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用語 : 佛教寺塔 : 中國風景名勝 : 中國 >江蘇 >南京 >南京市區 > 靈𠔌寺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靈𠔌寺聯繫方式 025-84431991
  靈𠔌寺投訴電話 南京市旅遊投訴電話:025- 52260123
  江蘇省旅遊投訴電話:025-8341818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靈𠔌寺景區榮譽 省文物保護單位 靈𠔌寺門票價格 門票:15元 靈𠔌寺最佳旅遊時間 全年適宜、佛教節日最佳
  靈𠔌寺導遊圖 靈𠔌寺周邊中心城市及車程 從上海至此(313)公裏
  從杭州至此(332)公裏
  從南京至此(0)公裏
  靈𠔌寺特別提醒 最佳瀏覽路綫:明孝陵 - 中山陵 - 靈𠔌寺 - 總統府舊址 - 梅園新村紀念館 - 夫子廟 - 玄武湖 靈𠔌寺交通 交通:乘遊3路、9路車可達。 靈𠔌寺玩法 燒香拜佛
  
  位於中山陵東面1.5公裏處,原稱蔣山寺,在今明孝陵處。因明大祖朱元璋選中了該地作為墓址,於洪武十四年(1381年)下令遷至現址,並賜名“靈𠔌禪寺”。
  當時規模很大,占地500 餘畝,山門上書“天下第一禪林”,後毀於兵燙。現在的靈𠔌寺是1928年至1935年在原寺址建成的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建國後改名為靈𠔌公園,但習慣上仍稱靈𠔌寺
  靈𠔌寺大門是一座三拱門的門廳,上覆緑色琉璃瓦,兩側是紅墻。中門上題“靈𠔌勝境”,兩側偏門各書“鬆聲”、“泉濤”。大門正南有一個長近百米的月牙形放生池,又稱萬工池,相傳是朱元璋調用萬名軍工挖掘而成。
  進大門,過雨道是無梁殿。無梁殿原名無量殿,因供奉無量佛而得名,是原靈𠔌寺僅存的一座建築,因整座建築全用磚石砌成,無梁無椽,所以又稱無梁殿。殿高22米,寬46.7 米,進深37.9米,南北各有3個拱門,四面皆有窗。結構堅固,氣勢雄偉,至今已有600 多年歷史。
  殿前有一座五楹帶頂的陣亡將士牌坊,中間坊額刻“大仁大義”,背面刻“救國救民”。坊前置一對漢白玉雕成的貔貅。殿內墻上書刻孫中山的《總理遺囑》,還書刻國民革命陣亡將士名單。無梁殿後是陣亡將士第一公墓,此墓連同位於東西各300 米處的第二、第三公墓共埋葬北伐與抗日陣亡將士1029名,弧形墓墻後是鬆風閣,建於幾十級臺階之上,閣高10米,寬41.7米,九楹二層,外有回廊,四周紅柱環繞,二樓為中空式,頂覆緑色琉璃瓦,藍色披檐。
  閣後甬道正中置寶鼎一座。上刻“名鼎垂勳”四字。由此嚮北約百米就是靈𠔌寺的標志性景點靈𠔌塔,塔高66米,九層八面,底層直徑14米,頂層直徑9 米,為花崗石和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1933年建成,當時稱陣亡將士紀念塔,俗稱九層塔。塔內有蠃旋式臺階繞中心石柱而上,計252 級,每層均以藍色琉璃瓦披檐,塔外是一圈走廊,廊沿有石欄圍護,供遊人憑欄遠眺。
  無梁殿東有靈𠔌寺,寺內大雄寶殿供如來佛;大道覺堂供玄奬法師靈骨;觀音寶閣供觀音菩薩;還有藏經樓、彌勒殿、祖堂等建築。寺門對面是一座帶頂的黃色照壁。寺東有座品質碑,碑高約 5米,上刻“靈𠔌深鬆“四字。再嚮東過小橋是座五楹的古建築名“流觴廳”。
  
