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牛根生,中共黨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碩士,曾到北京大學深造。從事乳業27年。2004年底,牛根生捐出全部個人股份設立“老牛專項基金”,成為“中國捐股第一人”、“全球華人捐股第一人”。牛根生於1999年創辦蒙牛乳業,在“一無工廠,二無奶源,三無市場”的睏境下開拓進取,使現在的蒙牛“一有全球樣板工廠,二有國際示範牧場,三有液態奶銷量全國第一” 。目前,蒙牛已在全國14個省級行政區建起20多座生産基地。産品覆蓋全國除臺灣省外的所有地區。開發的産品有液態奶、冰淇淋、奶品等三大係列100多個品種。
“蒙牛速度”在中國企業界引人註目。CCTV2003“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對牛根生的頒奬辭寫道:“他是一頭牛,卻跑出了火箭的速度!” 蒙牛創造了多項全國紀錄,例如:榮獲中國成長企業“百強之冠”,位列“中國乳品行業競爭力第一名”,擁有中國規模最大的“國際示範牧場”,並首次引入擠奶機器人,是中國乳界收奶量最大的農業産業化“第一竜頭”;蒙牛枕單品銷量居全球第一,液態奶銷量居全國第一,“消費者綜合滿意度”列同類産品第一名,同時也是2003年香港超市惟一獲奬的大陸品牌;蒙牛還是中國首傢在海外上市的乳製品企業,並一舉摘得“2004年最佳IPO”桂冠。
牛根生信奉“小勝憑智,大勝靠德”、“財聚人散,財散人聚”的經營哲學,其領導的蒙牛與億萬消費者、千萬股民、百萬奶農及數十萬産銷大軍結成命運共同體,被人們稱為西部大開發以來“中國最大的造飯碗企業”,由此誕生了一段流傳甚廣的民謠:“一傢一戶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一傢一戶兩頭牛,生活吃穿不用愁;一傢一戶三頭牛,三年五年蓋洋樓;一傢一戶一群牛,比蒙牛的老牛還要牛。” 1978年成為呼和浩特大黑河牛奶廠的一名養牛工人,1983年任內蒙古伊利集團(原呼和浩特回民奶食品廠)廠長 1992年 擔任內蒙古伊利集團生産經營副總裁 1998年底 被內蒙古伊利集團免去生産經營副總裁一職 1999年至今 創辦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並擔任董事長兼總裁職務
牛根生獲得的榮譽有:“ 2002年中國十大創業風雲人物(之一)”;“2002年中國經濟最有價值封面人物”;“中國民營工業行業領袖”;“2003年中國企業新領袖”;2003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2004年 “中國策劃最高奬”等。
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由自然人出資,采取發起設立方式於 1999年8月成立。目前,公司屬於中外合資股份製企業。從成立至今的短短幾年時間內,蒙牛的業務收入在全國乳製品企業中的排名已經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2位。 |
|
儘管也許有着不為外人所知的隱情,但牛根生和鄭俊懷,這對曾經同事多年,又打過多年“擂臺”的歡喜冤傢,在財富面前的態度卻有着很大的不同:鄭俊懷似乎要把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拿來,而牛根生則把本來屬於自己的財富拿了出去。
近期,牛根生發起了“老牛基金會”,牛根生透露,基金會已經在呼和浩特註册。成員除他之外,還有奶協、政府官員、蒙牛中層領導,但在三年之內,其他機構和人衹能嚮基金會提供最多1元人民幣的資金。目前主要資金是牛根生2003年股紅的51%,大概有300多萬元人民幣。
12月18日下午,本報記者在蒙牛集團總部獨傢與牛根生進行了2個多小時的交談。其辦公室比較簡單,最突出的特點是“牛”多,三個牛造型的工藝品,三張“牛”圖片擺在屋內。
作出决定很難
《第一財經日報》:作出建立基金會决定的過程容易嗎?
牛根生:2002年年底,我就在考慮這件事情,那是一個很難的過程,幾經反復。在那個時候,我還靜下心來看了一段時間的書,看得最多的是老子的《道德經》。2003年年底,開始運作這件事情。但在作出這個决定後的一年中,我體驗到了一生中都沒有體驗過的快樂,一種超越的快樂(說到這時,牛快速鬆開了領帶)。我現在心裏也很踏實,不擔心別人的恐嚇,也沒有了別人對我瘋狂追求財富的誤解,孩子找對象也就真實了。
《第一財經日報》:您的傢人是否同意呢?
