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福建 >南平 >邵武市 > 熙春園
顯示地圖
目錄
《熙春園 Warm spring Garden Garden》
詩人: 楊蟠 Yang Fan

  桃源未識恐微茫,每坐青林慣日長。
  魚鳥自同千裏樂,風煙漫逐一城香。
  竹圍月色來深院,花引春情過短墻。
  人世定知何處好,且勤詩酒惜年光。
No. 2
  熙春園投訴電話南平市旅遊投訴電話:0599-8832075
  福建省旅遊投訴電話:0591-87535640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熙春園位於邵武市西郊。依山傍水,占地面積38公頃。園內有衆多的宋、元、明、清各代古建築遺址和風景名勝,其中尤...從這裏再往前越六噓高嘯、惠應祠,便來到了建在熙春園西北山巔的越王臺。
  越王臺,位於登高山頂峰╠╠金鰲峰西面,匾額“越王臺”是前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張愛萍所題。越王臺原在越王村,是閩越王無諸閱兵之所。1985年移址重建,臺體用城墻磚和花崗岩建造,長15米,寬5米,高9米。四周各設一拱圓門洞。臺上建涼亭,沿臺四周設有垛口。臺前甬道兩側列立翁仲,臺旁遍植鬆柏。臺的南山坡遍植丹桂,每當花開之時,伫立於上,花香沁人心脾。
  在登高山麓的大草坪上,巨大的李綱塑像,昂然挺立,是人們緬懷先賢的好場所。
  站在登高山頂的“六虛高嘯”上,鳥瞰全城,各種景色,歷歷在目。難怪元朝詩人黃鎮成會寫道:“會景亭西曉獨登,晨曦一上萬山清。滿城桃李春如綉,人在金鰲頂上行。”
  掩映在百年古樟之後的滄浪閣,是紀念《滄浪詩話》作者嚴羽的建築。滄浪閣始建於明萬歷年間(1573年-1620年),原稱八角樓,後被洪水衝毀。清雍正二年(1724年),為紀念邵武出生的南宋著名文學評論傢、愛國詩人嚴羽,邵武知縣周偉在原址重建閣樓,而易名為滄浪閣。歷盡了3個多世紀滄桑,古閣已破敗不堪,唯閣前的磚雕牌坊尚存。1981年重建,新閣為方形,二層木結構,四角攢尖頂,檐角端翹,上覆緑色琉璃瓦,雕竜畫棟,古色古香。閣內闢陳列室,介紹嚴羽生平。
No. 3
  熙春園位於福建邵武市西郊。依山傍水,占地面積38公頃。園內有衆多的宋、元、明、清各代古建築遺址和風景名勝,其中尤以滄浪閣、熙春朝陽、六噓高嘯、惠應祠、越王臺等10餘處景點最為出名。
  位於富屯溪畔的滄浪閣,即建於明萬歷年間,俗稱八角樓。清雍正初年,為紀念南宋著名文學評論傢和愛國詩人嚴羽而易名滄浪閣。閣內天井中種有黃楊、翠竹、桂花、石榴等,四季常青,鳥語花香。滄浪閣有嚴羽的《滄浪集》、《滄浪詩話》等著作。其閣頂,是欣賞富屯溪夜景的極好去處。
  從滄浪閣沿溪西行數10步,相傳是嚴羽當年垂釣之處。從這裏再往前越六噓高嘯、惠應祠,便來到了建在熙春園西北山巔的越王臺。該臺是為了紀念西漢初閩越王諸兄在邵武建城立下的功績興建的。臺墻正面中間題匾上的“越王臺”三個金色大字,係張愛萍將軍所題。臺內立有石碑,為邵武歷史沿革碑記。從臺後石梯登上臺頂,放眼望去,建設中的邵武城一覽無遺。
包含詞
熙春園餐廳清華大學熙春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