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露 : 防禦 : 圍棋 : 穿越火綫 > 狙擊
目錄
No. 1
  埋伏在隱蔽地點伺機襲擊敵人~手。
jū jī jū jī
  埋伏在隱蔽處伺機襲擊
No. 3
  狙擊手
No. 4
  暗中埋伏,伺機襲擊。《史記·留侯世傢》:“ 秦皇帝 東遊, 良 與客狙擊 秦皇帝 博浪沙 中,誤中副車。”《新唐書·李觀傳》:“是年, 觀 入朝,前一日就道,虜至期出精騎狙擊,不及,去。”《清史稿·太祖紀》:“﹝ 竜敦 ﹞遣人中夜狙擊,侍衛 帕海 死焉。” 鄒韜奮 《敬悼不受偽命的劉湛恩先生》:“﹝ 劉湛恩 ﹞突被暴徒三人開槍狙擊。”
狙擊手(Sniper)
  這個詞源於1773年前後駐紮在印度的英國士兵的一種遊戲,那裏的士兵經常獵殺一種名叫沙錐鳥(Snipe)的敏捷的小鳥。由於這種鳥非常難於擊中,因此長於此道的人被稱為sniper。後來,sniper成為專業狙擊手的正式叫法。
  真正現代意義的狙擊手初現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當時德軍挑選士兵組成自由行動的狙擊手,他們大多具有獵人和護林員的背景,對東西兩綫的英法軍隊和俄軍造成了重大殺傷。為此,在戰爭末期,英軍專門成立了狙擊手學校以培養反狙擊手人才.
  通常來說,狙擊手分為兩種:一種是受過完整正規狙擊訓練的具有正規編製的狙擊手,另一種是在戰時臨時挑選的槍法準確的射手。
  對於在野外“狩獵”的狙擊手們來說,通常會選擇兩個以上的撤出路綫而安全撤退計劃早在進入陣地前就已製定好了。戰爭中的巨大作用狙擊手的目標不僅僅衹是殺傷對方的人員,實際上他們往往可以起到普通步兵無法達到的戰術作用。例如狙擊手可以通過對坦剋成員、油箱、潛望鏡和通訊設備的射擊使其喪失戰鬥力;可以通過毀傷關鍵設備來遲滯敵方基地的作戰行動等。另外,類似於彈藥庫、油料庫、指揮部等薄弱環節也非常容易成為狙擊手的高價值戰術目標。
狙擊手的起源
  關於狙擊手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是說,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美國義勇軍的一位夏普少校發現,子彈如果用鹿油包裹,不但能夠方便裝填,還能提高射程與精度。他帶領一支獨立機動的槍手隊伍,以不可思議的遠距離精確射擊,射殺了許多英軍高級軍官,多次以極小的代價換得極大的勝利。於是,人們將射擊精準又冷靜沉穩的射手稱為夏普射手(SharpShooter)。在訓練及作戰中,夏普射手由於要長時間貼腮瞄準,所以常常頭戴類似於今天特種部隊戴的面罩以保證其專心一意,於是,他們又被稱作Marksman,即專註的人。後來,這兩個單詞合二為一,被Sniper所取代。Sniper就是今天的狙擊手。
  另一種說法是,狙擊手Sniper這一名稱最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英軍中出現,意指從隱蔽工事射擊的人,後來人們常常把經過專門訓練,掌握精確射擊、偽裝和偵察技能的射手稱為狙擊手。
  1944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上,德國法西斯的第9、第10裝甲師,仗着優勢火力與兵力,氣熱洶洶地嚮英軍第1空降師一部發動圍剿。可是,這些戴着紅色貝雷帽的英軍士兵大都經過狙擊手的射擊訓練,幾乎個個是百發百中的神槍手。德軍的進攻步步受阻,損失慘重,最後不得不增派反裝甲火箭、自行火炮和火焰噴射器部隊,纔在第4天達到目的。這些英軍戰士超群的作戰本領,後來為他們贏得了“紅魔鬼”的赫赫威名。