  由流觴廳嚮東南不足百米即至鄧演達墓。墓門正中是一座圓形花壇。兩側有露天遊廊左右環抱,廊上架有水泥條架、植紫藤為篷;遊廊盡頭各有方亭一座。墓前雪鬆、竜柏,地下鋪草坪,東、西、北三面有石墻環繞。墓前有花崗石墓碑,刻何香凝所書“鄧演達烈士之墓”,墓圓形,築於平臺上,高4.5米、直徑9.5米,為省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
  靈𠔌寺,位於南京市中山陵東面1.5公裏處,原稱蔣山寺,在今明孝陵處。靈𠔌寺始建於南朝梁天監十三年(514年),是梁武帝為安葬名僧寶訪而建立的寺院。據《高僧傳》捲十記載,寶志又作保志,俗姓朱,金城(甘肅蘭州)人。出傢後師事僧儉,修習禪學,有很深的佛學造詣。傳說在南朝宋太初元年(453年)以後,言行神異,“手足皆鳥爪”,常隨身攜帶古鏡、剪刀尺、扇之類的東西,披發赤足而行,“時或賦詩,言如讖記”。齊武帝、梁武帝和侯王士庶視為“神僧”,十分推祟。
  寶志圓寂後,梁武帝在寶志的安葬處即鐘山西南坡獨竜阜建築五級木塔,並逐步擴充成寺廟,取名開善精捨。當時,佛教十分興盛,鐘山一帶有佛教寺廟70餘座,但開善精捨規模最為宏大,被稱為鐘山第一禪林。從山門到大殿就達五裏,寺內有放生池、金剛殿、天王殿、無量殿、五方殿、毗盧殿、觀音閣等殿堂,寺後有寶訪公塔,十分巍峨壯麗。
   唐朝乾符年間,改名為寶公院。宋朝開寶年間(968一975年),更名為開善道場。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又題寺額為“太平興國禪寺”。其後又改為十方禪院、蔣山寺。
  明朝建都南京後,選擇竜盤虎踞的鐘山西邊為皇傢陵園,明太祖就把寺廟遷到鐘山東南麓。這裏“左群山右峻嶺,北倚天之疊嶂,復穹岑以排空,諸巒布勢,若堆蠃髻於天邊。”寺廟建成後,明太祖賜額“靈𠔌禪寺”。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皇帝南巡時,臨幸鐘山,御賜“靈𠔌禪林”匾額,並書天香飄廣殿,山氣宿空廓”對聯賜寺。
  現在的靈𠔌寺是1928年至1935年 在原寺址建成的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建國後改名為靈𠔌公園, 但習慣上仍稱靈𠔌寺靈𠔌寺主要是由紅山門、陣亡將士牌坊、無量殿、鬆風閣、靈𠔌塔、寶公塔與三絶碑、琵琶街琵琶街等建築組成。
  靈𠔌寺大門是一座三拱門的門廳,上覆緑色琉璃瓦,兩側是紅墻。中門上題“靈𠔌勝境”,兩側偏門各書“鬆聲”、“泉濤”。大門正南有一個長近百米的月牙形放生池,又稱萬工池,相傳是明太祖調用 萬名軍工挖掘而成。進大門,過雨道是無梁殿。
  無梁殿原名無量殿, 因供奉無量佛而得名,是原靈𠔌寺僅存的一座建築,因整座建築全用 磚石砌成,無梁無椽,所以又稱無梁殿。殿高22米,寬46.7 米,進 深37.9米,南北各有3個拱門,四面皆有窗。結構堅固,氣勢雄偉, 至今已有600 多年歷史。