牛根生:現在我的夫人和兩個孩子已經在協議書上簽了字,但當2003年年底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他們時,傢人、親戚都很矛盾。在我們傢,同意倒是都同意,衹是認識深淺的問題。
《第一財經日報》:你已經排在富豪榜上了,可聽說您並不認為自己是個富人,為什麽?
牛根生:在創立蒙牛之前,我還覺得自己是個富人,那時擁有由伊利股票變現得來的100多萬元,在內蒙,我完全可以舒舒服服地過日子了。但現在,我卻欠着200多萬元的外債。至於我擁有的股份,完全衹是一個數字,我可能一輩子也花不到,因為在極其敏感的香港股市,我可能一輩子也不敢把股票變現,因為這對企業股價有着非常不好的影響。我為什麽要讓那個數字拴我一輩子?
《第一財經日報》:您希望您的企業傢朋友和同事也效仿您嗎,他們對您的做法怎麽看?
牛根生:從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不過說實話,這樣做確實有難度,甚至我的同事和下屬都有不同看法。
中層以上都有“接班人”
《第一財經日報》:您覺得這樣做對您企業的長久健康運行有什麽益處?
牛根生:財聚人散,財散人聚,小的時候,我就明白了這個道理,我的錢給大傢花,小夥伴就聽我的話,辦點“壞事”也聽我的話。
食品行業本身是高風險行業,像我們這樣一個不到7年的企業,必須在競爭方法、措施上有新突破,在管理制度上有新突破。國外該有的我應該有,他沒有的,我們也應該有。設立老牛基金會就是這樣一個為了企業長期健康發展的突破。
對新的董事長、CEO而言,他不僅得到該得的福利,還可以拿到經營上的最高奬。按照基金會章程:在我不再擔任董事長後,屬於我的不到10%的股份的表决權,將由下任董事長繼承行使,他同時還將對基金擁有支配權,以及基金會給予的最大份額的奬勵。不僅有話語權,還有分配權,這肯定能夠吸引優秀的經營人才,誰能給你這麽多?
《第一財經日報》:您認為衹有這樣做才能打造百年蒙牛嗎?
牛根生:當然不是,不過我確實想不出更好的方法。
《第一財經日報》:打造百年蒙牛,僅憑此就能高枕無憂了嗎?您還有其他想法嗎?
牛根生:僅靠這是遠遠不夠的,其它事情如果做了之後,再多做一點就很可能讓蒙牛更健康啊。
《第一財經日報》:您成立基金會的最大目的是想讓蒙牛健康的發展,那麽您在接班人問題上是否有過考慮呢?
牛根生:當然考慮過,我們中層經理以上幹部都有接班人,一般來說有兩三個,兩個接班人在我們的企業中,已經確定且告訴本人,另外一個是不確定的,準備“空降“;董事長的接班人在2002年就已經確定,人選就在我的副總中間。
我沒有被外資剝削
《第一財經日報》:有媒體說,在當年上市的時候,您對有些事情並不清楚,結果現在被剝削得很厲害,是嗎?
牛根生:這種說法是不客觀的。世界上沒有永久的友誼,衹有永恆的利益。每一個上市公司在遵守規則的前提下,都有自己的特點,蒙牛是內地第一傢在香港紅籌股上市的民營企業,很多問題,諸如股權結構都很復雜,要想合法在香港上市,衹能請別人,既然是請別人,怎麽能不讓我得利呢?再說,這些外資有多年歷史,之前也同很多國傢很多行業的很多公司有很多合作,我們衹是其中一個而已,難道股民都是傻子?
《第一財經日報》:您對過去的2004年和2005年的中國乳業有什麽看法?