狙擊手的價值
  以最小的成本使敵軍付出最大的代價,這是當今世界各國不遺餘力對狙擊手大加訓練的根本目的。狙擊手常常執行的命令包括指定狙殺、巡邏狩獵、非硬性裝備破壞、隨隊觀察警戒及火力支援。
狙擊裝備
  由於各國部隊與各級特戰單位對狙擊任務的要求不同,所以狙擊手的裝備也各不相同,但偽裝服、狙擊槍 (含狙擊鏡)、測距觀測鏡、手槍、刀子、地圖、指北針、基本維生裝備是絶不可少的;其他如無綫電、衛星通訊儀器、星光夜視鏡或前視紅外(FLIR)、雷射測距儀、全球衛星定位係統(GPS)等,則依任務及個人喜好選用,以上指的都是公發的製式裝備。而在個人裝備上,為了長時期潛伏與維持靜止姿勢,大部份的狙擊手們都使用水袋與吸管,而捨去傳統水不用。基於同樣的理由,標準的口糧亦不符需求;在出任務期間,狙擊手通常會以高能濃縮口糧作為食物及熱量來源,這種特別設計的口糧,可將一個人一個禮拜的熱量所需,縮減到衹有半個便當盒大小,其中蛋白質與卡路裏含量極高,並添加了多種維生素與其他營養成份。而服裝與腳下的鞋子也需長期穿戴,必須考慮防潮、保暖與舒適性,以及最重要的在各種惡劣環境下的適用性,而這也是所有狙擊用裝備的共同考量。
狙擊訓練
  狙擊手的培養相當不易,其間包括了各個不同階段的訓練科目,包括了基本的裝備操作使用、各種靜/動態射擊訓練、野外觀察與行跡追蹤、野外求生、地圖判讀、情報收集與分析解讀、野外陣地的架設與偽裝、進入/滲透與撤離路綫安排、詭雷架設與反爆拆除、作戰計畫擬定與通訊協定...等等近20項科目,而其彼此間的關連與互動亦需面面顧及,最重要的,現場的臨場判斷能力,我們先就幾項基本的狙擊手訓練科目作簡單的說明與介紹,分別是射擊訓練、野外觀察、野外地架設與偽裝。
  很多人都以為狙擊手衹要槍射的準就夠了,50年前這句話並沒什麽錯,但在今日,射擊訓練內容復雜的程度可能會讓人大吃一驚,槍枝的彈道會因膛綫、地心引力及風的影響而使彈着産生誤差是大傢都知道的,因此步槍的表尺與照門是可調的,以修正這些誤差;但狙擊鏡的倍率也會産生射擊差,而可調倍率狙擊鏡更使這個問題雪上加霜,而溫差及光學偏折現象亦會造成相關睏擾,因此狙擊手必需在各種不同的天候、溫度、日夜環境下,進行不同距離的射擊訓練,並詳實記錄在 DAFORM 5785-R的槍械射擊記錄卡上,以幫助瞭解槍械的性能與誤差所在,再加以修正,直到可以接受的範圍,那麽第一階段的射擊才能告一段落,但槍枝仍要時時試射,並繼續記錄、修正。當手上的槍能隨心所欲的射中靜態目標後,射擊動態目標是第二個進度,而動態目標的移動速率會因行走、跑步或所搭交通工具而有所不同,而依目標與狙擊手間的距離、風速所取的前置量也有所不同,事實上,瞄準部位不同前置量也會不同,而狙擊訓練則會建議在何種距離的何種移動速率下,瞄準人體的那個部位作為參考點最為佳,再拉開距離與移動速率,推算最恰當的前置量,這是動態射擊的第一步——前置量。動態射擊的第二步是射擊時機,由於目標一直處於移動狀態,前量也可能因其停止或加速而改變,甚至喪失了射擊時機,何時射擊?當經過一陣的練習與教官的經驗傳授後,練習生都會對射擊時機有了進一步的瞭解與體認,而動態射擊的第二步的前半階段也算完成。但後半階段纔是重點,那就是彈藥的選擇,現代的狙擊手除了傳統的人員狙殺外,非硬性目標的破壞亦列入狙擊任務內容,包含車輛的破壞、直升機、輕型裝甲車、通訊設備與油槽、水塔等具戰略意義的目標,此時彈種的選擇就更顯重要了,而事前的情報收集與前置準備則更是不可忽略。
