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牛扁
【別名】麯芍
【來源】毛茛科烏頭屬植物牛扁aconitum ochranthum c. a. mey.,以根入藥。春秋采挖,洗淨曬幹。
【性味歸經】苦,溫。有毒。
【功能主治】祛風止痛,止咳平喘,化痰。用於慢性支氣管炎,腰腿痛,關節腫痛;外用治疥癬,淋巴結結核。
【用法用量】 1~2錢;外用適量。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植物種名】:牛扁 aconitum barbatum
【所屬類別】:毛茛科
【簡要介紹】:多年生草本。具直立根。基生葉和莖下部葉具長柄,柄長13--30cm。總狀花序長15--24cm。生於山地疏林下或
山坡草地。
【植株高度】:40--110cm
【區域分佈】:北京、河北、山西、新疆等。 |
|
牛扁
(《本經》)
【異名】扁特、扁毒(《唐本草》)。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牛扁的根、莖、葉。
【植物形態】牛扁
多年生草本,具直根。莖高(40~)60~110釐米,被反麯的微柔毛。基生葉1~5,與下部莖生葉具長柄;葉片圓腎形,長5.5~15釐米,寬10~22釐米,兩面被短伏毛,3裂,中央裂片菱形,在中部3裂,2回裂片具狹卵形小裂片。總狀花序;小苞片生花梗中部,條形;萼片5,黃色,上萼片圓筒形;花瓣2,具長爪,距與瓣片近等長;雄蕊多數;心皮3。蓇葖果3,長約8毫米。
生於山地林中或林邊草地。分佈甘肅、陝西、山西、河北等地。
【性味】①《本經》:"味苦,微寒。"
②《別錄》:"無毒。"
【功用主治】《本經》:"主身皮瘡熱氣,可作浴湯。" |
|
牛扁
【別名】麯芍
【來源】毛茛科烏頭屬植物牛扁Aconitum ochranthum C. A. Mey.,以根入藥。春秋采挖,洗淨曬幹。
【性味歸經】苦,溫。有毒。
【功能主治】祛風止痛,止咳平喘,化痰。用於慢性支氣管炎,腰腿痛,關節腫痛;外用治疥癬,淋巴結結核。
【用法用量】 1~2錢;外用適量。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植物種名】:牛扁 Aconitum barbatum
【所屬類別】:毛茛科
【簡要介紹】:多年生草本。具直立根。基生葉和莖下部葉具長柄,柄長13--30cm。總狀花序長15--24cm。生於山地疏林下或山坡草地。
【植株高度】:40--110cm
【區域分佈】:北京、河北、山西、新疆等。
【動植物形態】:牛扁,多年生草本,具直根。莖高(40-)60-110cm,被反麯的微柔毛。基生葉1-5,與下部莖生葉具長柄;葉片圓腎形,長5.5-15cm,寬10-22cm,兩面被短狀毛,3裂,中央裂片菱形,在中部3裂,2回裂片具狹卵形小裂片。總狀花序;小苞片生花梗中部,條形;萼片5,黃色,上萼片圓筒形;花瓣2,具長爪,距與瓣片近等長;雄蕊多數;心皮3。蓇葖果3,長約8mm。
【考證】:出自《神農本草經》:牛扁,殺牛虱小蟲,又療牛病。生川𠔌。
1.《別錄》:牛扁,生桂陽川𠔌。
2.《唐本草》:此藥似三堇、石竜芮等,根如秦艽而細,生平澤下濕地。
3.《蜀本草》:《圖經》雲,牛扁葉似石竜芮、附子等,今出寧州。二月、八月采根日幹。
4.《本草圖經》:牛扁,今潞州、寧州亦有之。今亦稀用。……今潞州止一種,名便特;六月有花,八月結實,采其根搗末油調殺蟣虱,根苗主療大都相似,疑此即是牛扁,但扁、便不同,豈聲近而字訛乎?今以附之。 |
|
- n.: wolfsba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