牛根生:2004年是中國乳業比較難受的一年,據網上的消息,伊利折帥、完達山內訌,三鹿蒙冤,三元虧損換帥,我們也曾遭到誹謗,五大外資乳業公司基本退出,這和整個行業殘酷競爭是分不開的,現在有的地方奶價竟然不如水價高。我相信,2005年大有希望,因為物極必反,奶業低到一定程度就會有一個反彈。 |
|
牛根生●1958年生 內蒙古人
●1978年 成為呼和浩特大黑河牛奶廠的一名養牛工人
●1983年 任內蒙古伊利集團(原呼和浩特回民奶食品廠)廠長
●1992年 擔任內蒙古伊利集團生産經營副總裁
●1998年 被內蒙古伊利集團免去生産經營副總裁一職
●1999年 創辦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並擔任董事長兼總裁職務
●2002年 獲“中國十大創業風雲人物”、“中國經濟最有價值封面人物”、“中國民營工業行業領袖”等榮譽,蒙牛在全國乳製品企業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升至第4位
●2003年 獲“中國企業新領袖”、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稱號
●2004年 赴港上市,獲“中國策劃最高奬”
●2004年底,牛根生捐出全部個人股份設立“老牛專項基金”,成為“中國捐股第一人”、“全球華人捐股第一人”。
●2006年 辭去蒙牛集團總裁職務
●2009年8月28日牛根生辭任內蒙古蒙牛董事長,改由中糧集團總裁於旭波出任,但牛根生繼續擔任公司董事。
●期間曾在北京大學深造,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碩士 |
|
“每天一斤奶,強壯中國人!”
“我自己的座右銘是小勝憑智,大勝靠德。”
“別人看似冒險的事情,我感覺是安全的,什麽叫安全?超乎常人的冒險就是安全,常人沒有想到的事,肯定是安全,因為別人還沒有想到那個區域,那個區域就是我的!”
“動搖就是最大的失敗,你想失敗就動搖,動搖衹有一種結果,那就是失敗,而如果不動搖,則有兩種結果,一種是失敗,還有一種是成功。”
“首先要把人做好。如果人做不好,做的就不是人事。企業傢把人做好的三個條件:第一,理解人性。第二,做總裁得有眼光。第三,膽量,總裁的‘裁’需要膽量。”
1.小勝憑智,大勝靠德。
2.有幹勁,你就灑下汗水;有知識,你就獻出智慧;二者都不具備,請你讓出崗位。
3.城市多喝一杯奶,農村致富一傢人。
4.財散人聚,財聚人散。
5.一個産品,抓眼球,揪耳朵,都不如暖人心。
6.一個人智力有問題,是次品;一個人的靈魂有問題,就是危險品。經營人心就是經營事業。
7.好心態纔有好狀態。
8.幫助別人,但不傷害別人。
9.要想知道,打個顛倒。
10.從無到有,是件快樂的事。而從有到無,同樣是種快感。
11.産品市場是億萬公民,資本市場是千萬股民,原料市場是百萬農民。
12.讓認識你的人受益,還不能算好;讓不認識你的人也受益,那纔是真好。
13.吃虧吃到再也吃不進的時候,就不會吃虧了。苦多了,甜就大了。
14.想贏個三回兩回,三年五年,有點智商就行;想做個百年老店,想一輩子贏,沒有德商絶對不行。
15.學得辛苦,做得舒服;學得舒服,做得辛苦。
16.産品等於人品,質量就是生命。
17.看別人不順眼,首先是自己修養不夠。
18.從最不滿意的客戶身上,學到的東西最多。
19.管理是嚴肅的愛。
20.經營企業就是經營人心。
21.人不能把金錢帶入墳墓,但金錢卻可以把人帶入墳墓。
22.一個人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計較得少。
23.一個事業能不能成功,關鍵靠制度設計。
24.別人從零起步,而我從負數起步。
25.聽不到奉承的人是一種幸運,聽不到批評的人卻是一種危險。
26.善待每一頭牛,因為他們都是母親。
27.佈局决定結局。
28.世界上還有很多事情,衹要你把它做透了,做成專傢,你就能夠為自己創造成功的機會。
29.會說話的産品賣得快,啞巴産品走得慢。
30.你如果拿五分的力量跟別人較勁,別人會拿出十二分的力量跟你較勁 |
|
| 牛根生談創業 | 牛根生如是說 | 牛根生教你創業 | | 牛根生財富心經 | 教父級CEO的商道智慧:牛根生如是說 | 教父級的商道智慧牛根生如是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