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熊童子
  産地和科屬
  熊童子為景天科、銀波錦屬植物,原産非洲的納米比亞。
  形態特徵
  小型多肉植物,植株呈多分枝的矮小灌木狀,老莖深褐色,幼枝灰色,肥厚多肉的葉片交互對生,葉卵形,長2~3釐米,寬1~1.5釐米,頂部的葉緣具缺刻。葉片嫩緑色,表面密生白色的細短絨毛。總狀花序,小花紅色。
  生長習性
  宜溫暖乾燥和陽光充足的環境,忌寒冷和過分潮濕。當夏季溫度超過30℃時,植株生長基本停滯。此時應減少澆水,防止因盆土過度潮濕引起的根部腐爛。並加強通風,適當遮蔭,避免烈日曝曬。其它季節則要充分見光,春季、夏初和秋季的生長期可充分澆水,以保持盆土濕潤,每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復合肥。鼕季嚴格控製澆水,保持盆土乾燥,能耐5℃的低溫。栽培中要避免長期雨淋,也不要經常嚮植株噴水,否則水滴滯留在葉片的絨毛中,會形成難看的水漬斑,影響觀賞。每1~2年換盆一次,宜在春季進行,盆土要求中等肥力、且排水性良好的沙質土壤,可用粗砂或蛭石、園土、腐葉土各1份,混勻後配製使用。
  園林用途
  熊童子株形不大,分枝繁多,給人以既玲瓏秀氣,又充滿生機的感覺。其緑色葉片密佈白色絨毛,很象熊掌,可用小型工藝盆栽種,點綴書桌、窗臺等處,奇特而有趣。此外,多肉植物愛好者也可用為品種收集栽培。
  繁殖培育
  繁殖主要用扦插繁殖。在生長期選取莖節短、葉片肥厚的插穗,長5釐米至7釐米,以頂端莖節最好。剪口稍乾燥後再插入沙床,插後約20天至25天生根,30天即可盆栽。也可用單葉扦插,將肥厚充實的葉片平放在沙盆上,用力把葉片莖部緊壓一下即行。約25天至30天可生根,並逐漸長出小植株。
  病蟲害防治
  病害有萎蔫病和葉斑病危害,用50%剋菌丹800倍液噴灑。蟲害有介殼蟲和粉虱危害,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