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代地名。在今 河南省 淇縣 南。 周武王 與反 殷 諸侯會師,大敗 紂 軍於此。《書·牧誓》:“時甲子昧爽,王朝至於 商 郊 牧野 ,乃誓。” 曾運乾 正讀:“ 牧野 ,在 紂 都 朝歌 南七十裏。” |
|
周武王伐紂時的牧野大戰,是中國歷史上一次著名的古代戰爭。它不但决定了一個延續555年的殷商王朝的滅亡,一個近800年的大周王朝的誕生,而且還為後人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化藉鑒。拋開政治的,軍事的大話題不論,單是成語或掌故就有長長的一串。比如小心翼翼、天作之合、黃鉞白旄、白魚入舟、赤鳥流屋、叩馬阻諫、不食周粟、愛屋及烏、助紂為虐、百夫緻師、前徒倒戈、血流漂杵、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等等。
牧野戰場在哪裏?籠統地說,新鄉就是牧野大地。因為在大部分的新鄉轄區裏,都有和牧野大戰相關的歷史地名和故事。它們有的有地方志書記載,有的是民間傳說,有的還有先秦的典籍可作證明。要詳細說,就要涉及許多的文獻和考證,話說少了不容易清楚。幸好我們可以另尋捷徑,從語法構詞的角度,對“牧野”來點兒咬文嚼字,也可以明白個七七八八。
首先,“牧野”一詞不同於以“牧”字構成的其他名詞,如牧放、牧童、牧歌等;也不同於以野字構成的其他名詞,如田野,視野、朝野等等。它是一個專門用來表達牧野大戰戰場的專用名詞。藉用時尚的話說,它是新鄉的專利,就像赤壁之戰的赤壁僅歸湖北省武漢市所有一樣。
其次,是“牧野”除了具有專用名詞的性質以外,在“牧野”二字的組合關係上還另有學問。它不同於“牧放”一詞中的牧和放,如牧羊和放牛是並列關係;也不同於“田野”一詞中的田和野,即田地和原野,也是並列關係。西漢時有一本叫《爾雅》的書,在註解“牧”字和“野”字的一般含義時說:“邑外謂之郊,郊外謂之牧,牧外謂之野”。意思是說,在邑落(相當於今天的城市或城鎮)的周圍叫郊區,那裏是人們耕種的地方;郊的外圍叫牧,是放牧的地方;牧的外圍叫野,是野獸出沒的地方。有的人不理解“牧野”專用詞的性質,所以依據《爾雅》錯誤地認為,周武王與殷紂王之間的决戰,是在殷都朝歌(當時的稱呼是商邑,即今天的淇縣)郊外的牧和野展開的。正確的解釋是,牧本身是一個邑落,所謂牧野,是指這個邑落外面寬闊的原野。
再次,關於牧邑的具體位置,東漢的許慎在其所著的《說文解字》裏說得最為明白。他說:牧邑在“朝歌南七十裏地”,“周武王與紂戰於牧野”。漢代的70裏,約合現在的25公裏,正是今天的衛輝市區所在地。另外,還有唐朝的《括地志》,說今衛輝市原名陳城,周武王為了牧野决戰,曾在那裏陳兵布陣並築城。
通過上面的粗淺分析可知,牧野戰場的位置其實並不含糊。指的原是今衛輝市周圍的廣阔原野,而且主要是在東北的淇縣方向。值得順便一說的倒是,衛輝市從南北朝時的北周到清末民初,作為州、郡、路、府、道的治所,管轄的縣份多處牧野戰場,和今天新鄉作為地級市的行政區域大同小異。為此,我們不妨比照唐朝張守節在《史記正義》裏的話,再給牧野一個通俗而應時的說法。張守節說:“衛州,即牧野之地,東北距朝歌七十三裏。”我們說:新鄉,即牧野大地,市政府所在地東北距淇縣約50公裏。 |
|
【專輯名稱】牧野
【專輯歌手】薩日朗
【發行時間】2006年04月06日
【專輯語言】普通話
【專輯介紹】
在流行音樂大放異彩的時候,少數民族歌手也都躍躍欲試地在樂壇展現自己獨特的魅力,樂壇真正意義上的百花齊放似乎已經露出倪端。天中文化最近推出蒙古歌手薩日朗的首張專輯《牧野》,薩日朗,意名就是草原上的山丹花,色彩鮮豔且生命力頑強。薩日朗高亢的聲綫充分展現草原歌者的特性,跟當年的韓紅有一拼。值得一提的是專輯裏的主打歌《牧野》,薩日朗用她寬闊的嗓音將蒙古大地的風土人情故事展現得淋漓盡致,天蒼蒼野茫茫的情緒透過音樂的元素一點一點地滲透給聽見歌聲的人。
【專輯麯目】
01 序麯
02 牧野
03 薩日朗之約
04 快樂家乡
05 花的海洋
06 氈房裏的悄悄話
07 回歸
08 悲傷的蒙古馬
09 安靜的白樺樹
10 尾聲
三 牧野,本名趙凌雲。商州人,副編審。一生從事新聞和黨史研究工作,熱愛文學。其詩詞《山神搬傢河上天》選入《陝西省民歌300首》,《唱歌要唱躍進歌》由陝西省歌舞團譜麯並演出。在20餘年的黨史工作中,出版了10餘部黨史叢書,紀實文學《李先念在1946》,2004年9月,出版紀實散文集《商山賦》。 |
|
牧野區 牧野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