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書名 : 中國書名 : 文藝 : 文學寫作 : 中國倫理學 : 戲麯麯藝 : 影視歌麯 > 牡丹亭
目錄
牡丹亭
作者: 湯顯祖 Tang Xianzu
  牡丹亭
  作者:(明)湯顯祖
  
  一名《還魂記》。傳奇劇本。明代湯顯祖作。南安太守杜寶之女麗娘遊園時夢中與柳夢梅幽會,醒後懷春而死,葬於花園。三年後,柳夢梅進京赴試,藉宿園中,拾得麗娘自畫像,深為愛慕,麗娘復生,兩人結為夫婦。夢梅嚮杜寶報訊,反被囚禁◇考試放榜,夢梅得中狀元,奉旨與麗娘正式成婚。《春香鬧學》、《遊園驚夢》等出演出較多。
  
  第1出
  第2出
  第3出
  第4出
  第5出
  第6出
  第7出
  第8出
  第9出
  第10出
  第11出
  第12出
  第13出
  第14出
  第15出
  第16出
  第17出
  第18出
  第19出
  第20出
  第21出
  第22出
  第23出
  第24出
  第25出
  第26出
  第27出
  第28出
  第29出
  第30出
  第31出
  第32出
  第33出
  第34出
  第35出
  第36出
  第37出
  第38出
  第39出
  第40出
  第41出
  第42出
  第43出
  第44出
  第45出
  第46出
  第47出
  第48出
  第49出
  第50出
  第51出
  第52出
  第53出
  第54出
  第55出
《牡丹亭 Peony booth》
詩人: 鄭士洪 Zheng Shihong

  緑楊深處兩三傢,幾度憑闌看紫霞。
  雲錦已空煙水闊。
一. 戲劇牡丹亭
  昆麯青春版牡丹亭牡丹亭》是明朝劇作傢湯顯祖的代表作之一,共55出,描寫杜麗娘和柳夢梅的愛情故事。與其《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並稱為“臨川四夢”。此劇原名《還魂記》,創作於1598年。
  舞臺上常演的有《鬧學》、《遊園》、《驚夢》、《尋夢》、《寫真》、《離魂》、《拾畫叫畫》、《冥判》、《幽媾》、《冥誓》、《還魂》等幾折。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還魂記》,即《還魂記》,也稱《還魂夢》或《牡丹亭夢》,傳奇劇本,二捲,五十五出,據明人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而成,明代南麯的代表,湯顯祖著。
  《牡丹亭》與《西廂記》《竇娥冤》《長生殿》(另一說是《西廂記》《牡丹亭》《長生殿》和《桃花扇》)並稱中國四大古典戲劇。
  湯顯祖萬歷二十六年被罷免還傢,絶意仕途,筆耕以終老。其一生四部傳奇雜劇比較著名,《牡丹亭》、《南柯記》、《紫釵記》、《邯鄲記》(又稱“臨川四夢”),其中,以《牡丹亭》最為著名,他本人也十分得意,曾說:“一生四夢,得意處惟在牡丹。”明朝人瀋德符稱“湯義仍《牡丹亭夢》一出,傢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
  《牡丹亭》是湯顯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國戲麯史上浪漫主義的傑作。作品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生死離合的愛情故事,洋溢着追求個人幸福、呼喚個性解放、反對封建制度的浪漫主義理想,感人至深。杜麗娘是我國古典文學裏繼崔鶯鶯之後出現的最動人的婦女形象之一,通過杜麗娘與柳夢梅的愛情婚姻,喊出了要求個性解放、愛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聲,並且暴露了封建禮教對人們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殘。《牡丹亭》以文詞典麗著稱,賓白饒有機趣,麯詞兼用北麯潑辣動蕩及南詞宛轉精麗的長處。明呂天成稱之為“驚心動魄,且巧妙迭出,無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湯顯祖在該劇《題詞》中有言:“如杜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閱讀《牡丹亭》,享受文字的饗宴,穿越時空的生死之戀,不必藉助現代科技,纏綿穠麗,至情弘貫蒼茫人世,迤邐而來。
  〖作者介紹〗
  湯顯祖(1550~1616),字義仍,號若士,江西臨川人。出身書香門第,為人耿直,敢於直言,一生不肯依附權貴,曾任太常博士及一些下層官職,四十九歲時棄官回傢。他從小受王學左派的影響,結交被當時統治者視為異端的李贄等人,反程朱理學,肯定人欲,追求個性自由的思想對他影響很大。在文學思想上,湯顯祖與公安派反復古思潮相呼應,明確提出文學創作首先要“立意”的主張,把思想內容放在首位。這些思想在他的作品中都得到了具體體現。湯顯祖雖然也創作過詩文等,但成就最高的還是傳奇。他是我國古代繼關漢卿之後的又一位偉大的戲劇傢。他的戲劇創作現存主要有五種,即“玉茗堂四夢”(或稱“臨川四夢”)及《紫簫記》。“玉茗堂四夢”即《紫釵記》、《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這四部作品中,湯顯祖最得意,影響最大的當數《牡丹亭》。
  〖故事梗概〗
  貧寒書生柳夢梅夢見在一座花園的梅樹下立着一位佳人,說同他有姻緣之分,從此經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寶之女名麗娘,才貌端妍,從師陳最良讀書。她由《詩經·關雎》章而傷春尋春,從花園回來後在昏昏睡夢中見一書生持半枝垂柳前來求愛,兩人在牡丹亭畔幽會。杜麗娘從此愁悶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彌留之際要求母親把她葬在花園的梅樹下,囑咐丫環春香將其自畫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陽安撫使,委托陳最良葬女並修建“梅花庵觀”。三年後,柳夢梅赴京應試,藉宿梅花庵觀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麗娘畫像,發現杜麗娘就是他夢中見到的佳人。杜麗娘魂遊後園,和柳夢梅再度幽會。柳夢梅掘墓開棺,杜麗娘起死回生,兩人結為夫妻,前往臨安。杜麗娘的老師陳最良看到杜麗娘的墳墓被發掘,就告發柳夢梅盜墓之罪。柳夢梅在臨安應試後,受杜麗娘之托,送傢信傳報還魂喜訊,結果被杜寶囚禁。發榜後,柳夢梅由階下囚一變而為狀元,但杜寶拒不承認女兒的婚事,強迫她離異,糾紛鬧到皇帝面前,杜麗娘和柳夢梅二人終成眷屬。
