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牛羚
目錄
物種名稱 Species name
牛羚 物种名称
牛羚 物种名称
  中文名稱:牛羚
  中文別名:扭角羚、羚牛
  拉丁文學名:budorcas taxicolor (hodgson, 1850)
  英文名:takin
  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綱 mammalia
  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 牛科 bovidae
  亞科: 麝牛亞科
  
  自從1850年首次採集到牛羚標本以來,牛羚是屬於羊亞科還是牛亞科,科學家一直爭論未休,現在大傢趨嚮於劃歸麝牛亞科。這亞科僅有兩種,一是亞洲的牛羚,一是北美洲的麝牛。和牛羚一樣,麝牛也是一種介於牛羊之間的古老動物。而且據加拿大和中國學者的研究證實,北美麝牛的祖先就在中國。牛羚和麝牛原來同時生活在中國中部,受第四紀冰期的影響,一部分牛羚嚮南遷移;另一部分麝牛嚮東遷移,經西伯利亞,越過白令海峽到達北美。由於長期生活在不同的生活環境之中,分化變異形成兩個種,但在染色體、腎髒、肝髒、生殖係統、肋骨、外形等方面,都有相似之處。
外形特徵 Shape features
牛羚 外形特征
牛羚 外形特征
  牛羚總的形態像牛,體形粗壯,重300-400公斤,頭大頸粗,四肢短粗,特別是前肢比後腿更壯,蹄子也大。但身體的某些部位又酷似羊類:吻鼻的隆起,肩高大於臀高,尾巴短小,成獸下頜有須,而且從頭骨、四肢骨及驅幹骨來看,絶大部分似羊,內臟及生殖係統也似羊。在生物化學測定方面,牛羚與羊也有較近的遺傳關係。有的科學家做過牛羚與綿羊、黃牛種染色體研究,牛羚與綿羊的染色體臂數相等,如果二者雜交,有成功的可能。
  牛羚的肩高為110-120釐米,雄性體重可達400公斤,雌性250公斤,最重的牛羚甚至可達1000公斤。雄性和雌性都長有較短的角,一般長約20釐米。
  全身毛色為淡金黃色或棕褐色。頜下和頸下長着鬍須狀的長垂毛。雄性和雌性都有粗大的角,角尖光滑,從頭頂先彎嚮兩側,然後嚮後上方扭轉,角尖嚮內。體形粗大,四肢粗壯,肩高大於臀部,體長約1.8米,成年雄性可達到2米以上。成年雄性體重200—300千克,尾較短,吻鼻部高而彎起,似羊。肩高於臀,角粗而彎嚮兩側。其毛色色澤依老幼而不同。遍體白色或黃白色,老年個體為金黃色,背中不具脊紋。吻鼻部和四肢為黑色。幼體通體為灰棕色。
分佈範圍 Distribution
  牛羚産於我國西南、西北及不丹、印度、緬甸等地,由於産地不同,毛色由南嚮北逐漸變淺。我國境內的牛羚,全身白色,稱為“白羊”,老年個體呈金黃色,稱為“金毛扭角羚”。
  主産縣有周至縣,一般産縣有太白、寧陝、洋縣、佛坪和柞水等5縣,寧強、鳳縣、略陽、留壩、勉縣、城固、鎮安、戶縣、眉縣、藍田、長安等11個縣亦有分佈,總計有17個縣有分佈。
生活環境 Environment
  牛羚是典型的高寒種類,常棲息於2500米以上的高山森林、草甸地帶,鼕季又遷移至2500 米以下的針葉林中的多岩區。夏季遷移至高處採集多種維生素及澱粉的草本植物。鼕季進入高山臺地或嚮陽的山地。
生活習性 Habits
牛羚 生活习性
  主要以草、樹葉及花蕾為食,一般在白天活動。牛羚的采食活動多見於上午和傍晚,晨昏時期較為活躍。它們所食植物種類多達百種,因此具有多方面的營養,有些是天然的中草藥,有止瀉驅蟲的功能,能抵禦疾病,它還喜愛舐食岩????、硝????或喝????水以滿足自身的需要,因此林中含????較多的地方,常是牛群的集聚點。它們身上長有一身厚密的被毛,能抵禦嚴寒,不怕寒冷,可是怕熱,夏季氣溫接近30℃時,每分鐘氣喘即達100次以上。
  鼕天組成小規模的種群,夏天時種群數量可擴充到100頭以上,年長的公牛羚則基本為獨居。每群牛羚都由一隻成年雄牛率領,牛群移動時,由強壯個體領頭和壓陣,其他成員在中間一個挨着一個地隨後跟着順小道行走。牛群平時活動時,一般有一隻強壯者屹立高處瞭望放哨,如遇敵害,頭牛會率領牛群衝嚮前去,勢不可擋,直至脫離險境。
  憑藉強壯的體軀和力氣,牛羚可以隨時趕走到來爭食的毛冠鹿、麝、鬣羚和其它有蹄動物。牛羚的天敵是豺。別看扭角羚體驅臃腫,在行進時弓腰駝背,步態蹣跚,可是在需要時卻能躍過2.4米高的枝頭,或者用前腿、胸膛去對付一根擋在前進道路上的樹幹,使之彎麯直至折斷。
  牛羚行進時的隊伍非常有紀律,健壯的公牛分別走在隊伍的前面和後面,隊伍的中間是母牛和幼牛。群牛不會主動攻擊人,危險性要低很多。 但獨牛的性情跟生活在群體中的牛羚則大不一樣。夏天一般是牛羚的發情期,為了爭奪配偶,牛羚群中的公牛會展開决鬥,通過“暴力手段”確定等級序位,失敗者往往會“憤”而離群出走,成為獨牛。一些牛羚由於從群體中走散,而不得不獨自“流浪”。這些看似憂鬱的“獨行客”,往往性情暴躁,極易傷人。 所以,在遇到獨來獨往的牛羚時,要特別小心,及時避讓,以防遇到危險。 碰到牛羚時,不能驚慌失措、四處逃竄,可以立刻爬上高處,或者就地臥倒一動不動,牛羚就不會傷害到人。
生長繁殖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牛羚每年7—8月進入交配季節,這時雄牛的性情變得格外兇猛,為了爭奪雌牛,強壯雄牛間互相展開殊死的角鬥,失敗者退居群後,勝利者纔得以與雌性交配。牛羚的孕期約9個月,一般在翌年3—5月産仔,每胎一頭。平均壽命為12-15年。
種群現狀 Population Status
  牛羚生性憨厚,不設防,很容易被人類捕殺或掉入人們誘捕它們的陷井,加之生態環境的惡化。目前,牛羚正處於瀕臨滅絶的邊緣。我國已經建立了兩個牛羚的自然保護區,由於保護措施落實,目前牛羚的數量不斷上升,目前有約1300頭金毛牛羚棲息在中國的西部。
保護級別 Protection level
牛羚 保护级别
  國傢一級保護動物,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i 。
英文解釋
  1. n.:  gnu
相關詞
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