  靈𠔌寺大雄寶殿殿前有一座五楹帶頂的陣亡將士牌坊,中間 坊額刻“大仁大義”,背面刻“救國救民”。坊前置一對漢白玉雕成 的貔貅。殿內墻上書刻孫中山的《總理遺囑》,還書刻國民革命陣亡 將士名單。 無梁殿後是陣亡將士第一公墓,此墓連同位於東西各300 米處的 第二、第三公墓共埋葬北伐與抗日陣亡將士1029名,弧形墓墻後是鬆 風閣,建於幾十級臺階之上,閣高10米,寬41.7米,九楹二層,外有 回廊,四周紅柱環繞,二樓為中空式,頂覆緑色琉璃瓦,藍色鄧演達墓披檐。 閣後甬道正中置寶鼎一座。上刻“名鼎垂勳”四字。由此嚮北約百米 就是靈𠔌寺的標志性景點靈𠔌塔,塔高66米,九層八面,底層直徑14 米,頂層直徑9 米,為花崗石和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1933年建成, 當時稱陣亡將士紀念塔,俗稱九層塔。塔內有蠃旋式臺階繞中心石柱 而上,計252 級,每層均以藍色琉璃瓦披檐,塔外是一圈走廊,廊沿 有石欄圍護,供遊人憑欄遠眺。 無梁殿東有靈𠔌寺,寺內大雄寶殿供如來佛;大道覺堂供玄奘法 師靈骨;觀音寶閣供觀音菩薩;還有藏經樓、彌勒殿、祖堂等建築。
  寺門對面是一座帶頂的黃色照壁。寺東有座品質碑,碑高約 5米,上 刻“靈𠔌深鬆“四字。再嚮東過小橋是座五楹的古建築名“流觴廳”, 現為涉外餐廳。 由流觴廳嚮東南不足百米即至鄧演達墓。墓門正中是一座圓形花 壇。兩側有露天遊廊左右環抱,廊上架有水泥條架、植紫藤為篷;遊 廊盡頭各有方亭一座。墓前雪鬆、竜柏,地下鋪草坪,東、西、北三 面有石墻環繞。墓前有花崗石墓碑,刻何香凝所書“鄧演達烈士之墓 ”,墓圓形,築於平臺上,高4.5米、直徑9.5米,為省文物保護單 位。
  歷史背景:
  靈𠔌寺位於江蘇南京市中山陵東面。該寺原在山南玩珠峰前,梁天監十三年(514年)梁武帝肅衍葬寶志法師於此,建有關善精捨和志公塔。唐乾符中稱為寶公院。南唐時為開善道場。北宋大中祥符年間,改寺名為“太平興國禪寺”。元朝及明初稱為“蔣山寺”。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因為原寺塔距宮闕太近,同時準備建明孝陵,於是將蔣山寺、宋林寺、竹園寺、志公塔、宋熙寺、悟真殿等全部遷於今址,並賜額“第一禪林”,稱為“靈𠔌寺
  新寺占地500畝,規模宏大,所以又稱作“大靈𠔌寺”。寺內殿宇如雲,富麗堂皇,浮屠聳立。寺周有無量殿、萬工池、志公塔、八功德水、梅花塢等勝景。清康熙、乾隆二帝南巡時,曾觀臨寺中,均留宸翰。靈𠔌寺代有高僧駐錫,為東南一大名剎。靈𠔌增於明宣德年間、清鹹豐年間先後兩次被毀,清同治年間重修,規模遠不如前,僅有明朝竜五殿的部分建築。
  當年的靈𠔌寺,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麯徑通幽,鬆木參天。進山門後要有五裏多路,纔可窺見琳宮梵剎。顧起元有詩贊曰:“山門才人人便悠然,十裏深鬆上緑天。佛剎起誹皆壘障,僧寮汲水心盡飛泉”靈𠔌寺寺前有街,如拍掌而行,可引起回聲如同奏弦,故名“琵琶街”。寺東有梅花塢,遍植緑梅,初春盛開,花繁如雪,香豔無比。這些勝景大都毀於清代戰火,今僅存乾隆南巡時題材的“靈𠔌深鬆”碑。現在的靈𠔌寺,大部重建於清同治年間,雖規模大不如此前,也物華天寶,自成佳境。現寺內著稱的古跡和建築物有:
