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藥品 : 中草藥化學成分 > 熊果酸
目錄
熊果酸
  [中文名稱]: 熊果酸
  [english name]:ursolic acid
  [來源]:木犀科植物女貞(ligustrum lucidum ait.)葉,杜鵑藥科植物熊果 actostaphylos uva-ursi(l.)spreng
  [別名]:烏索酸
  [分子量]:c30h48o3; 456.68
  [熔點及溶解度]:277°c-278°c,不溶入水,易溶於吡啶、二氧六環,溶於甲醇、乙醇。
  [性狀]:白色針晶,具特殊的氣味,存在於天然植物中的一種五環三萜類化合物
  [規格]:20%25%80%98%hplc
[藥理作用]:
  熊果酸是存在於天然植物中的一種三萜類化合物,具有鎮靜、抗炎、抗菌、抗糖尿病、抗潰瘍、降低血糖等多種生物學效應,熊果酸還具有明顯的抗氧化功能,因而被廣泛地用作醫藥和化妝品原料。
[臨床應用]:
  1、熊果酸不僅有抗糖尿病、抗潰瘍及降低血脂的作用,熊果酸還對多種緻癌、促癌物有抵抗作用,體內試驗證明,熊果酸可以明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說明熊果酸的抗腫瘤作用廣泛,熊果酸極有可能成為低毒有效的新型抗癌藥物。
  2、熊果酸能改善血脂異常引起的肝腎陰虛、耳鳴、口幹、少寢、煩躁易怒、肢麻怕冷、便結等癥,血脂療效總有效率為 95% 。熊果酸還有抗菌消炎、抗衰老等功效。
  3、熊果酸具有明顯的抗氧功能,因而熊果酸被廣泛地用作醫藥和化妝品原料。
[研發進展]:
  近年來發現熊果酸具有抗緻癌、抗促癌、誘導f9畸胎瘤細胞分化和抗血管生成作用。研究發現:熊果酸能明顯抑 hl-60細胞增殖,可誘導其凋亡;能使小鼠的巨噬細胞吞噬功能顯着提高。體內試驗 證明,熊果酸可以明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說明它的抗腫瘤作用廣 泛,極有可能成為低毒有效的新型抗癌藥物。
  [産品保存]:
  置於陰涼乾燥、避光,避高溫處。
  [應用劑型]:
  栓劑、洗劑、註射液、片劑、膠囊等。
熊果酸的基本性質
  【産品名稱】 熊果酸
  【英文名稱】 Ursolic Acid
  【 名】 烏索酸,烏蘇酸
  【化 學 名】 3-Hydroxy-12-ursen-28-oic acid
  【化學結構式】
  【分 子 式】 C30H48O3
  【分 子 量】 456.68
  【C A S 號】 77-52-1
  【來 源】 熊果酸以遊離形式或與糖結合成苷的形式分佈於約7 個科46個屬62種植物 。主要為木犀科植物女貞(Ligustrum lucidum Ait.)葉,杜鵑藥科植物熊果 Actostaphylos uva-ursi(L.)Spreng,薔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 的葉,玄參科植物毛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Thunb.)Steud.)葉,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全草,鼕青科鼕青屬鐵鼕青(Ilex rotunda Thunb.)的葉等。
  【規 格】 20%,25%,90%,95%,98%
物理性質
  熊果酸高含量為有光澤的棱柱狀(無水乙醇)或細毛樣針狀結晶(稀乙醇),低含量為棕黃色或黃緑色粉末,具特殊的氣味,是存在於天然植物中的一種五環三萜類化合物。熔點283~288℃. 比旋光度[α]D25 +67.5°(C=1,1mol/L氫氧化鉀醇溶液中)。在15℃時,乙醇(99%)1毫升可溶解10毫剋,沸騰1毫升可溶解45毫剋。尚易溶於甲醇,丙酮,吡啶,不溶於水和石油醚。
  【檢測條件】
  南京澤朗醫藥楊東騁溫馨提示:為了更好分離熊果酸和齊墩果酸,要采用國外著名公司的色譜柱,理由該公司在生産過程中總結所得。
