出的獨立搖滾。 在80年代,獨立搖滾一詞主要與記住你(Hüsker Dü) 和 小恐竜(Dinosaur Jr )(經常被稱為自賞樂隊運動的先驅之一)、年輕之聲( Sonic Youth)、大黑( Big Black)與其它把美國獨立音樂品牌推廣流行的樂隊的的粗糙刺耳、扭麯的重金屬聲音聯繫起來,以把他們與R.E.M. 和一萬妄人(10,000 Maniacs)等後來與大唱片公司簽約的校園搖滾樂隊區分開來。 在1990年代初,以涅盤(Nirvana)和珍珠醬(Pearl Jam)等灰調樂隊為代表的另類音樂破圍而出,成為主流。他們獲得了商業成功和廣泛曝光。此後很快另類流派就被商業化,成為吸引到大品牌投資、由商業主控、製造出一係列公式化、更保守的作品的主流成功模式。由此,“另類”標簽的意義就從其初始的、更反傳統意味變化為取得了主流成功的另類音樂,而“獨立搖滾”就被用來指稱那些依然處於地下狀態的音樂和流派。90年代美國獨立搖滾的决定性的運動是低保真運動,由“隨聲而動”(Guided by Voices)和人行道(Pavement)、色芭多(Sebadoh),麗茲 緋兒( Liz Phair)以及其它推崇粗糙的錄音技術,反諷式的抽離、和對“賣”給主流另類搖滾領域了無興趣的樂隊。
獨立搖滾現在以
Arctic Monkeys、Gorillaz、Muse、The Postal Service、The View、Bright Eyes這些樂隊為主。
具有該風格的樂隊/藝人名單
Acetone,The Amps,...And You Will Know Us by the Trail of Dead,Arab Strap,Ash,the Auteurs,Beat Happening,Beck,Belly,Bikini Kill,Black Rebel Motorcycle Club,the Breeders,Catatonia,Cave-In,Clinic,Dirty Three,Eric's Trip,the Fall,the For Carnation,Fuck,Fugazi,Gomez,Gore Gore Girls,The Haggard,Jale,Jesus Lizard,
the Killers,Liars,the Libertines,Love Spirals Downwards,Low,Mercury Rev,Mogwai,Morphine,the Notwist,Pavement,PJ Harvey,Red House Painters,Sebadoh,Shonen Knife,S*M*A*S*H,the Smiths,Sonic Youth,Sparklehorse,Spoon,the Strokes,Supersuckers,Third Eye Foundation,This Mortal coil,Throwing Muses,Thurston Moore,Tortoise,the Used,the Von Bondies,Ween,the White Stripes,Yeah Yeah Yeahs 。
Keren 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