  另外,對付許多人員搭乘的車輛裝有防彈玻璃,一般的建議是以穿甲、穿甲燃燒、穿甲、穿甲、穿甲燃燒、穿甲的方式搭配,先以第1發穿甲彈試圖擊破防彈玻璃,並直接格殺車內人員,若第1發未能打穿,則以第2發的穿甲燃燒彈以高溫進一步破壞防彈玻璃的防彈性能,並以後續接連2發的穿甲彈再度試圖直接擊殺,若仍未能達成任務,則第5發的穿甲燃燒彈則射嚮車輛的油箱,造成油箱爆炸,若車內目標仍能逃過此劫而從車輛殘骸脫逃,則再補上第6發子彈;若此時仍未能達成任務,那對不起了,下次吧,您已經在同一個點射擊6發子彈了,是該離開的時候了,不過任務雖未能達成,彈藥的選擇與搭配方式相信已經能讓您有些瞭解了吧。
  射擊訓練的最後進度是打那裏?答案是:衹要狙擊手知道他要打的是什麽,在那裏,就有可能辦到。以戰車為例,狙擊手可以攻擊的部位是通訊天綫、車長用潛望鏡、外挂油箱與駕駛用潛望鏡,但這些都無法直接對戰車造成傷害,主要是要使車內乘員必須停車外出查看,再加以一一收拾,此種屬於軟性獵殺。
  另外還有一種硬性獵殺,但需搭配裝甲獵殺隊一同執行:首先狙擊手以穿甲燃燒彈先行引燃戰車的主動反應裝甲塊,待主動反應裝甲塊爆炸喪失防禦性後,裝甲獵殺隊再以反裝甲飛彈瞄準已無反應裝甲塊保護的區域加以擊毀。此外,也有直接以狙擊槍進行硬獵殺的,以俄製Mi-8直升機為例,使用7.62mm的半自動狙擊槍射擊,可以在20發之內使其喪失作戰性能,主要是攻擊旋翼軸等外露且脆弱的部位,而其他像通訊基地、飛彈發射基地、彈藥庫、油料堆集場等地方的破壞任務執行,道理也是一樣的,等各種任務的擊毀點都能一清二楚時,射擊訓練纔算告一段落,但切記,還是要不斷的練習,纔不至於生疏了。
  在軍事的狙擊任務中,絶大部份是在野外的軍營或基地所進行,而現代部隊軍事專業素養極高,如何有效的偵敵情,是每位軍人都應瞭解的,狙擊手亦然,衹不過由於任務性質的特殊,狙擊手對於敵情的收集有其特殊模式,我們分別以叁張表格來說明,分別是DAFORM 5786-R狙擊手觀察記錄表、 DAFORM 5787-R射距相對位置表、DAFORM5788-R軍用座標記錄圖等叁張表格。
  先談DAFORM 5786-R狙擊手觀察記錄表:表格相當的簡單,除了姓名、日期、時間、觀察位置與頁數外,就是序別、觀察時間點、觀察目標區位置、目標區環境與目標區行動記錄概要等,針對某一點或某一特定區域的狙擊任務進行前,瞭解目標的相關動態與作息是有相當幫助的,同時可使長時間的潛伏觀察因必須記錄相關事項,而不致於太過無聊。
  當對目標的作息與動態弄清楚後,接下來要瞭解的便是DAFORM 5787-R射距相對位置表。為求射擊的精確與相關調整(例如狙擊鏡倍率、焦距等射擊諸元),對整個目標區的有效射程內,地形地物的相對位置是否會影響射擊的彈着誤差便需特別註意,例如大型物體:岩石、樹木、山丘、建築物附近的風嚮會因受阻擋而改變,與開闊地風嚮不同,因此針對大型物件周遭風嚮修正便需特別註意;而河流、池塘等水源地所産生的霧氣對瞄準的影響,燈光、燒燃火堆周圍所産生的投影偏差,也會造成射擊時的估算誤差。
  為求精準,所有物件的位置、相對距離以及與狙擊手的距離、方位角、光源、風嚮、風偏等相關諸元,皆需事先測量OK,並記錄於DAFORM5787-R 射距相對位置表上,以便隨時查詢,DAFORM 5787-R表事先已畫好180°的半圓,以等距標示不同間距,狙擊手可以等高綫標明其位置,亦可直接畫上物件,於不同距離上註明其光源、風嚮、風速,以及與狙擊手所在位置的相對方位角與直綫距離(亦即射擊距離),完成DAFORM5787-R表後,射擊準備已算完成,便可進入第叁個的階段DAFORM5788-R軍用座標記錄圖。