  采用安捷倫C18柱 ,以乙腈 :水 (體積比 93:7)溶液為流動相 ,用紫外檢測器於210nm處檢測.乙醇溶解,對照品溶解8-12mg/25m。
  【生産工藝流程】
  將粉碎過的枇杷葉或女貞葉用乙醇回流提取,得到流浸膏狀提取物,回收乙醇,上述提取物用水充分洗滌後乾燥得到幹浸膏,幹浸膏用乙醇溶解後脫色,脫色液經回收乙醇後加水析出大量沉澱,調pH值至2-2.5,分離、收集沉澱物,並用水洗滌至中性,真空乾燥,得到主要成份為熊果酸的粗提物。
藥理藥效
  熊果酸是存在於天然植物中的一種三萜類化合物,具有鎮靜、抗炎、抗菌、抗糖尿病、抗潰瘍、降低血糖等多種生物學效應,熊果酸還具有明顯的抗氧化功能,因而被廣泛地用作醫藥和化妝品原料。
  1 保肝,抗肝炎作用
  熊果酸臨床表現有顯著而迅速降低𠔌丙轉氨酶、血清轉氨酶、消退黃疽、增進食欲、抗纖維化和恢復肝功能的作用,具有見效快、療程短、效果穩定的特點。
  印度學者Saraswat等 發現熊果酸(5~20 mg•kg ) 對CC1 引起的大鼠肝毒性有保護作用。用熊果酸作預處理可明顯提高大鼠肝細胞的成活率,並在實驗中觀察到熊果酸具有抗膽汁淤積的作用,膽汁流量及其內容物均有增加。由CC1 的作用機製推測熊果酸對損傷肝細胞的治療作用機製可能與其同分異構體齊墩果酸相似,在於保護和穩定肝細胞膜及細胞器的生物膜係統,使其變動通透及主動運輸功能恢復正常,細胞內外離子和水的移動及分佈亦隨之復原,再生能力相繼恢復,促進肝小葉中央區壞死肝細胞修復。
  “抗肝炎中藥一類新藥烏索酸及其製劑的研究開發”課題取得重大進展,被列入2002年國傢“863”計劃,獲國傢科研資助經費100萬元,成為國傢級重大研究課題(2002AA2Z3217)。
  2 抗腫瘤作用
  熊果酸還對多種緻癌、促癌物有抵抗作用,研究發現熊果酸能明顯抑製HL-60細胞增殖,並誘導其凋亡;能使小鼠的巨噬細胞吞噬功能顯着提高,能抑製人舌鱗癌細胞株TSCCa 細胞增殖,對TSCCa細胞的半數生長的抑製劑量約為12.5 μmol•L-1,在24h內表現為一定的量效關係;原位雜交顯示熊果酸對TSCCa細胞的抑製作用與抑製核轉錄因子的原位表達有關。。體內試驗證明熊果酸可以明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說明熊果酸的抗腫瘤作用廣泛,熊果酸極有可能成為低毒有效的新型抗癌藥物。
  熊果酸對腫瘤形成生長各階段具有預防和抑製作用,抑製腫瘤形成生長以及誘導癌細胞分化作用。Li J等通過實驗及臨床試驗證明熊果酸能抗DNA突變、抑製癌變的啓動, 並且熊果酸能對抗緻癌物如苯並芘,黃麯黴毒素Bl誘發基因突變。王鵬試驗對早期抗體(EBV-EA)活化試驗型來篩選皮膚癌促癌物的抑製劑,發現熊果酸對TPA誘導Raji細胞EBV-EA活化具有幾乎同維甲酸相同的抑製作用,並使Raji細胞的存活率更高;利用同位素標記的佛酯化合物3H-PDB2證明熊果酸不影響TPA與受體的結合,不是通過競爭TPA位點,而是有效地阻斷緻癌物與受體結合後的環節發揮作用。Guevara等研究顯示熊果酸能使誘變劑所致的多染色質的微核紅細胞數減少76% 。 Ohigachi等研究結果顯示熊果酸對佛波酯(TPA)誘導 Raji細胞EBA—EA活化有抑製作用,其程度與維甲酸幾乎相同,Raji細胞存活率較經維甲酸處理組要 高,其機製是有效阻斷TPA與受體結合後的環節發 揮作用。H熊果酸ng等發現熊果酸能明顯抑製TPA對二甲基苯並蒽(DMBA)誘發的小鼠皮膚癌的促癌作用,其機製是TPA能誘導表皮鳥氨酸脫羧酶(ODC)活性增強,熊果酸能抑製上述環節,從而引起多胺枯竭, 生長受抑製,使細胞積聚在早期,並出現分化。
  3 抗氧化
  熊果酸是一個較強的抗氧化劑。有實驗表明熊果酸能抑製花生四烯酸代謝過程中5-脂氧化酶、環氧化酶活性,阻止前列腺素與白三烯生成, 這可能是熊果酸抑製炎癥反應、抑製脂質過氧化物的 原因。Subbaramaiah等研究表明熊果酸能抑製人乳腺上皮細胞中的環氧化酶的轉錄,也由此抑製前列腺素生成。
  熊果酸的抗氧化作用對人體的抗衰老、皮膚祛斑、祛色素都有積極作用。日本1983—2004年的有關熊果酸的29篇專利中,有10篇是關於熊果酸的皮膚美容 保健方面的應用,作為化妝品,熊果酸性質穩定,顔色和氣味不隨時間改變,而且有很好的觸摸感,因此在美容護膚品中有廣泛的應用。