  〖思想內容〗
  《牡丹亭》成於萬歷二十六年(1598),據作者說,其題材來源是多方面的,其中明代話本《杜麗娘慕色還魂》影響最大。湯顯祖對話本《杜麗娘慕色還魂》的加工改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突出杜寶等人的衛道士立場;二是改變杜、柳門當戶對的關係;三是改話本杜麗娘封建淑女色彩為叛逆女性;四是強調追求自由愛情的艱難麯折。使這一傳統的“還魂”母題具有了嶄新的思想內容。
  《牡丹亭》是一部愛情劇。少女杜麗娘長期深居閨閣中,接受封建倫理道德的熏陶,但仍免不了思春之情,夢中與書生柳夢梅幽會,後因情而死,死後與柳夢梅結婚,並最終還魂復生,與柳在人間結成夫婦。劇本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生死不渝的愛情,歌頌了男女青年在追求自由幸福的愛情生活上所作的不屈不撓的鬥爭,表達了掙脫封建牢籠、粉碎宋明理學枷鎖,追求個性解放、嚮往理想生活的朦朧願望。從內容來說,《牡丹亭》表現的還是古老的“愛欲與文明的衝突”這一主題,不過,在《牡丹亭》裏,“文明”具有特殊的內涵,那就是明代官方所極力宣揚的理學、禮教。杜麗娘對愛情的嚮往是天生的,儘管她被長期看管,但仍然免不了強烈的思春之情,並最終獲得了愛情。《牡丹亭》的意義在於用形象化的手法肯定了愛欲的客觀性與合理性,並對不合理的“文明”提出了強烈批判。《牡丹亭》在思想上與《西廂記》有類似之處,但是,《西廂記》是先情後欲,《牡丹亭》則是先欲後情;《西廂記》描述的是情感的自然發展,更多的是表達“願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的美好願望,而《牡丹亭》則特別突出了情(欲)與理(禮)的衝突,強調了情的客觀性與合理性。這種不同,是時代的差異造成的。
  《牡丹亭》的愛情描寫,具有過去一些愛情劇所無法比擬的思想高度和時代特色。作者明確地把這種叛逆愛情當作思想解放、個性解放的一個突破口來表現,不再是停留在反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一狹隘含義之內。作者讓劇中的青年男女為了愛情,出生入死,除了濃厚浪漫主義色彩之外,更重要的是賦予了愛情能戰勝一切,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戲劇的嶄新思想是通過嶄新的人物形象來表現的,《牡丹亭》最突出的成就之一。無疑是塑造了杜麗娘這一人物形象,為中國文學人物畫廊提供了一個光輝的形象。杜麗娘性格中最大的特點是在追求愛情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堅定執着。她為情而死,為情而生。她的死,既是當時現實社會中青年女子追求愛情的真實結果,同時也是她的一種超越現實束縛的手段。
  〖藝術特色〗
  瀋德符《顧麯雜言》說:“《牡丹亭夢》一出,傢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牡丹亭》除了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外,其藝術成就也是非常卓越的。
  一是把浪漫主義手法引入傳奇創作。首先,貫穿整個作品的是杜麗娘對理想的強烈追求。其次,藝術構思具有離奇跌宕的幻想色彩,使情節離奇,麯折多變。再次,從“情”的理想高度來觀察生活和表現人物。
  二是在人物塑造方面註重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發掘人物內心幽微細密的情感,使之形神畢露,從而賦予人物形象以鮮明的性格特徵和深刻的文化內涵。
  三是語言濃麗華豔,意境深遠。全劇采用抒情詩的筆法,傾瀉人物的情感。另一方面,具有奇巧、尖新、陡峭、纖細的語言風格。這些特點嚮來深受肯定。一些唱詞直至今日,仍然膾炙人口。表現出很高的藝術水準。
  〖作品影響〗
  《牡丹亭》是湯顯祖最著名的劇作,在思想和藝術方面都達到了其創作的最高水準。劇本推出之時,便一舉超過了另一部古代愛情故事《西廂記》。據記載“《牡丹亭》一出,傢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此劇在封建禮教制度森嚴的古代中國一經上演,就受到民衆的歡迎,特別是感情受壓抑婦女。有記載當時有少女讀其劇作後深為感動,以至於“忿惋而死”,以及杭州有女伶演到“尋夢”一出戲時感情激動,卒於臺上。 杜麗娘與柳夢梅的愛情故事體現了青年男女對自由的愛情生活的追求,顯示了要求個性解放的思想傾嚮。《牡丹亭》中個性解放的思想傾嚮影響更為深遠,從清朝《紅樓夢》中也可看出這種影響。
  〖主要人物介紹〗
  1. 杜麗娘
  杜麗娘《牡丹亭》表現出來的進步的光輝的思想,具體體現在一些列生動而鮮明的藝術形象的創造上。
  杜麗娘是《牡丹亭》中描寫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在她身上有着強烈的叛逆情緒,這不僅表現在她為尋求美滿愛情所作的不屈不撓的鬥爭方面,也表現在她對封建禮教給婦女安排的生活道路的反抗方面。作者成功地細緻地描寫了她的反抗性格的成長過程。杜麗娘生於名門宦族之傢,從小就受到嚴格的封建教育。她曾經安於父親替她安排下的道路,穩重,矜持,溫順,這突出表現在“閨塾”一場。但是,由於生活上的束縛、單調,也造成了她情緒上的苦悶,引起了她對現狀的不滿和懷疑。《詩經》中的愛情是喚起了她青春的覺醒,她埋怨父親在婚姻問題上太講究門第,以致耽誤了自己美好的青春。春天的明媚風光也刺激了她要求身心解放的強烈感情。終於,她在夢中接受了柳夢梅的愛情。
  夢中獲得的愛情,更加深了他對幸福生活的要求,她要把夢境變成現實,“尋夢”正式她反抗性格的進一步的發展。在現實裏,作者用浪漫主義的手法成功地表現了理想與昆麯中的杜麗娘現實的矛盾,幻夢中的美景,現實裏難尋。正因夢境不可得,理想不能遂,杜麗娘犧牲了。但是作者並沒有一杜麗娘的死來結束他的劇本,她有獨特的藝術構思,又以浪漫主義的手法描寫杜麗娘在陰間嚮判官詢問她夢中的情人姓柳還是姓梅,她的遊魂還和柳夢梅相會,繼續着以前夢中的美滿生活。這時,杜麗娘已經完全擺脫了滿足一遊魂來和情人一起生活,她要求柳夢梅掘她的墳墓,讓她復生。為情人而死去,也為情人而再生;為理想而犧牲,也為理想而復活。她到底又回到了現實世界,到底和柳夢梅成就了婚姻。
