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狍子
目錄
No. 1
  即狍。動物名。耳朵和眼都大,頸長,尾很短,後肢略比前肢長,鼕季毛棕褐色,夏季毛慄紅色,臀部灰白色,雄的有角。吃青草﹑野果和野菌等。肉供食用,毛皮可做褥子。
páo zǐ páo zǐ
  歐洲和亞洲産的一種小型鹿( Capreolus capreolus ),有竪直的圓柱形的角,尖端處分叉,基底相接近,夏季毛色赤褐,鼕季灰色較多,有白色的臀盤,以行動敏捷優雅而著稱
No. 3
  狍子
  又稱矮鹿、野羊,屬偶蹄目鹿科,草食動物。狍身草黃色,尾根下有白毛,雄狍有角,雌無角。狍是經濟價值比較高的獸類之一,狍肉質純瘦,全身無肥膘,肉營養豐富、細嫩鮮美,是瘦肉之王.肝、腎等均可食,有溫暖脾胃、強心潤肺、利濕、壯陽及延年益壽之功能。其皮加工後是有名的狍皮"綢",非常珍貴,是製裘衣的上檔原料。在我國東北、西北和內蒙某些地區(如鄂倫春族人),狍肉是他們的肉類主要來源。市場上,常有相當數量的狍肉出售。狍子毛皮可做墊褥,有防潮作用。夏皮缺少絨毛,被稱為“沙皮”,加工後,可製成春秋季穿的衣服,這是東北林區工作者所歡迎的衣服。如果把毛全剃光,剩下的皮板可用來做夏天衣服。鼕皮絨毛多,適於製成禦寒的皮衣。此外,狍皮還可以製作多種皮製品,如皮靴、皮帽、皮包等。
  狍子是東北林區最常見的野生動物之一,東北人叫它“傻狍子”。其實,狍子並不是真的傻,而是它天生好奇的性格,給人造成了傻乎乎的感覺罷了。偶蹄目鹿科的狍子也如大多食草動物一樣,沒別的本事,生就靈敏的聽覺、視覺和嗅覺,再加上快速的奔跑能力,使它們能夠在弱肉強食的生物圈裏得以生存和繁衍。
  狍子的好奇心很重,見了什麽都想看個究竟,碰見人就站在那兒琢磨這人是怎麽一回子事;碰見車就盯着研究個沒完,像個總愛研究事物的專傢。若是車在夜晚行路碰到狍子,狍子的舉動就更讓人有理由叫它傻狍子了。早些年,夜晚在山間公路上若遇上狍子並不是很新鮮的事兒。當汽車開着亮亮的大燈在馬路上奔馳,前方燈影裏突然現出個樣子像鹿的動物來,不用驚奇,一準兒是狍子。這時的狍子就是典型的一根筋了。它纔不管後面汽車對它有什麽威脅,衹管順車燈跑,有了光亮好行路嘛。
  狍子的好奇常將它自己陷入睏境,狍子不管遇到什麽情況,也不會像其它動物那樣跑啊跑,拼了命地跑,一直跑沒了影兒,跑到安全的地方為止。狍子遇有情況也是拼命地跑,不過,狍子的奔跑不會持久,它跑一會兒還要停下來看一看,看形勢對自己不利再跑,跑一會兒又忍不住停下來看。狍子不單單是自己跑一會兒停一會兒,就是追擊者突然大喊一聲,它也會停下來看。
No. 4
  狍子
  又稱矮鹿、野羊,屬偶蹄目鹿科,草食動物。狍身草黃色,尾根下有白毛,雄狍有角,雌無角。狍是經濟價值比較高的獸類之一,狍肉質純瘦,全身無肥膘,肉營養豐富、細嫩鮮美,是瘦肉之王。肝、腎等均可食,有溫暖脾胃、強心潤肺、利濕、壯陽及延年益壽之功能。其皮加工後是有名的狍皮"綢",非常珍貴,是製裘衣的上檔原料。在我國東北、西北和內蒙某些地區(如鄂倫春族人),狍肉是他們的肉類主要來源。市場上,常有相當數量的狍肉出售。狍子毛皮可做墊褥,有防潮作用。夏皮缺少絨毛,被稱為“沙皮”,加工後,可製成春秋季穿的衣服,這是東北林區工作者所歡迎的衣服。如果把毛全剃光,剩下的皮板可用來做夏天衣服。鼕皮絨毛多,適於製成禦寒的皮衣。此外,狍皮還可以製作多種皮製品,如皮靴、皮帽、皮包等。
  狍子是東北林區最常見的野生動物之一,東北人叫它“傻狍子”。其實,狍子並不是真的傻,而是它天生好奇的性格,給人造成了傻乎乎的感覺罷了。偶蹄目鹿科的狍子也如大多食草動物一樣,沒別的本事,生就靈敏的聽覺、視覺和嗅覺,再加上快速的奔跑能力,使它們能夠在弱肉強食的生物圈裏得以生存和繁衍。
  狍子的好奇心很重,見了什麽都想看個究竟,碰見人就站在那兒琢磨這人是怎麽一回子事;碰見車就盯着研究個沒完,像個總愛研究事物的專傢。若是車在夜晚行路碰到狍子,狍子的舉動就更讓人有理由叫它傻狍子了。早些年,夜晚在山間公路上若遇上狍子並不是很新鮮的事兒。當汽車開着亮亮的大燈在馬路上奔馳,前方燈影裏突然現出個樣子像鹿的動物來,不用驚奇,一準兒是狍子。這時的狍子就是典型的一根筋了。它纔不管後面汽車對它有什麽威脅,衹管順車燈跑,有了光亮好行路嘛。