  DAFORM 5788-R軍用座標記錄圖主要是配合軍事地圖的等高綫,以圖像表示任務目標區內重要的標的物、地形、地物與地貌,並於兩側加以文字註解說明,以輔助狙擊手在進行目標搜尋時,方便快速的定點搜尋,並可依此研判目標可行進方向、預計行進路綫與脫逃路綫;若是在目標的預測路綫上事先規劃,則可使用的備用方案與整體計畫便可有較宏觀的規劃與設計,在任務的執行上也會多幾分達成的希望。而野外觀察的重點,即在於讓狙擊手於整個觀察過程中培養信心、增強對目標動態的瞭解以及行動計畫與執行細節的設計規劃上。
  在進行長時期的野外觀察時,狙擊手本身所在的位置即可視為一個小陣地,可在未經偽裝的一塊空地或自然掩蔽物的下方設立,但為求不暴露自身的位置與方便長時期觀察,一般都會設計成一個偽裝與掩蔽良好的觀察陣地,不論是裝備的堆放與人員的休息處所,都預留良好的地方,但重要的是能使狙擊手在長時期潛伏式的觀察後,仍能保留足夠的體力與精神執行任務。
  在一般的條件狀況下,陣地都會采以臥姿的陣地,除利於長期觀察外,方便偽裝、不易被發現與構建過程簡單容易也是原因。通常陣地的大小寬約3m,高度大約在1m左右;通常會有兩處偽裝良好的開口,一處較大的開口是供人員進出之用,另一處較小者則是供觀察與出槍射擊之用。這樣大小的陣地可以提2名狙擊人員以輪班的方式,對目標區進行長時間的輪流監看,當1員監看時,另1名則休息、用餐與裝備保養,而觀察用開口則需以小臺階架起,方便狙擊手以臥姿進行觀察時,肘部可以有所依托,上半身也可因此而不致於過份勞累,以方便進行長時間的觀察。
  另外在觀察點的選擇上,除了考慮對目標區的監看方便外,其本身的隱密性、周遭條件的配合性(例如水源的取得與進出路綫的安排)、與降落區的距離、距離主要道路的位置、下雨時陣地是否仍能保持乾燥、會不會積水、天氣炎熱時能否保持涼爽、以及最重要的是對任務完成的助益多少,亦需註意。
  不破壞周遭環境、盡量與環境溶為一體,是偽裝的最高指導原則,能不使用人工的物體就盡量不要用,盡量使用天然的樹枝、草葉、植被與岩塊,最好是利用天然的涵洞、岩縫,空心樹幹與樹根空間等位置。
  在完成地點的選擇與偽裝佈置完成,最入陣地開始進行觀察前的最後一個動作,便是在周遭撒上催淚瓦斯粉,以防止野生動物的接近,而導致暴露陣地位置或對狙擊手造成傷害,導致任務無法完成;當然前面提到的野外求生、野外觀察與行跡追蹤、地圖判讀、情報收集與分析解讀、進行滲透與撤離路綫安排、詭雷架設與反爆拆除、作戰計劃擬定與通訊協定等技術,亦是狙擊手養成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專業技能。
  為了任務執行上的考量,狙擊手通常是以單兵或2人組進行孤獨而漫長的狙擊任務,在任務進行全程中,生理與心理狀況的自我調適,也是狙擊手養成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而這些基本訓練完成之後,以數十萬發射擊經驗所纍積的實力展現,往往是在經過一周的埋伏與觀察之後的一聲槍響;槍響之後,還得再經過數天的長程跋涉回到基地,轉而進行另一個任務,而那又將是一個無限的循環惡夢。
狙擊的任務型態
  狙擊手的任務依性質來分,有指定獵殺、隨隊觀察暨火力支援、巡邏狩獵、非硬性裝備破壞與定點伏擊幾種。為求說明方便起見,我們將裝備定位於 7.62mm(0.30in)半自動狙擊槍,暫不提其他口徑槍械,而任務執行模式以單兵或2人小組,依任務性質而有所調整;裝備亦依操作環境與狙擊手個人喜好而不同,以任務執行完成為考量。以下就各種不同的任務性質分述如下:
  1.指定獵殺