  這番過程充分說明了杜麗娘在追求愛情上的大膽而堅定,纏綿而執着。明人王思任在《牡丹亭序》中說:“杜麗娘雋(同雋)過言鳥,觸似羚羊,月可沉,天可瘦,泉臺可冥,獠牙判罰可狎而處;而'梅''柳'二字,一靈咬住,必不肯使劫灰燒失。"他這話時抓住了杜麗娘性格上的特點的。
  但是杜麗娘並沒有能完全擺脫封建倫理觀念的影響。回生以後還是想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來最後完成他和柳夢梅的婚姻。她要柳夢梅去探望杜寶,就含有以期取得父親同意的意思。她鼓勵丈夫獲取功名富貴,也含有促使父親承認他們婚姻的心思。但這些都不足以損害她的整個性格。柳夢梅
  杜麗娘形象有着相當高的典型性,她的遭遇和願望有着廣大的代表性。湯顯祖的詩集中就提到婁江女子俞二娘讀了《牡丹亭》斷腸而死;傳說杭州女伶商小玲也因愛情上受壓抑,演出《牡丹亭》是傷心而死。因此,杜麗娘的形象幾百年一直活在人們心裏,並不是偶然的。
  2. 柳夢梅
  柳夢梅是一個富有才華的青年,但又存在着較濃厚的功名富貴的庸俗思想。他在愛情上確是始終如一的。他一看到杜麗娘的畫像和題詩,就被吸引住了。他為她敢於冒開棺處死的危險;在烽火連天、刀兵遍地的日子裏,不畏艱險到淮陽替她探望父母。在得悉自己中了狀元還被吊打的情況下,第一個念頭就是叫人趕緊送信給杜麗娘,讓她高興。這些描寫也是生動的、同時他不畏強暴、剛強的反抗性格也是突出的。他敢於在金鑾殿上揭露和嘲笑權高勢重的嶽父。他始終相信自己和杜麗娘的行為是正確的,理直氣壯,義正詞嚴。這種性格於杜麗娘交相輝映,使他們的愛情發出了更大的光彩。
  3. 杜寶
  杜寶是封建杜麗娘與柳夢梅傢長制度的代表,是堅决的正統主義者,他用嚴格的封建教育來教養女兒,為了使女兒他日嫁到人傢“知書識禮,父母光輝”。在婚姻問題上,他堅持門第觀念,以致單個了女兒的青春、甚至在知悉女兒生病的真正原因後,還故作鎮定,以致斷送了女兒的生命。他認為女兒私招柳夢梅玷辱了他的門第,女兒婚姻不由父母做主,更是敗壞了杜氏傢風。這些地方都表現了他的冷酷面目。但另一面他又以封建社會“忠心耿耿”的大臣面目而出現,他勤政愛民,公而忘私,為國忘傢。正因如此,他必然要堅定不移地維護封建制度重大支柱之一的封建禮教。為了維護封建制度,他在政治上清廉正直;也是為了維護封建制度,他在家庭中斷送了女兒的青春和幸福。從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道德體係的不合理。
  4. 陳最良
  作者筆下的陳最良一一個十足的迂腐、庸俗、虛偽、自私的道學先生,她嚴格遵守封建教義,言談行動充滿着酸溜溜的味道。有名的“閨塾”出描寫這個人物的道學氣最傳神。在這個人物身上暴露了封建社會一般知識分子的很多弱點,結合明代嘉靖以後文人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實際情況來看,陳最良這個形象有着明顯的時代特徵。對這個形象的批判,也正好體現了作者反封建禮教的民主精神。陳最良形象不僅在當時有現實意義,對後世文學作品中塑造同類型的知識分子,也有影響。
  ——摘自《中國文學史·明代文學》 〖戲折列表〗
  第一出 標目
  第二出 言懷
  第三出 訓女
  第四出 腐嘆
  第五出 延師
  第六出 悵眺
  第七出 閨塾
  第八出 勸農
  第九出 肅苑
  第十出 驚夢
  第十一出 慈戒
  第十二出 尋夢
  第十三出 訣謁
  第十四出 寫真
  第十五出 虜諜
  第十六出 詰病
  第十七出 道覡
  第十八出 診祟
  第十九出 牝賊
  第二十出 鬧殤
  第二十一出 謁遇
  第二十二出 旅寄
  第二十三出 冥判
  杜麗娘與柳夢梅第二十四出 拾畫
  第二十五出 憶女
  第二十六出 玩真
  第二十七出 魂遊
  第二十八出 幽媾
  第二十九出 旁疑
  第三十出 歡撓
  第三十一出 繕備
  第三十二出 冥誓
  第三十三出 秘議
  第三十四出 詗藥
  第三十五出 回生
  第三十六出 婚走
  第三十七出 駭變
  第三十八出 淮警
  第三十九出 如杭
  第四十出 僕偵
  第四十一出 耽試
  第四十二出 移鎮
  第四十三出 禦淮
  第四十四出 急難
  第四十五出 寇間
  第四十六出 折寇
  第四十七出 圍釋
  第四十八出 遇母
  第四十九出 淮泊
  第五十出 鬧宴
  第五十一出 榜下
  第五十二出 索元
  第五十三出 硬拷
  第五十四出 聞喜
  第五十五出 圓駕
  〖精彩唱詞〗
  (貼上)
  【一江風】小春香,一種在人奴上。畫閣裏從嬌養,伺娘行,弄朱調粉,貼翠拈花,慣嚮妝臺傍。陪他理綉床,陪他燒夜香,小苗條吃的是夫人杖。
  (貼)有請小姐上學。
  (旦上)
  【繞池遊】素妝纔罷,緩步書堂下。對淨幾明窗瀟灑。
  (末上)
  (旦)先生萬福。
  (末)罷了。女學生,凡為女子,雞初鳴,鹹盥、漱、櫛、笄,問安於父母。日出之後,各供其事。如今女學生以讀書為事,須要早起。
  (旦)以後不敢了。
  (末)罷了。
  (貼)先生今夜不睡了。
  (末)卻是為何?
  (貼)喏 喏 喏,等到三更時分,請先生上書。
  (末)太早了。
  (貼)早也不好,遲也不好,小姐,這倒難了。
  (末)女學生,昨日上的《毛詩》,可溫習否?
  (旦)溫習了。則待講解。
  (貼)先生,小姐說溫習熟了,則待先生講解講解。
  (末)春香你呢?
  (貼)我啊! 已爛熟了。
  (末)你且背來。
  (貼)先生,爛熟的了還要背?
  (末)自然要背。
  (貼)爛熟的了還要背? 小姐提我一個字。
  (旦)關……
  (貼)關……
  (末)關關……
  (貼)關關啊關關。
  (末)關關雎鳩……
  (貼)關關雎鳩……
  (末)在啊……
  (貼)在,在什麽介?
  (末)在河之洲。
  (貼)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生可是爛熟的了麽?
  (末)一句都背不出來,還說爛熟的了,回去重讀。
  (貼)這樣熟還要讀,讀它什麽介。
  (末)女學生,“關關雎鳩”,雎鳩是個鳥,關關鳥聲也。
  (貼)先生,這鳥是怎樣叫的?
  (末作鳩聲) (貼學鳩聲諢介)
  (末)此鳥性喜幽靜,在河之洲。
  (貼)我曉得了。不是昨日是前日,不對,不對,不是今年是去年,俺衙內關着個斑鳩兒,被小姐這麽一放,它就得兒一飛,飛到何知州衙內去了。
  (末)鬍說,此乃興也。
  (貼)興個甚麽介?