  狍子的好奇常將它自己陷入睏境,狍子不管遇到什麽情況,也不會像其它動物那樣跑啊跑,拼了命地跑,一直跑沒了影兒,跑到安全的地方為止。狍子遇有情況也是拼命地跑,不過,狍子的奔跑不會持久,它跑一會兒還要停下來看一看,看形勢對自己不利再跑,跑一會兒又忍不住停下來看。狍子不單單是自己跑一會兒停一會兒,就是追擊者突然大喊一聲,它也會停下來看。
  也作:麅
  學名:Capreolus pygargus(Pallas, 1771)
  英文名:Siberian roe deer,Eastern roe deer
  也稱:東方狍
  分類位置:偶蹄目 Artiodactyla
  鹿科 Cervidae
  空齒鹿亞科 Odocoileinae
  狍屬 Capreolus
  分類爭議:以前絶大多數國內動物學家認為中國狍是歐洲狍(西方狍)[Capreolus capreolus]的一個亞種,但最新研究表明,中國東北狍和歐洲狍的基因序列差異達到4.12%和4.89%,不是同一種,而和西伯利亞狍的基因差異在1.61%和2.44%衹達到亞種水平,中國東北狍是西伯利亞狍的亞種,這一結果與國外學者研究的結論相同。但是對其他地區的狍還需進一步研究。
  物種特徵:體長100~140釐米,尾長僅2~3釐米,體重25~45千克。鼻吻裸出無毛,眼大,有眶下腺,耳短寬而圓,內外均被毛。頸和四肢都較長,後肢略長於前肢,蹄狹長,有敖腺,尾很短,隱於體毛內。雄性具角,角短,僅有三叉,無眉叉,主幹離基部約9釐米分出前後二枝,前枝尖嚮上,後枝再分歧成二小枝,其中一枝尖嚮上,一枝嚮後而偏內,角基部有一圈表面粗糙的節突,主幹上同樣有許多小節突。鼕毛為均一的灰白色至淺棕色。吻部棕色,鼻端黑色,兩頰黃棕色,耳基黃棕色,耳背灰棕色,耳內淡黃而近於白色,耳尖黑色。額、頸和體背為暗棕而稍帶棕黃色,下頜淡黃,喉灰棕,腹部淡黃色。四肢外側沙黃色。內側較淡。尾淡黃色,臀部有明顯的白色塊斑。夏毛短而薄。從咀到尾以及四肢的背側都是純黃棕色,背中綫附近較深,腹面從胸部、鼠蹊部以至四肢內側均為淡黃色。
  分佈範圍:西伯利亞狍分佈於亞洲西伯利亞、蒙古、朝鮮半島、中國東北、華北和新疆等地區。歐洲狍分佈於歐洲大部、高加索、小亞細亞等地,據說北非地區也有分佈。
  狍的分佈範圍,緑色部分為西伯利亞狍,黃色部分為歐洲狍
  生活習性:狍多棲息在疏林帶,多在河𠔌及緩坡上活動(海拔一般不超2400米),狍性情膽小,日漸多棲於密林中,早晚時分纔會在空曠的草場或灌木叢活動。喜食灌木的嫩枝、芽、樹葉和各種青草,小漿果、蘑菇等。春天像鹿一樣經常到????鹼地面添食????鹼。一般由母狍及其後代構成傢族群,一般3~5衹。晨昏活動,以草、蕈、漿果為食。雄狍仲夏纔入群。一雄一雌,7~8月交配。在繁殖期,雄狍追着雌狍轉圈跑,地面出現花環狀足跡。妊娠期8個月。臨産前,母狍驅散去年生的幼狍,進入密林分娩。幼狍3~6月出生,每胎1~2仔。若一胎産2仔,則出生地點相距10~20米,分別哺乳。出生10日後,母狍帶領初生幼狍歸群,1.5~2年性成熟。狍受驚時吠叫。在野生環境中,壽命10~12年,最長可達17年。每年11~12月角脫落,2~3月生茸,4~5月角長成。
  其他情況:狍茸經濟價值不高,但肉味鮮美,是主要狩獵品種。現在狍已經在我國有廣泛的養殖。狍未被列入受威物種,也沒有被列入國傢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單。
  亞種分化:分類地位尚存爭議,亞種的鑒別也有多種說法。主要有Capreolus pygargus bedford,華北亞種,分佈於東北、華北等地;Capreolus pygargus pygargus指名亞種天山狍,分佈於新疆。
英文解釋
  1. n.:  roe deer
法文解釋
  1. n.  chevreu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