  4 抗菌、抗炎及抗病毒
  Tapondjou等通過醋酸扭體實驗和熱板法實驗證實,熊果酸和羥基熊果酸有類似的抗炎抑菌作用。熊果酸能分別抑製甲酰甲硫氨酰-亮氨酰-苯丙氨酸(fMLP)及花生四烯酸誘導的超氧化物的産生。 將熊果酸和fMLP加入細胞培養液中,熊果酸呈劑量依賴性抑製由fMLP誘導的45 ku蛋白酪氨酸磷酸化 。熊果酸還具有殺錐蟲活性,在2 g•L 的濃度下孵育2 h後,剋氏錐蟲鞭毛體的活動被完全抑製 。
  熊果酸能導致細胞生存能力下降。王鵬證明熊果酸誘導基因組DNA分裂表明其誘導細胞死亡的機理是通過細胞凋亡, 熊果酸能抑製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細胞(HL-60)的增殖,對HL-60細胞的半數生長的抑製劑量(IC50)為8.26 μm,並能誘導共發生凋亡。
  5 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降低血糖的作用
  熊果酸可以降低傢兔和大鼠血膽固醇(44%)和B- 脂蛋白水平(50%),具有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熊果酸能改善血脂異常引起的肝腎陰虛、耳鳴、口幹、少寢、煩躁易怒、肢麻怕冷、便結等癥,血脂療效總有效率為 95% 。
  6 對艾滋病病毒的抑製作用
  人體免疫缺陷病毒 (HIV)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AIDS)的致病因子。田英等通過臨床試驗證明熊果酸對HIV-1蛋白酶活性有強的抑製作用,其50%抑製濃度(IC50)為8 μmol/L。HIV-1蛋白酶是一個同型二聚體酶,熊果酸可能是通過抑製HIV-1蛋白酶的二聚作用來抑製HIV-1蛋白酶的活性,從而抑製HIV蛋白酶發揮作用。
  熊果酸及其丙二酸衍生物能夠抑製HIV-1蛋白酶,其(IC50)分別為8和 6μmol/L。
  7 抗糖尿病、抗潰瘍
  8 鎮靜、安定作用
  熊果酸對中樞神經係統有明顯的安定與降溫作用
  9 增強免疫功能作用
臨床應用
  李開泉等 研究發現UA在製備治療病毒性 肝炎藥物中不論單獨使用,還是與其他藥物配合使 用,衹要製備成藥品或保健藥品均具有顯著治療 病毒性肝炎的作用。他們以齊墩果酸為對照,用 UA治療甲、乙型急性肝炎102例,劑量為102和 60 mg•d~,平均治療時間為21 d,治愈率為89.3% , 優於同期100例齊墩果酸對照組的療效(68% ,P< 0.01);臨床試驗證明,UA具有顯著而迅速降低𠔌 丙轉氨酶,消退黃疸,恢復肝功能的作用。服藥3周 後,對21例HBeAg陽性患者的轉陰率為61.9% ,對 21例HBsAg陽性患者的轉陰率為42.8% ,表明對乙型肝炎也有一定治療作用。另外譚仁祥等 研 究也證實了UA不但具有治療病毒性肝炎的作用, 它還具有抗抑鬱作用,並將含有UA的紫蘇提取物 作為治療抑鬱癥的藥物。UA幾乎無不良反應,相 比西藥的抗抑鬱譜窄、毒副作用大,用藥後易復發和 誘發自殺傾嚮等有顯著優勢。以UA為主要成分的 女貞葉提取物製成的膠囊劑主要用於肝腎陰虛、陰 虛陽亢癥所致的原發性高脂血癥,是我國批準的二 類新藥 。
發展方向
  熊果酸能明顯抑製HL-60細胞增殖,可誘導其凋亡;能使小鼠的巨噬細胞吞噬功能顯著提高。體內試驗證明,熊果酸可以明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毒理研究
  熊果酸對精子有一定毒性作用,它能破壞膽間橋的肌動蛋白,打開橋鍵,産生共質體,抑製精子的形成, 利用這一作用有望開發成男性避孕藥。
用 途
  本品可作為醫藥和化妝品原料、食品的乳化劑。
貯 藏
  低溫乾燥遮光處。
包裝
  雙層塑料袋外加鋁泊或紙板桶.
英文解釋
  1. n.:  Ursolic acid
相關詞
植物提取物植物有效成分枇杷枇杷葉提取物
包含詞
熊果酸植物熊果酸枇杷葉提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