  (末)興者,起也。起那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說得是那幽閑女子,有那等君子,好好的來求他。
  (貼)為何要好好的求他介?
  (末)多嘴哩。
  (旦)師父,依註解書,學生自會。但把《詩經》大意,敷演一番。
  (末)聽講。
  【掉角兒】(末)論《六經》,《詩經》最葩,閨門內許多風雅:有指證,姜嫄産哇;不嫉妒,後妃賢達。有風有化,宜室宜傢。
  (旦)這經文有多少?
  (末)《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沒多些,衹“無邪”兩字,付與兒傢。
  (貼)小姐,我要出恭了。
  (旦)要對先生說的。
  (貼)出恭還要對先生說啊。先生,學生領出恭簽。
  (末)你來得幾時就要出恭?
  (貼)人傢來了半日。
  (末)不許去。
  (貼)急得緊。
  (末)去去就來。
  (貼)曉得。(貼下)
  (旦)敢問師母尊年?
  (末)目下平頭六十。
  (旦)學生待綉對鞋兒上壽,請個樣兒。
  (末)生受你了。依《孟子》上樣兒,做個“不知足而為屨”罷。
  (貼笑介)小姐,小姐我們衹管在此讀書,原來後邊有座大花園。桃紅柳緑,好耍子哩。
  (末)春香,不攻書,花園去。待俺取荊條來。
  (貼)先生你取荊條做什麽?
  (末)打你呀。
  (貼)打我啊。
  【前腔】女郎行、那裏應文科判衙? 止不過識字兒書塗嫩鴉。
  (末起介)古人讀書,有囊螢的,趁月亮的。
  (貼)待映月,耀蟾蜍眼花;待囊螢,把蟲蟻兒活支煞。
  (末)懸梁、刺股呢?
  (貼)比似你懸了梁,損頭髮;刺了股,添疤痆。有甚光華!
  (內叫賣花介)
  (貼)小姐,聽一聲聲賣花,把讀書聲差。
  (末)春香,你三番兩次引逗小姐,我真個要打了。
  (貼)先生你真個要打麽?
  (末)伸出手來。
  (末作打介)哎也!
  (貼閃介,貼搶荊條投地介)
  (末)我要辭館不教了。
  (旦)先生看他初犯,容學生責認於他。
  (末)好,你去責認於他。
  (旦)死丫頭,唐突了先生,快跪下。
  (貼跪介)小姐。
  (打介,貼作假哭介)
  (旦)跪下
  (貼)小姐。
  【前腔】手不許把鞦韆索拿,腳不許把花園路踏。則問你幾絲兒頭髮,幾條背花?
  敢也怕些些夫人堂上那些傢法。
  (末)好了,好了,不要打了。
  (旦)下次可敢了。
  (貼)下次是再也不敢的了。
  (末)饒你這一遭兒。還不起來。
  (貼起介)
  (末)女學生,你們功課完了,方可回衙。咱和公相閑話去。
  【繞地遊】
  夢回鶯囀
  亂煞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
  炷盡沉煙
  拋殘綉綫
  恁今春關情似去年。
  曉來望斷梅關,宿妝殘。
  你側着宜春髻子恰憑欄。
  剪不斷,理還亂,悶無端。
  已吩咐催花鶯燕藉春看。
  雲髻罷梳還對鏡
  羅衣欲換更添香。
  【步步嬌】
  裊晴絲吹來閑庭院,
  搖漾春如綫。
  停半晌整花鈿
  沒揣菱花偷人半面
  迤逗的彩雲偏。
  我步香閨怎便把全身現。
  【醉扶歸】
  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兒茜
  豔晶晶花簪八寶鈿。
  可知我一生兒愛好是天然?
  恰三春好處無人見,
  不提防沉魚落雁鳥驚喧
  則怕的羞花閉月花愁顫。
  畫廊金粉半零星。
  池館蒼苔一片青。
  踏草怕泥新綉襪
  惜花疼煞小金鈴。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皂羅袍】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
  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頽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賞心樂事誰傢院?
  朝飛暮捲,雲霞翠軒
  雨絲風片,煙波畫船。
  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好姐姐】
  遍青山啼紅了杜鵑,
  那荼蘼外煙絲醉軟,
  那牡丹雖好,他春歸怎占的先?
  閑凝眄生生燕語明如剪,
  聽嚦嚦鶯聲溜的圓。
  【尾聲】
  觀之不足由他繾,
  便賞遍了十二亭臺是枉然,
  倒不如興盡回傢閑過遣。
  瓶插映山紫
  爐添沉水香。
  驀地遊春轉
  小試宜春面。
  春呵春! 得和你兩流連。
  春去如何遣?
  恁般天氣,好睏人也!
  【山坡羊】
  沒亂裏春情難遣,
  驀地裏懷人幽怨。
  則為俺生小嬋娟,
  揀名門一例一例裏神仙眷。
  甚良緣,把青春拋的遠。
  俺的睡情誰見?
  則索要因循靦腆。
  想幽夢誰邊,
  和春光暗流轉。
  遷延,這衷懷哪處言?
  淹煎,潑殘生除問天。
  【山桃紅】
  則為你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
  是答兒閑尋遍,
  在幽閨自憐。
  轉過這芍藥欄前,
  緊靠着湖山石邊。
  和你把領扣兒鬆,衣帶寬,
  袖梢兒搵着牙兒沾也。
  則待你忍耐溫存一晌眠。
  是那處曾相見?
  相看儼然,
  早難道好處相逢無一言。
  【畫眉序】
  好景豔陽天,
  萬紫千紅盡開遍。
  滿雕欄寶砌,雲簇霞鮮。
  督春工珍護芳菲,
  免被那曉風吹顫。
  使佳人才子少係念,
  夢兒中也十分歡忭。
  【滴溜子】
  湖山畔,湖山畔,雲蒸霞煥。
  雕欄外,雕欄外,紅翻翠駢。
  惹下蜂愁蝶戀,三生錦綉般非因夢幻。
  一陣香風,送到林園。
  【五般宜】
  一邊兒燕喃喃軟又甜,
  一邊兒鶯嚦嚦脆又圓。
  一邊蝶飛舞,往來在花叢間。
  一邊蜂兒逐趁,眼花繚亂。
  一邊紅桃呈豔,一邊緑柳垂綫。
  似這等萬紫千紅齊裝點,
  大地上景物多燦爛!