  任務型態是將上級所指定被狙擊的目標,以一切手段終結掉,就算完成任務,而不論是以什麽方法;以步槍遠程狙擊衹是方法的一種,十字弓、獵弓、吹箭、弩箭、飛刀,甚至近身博擊、格鬥、刀具、捕殺器或下毒都可以,身着偽裝服,以步槍、狙擊鏡的獵殺,衹是一般人對狙擊手的刻板印象,不過在軍事性的任務中,遠離目標的長程狙殺仍是大多數狙擊手的選擇,而大多數的訓練也朝此種方向來施以訓練。指定獵殺的執行方式很多種,較常被采用的方法,是狙擊手潛行至目標所在基地或預期經過的道路上,以伏擊的方式進行狙殺,而由於現代步槍的射程幾乎都超過 1000m以上,地點的選擇、射界與後撤路綫的安排,經常是任務成敗的關鍵,因此任務目標區的先行探勘與地點選定是相當重要的功課。雖然現代的衛星可以照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但在樹木參天的密林與山𠔌陰暗處,仍是以由人員所探勘的第一手情報最為可靠,而大多數的狙擊手也寧可自行偵察,而不願依靠先進的衛星科技。
  指定獵殺的任務可以1人執行,亦適用於2人小組,以1人觀察,1人狙擊,或者2人同時狙擊,或主射手未能成功時副手再補上一槍;當然,副射手的槍法也必需是一流的,並且隨時維持備射與瞄準的狀態下纔行。
  2.隨隊觀察暨火力支援
  在以色列與美國遊騎兵部隊中,狙擊手是編製到班、排級等基層戰鬥單位。當小隊在進行戰鬥巡邏任務,遭遇敵人長程火力(也許是重炮、迫炮、重機槍或敵人的狙擊手)攻擊,而又無法呼叫火力支援時,隨隊的狙擊手便必須立即進行敵火觀察的任務,並立即進入有利的射擊位置,以狙擊步槍格殺最大威脅敵人,並依序將敵方人員一一狙殺,而小部隊則利用敵人遭狙殺、人人自顧不暇之際轉進,1支步槍所能發揮的效果與長程炮兵的火力支援一樣,這便是所謂的隨隊觀察暨火力支援。
  但這僅是隨隊觀察任務的一部份而已,隨隊狙擊手最重要的任務,是以狙擊手的角度與眼光來看任務小隊的所在位置,是否過於容易遭受狙擊?並隨時檢查各個可能躲着狙擊手的角落,是否有敵人的狙擊手潛伏?並在第一時間內解决敵人的狙擊手;另外,狙擊手同時也是路綫選定與脫險專傢,在受伏時,隨隊狙擊手除了提供火力支援外,也必須在可能的情況下提供小隊指揮官最佳的撤路綫建議,並全程提供火力支援與掩護,必要時,狙擊手將會單獨行動,前往敵區進行狙擊任務,迫使敵人暫緩追擊小隊的火力,給小隊最大的空間,狙擊手再依事先的協議前往會合或自行完成指定任務;而大部份的狙擊手由於長期的眼力訓練與註意力訓練,詭雷的發現與拆除對很多狙擊手而言亦非難事,雖然很少是由狙擊手進行拆彈工作,但一旦任務需要時,狙擊手應可輕鬆胜任。
  在以色列,狙擊手的任務還包括:在平時即記錄各個可能潛伏地點與敵陣地位置,並針對陣地周遭情勢進行觀察、記錄、判斷與模擬可能狀況,一旦狀況發生變化時,不但本身可立即進入情況,亦可提情報供戰地指揮官作分析研判,因此狙擊手同時肩負着情報官的工作。但不論在什麽情況下,狙擊手總是依其專業訓練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同時以專業的角度判斷情勢的變化,永遠是指揮官們瞭解情報的權威管道,因為衹有狙擊手才能了並知道狙擊手的想法與作法,也才能知道如何去預防與偵測。
  3.巡邏狩獵
  在許多情況下,戰地的情勢經常是撲朔迷離的,既不知人時地事物,亦不知情勢的發展與變化;為了確保情勢對我有利,獵殺敵人重要關鍵人員是一個釜底抽薪之計,而由於情報有限,任務目標指派亦會造成睏擾,因此以指定區域進行自由獵殺,便成為有效的作戰模式,以狙擊小組在指定區域內進行獵殺,往往會收到莫名的奇效。倘若任務失敗,損失的亦不過幾名人員與其隨身裝備而已,可謂本輕利重之買賣,但由於情勢的變化往往出人意表之外,巡邏狩獵任務的執行時間往往不長,最多以2周為限,以防任務的執行與局勢的發展産生落差。