  無量殿,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寬22米,寬53.8米,縱深37.85米.外部飛檐挑角,恰似巍峨的宮殿,內部卻如前後迴旋的涵洞,深邃幽靜.如此巨大的殿堂,不用寸土,無一根梁柱,全部用大型長方磚砌成拱圓殿頂,十分奇異,故又稱“無梁殿”。無梁殿正背二面都有三拱門,左右各置拱形窗。殿立於臺座上,作歇山頂,全部仿木結構形式,雄偉、莊嚴、穩重,是一座明朝最早最大的無梁殿。1928年國民黨中央决定利用寺的舊址作為國民革命陣亡將士公墓,將殿作為祭堂,並以此為主軸分成三組,殿前置牌坊,殿後興建陣亡將士紀念塔。紀念塔在1931年始建,1935年完成,平面八角,全部以鋼筋混凝土為主骨,高66米,共9層,以緑色琉璃瓦為檐,塔外繞有走廊(雲座),圍以石欄桿的平臺,塔之中部用蠃旋式,扶梯有260多級圍轉而上,每層每面有門通至塔外繞之平座(陽臺);繞臺可供鳥瞰中山陵景物,現為靈𠔌寺主要建築物。
  大雄寶殿東跨院的正廳為玄奘法師紀念堂,裏面陳放着六面七級飛檐桃角檀香寶塔一座,塔內安放着玄奘法師的部分頂骨。玄奘,通稱三藏法師,唐朝高僧,唯識宗的的創始人之一,與鳩摩羅什、真帝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傢。據文獻記載,玄奘法師圓寂於西安,葬於興教寺塔,黃巢起義時遭盜而捐殘。後來,宋朝天禧寺和尚法政,在陝西終南山紫閣寺得玄奘法師頂骨,遷葬於南京中華門外的報恩寺,建一座磚塔,埋藏頂骨,名為“三藏塔”。清未遭兵燹而毀。1943年2月,日本侵華戰爭也禍及法師英靈,日本侵略者在報恩寺遺址盜掘,得銅匣石函,內藏玄奘法師頂骨及宋天聖丁卯(1027年)、明洪武丙寅(1386年)二葬志,分運日本及北京,漢姦諸民誼得其殘餘。抗戰勝利後,頂骨移至中央博物院(現古生物研究所),1949年後置毗廬寺,後移至南京博物院,現在終於回歸佛教聖地。
  三絶碑也為靈𠔌寺著名古跡。遠在梁天監十四年(515年),梁武帝為了紀念高僧寶志,在獨竜阜寶林寺前建一座五層的寶志墓塔,塔頂置有琉璃寶珠,故名“玩珠塔”。當時名畫傢張僧繇替寶志繪像,到唐朝吳道子又重新作畫,李白作詩,顔真卿題字,並將三位大師的作品同刻在一塊石碑上,故有“三絶”之稱。元朝又加刻了趙子昂寫的《志公十二時歌》。明初因興建孝陵,塔與碑隨寺遷靈𠔌寺內。後來碑、塔亦相繼毀壞;清乾隆時按原拓片仿刻了一塊立於塔前,清同治時復建石塔於鬆風閣西側。
  靈𠔌寺中有著名的功德泉水,前人有詩“翠壁如屏旱不枯,一泓甘滑飲醒醐。高僧到此聞絲竹,還有金鱗對踽無”,敘述了功德泉的一個傳說:高僧曇隱雲遊鐘山,忽聞金石絲竹之音,便沿着山崖,依音尋跡,見粒粒水珠順着石縫落在青石板上,發出“嘀咕、嘀咕”的聲音,發似輕攏慢捻的琵琶聲在幽靜的山林中回響,曇隱認為這是上天對世間人們的施捨,故稱此泉為“功德泉”。此泉一清、二冷、三香、四柔、五甘、六靜、七不痾、八不蠲饐,故又名“八功德水”。八功德水原在紫霞洞東北的悟真庵後,悟真庵造來後,僧人用竹管引水,故又名:“竹遞泉”。早在梁朝時,寺院僧人就用泉水為人治病,八功德水名傳遐邇。後因戰亂,樹木砍伐,功德泉廢。北宋天聖年間,史館學士蘭陵肅公訪求到八功德水所在,買了八塊石板,在泉眼四周立壁建井,並建亭其上,以保“靈源之甘冽”。此後,八功德水就成了井水。清朝,靈𠔌寺一帶成為清軍與太平軍激戰的戰場,素負盛名的八功德水因戰火了民衹乘下許許清泉,一壁井欄。
佛教百科
  【靈𠔌寺】 (寺名)皇明寺觀志曰:“靈𠔌寺在應天府鐘山東南,晉建,宋改太平興國寺。洪武年徙建於此。”
包含詞
靈𠔌寺志遊靈𠔌寺南京靈𠔌寺靈𠔌寺公園
靈𠔌寺無梁殿