  【山桃紅】
  這一霎天留人便,
  草藉花眠,
  則把雲鬟點,紅鬆翠偏。
  見了你緊相偎,慢廝連,
  恨不得肉兒般和你團成片也。
  逗的個日下胭脂雨上鮮。
  我欲去還留戀,
  相看儼然。
  早難道好處相逢無一言,
  行來春色三分雨。
  睡去巫山一片雲。
  夫婿坐黃堂,
  嬌娃立綉窗。
  怪她裙釵上,
  花鳥綉雙雙。
  宛轉隨兒女,
  辛勤做老娘。
  【綿搭絮】
  雨香雲片,纔到夢兒邊,
  無奈高堂,喚醒紗窗睡不便。
  潑新鮮,俺的冷汗粘煎。
  閃的俺心悠步躭,意軟鬟偏。
  不爭多費盡神情
  坐起誰欠,則待去眠
  【尾聲】
  睏春心,遊賞倦
  也不索香熏綉被眠。
  春嚇!有心情那夢兒還去不遠
  【集賢賓】海天悠、問冰蟾何處涌? 玉杵秋空,憑誰竊藥把嫦娥奉?甚西風吹夢無蹤!人去難逢,須不是神挑鬼弄。在眉峰,心坎裏別是一般疼痛。
  【囀林鶯】從小來覷的千金重,不孝女孝順無終。當今生花開一紅,願來生把萱椿再奉。
  (老旦)恨西風,一霎無端碎緑摧紅。
  (旦)這病根已鬆,心上人已逢。天呵,他一星星說嚮咱傷情重。
  【尾聲】但願那月落重生燈再紅,但願那月落重生燈再紅!
  (老旦貼,哭介)我兒,小姐。
  ()但願那月落重生燈再紅,但願那月落重生燈再紅!
二. 白先勇(昆麯)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由著名小說傢白先勇改編,他對名著進行如此改編的初衷就是要讓高雅文化能夠雅俗共賞。青春版《牡丹亭》全部由年輕演員出演,符合劇中人物年齡形象。在不改變湯顯祖原著浪漫的前提下,青春版牡丹亭白先勇將新版本的《牡丹亭》提煉得更加精簡和富有趣味,符合年輕人的欣賞習慣。
  劇組主創人員:
  白先勇 汪世瑜 張繼青 王童 任永新 曾詠霓 林剋華
  1. 白先勇創作理念
  這是我第三次參加製作昆麯《牡丹亭》。明代大劇作傢湯顯祖這部扛鼎之作《牡丹亭》是傳奇中的國色天香花中之後,五十五折的劇本,架構恢宏,劇情麯折,上兩次演出,衹見一斑,編演一出呈現全貌精神的《牡丹亭》一直是我多年的夢想,這回由蘇州昆劇院演出的青春版《牡丹亭》,讓我終於圓夢。
  這次我也參加了刪編劇本的工作,我和編劇小組的其他成員認認真真琢磨了五個月,把五十五折的原本,撮其精華刪減成二十九折,分上中下三本,三天連臺演完,從第一出標目演到最後一出圓駕,基本上保持了劇情的完整。
  《牡丹亭》的主題在於一個“情”字,我們的劇本也就貼近湯顯祖“情至”、“情真”、“情深”的理念來發展:第一本啓蒙於“夢中情”,第二本轉折為“人鬼情 ”,第三本歸結到“人間情”。湯顯祖筆下的“天下第一有情人”杜麗娘因夢生情,一往而深,上天下地,終於返回人間,與柳生夢梅結成連理。在《牡丹亭》中給予愛情最高的禮贊,愛情可以超越生死,衝破禮教,感動冥府、朝廷,得到最後勝利。《牡丹亭》可以說是一部有史詩格局的“尋情記”,上承《西廂》,下啓《紅青春版牡丹亭樓》,是中國浪漫文學傳統中——座巍巍高峰。
  一般《牡丹亭》的演出本偏重杜麗娘,以旦角表演為主。我們的劇本,還原湯顯祖原着精神,加強柳夢梅角色,生旦並重。因此,拾畫、叫畫這兩出經常演出的巾生代表作,我們捏成一折,做了適當的改編,更加凸顯其重要性,三十分鐘的獨角戲,將巾生表演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與第一本杜麗娘的經典折子驚夢、尋夢旗鼓相當。湯顯祖筆下的柳夢梅遠不止於儒雅俊秀的“夢中情人”,亦是一介不畏權勢,敢與理教抗爭的傲骨書生。如此,我們的劇本生旦戲雙綫發展,達到了對稱平衡之美。
  2. 老劇種的青春傳承
  “案頭”的文學本編好後,還得經過“場上”表演的試驗。我們的總導演是有“巾生魁首”之譽的浙昆名演員汪世瑜,他有五十年的舞臺經驗,由他逐出排演過後,幾經修改,我們的演出本終於定稿。
  青春版《牡丹亭》選中了俞玖林及沉豐英分飾柳夢梅及杜麗娘,兩位青年演員屬於蘇州昆劇院的“小蘭花”班,形貌唱作俱佳,是極具潛力的兩塊璞玉,但玉不琢不成器,於是我們大力敦請汪世瑜及江蘇省昆劇院飲譽中國昆麯界的“旦角祭酒”張繼青跨省跨團進駐蘇州,親自指導並傳授。這也是製作青春版《牡丹亭》的宗旨之一,藉着一出戲的排演,完成世代傳承的重要工作。
  昆麯這項曾經獨霸中國劇壇二百年,有過輝煌歷史的表演藝術,從上個世紀初,一直遭到傳承危機。民國初年,昆麯幾乎消失於中國舞臺,幸虧有心人士在蘇州成立“昆麯傳習所”,訓練出一批“傳”字輩的優秀演員,日後成為二十世紀昆麯薪火相傳的旗手。汪世瑜、張繼青正是這些“傳”字輩老師傅親手調教的接班人,汪世瑜師承周傳瑛,張繼青受教於姚傳薌。而今“小蘭花”班的俞玖林拜師於汪世瑜門下,而沉豐英亦由張繼青正式收為門徒,在傳承意義上,二人也就隔代繼承了“傳”字輩老師傅一脈相傳的表演風格。這是屬於昆麯表演藝術中正宗、正統、正派的格調。(文/白先勇)
  3. 評論
  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傾倒衆生
  文擊節而歌
  奼紫嫣紅的5月,白先勇先生攜着他後半生鐘愛所係的《牡丹亭》第四度進京,能容納約3000人的北展劇場,11日的上本演出再次爆滿,更巧的是,這正是白先生青春版《牡丹亭》的第100場演出。
  人海中的我偷偷觀察了一下,30歲以下的年輕人要占到80%,更青春的學生要占到50%;還有呢,多是女同胞們三五成群地結伴而來,男同胞們大多身邊都伴着佳人一道兒的。
  白先生力輓狂瀾,在昆麯年輕一輩傳繼無力的情況下,策劃的青春版讓中國最美的古典戲劇再次大放異彩,演繹古典美的,年輕化,欣賞古典美的,年輕化,深藴古典美學的昆麯,也年輕化。所謂青春版,大抵意義在此?
  ——驚鴻一現湯顯祖
  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容,傳於世而後死。死三年矣,復能溟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第雲理之所必無,安知情之所必有耶!