  4.非硬性裝備破壞
  前面提到,狙擊手的任務往往不單純是人員的狙殺,裝備的破壞亦為重點項目,特別是對於機械化部隊而言,非強化裝甲的一般車輛,都能由7.62mm口徑的狙擊槍造成致命性的破壞,以常見的2.5ton載重車而言,直接射擊水箱、輪胎會造成車輛無法行駛,但若直接射擊油箱則會使車輛發生爆炸,若車輛裝的是油料、彈藥等高易燃性物質,則可造成更大的破壞。而若是整隊的戰車,當然無法以步槍解决所有的戰車,但若解决部份的戰車車長亦值回成本,要訣是須由後嚮前格殺車長;根據經驗,在 5sec內,即使是車內乘員亦無法判斷出車長是否已經遭襲身亡,而前車更是需經呼叫,否則3~5分鐘內亦不會發現後車的動態,而這段期間內,被收拾的車長可能已經不衹個位數了;若戰車以緊閉艙蓋方式前進,狙擊手亦可利用擊毀通訊天綫,或擊爆車外副油箱的方式逼使人員離開車體後,再一一收拾。
  對付戰鬥直升機亦然,擊毀其光電觀測器就等於擊毀其耳目,而擊毀其主旋翼與尾旋翼,則如同廢其四肢,若是射擊接近排氣孔部位的變速齒輪箱與液壓管,亦會造成飛機失事墜機,不然射擊火箭莢艙派竜包件,造成火箭內燃使彈藥在未脫離機身前爆炸,亦是解决攻擊直升機的方式之一。而通訊車/基地等高精密儀器的破壞則更為簡單,於電源車、冷卻器、通訊天綫與精密電路、晶片所在位置隨便來上1發子彈,都可以對這些價值不菲的裝備造成致命性的破壞;其他像是油料的堆棧點、車輛調度場與彈藥堆集所等地,亦可以步槍加以破壞。以油料堆棧點而言,首先必須一發包鉛軟彈頭擊穿油桶,但不使其産生爆炸,等油料外溢得到處都是後,再以另1發高爆彈、燃燒彈或曳光彈加以引爆,那時就會一時天雷勾動地火,一發不可收拾。破性狙擊任務的執行要訣就是,先知道要打什麽,再决定用何種彈藥射擊什麽部位,叁個條件要素都具備的話,任務便不難達成了。
定點伏擊
  由於狙擊點的所在位置考量甚多,尋之不易,一個好的狙擊點不善加利用實在是太可惜了,於是便有了定點伏擊。定點伏擊的要求很簡單,在有效射距與範圍內,解决一切有價值的目標物,而在人員選擇上,則有一個狙擊手們都知道的優先序列:
  1.第一順位是敵方狙擊手,因為唯一會對狙擊手造成威脅的,便是敵方狙擊手,敵方狙擊手永遠列為第一順位。
  2.高階指揮官。
  3.防空飛彈、反裝甲飛彈操作員。
  4.重炮觀測手、炮手、炮長、副炮長、機槍射手與迫炮炮長等長程攻擊武器操作員。
  5.資深士官或士官長。
  6.槍榴彈兵、爆破小組與戰地工兵。
  除了這些優先序列外,其餘目標與執行的先後順序,則由狙擊手自行决定,而其判定的標準是對我方威脅性越大者,優先順序越高,不但是人員,裝備亦然,油料車與彈藥車的優先序列必然高於人員運輸車的道理永遠是不會更改的,除非有戰略上的考量,但那已經不是狙擊手的責任範圍了。
狙擊小組的觀測手
  狙擊小組兩個人是必須的,一個是Spotter,中文叫觀瞄手,另外一個是Shoter,中文為射手。
  觀瞄手的主要任務是負責環境測定,風偏校正,呼叫火力支援,已及距離測定與上級聯絡,確認任務信息。
  但由於現今的科技發達,狙擊手完全可以配備先進狙擊鏡,無需校正,無需人工測定。
  還有一點,通常的狙擊任務並不像電影中的暗殺行動。以美軍為例,主要是在伊拉剋和阿富汗進行狙擊伏擊,掩護己方隊友,減少傷亡。
  最後,那就是電影中常出現的情況了,如果遇到機密任務,觀瞄手會裝備半自動狙擊步槍或者大口徑步槍,因為狙擊手會遇到一擊斃敵的要求,如果狙擊手一發不能完成任務,觀瞄手會立刻補射,期間相差不到一秒,否則就有暴露位置和任務失敗的可能。
  所以,觀瞄手很重要。
有關電影
  中文片名
   生死狙擊
  原片名
  Shooter
  更多中文片名
  狙擊
  狙擊生死綫 .....臺灣譯
  <H3 style="WIDTH: 200px"><WBR></H3>
  名
  辣手槍 .....香港譯名
  更多外文片名
  Shooter tireur d'élite
  Double Target
  影片類型
  動作 / 驚悚 / 劇情
  片長
  124分鐘
  國傢/地區
  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混音
  杜比數碼環繞聲 DTS SDDS
  評級
  Rated R for strong graphic violence and some language
  級別
  UK:15 USA:R Canada:13+ Singapore:NC-16 Netherlands:16 Canada:18A Canada:14A Finland:K-15 Switzerland:14 Malaysia:18SG Taiwan:R-12 Ireland:16
  拍攝日期
  2006年6月19日
  在美國軍隊中服役多年,且在戰場上有過優異表現的狙擊手鮑勃·李·斯瓦格(馬剋·沃爾伯格)在骨子裏並不喜歡過這種整日與冰冷的槍械為伴的日子。於是,斯瓦格在堅持到退伍之後便帶着自己那條忠實的愛犬一同來到了偏僻的阿肯色州。開始過上自己嚮往已久的平靜日子。
  劇情介紹
  在美國軍隊中服役多年,且在戰場上有過優異表現的狙擊手鮑勃·李·斯瓦格(馬剋·沃爾伯格)在骨子裏並不喜歡過這種整日與冰冷的槍械為伴的日子。於是,斯瓦格在堅持到退伍之後便帶着自己那條忠實的愛犬一同來到了偏僻的阿肯色州。開始過上自己嚮往已久的平靜日子。
  然而,斯瓦格幸福的寧靜生活並未持續多久,便被無情地打破了。斯瓦格曾經的上司帶着一隊人找上門來。希望,憑藉他多年的狙擊經驗,在總統舉行街頭演講的時候出手相助,在暗處為總統擔任保鏢。因為,政府方面此前收到消息稱有恐怖分子或者殺手將會有所行動,對總統的人身安全不利。善良誠實的斯瓦格經不起上司的勸說,便應允接受了這一任務。到了總統演講那天,斯瓦格站在演講臺對面的大樓裏監視着,突然一聲槍響,總統的身邊的埃塞俄比亞大主教中槍倒地。斯瓦格正要提槍去抓住槍手的時候,身後的警察突然對他開始攻擊,還沒有回過神來的斯瓦格就這樣稀裏糊塗地被當作刺殺總統的疑犯通緝。還好斯瓦格身手敏捷,身中兩槍跌出窗外,逃離現場。
  仔細的思考過後,斯瓦格方纔清醒,原來自己從一開始便被人陷害成替罪羊。於是,斯瓦格拼命展開調查,追逐真兇,親手為自己洗脫罪責。
電視劇
  《狙擊》(又名《徵服2》)
  劇長:23集
  導演:徐紀周
  編劇:徐紀周
  主要演員
  王奎榮 飾 薑雲波
  陶澤如 飾 邱兆強
  韓 鶯 飾 艾沫沫
  石兆棋 飾 於洪洲
  張 磊 飾 劉 濤
分集劇情
  第一集
  殺人犯劉三在回傢時在餐廳與警察發生衝突,挾持人質躲進廚房,艾沫沫冒着生命危險說服劉三救出人質之後被市局大案隊調用。
  第二集
  姚蟯蜂自殺沒死被毛毛送到醫院救活,毛毛又幫姚曉蜂到黑市去買子彈。沫沫到大案隊正式報到後便跟着於隊去承德大廈查找綫索。
  第三集
  沫沫和於隊吃羊肉串時,於隊回想起和她爸爸以前的一些事情之後,又通過綫人和各方的情報找到劉士鼕這條綫索。
  第四集
  於隊帶領手下幹警到處查找劉士鼕的綫索,就在查到歌舞廳時發現劉士鼕剛剛被姚曉蜂殺死。沫沫和於隊追姚曉蜂時被姚曉蜂跑掉。