  青春版的《牡丹亭》中,這段點睛之筆竟然由湯顯祖本人上場演繹,一現驚鴻啊!此段演完,湯先生轉身對着觀衆,負手長立,舞臺的燈光逐漸黯淡下去,於昏黃之中慨然長立的湯先生,此時竟生了些仙氣氤氳的味道!
  ——清心玉映杜麗娘
  看牡丹亭之前,在網上搜索資料,聽得許許多多的人說華文漪的扮相最美。
  現場瀋豐英飾演的麗娘之美,是讓我愛極了的。由於坐在25排,麗娘的美,是近觀不成的了。於遠觀之中,那略略低眉頷首的羞澀姿態,那微微上揚的萬分淑儀的嘴角,那水袖輕揮的盈盈身段,那柔弱細軟又聲聲含情的聲段,一個端美淑儀、清心玉映,溫柔似水又內心炙熱濃烈的宋代大傢閨秀,就這樣把我們帶進了她生生死死的愛情神話裏。
  如果要細細評論麗娘之美,首先應是眉目含情之美,禮教森嚴的杜太守百般嚴苛教導出的女兒,舉手投足、張口閉口間須得極盡大傢閨秀的風範,而麗娘情深如此,這扇心靈的窗戶,擋也擋不住滿眼的情。我還細細看了麗娘的劇照,每一張和柳生的對視中,均止不住深情。麗娘之美,其次在於聲音之美。柔若無骨,千回百轉。恰如絲絲裊裊的煙,我生生聽出了幾許纏綿。
  在此之前,聽過張繼青、華文漪版本的,甚至梅蘭芳的錄音,若論華麗和豐富之美,若論滄桑之美,若論婉轉之美,大師們勝過一籌。可大師們演繹麗娘之時,都已“青春不再”,我們聽得出的唱腔之外的韻味,也得於豐實盈厚的歲月沉澱。瀋豐英版的麗娘,以青春年少之身演繹牡丹般嬌豔正濃之人,多了許多青春柔美的味道。這種青春,有些逼人地真實,甚至閉上眼眸,耳中絲絲婉轉,恍然以為不在今世,而在宋代了。
  ——舞臺、服裝及音樂之美
  首先狂贊青春版的服裝設計,全是古色古香、水墨淡雅的風格,尤其是麗娘和花神的服裝。狂贊服裝和美術設計——著名電影導演王童,據說花神服裝上的圖案都是他用畫筆一筆一筆地畫上去的。我睜大了眼睛,貌似覺得那是巧奪天工的蘇州刺綉(更來證實確實是啊),你想想看,或濃豔、或秀雅的牡丹、杜鵑、梅花、百合、墨蘭等等不同花色,栩栩落在柔白細軟的絲質綉服上,那是何等的綺麗、古雅啊。(哭啊,好多圖貼不上來,回頭再找補吧)
  《牡丹亭》的舞臺十分古典、寫意。昨天花神出場的兩段很是經典啊,分別是驚夢和離魂那兩出。驚夢那出,十位花神姐姐在幾位花神哥哥的引領下,分作兩路,悠然出場,花神們蓮步輕移,裙裾生風,裙襬若水波般靈動,披風隨之飄飄揚揚,又有激情壯美的音樂想起,當時不禁想大呼:神仙姐姐啊!。“離魂”一場戲,杜麗娘在花神的簇擁之下,身披曳地的紅色大鬥篷,慢慢走嚮舞臺深處。漸行漸遠的杜麗娘手拈一枝梅花,驀然回眸之際,音樂響,黑幕之上一束亮光,攝人心魄之美啊!
  ——爭議
  儘管白先生的牡丹亭遭到南北一些傳統昆麯藝術傢的非議,認為青春版的主演的身段唱腔尚需錘煉,認為以短短一年的時間排練整整一本戲,實在有粗製濫造之嫌疑,老先生們忽略了,在美輪美奐的昆麯藝術的生存和極端高雅之間應該如何擇?當大衆開始為古典美而震撼的時候,昆麯回春的時候也到了。
  ——完結篇
  “美的東西,人人都會喜歡”,國學的美,昆麯的美,使國人的自信力被西方文化衝擊的四處逸散的時候,似乎又慢慢凝聚起來。前兩天還跟人爭論文化復興的問題,現在國學回暖,昆麯回春,我們的文化復興還有多遠呢?
三. 電影牡丹亭
  牡丹亭(1986)
  導演:方熒
  編劇:鬍忌
  演員:張繼青……杜麗娘
  王亨愷……柳夢梅
  徐華……春香
  王維艱……杜母
  類型:戲麯
  片長:130分鐘
  國傢:中國
  色彩:彩色
  〖電影劇情〗
  南安太守杜寶之女杜麗娘,從小被父母按封建禮教的閨訓教導着,衹事詩書女紅,不出閨房半步,度過了十六個春秋。一天丫環春香偶然發現杜府中有一所後花園,便逗引小姐杜麗娘前去賞春遊玩。在園中,杜麗娘目睹一派大好春色感慨萬千,深感自己辜負了良辰美景。回到傢中,她那被壓抑了多年的嚮往生活與愛情的芳心萌動了,在她悠然入夢的時候,一位夢神指導她與柳夢梅相遇相愛。可當她醒來以後,人是物非,一派凄涼,她十分傷感。由於相思之苦,杜麗娘日漸憔悴,終於在中秋佳節的秋風秋雨之夕告別了短暫的一生。
  製作公司:南京電影製片廠
四. 電視劇《牡丹亭》
  【主演】
  沙溢飾柳夢梅
  孫菲菲飾杜麗娘
  【全體職員表】
  沙溢《牡丹亭》主創名單
  製片人:熊誠
  編劇:水能沉 曾有情、宋晉川(執筆)
  執行製片人:張勇
  導演:彭景泉、李翰韜
  美術設計:劉兵
  化妝、服裝、造型設計:陳敏正
  作麯:劉天華
  錄音:翟立新
  劇中人物 演員
  杜麗娘——孫菲菲
  柳夢梅——沙溢
  杜寶——郭凱敏
  春香——曹夢
  吳大海——倪土
  韓子纔——黃海
  石道姑——白薈
  甄氏——劉燕燕
  垂紅——石琳
  李全—— 姚剛
  吳軼男——陳潔
  楊婆——王靜
  癩頭黿——王奕盛
  陳最良——王琇強
  楊淦——李博
  許管傢——全解放
  黑無常——段衛平
  白無常——王雙琥
  苗舜賓——劉德凱
  花郎——王一劍
  郭駝——王鳴
  小道姑——馬晶晶
  郭妻——林莜鳳
  曹通——標 馬
  宋高宗——高明
  完顔亮——吳蘭輝
  醉道人——韓 東
  韓父—— 管壽義
  鬍判官——高玉慶
  牡丹仙子——楊琪
  皇后——臧秀雲
  苗修遠——王雙琥
  聯合攝製單位:中共撫州市委·市人民政府
  中共洛陽市委·市人民政府
  江西出版集團·北京東方全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北京江右飛歌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上海電影藝術學院
  上海雍有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江西文聯影視藝術中心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中視精彩影視文化中心
  承製單位:北京中視精彩影視文化中心
五. 越劇電視劇牡丹亭
  2008年12月16日 出處:東方早報 作者:潘妤
  明代戲劇傢湯顯祖的不朽經典《牡丹亭》昨天在昆劇的發源地千燈古鎮“還魂”。一部由CCTV新影製作中心攝製的高清版越劇電視連續劇《牡丹亭還魂記》昨天在千燈正式開機。主演該劇的是越劇名傢金靜、王君安,而國寶級的昆劇表演藝術傢華文漪、嶽美緹也首次“聯手跨界”,擔任該片的藝術指導。
  千燈古鎮 牡丹“還魂”
  作為湯顯祖著名的“臨川四夢”係列中藝術成就最為突出的作品,《牡丹亭》一出世就在舞臺上長盛不衰,《遊園驚夢》、《拾畫叫畫》等昆劇名段更是深入人心。上世紀80年代,上海靜安越劇團推出重新編排的《還魂記》,也給這部作品註入了新的活力。
  據製片人韋翔東介紹說,此次把這部20多年前的舞臺劇投拍成電視劇,就是希望能夠保留下這部越劇舞臺的名劇。有意思的是,此次的《牡丹亭還魂記》拍攝地千燈古鎮有“昆劇之鄉”之稱,曾經誕生了元末昆劇鼻祖顧堅,有着2500年歷史的古鎮也是傳說中《牡丹亭》的首演地。“昆劇是越劇的‘奶娘’,相比昆劇,越劇還很年輕,《牡丹亭還魂記》是我們嚮經典致敬的作品。”
  導演陶海則介紹,《牡丹亭還魂記》將主要采用虛實景相結合的方式拍攝,在搭棚拍攝的基礎上,在千燈鎮進行外景實拍,力圖以現代影視技術為越劇藝術增色。“我們不能破壞戲麯,但也要做出創新的嘗試,吸引更多的人來看越劇。”
  兩大“海歸” 同報師恩
  金靜和王君安是當下越劇界頗具人氣的名角,有意思的是,她們的人生經歷也頗為相似,作為越劇戚派創始人戚雅仙和“越劇皇帝”尹桂芳先生的嫡傳弟子,兩人都曾經離開舞臺遠赴日本和美國,最後又不約而同地回歸舞臺。而兩人此次共同演繹《牡丹亭還魂記》,也是有意為各自恩師一圓生前的合作未成的遺憾。
  在昨天的開機儀式上,除了兩位主演,嶽美緹和華文漪無疑是最引人註目的明星。兩位藝術傢攜手出山為越劇“出謀劃策”是破天荒第一次。有意思的是,昨天兩人不約而同地“自曝”了自己和越劇的淵源。華文漪說,自己當年考戲校時不知昆劇為何物,祖母帶自己看了“戚派”祖師爺戚雅仙演的一出越劇《白蛇傳》,纔讓她從此决定走上戲麯之路。而嶽老師更是連稱自己是尹桂芳迷:“我從小迷尹先生迷得要死,後來自己唱戲了還是一直去看。”
  事實上,《牡丹亭還魂記》和昆劇的淵源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上海市靜安越劇團推出該劇時就已開始,並在表演中加入不少昆劇《牡丹亭》的元素。 華文漪希望自己的第一位越劇弟子金靜能夠用用心演好人物。嶽美緹則說:“越劇的浪漫抒情和此劇很吻合,君安的氣質也非常合適柳夢梅的儒雅清新和溫和瀟灑。”
  王君安飾柳夢梅
  金靜飾杜麗娘
  〖劇情梗概〗
  《牡丹亭》明·湯顯祖作。寫杜麗娘慕色還魂事。共五十五出。劇情是:
  南宋時期的南安太守杜寶衹生一女,取名麗娘,年十六歲,尚未許配。杜寶為了使女兒成為識書達理的女中楷模,為她請了位年已六十的老秀纔陳最良。因陳上《詩經·關雎》惹動了麗娘的情思。伴讀的使女春香,偶而發現了杜府後的花園,並引領麗娘偷偷遊了花園。久睏閨房的麗娘,在大好春光的感召下,動了訪春之情。
  麗娘回屋後,忽作一夢。夢見一書生手拿柳枝要她題詩,後被那書生抱到牡丹亭畔,共成雲雨之歡。麗娘醒來後,懨懨思睡,第二天又去花園,尋找夢境。失望之下相思成病,形容日漸消瘦下去。一日照鏡子,見自己一下瘦成那個樣子,忙叫春香拿來丹青、素絹,自畫春容,並題詩一首於上。她又把夢鏡說與春香,並讓春香把那畫叫裱畫匠裱好。杜寶夫婦聽說女兒病重,忙叫陳最良用藥,讓石道姑來念經,但都不見效。中秋之夜,麗娘天逝。死前,囑咐春香把春容裝在紫檀木匣裏,藏於花園太湖山石下,又囑母親把她葬在花園牡丹亭邊的梅樹之下。這時,投降了金國的賊王李全,領兵圍淮、揚,朝廷升杜寶為淮、楊安撫使,立即動身。
  杜寶衹得匆匆埋葬了女兒,並造了一座梅花庵供奉麗娘神位,又囑托石道姑和陳最良照料。杜寶即帶夫人和春香前往淮安,因軍事危急,半路上杜寶讓夫人和春香乘船回了臨安,廣州府秀纔柳夢梅,原柳春卿,因一天夢見一花園中,有一女子立在梅樹下,說她與他有姻緣,纔改名柳夢梅。柳夢梅去臨安考試,路得進寶臣苗舜賓援助。走到南安時,柳病宿梅花庵。柳病漸好時,偶遊花園,恰在太湖石邊,拾到麗娘的春容匣子,回到書房,把那春容挂在床頭前,夜夜燒香拜祝。麗娘在陰間裏一呆三年,閻王發付鬼魂時,查得麗娘陽壽未盡,令其自己回傢。麗娘鬼魂遊到梅花庵裏,恰遇柳生正在對着自己的真容拜求。麗娘大受感動,與柳生歡會,自稱是西鄰之女。他們兩人的夜夜說笑聲,驚動了石道姑。