  第五集
  於隊給沫沫一件防彈衣讓她在辦案的時候穿上,於隊在徹底搜查承德大廈沒有結果時下令24小時全天監視承德大廈。姚曉蜂從金剛那裏知道是邱兆強陷害自己。
  第六集
  姚曉蜂到承德大廈殺邱兆強時頭痛,忽然發作致使沒有殺死邱兆強。大案隊調查情況的時候承德大廈的工作人員推三推四極不配合。
  第七集
  於隊從醫生那裏得知姚曉蜂必須用毒品止痛,對全市毒品交易進行布控。沫沫從綫人老黑那裏得知姚曉蜂已經買到毒品並且派人跟蹤。
  第八集
  沫沫和於隊在抓姚曉蜂的時候讓姚曉蜂給跑了。王菲和毛毛被小傑給抓住,小傑想利用王菲把姚曉蜂引出來。於隊經過調查知道姚曉蜂真名叫姚磊。
  第九集
  沫沫從老黑那裏得知王菲被關在邱兆強的工地裏,沫沫一人到工地與小傑他們展開殊死搏鬥,最終將小傑他們全部抓獲。
  第十集
  大案隊奉命逮捕邱兆強,邱兆強得知後倉促逃走。姚曉蜂從醫院把王菲接走,姚曉蜂和王菲毛毛躲在大山裏,邱兆強躲在自己戰友老鄭傢裏。
  第十一集
  邱兆強被老鄭安排到旅館住下,於隊通過綫索找到老鄭,老鄭交待邱兆強的住處。於隊去旅館沒有抓到邱兆強,王菲自殺毛毛和姚曉蜂準備離開南山。
  第十二集
  邱兆強為了拿到錢與老鄭聯繫,邱兆強幾經周折拿到老鄭給他的錢跑到工地。姚曉蜂為了殺邱兆強來到工地,關鍵時刻於隊開槍打死姚曉蜂逮捕了邱兆強。
  第十三集
  沫沫和於隊作局抓住一夥倒賣假鈔的犯罪份子,劉濤律師來到南山辦案與假高丹相見,假高丹不承認以前說過的話。
  第十四集
  於隊請大夥吃飯的時候碰上民工找薑總要工錢,沫沫出面將事情製止,小斌被人害死,劉濤被當成嫌疑犯關在看守所裏。
  第十五集
  劉偉從渤北來南山看望劉濤,劉濤假吞牙刷把從醫院裏跑出來,劉濤身無分文無處可去。沫沫去找假高丹,這時假高丹不知去嚮。
  第十六集
  劉濤從假高丹同事那找到高丹,沒想到高丹也死了,劉濤找到小謝得知高丹的一些綫索搭乘拉煤車趕往新鄉,沫沫也開車趕往新鄉。
  第十七集
  於隊到隆興公司調查情況沒有得到任何綫索。郭小斌來到新鄉夜晚找到高丹傢結果高丹沒在傢,高丹得知後第二天一早就上她老姑傢躲起來。
  第十八集
  於隊到隆興公司查出假高丹的綫索,施晶晶在老姑傢看過施小紅留下的筆記本得知真相,劉濤在山中救了宋武得到宋武的信任。
  第十九集
  施晶晶想用筆記本的秘密跟郭小斌作交易,沫沫跟蹤宋武將劉濤抓住,但沫沫沒將抓住劉濤的消息告訴於隊。
  第二十集
  施晶晶在郭小斌的逼迫下交出筆記本,郭小斌在挾持施晶晶的時候與沫沫相遇開車逃走,劉濤在吃年夜飯的時候說出不信任警察的原因。
  第二十一集
  魏總在年夜的時候找到了高丹的住處但是沒有抓住高丹。沫沫背着於隊把劉濤給放了。郭小斌被魏總抓住得知高丹的下落準備殺掉郭小斌。
  第二十二集
  郭小斌在喇嘛廟為救高丹被魏總開槍打死,劉偉在關帝廟勒死薑總,劉濤四點準時到公安局自首,這時劉偉打來電話要與劉濤見面。
  第二十三集
  劉偉在山上與劉濤談話時說出自已殺害彤彤和陷害劉濤的全部過程,關鍵時刻沫沫開槍打死劉偉,沫沫和盼盼在飯店沒有等到劉濤的到來。
  常有CS1.5玩傢 念做 “阻擊”
  在名偵探柯南中 的阻擊 可以轉換為 mi fa fa fa so
英文解釋
  1. vt.:  Snipe
法文解釋
  1. v.  canarder
相關詞
中國武器步槍QBU88蘇丹非洲城市軍事
愛國戰爭狙擊槍械戰術狙擊步槍M110火暴
遊戲射擊單機多媒體音箱輕武器巴雷特狙擊步槍
更多結果...
包含詞
狙擊手狙擊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