  一天夜裏兩人正說笑,被突然來的石道姑衝散。第二天夜裏,麗娘衹好得嚮柳生說出真情,並求柳生三天之間挖墳開棺。柳生衹好把實情告訴了石道姑,並求她幫助。第二天,他們挖墳開棺,使麗娘還魂。道姑怕柳生與杜麗娘事情被發覺,當夜雇船,三人一道去了臨安。陳最良發現麗娘墳被盜,忙去揚州告訴杜安撫。陳最良還沒到淮安就被叛軍俘獲,李全聽說陳最良是杜傢的傢塾老師,又得知杜寶還有夫人和春香,就聽從妻子的計策,謊說已殺了杜夫人和春香,然後放了陳最良。陳到淮安見了杜寶,即把小姐墳被盜,老夫人、春香被殺的事稟知杜寶,杜寶聽後大慟。後杜寶忍痛修書兩封,讓陳最良送給李全和李的妻子,封官許錢、招降了李全,淮安圍解。
  麗娘他們到臨安,在錢塘江邊住下,等柳生知道考試時,考試時間已過,多虧主考官是苗舜賓,纔得以補考。這時,因淮、揚兵事,朝廷延期放榜。麗娘讓柳生先去揚州看望她父母。柳生走後不久,來臨安的老夫人和春香因天晚找宿處恰與麗娘、石道姑相遇。柳生到了揚州,聽說杜在淮安,又去淮安見杜寶。杜寶以為女兒已死,何以有女婿,並以柳生假冒罪名,令人拿下押往臨安侯審。杜寶回到臨安,因軍功升為宰相,陳最良升為黃門奏事官。這時,榜下,柳中了狀元,可到處找柳不着。
  原來柳正被杜寶吊打,因為在柳身上搜出了麗娘的春容,在杜寶認為柳是盜墓賊。這時,苗舜賓聽說後,趕到杜府,救下了柳生。苗告訴杜寶,柳生已考中狀元。杜正氣惱時,陳最良來到,說小姐確實又活了,柳生就是女婿。杜認為是鬼妖之事,請奏皇上,滅除此事。陳把此事告訴皇上,皇上要宰相、小姐、柳生、老夫人都前來對證。金鑾殿裏,衆人齊到,皇上用鏡子照,看有無影子、斷定麗娘確實是活人。杜寶硬說麗娘、老夫人都是鬼魂所變的,後經皇上裁决讓他們父女、夫妻相認。麗娘又勸柳生拜認了嶽父杜寶,全家人大團圓。現有《古本戲麯叢刊初集》影印明泰昌朱墨本。
  〖分集介紹〗
  第1集
  南宋時南安太守杜老爺舉辦桃花會,衆人前來觀賞,杜老爺之女麗娘被父母管束,不得前去觀賞。麗娘閑極無聊隔墻搗亂,把整個桃花會搞得雞犬不寧,於是杜老爺請了呆板死性的窮秀纔陳最良教女兒麗娘讀書。
  第2集
  麗娘感到封建禮法的拘束,在侍女春香的慫恿下戲弄先生,乘機偷逛牡丹園。麗娘一時發睏在園中小睡,夢中與書生柳夢梅相愛,而柳夢梅在異地也夢見與麗娘相遇,於是柳夢梅去尋找夢中的麗娘。麗娘夢醒回到傢中日夜思念夢中情郎,終因感傷而死。
  第3集
  麗娘的鬼魂回到牡丹園,希望終有一天能見到柳夢梅。時值淮州戰亂,麗娘之母率傢人奔鄉下避禍,衹留陳最良為麗娘守墳。夢梅來到牡丹園找麗娘,發現麗娘已死,於是為麗娘守墳。夜裏麗娘為夢梅的真情感動,出來相見,並嚮夢梅言明三年後可還陽。
  第4集
  麗娘與夢梅的事被黃道姑知道,决定幫助夢梅開棺取屍,麗娘終還魂復活。之後,麗娘與夢梅結為夫婦,婚後三人一道去淮陽尋找麗娘的父母。在淮陽一傢相見,豈料麗娘父母不敢相認女兒,柳夢梅衹好同杜麗娘飄然而去。
六. 歌麯《牡丹亭》
  《在梅邊》
  詞:阿信 RAP詞:王力宏
  (昆麯)這廂是夢梅戀上畫中的仙
  那廂是麗娘為愛消香殞碎
  為了愛不吃不喝不睡
  但穿過千年愛情不再流行生死相戀
  愛是什麽什麽是愛
  接近以後就電
  喜歡以後就追
  膩了以後就飛
  但親愛我為你狂我為你變
  就讓我愛你愛的很深很遠很古典
  春水望斷夏花宿妝殘
  誰聞秋蟬誰知鼕來
  冷鞦韆笑聲似猶在
  剪不斷思念欲理還亂
  前緣等待再續後愛
  夢梅麗娘還魂歸來
  歲月摧殘發白
  就叫我白了頭鐵了心去等去愛
  在梅邊落花似雪紛紛綿綿誰人憐
  在柳邊風吹懸念生生死死隨人願
  千年的等待滋味酸酸楚楚兩人怨
  牡丹亭上我眷戀日日年年未停歇
  不停歇不恨不怪不怨尤誰
  衹等待牡丹開成燦爛的天
  讓傳奇永遠被人看見
  讓紅塵世人能夠感動能夠深深瞭解
  愛是什麽愛並不是
  就讓這雋永傳說為你重演
  (昆麯)他年得傍蟾宮客
  不在梅邊在柳邊
  他年得傍蟾宮客
  在梅邊不知愛何時出現
  在現實生活還是衹能在夢裏面
  牡丹亭描述的浪漫不可思議
  尤其是對我們這種新新人類
  尤其是對我們生活太忙亂
  沒有時間吃飯
  上網到眼睛酸
  科技發達好有效率
  而生活的節奏比明朝的快速一萬倍
  怎樣才能夠滿足
  小朋友哪有時間坐在那裏看牡丹亭
  花十九個小時唱到所有觀衆老了
  作火車地鐵飛機高速公路又在堵車
  聰明的人知道時間就是錢要把握
  失控之前要喘一口氣
  湯顯祖讓我嚮你學習
  這麽夢幻沒人比你浪漫
  四百年的流傳我衹能說贊
  我的世界一切越來越方便
  但奇怪還是沒有辦法找到一種愛
  我不要跟你們賽跑
  因為我知道生命是個禮物不希望這一輩子
  沒有愛而馬不停蹄好想掉進那故事裏
  步驟慢點兒氣氛神秘柳夢梅的美夢裏
  湯大師帶我們回去充滿愛的牡丹亭
近義詞
還魂記
相關詞
邯鄲記湯顯祖紫釵記南柯記生物人物自然蔬菜
演員昆麯文學戲麯藝術紀錄片上海昆劇團昆劇演員
傳奇劇
包含詞
牡丹亭外牡丹亭牌
牡丹亭下牡丹亭選評
牡丹亭公園牡丹亭驚夢
牡丹亭記題詞青春版牡丹亭
牡丹亭公園景區奼紫嫣紅牡丹亭
正德皇牡丹亭戲鳳北京動物園牡丹亭
正德王牡丹亭戲鳳竜南牡丹亭休閑吧
牡丹亭豔麯警芳心《牡丹亭·驚夢》
從《牡丹亭》看戲劇的文化意義牡丹亭看戲劇的文化意義
集部第冊牡丹亭還魂記二捲明湯顯祖撰影印國傢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牡丹亭湯顯祖上海商務印書館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